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发现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剑,为何盗墓贼望而却步?

2020-07-07 来源:抵帆知识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江苏发现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剑,为何盗墓贼望而却步?”。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江苏水中古墓,也就是阖闾墓,让盗墓贼望而却步的原因是,他们暂时没有能力成功靠近或者打开古墓门,同时也是为了生命安全着想,具体分析如下:

一. 阖闾古墓建在水下,一般人很难潜到水底。

首先根据有关史料记载,“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员之口三千,盘郢、鱼肠三千在焉”,从这段话的叙述中,可以猜测出在古墓中,这个剑的数量应该是约九千把,而不是只有三千把。

江苏所发现的水中古墓就是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之墓。春秋时期,在一次吴国与越国两军交战时,吴军因陷入越王勾践所设计谋中,而不幸被对方击败。在此期间,还是吴国国王的阖闾,因脚拇指在作战时被敌军打断,之后失血过多去世。

他的儿子,即后来灭了越国,俘获勾践的夫差,为自己的父亲建立了这个阖闾墓。并将阖闾生前所喜欢的宝剑,也都放入了墓中作为陪葬品,其中还包括非常有名的鱼肠剑。其次,为了防止盗墓者的觊觎和偷盗,阖闾墓的建造者,非常睿智的将古墓建在了水下,因此这个水中古墓,又被称为虎丘剑池。

剑池中的水约有五六米高的深度,且水下不仅水压较大,还有异常厚实的淤泥覆盖。即使在现代社会,凭借一些科技仪器潜入到了水底,也会因能见度过低而以失败告终。更别提当时无任何设备可依靠的盗墓贼门,倘若仅仅凭借自己的水性,十有是行不通的。

二.墓门巨石一旦被打开,很可能造成大面积塌方。

另一方面,即使古墓没有水,这第一层障碍的困扰,直接也没有人敢轻易打开它。从古代到现在,阖闾墓中的水有过几次自然落水,也就是水位下降露出墓门的现象。据说明朝时期的唐伯虎就曾亲眼目睹,虎丘剑池墓门的真容。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也有过一次水位下降现象,在考古专家们利用冲压设备清清除淤泥,看到墓门后,本欲采取措施开启古墓时被紧急叫停。原因是一旦拆除墓门前的巨石,很有可能造成整个虎丘山以及古墓的坍塌,后果比较严重。

被古代工匠们放置咋墓前的石块,也叫千人石,仅面积大小就约有两亩,传闻为了保密,在墓门被石块封死后,吴王夫差便下令将所有知情工匠斩杀。出于对文物和自然的保护,考古队不得不停止挖掘,盗墓贼更是为力,也不敢轻举妄动。

三.据说阖闾墓中有水银制作的水池,会威胁到盗墓者的生命。

此外,依据史料《越绝书》中的有关文字记载,如同秦始皇的骊山大墓一样,阖闾墓中也有水银这种剧毒物质的存在。”铜棺三重,汞池六尺”,即在墓中建造了六尺大小的水银池。目的应该就是,一旦墓门被入侵者打开,用水银的毒性来消灭敌人。

所以即使知道墓中藏有珍贵陪葬品,盗墓者也望而却步,毕竟还是生命价更高。由此可见,为了在死后能够安宁一些,古人在建造陵墓时也是着实用心。

解决方案2:

因为不容易发现也没有潜水设备。水中的古墓除非水位下降否则平时不容易发现,发现了在古代没有潜水设备也无法进行盗掘。

解决方案3:

地址在江苏,墓中又拥有三千把名剑,又是水中古墓,这个墓应该就是鼎鼎大名阖闾墓了。毕竟阖闾墓地址位于江苏苏州市;史载,拥有“扁诸”、“鱼肠”等名剑3000柄殉葬;除此之外,墓地是在虎丘山下水池之中,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 ,符合所有条件。

公元前496年,雄才大略的吴王阖闾乘着邻国越国新丧,御驾亲征攻越,在一开始战况还一度十分顺利,但由于后来越王勾践设计,挑选敢死队步至吴军阵前,齐齐整整的自刎,吴军从来没见过这阵仗,顿时间慌了神,而勾践则趁其不备袭击吴军,阖闾大败,越国大夫灵姑浮更是在乱军之中用戈将吴王阖闾脚拇指斩落。

在那个医疗条件并不是很好时代,加上在军旅之中没有没有得到良好的医治,吴王阖闾在军队退至七里之时,伤重含恨去世。

阖闾去世后,他的儿子夫差将其埋葬于虎丘山。夫差不亏是阖闾的好儿子,不仅墓地修建的恢弘高大,而且选尽了国内珍宝填入墓穴之中,十分的壮观,史载“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也是因为阖闾生平酷爱剑,所以夫差才将数千把名剑给阖闾陪葬,可以说是尽够了孝心。

夫差甚至在大败仇人勾践之后,将其俘虏关押在阖闾墓地前,让其参加修建阖闾墓,直到阖闾墓竣工才放其离开,这是对勾践的羞辱,也是他给父亲的一个交代。

修建这么个陵墓,勾践是其中之一,其实总共参与这个浩大工程的足足有10万之众,十万人修建三年才完工,这也可以看出这个阖闾墓工程是多么的浩大了。而这个工程修建完毕后,据《越绝书》记载,还有葬经三日,金精上扬,化为白虎蹲踞其上的现象出现。

这么恢宏的墓,里面有那么多财物、宝剑,甚至还有着白虎蹲踞其上的传说,毫无疑问阖闾墓不少人都会想去看看。当然,也确实有不少人去看了,在后来这里甚至成了文人旅游打卡地,比如大诗人杜甫就到过留下了“王谢风流远,阖闾丘墓荒”的佳句。

那很多人就奇怪了,居然人们都知道阖闾墓在这,也知道里面有财物,为何数千年过去了,阖闾墓依旧毫发无损呢?

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主要还是太难了,技术不过关,比如剑池中的水就是个问题。纵观历史,勾践、秦始皇、孙权都曾让民工掘地三尺, 以求传世名剑,但都没有成功。连统治者借助庞大的物力、财力都没有成功,更何况是盗墓贼呢?

当然,我们到了近现代技术成熟了,或许也有把墓给开发出来的能力了。比如在1955年,在修建虎丘园林之时,曾一度将剑池水抽干,剑池北端最狭处发现一个“人”字形穴,经过考证,这是春秋战国墓形,加上得知阖闾埋在这附近,所以确定其为阖闾墓。

不过即便现在有了能力,如今依旧不能考古,因为洞底横叠了三块石板,而有一块因年代久远,已经是脱位了,如果贸然开发,很有可能会引得塔基不稳,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毕竟如今的考古是以保护文物为主,更多的时候是文物破坏严重之时,才会进行抢救性挖掘,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发掘,更不要说发掘此墓有可能使得整个虎丘塔基不稳。

解决方案4:

这三千把名剑被国家机关盯住,保护措施强,盗贼不敢窃取,同时,古墓剑阴气重,盗贼狠迷信。

解决方案5:

因为古墓中的机关重重,已经有盗墓贼因此丢了性命,其它的盗墓贼再不敢轻举妄动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