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播音主持人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

  今天,8078名本科生和4000名研究生新同学,加入太原理工大家庭。你们的到来,为秋日美丽的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机。受疫情影响,今天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这场特殊而隆重的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在外地学习的郑强书记,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同时,让我们一起,用最热烈的掌声,诚挚感谢感恩长期以来悉心培育你们的家长们和老师们!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何其有幸,在120周年的校庆年加入太原理工,将共同见证百廿校庆的盛大庆典。太原理工走过的两个甲子的历程,是一部壮丽的史诗。那是理工大人自强不息、弦歌不辍的成长史,是理工大人兴国安邦、爱国奉献的奋斗史,是理工大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辉煌史。太原理工大学肇兴于“西学东渐”,前身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通过几代理工大人的不懈努力,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学府,跻身“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今年学校又通过考核顺利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朝着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太原理工文脉绵长、精英辈出、桃李天下,120年来共培育了43万余名学生,其中产生了众多的学界泰斗、政界精英、商界翘楚和道德楷模等,灿若星河,他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跑出了优异成绩,深刻诠释了这座世纪学府“得天下英才以育之、育一代新人以报国”的崇高追求。杰出校友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亲爱的新同学,你们作为太原理工大家庭的新成员,我要先给你们隆重介绍学校的“校训”,即“求实、创新”,它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训”,是学校120年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的高度凝练,体现了理工大人对科学精神的深刻理解。求实,就要求你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视追求真理为最高原则;创新,要求你们永葆创新力,在创新创造中勇攀新高。希望同学们用毕生时间来践行它。

  大学是人生梦想的新起点,但是,亲爱的新同学,你们一定要知道,逐梦之旅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你们进入大学校园后,脑海里总会冒出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我将来要干什么?我将来能干什么?我的大学生涯应该如何度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大家陷入迷茫,失去动力。为了让同学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我送给同学们三个字:“志、勤、苦”,让我们师生们一起共勉。

  一、志:立下雄心壮志,扛起强国责任

  现在,我们手机里的导航工具很先进,一旦输入目的地后,道路便会自动显现出来。这就像人生,首先需要确立目的地,如果心中没有目的地、没有志向,再高明的智者、再智能的工具也无法替你确定你的人生道路。目标和志向是一个人走出迷茫的关键所在,是一个人不断攀登的不竭动力。

  亲爱的新同学,站在新时代“两个大局”的坐标系上,试问你们的人生目的地在哪里?你们的理想和抱负是什么?当你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新落成的校史馆,我想你们会找到答案。在新校史馆里,树有我校栾茀教授的塑像。栾茀是1983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点赞的`十大先进典型之一,他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曾激励着全国的青年和学者们。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怀着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冲破种种阻力,到我校任教。为了更新现有讲义,他翻阅了大量外文资料,并亲手一笔一画,为学生刻印了50万字讲义,他说“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是要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不能传授给他们陈旧的知识,要把最新成果教给他们”。不幸罹患骨癌后,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依然到处奔波筹建山西煤炭化工大学。病逝后,他又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中华医学会……栾茀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奋斗的一生,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闪耀着永不泯灭的光辉。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栾茀等老一代校友们学习,把自己的命运与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紧紧融合在一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勇敢扛起强国责任,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亲爱的新同学,光有雄心、光有壮志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行动。正所谓“行胜于言”,大学生涯的学习状态应该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接下来送给你们的两个字,是“勤”和“苦”。

  二、勤:珍惜青春韶华,勤勉成就梦想

  朱熹说过,“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大家刚刚从紧张的入学考试中解放出来,学业上容易松懈、容易轻视、容易挂科,同学们要尽快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你们中,最优秀的学生总在朝着目标飞奔,因为他们懂得青春是人生最宝贵而最易逝的资源,体力、智力和想象力都处于人生的巅峰。一日难再晨,青春不重来。同学们,大学是你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珍惜青春韶华,让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价值。

  更要提醒研究生同学的是,本科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而你们更主要的是创造知识。科学研究需要夜以继日的学习思考、试验探索,需要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屡败屡战,做学问、搞研究,只有达到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迷恋程度,才能有朝一日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做出第一等的学问。

  我校矿业工程学院赵阳升院士就是一位为人师表、勤奋治学的典范。今年已67岁的赵院士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有一次,赵老师在实验时,支架上一根铁棒脱落,他的左手不幸被砸中骨折,他用石膏固定好后,第二天又出现在实验室。就在上个月,实验室要举办全国第二届岩石破坏短临预报竞赛,竞赛必须用到的千吨级压力机在临赛前两天突然出了故障。为使竞赛如期举行,赵院士亲自带队紧急维修,昼夜奋战了24个小时,设备终于恢复正常,期间赵院士寸步不离现场,仅仅吃了一碗方便面充饥。维修工作完成后他短暂休息了两个小时,又投入到了新一天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状态他早已习以为常,他带领实验室师生一起,在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推动山西和国家能源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把论文真正书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三、苦:潜心求学问道,勇敢直面痛苦

  在世纪疫情面前,这里的“苦”字有别样的意味。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过去的三年是在疫情的困扰下度过的,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你们未来几年的校园生活或许仍然无法躲避开疫情的影响,线上学习、在校无法外出、在家无法返校等非常规的学习生活模式可能还将成为“家常便饭”,让你们的大学生活少了几分远方和自由,却平添了几分焦虑和痛苦。

  根据《物理学巨匠》和《牛顿传》等书记载,1665年伦敦突然暴发鼠疫,正在剑桥大学读书的牛顿被迫离校回家,返回家乡的牛顿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在微积分、光学和天体力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这一年里牛顿对物理学的卓越贡献,1666年被称为物理学奇迹年。这件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苦难如同化了妆的礼物,一份苦难背后就是一份礼物,我们要学会接纳、勇敢面对。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面对苦难的态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疫情之下虽有缺憾,但我们可以把当下的校园生活当成一场“闭关修炼”,在逆境中昂扬向上,在困苦里自强不息,享受于静默、谈笑于寝室、奔跑于操场、奔赴于生活、钻研于实验、徜徉于书影……亲爱的新同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待疫情散去的那天,你们的生命将更加丰富与精彩。

  同学们,大学是立德树人的沃土,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秉承“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办学传统,竭尽所能促进你们全面发展。太原理工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校,在14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两次捧得最高荣誉“校长杯”;是全国唯一一所在篮球、足球两个项目上均拿过总冠军的高校;学校美育工作亮点纷呈,不间断举办各类艺术设计作品展,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新年音乐会,让理工学子也可以在艺术与科学交汇的海洋里徜徉;在创新创业的赛场上,我校学子也是捷报频传,在去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斩获4金1银,位居全国高校金牌排行榜第9位。同学们,把自己“种”在这样的沃土里,是你们的幸运;但能否在这沃土里充分的汲取养分,则需要各位课外积极加入社团、参加文体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在活动中争奇斗艳,绽放青春,成就自我。

  同学们,你们人生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大学之美等待你们去领略,大学之大等待你们去探索,当然还有大学之苦在等待你们去勇敢面对。希望你们秉承学校“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坚定理想做强国追梦人,以奋斗点亮青春,用成长致敬未来!

  这段时间里,本科生同学正在紧张军训,接受国防教育,希望你们服从指挥、严明纪律,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将军人素质与国防精神植入身心,不辜负教官期望,以优异的训练成绩掀开大学生活的第一篇章!

  家长朋友们,请你们放心,学校一定会尽全力为孩子们创造第一等的学习生活环境!最后祝同学们在新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学业有成!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家长朋友们生活愉快、幸福安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