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少先队工作计划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一、指导思想

  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引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感恩教育、体验教育、雏鹰争星等活动为载体,以团队的基础组织建设为抓手,有计划有创新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使少先队员更好地掌握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成为幸福生活并能创造幸福的人。

  二、基本思路

  求真——抓好班队和品德课及其它课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求实——抓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格化的教育。

  求新——开展丰富多彩有特色的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实践、体验、感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在校生活的幸福指数。

  三、工作重点

  (一)抓好阵地,不断完善少先队基础建设

  1.加强学校辅导员以及校内外辅导员队伍建设。聘请家长、离退休教师、社会优秀人士为校外少先队辅导员,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开拓少先队员的学习、活动的空间,让队员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我,增强实践能力。

  2.加强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建设。学期初开展大、中队委的竞聘选拔工作,培养队员管理少先队、热爱少先队的主人翁情感。组织班队干部培训,健全队委学习、交流制度。选拔有责任心的队员组成红领巾文明岗、礼仪岗、国旗班,努力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少先队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中来。

  3.加强信息宣传工作。积极推进少先队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积极用好省、市、校各级少先队工作网络平台,提高时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以队室、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台、各中队队角、黑板报为阵地,营造优雅、活泼、趣味与知识并存的文化氛围。

  (二)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组织各中队队员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进教室,不扔杂物在场所;同学间团结友爱不追逐打闹;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配合学校政教处正向习惯培养方面的要求开展“校园之星”评比宣传活动、“十个道德好习惯”、“日行一善”、“一日常规”等活动,以教师在平时言行的示范作用为先导,以学生在校园中的显性礼仪“坐、立、行、走、语言”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言一行抓起,突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多管齐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节能环保教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落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努力把基本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他人、爱自己的情感。

  (三)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建队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各种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校园网等途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少先队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讲座,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律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升少先队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

  安全教育应常抓不懈,将其贯穿到整个学期,通过专家讲座、模拟训练等、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不安全隐患。

  (四)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

  1.定期开展中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品格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教学上下功夫,塑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旺盛的队伍。开展少先队专题论文评比,进行优秀少先队活动案例评比,鼓励并组织辅导员进行投稿、参赛。

  2.开展“辅导员”专题经验交流会。

  3.开展队活动方案评比,开展班队活动课的观摩评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