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三链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趋势的梳理,剖析了“三链”间双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动共生的辩证关系,以求探寻实现“三链”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创新链 资本链 产业链
当今,国内外企业间的博弈已非企业内部单个创新链,产业链或资本链的静态同类竞争,其博弈的焦点正逐步转移到基于企业资本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深度融合并高效运转上来。 一、“三链”融合理论与发展趋势
“三链”融合理论中的创新链指的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自身携手合作,在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并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前提下,通过知识技术创新活动把参与创新的主体整合起来,实现知识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过程。其创新系统链条上的各要素在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功能链接结构的紧密融合。产业链则是基于劳动分工与协作理论之上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间生产与合作所形成的动态网链。资本链则是维持企业科技研发与实现生产经营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循环资金链条。从原始投入的货币经历产品生产、流通,进而通过销售实现增值货币的回流,当企业资金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企业就拥有做大做强的现实可能性。 “三链”融合理论是企业整个经营系统的共生有机体,三者呈现相互促进,聚变发展之势。在”三链”融合的基础上做大资本链、做强创新链、
完善产业链是所有企业高管梦寐以求的想法。如今,企业在“三链”融合的现实运作中越来越显现出以创新技术聚力优势产业群和通过科技金融的方式汇聚资本两种趋势。例如,中科院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国科控股,依托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技术资源优势,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出联想控股、中科曙光、中科英华、中科电气等一批涉及IT产业、新材料技术与机电设备的上市公司。企业在去年制定并出台的《联动创新纲要》中提出到“十三五”末期,公司要基本形成联动创新的结构框架与战略布局,稳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出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公司届时的年营业收入目标约为6000亿,其带动战略型新兴产业的产值将达到1万亿以上。而在资本链的运作上目前拥有极好的融资信誉,并拥有良好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和管理,基金规模约为550亿元。公司目前正致力于科技金融的方式募集资本,以期建成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金融控股集团。
二、“三链”间双链互动关系分析
1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从系统观的角度看,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发展,实际存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在评估原有产业链的过程中,对其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凭借创新技术进行改进完善,最后形成产业链的提档升级,实现创新技术资源在产业链条中的优化配置并让产业创新链条上主体互利共赢,促进创新系统与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第二种模式为企业创新主体并非沿着原有的产业链做文章,而是对创新链上重要链环进行重组、改造。创造出一条新的产业创新链。比如,苹果与联想公司依靠此种方式就顺利实现了从IT产业向移动通讯设备行业的扩张。
创新链要实现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需要各创新主体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上相互交流配合进而形成紧密的非线性网状环链模式,这是高新技术从研究走向市场并创造出巨大商业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在创新产业链上将新发明、新工艺、新物流业态、新管理系统、新营销模式和推广方式融入其中,通过市场反馈及其商业价值的实现程度来引导创新链各主体调整和完善后续技术创新攻关的着力点。总之,企业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高效协同模式,有助于推动其具体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企业产业链条的提档升级与产业聚集效应。 2资本链和创新链的相互对接。与创新链相匹配的资本链主要涵括了众筹资金、天使资金、各类风险资金与政府投入的技术研发资金等,它主要作用并有针对性的投资于企业创新链条上的创新构思、项目立项、新品试验、产品技术定型、技术应用拓展和非核心产品的研发。可以说资本链与创新链的相互对接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然,由于创新链的每一个链环的资本投入都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资本布局难免出现比例失衡的态势,这就需要掌握一定公共创新资源的政府组织,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基础性创新技术研究和创新技术资本投入上谋划布局。
3资本链和产业链的互动共生。与产业链相匹配的资本链主要包括产业基金、私募基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和各类民间借贷资金。其主要投资于创新技术初级成果的试生产和商业化生产,进而在市场推广和市场营销有力推动下,完成商品的扩大再生产与技术产
品的升级。
相比资本链投入与创新链的每一关键环节来说,其投入于产业链的风险相对要小很多,所以一旦资本链与创新链完美结合,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最终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生产的时候,这时企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小了,资本链上各类投资者便会蜂拥而至,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产业链同资本链是利益共同体,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企业投资于产业生产的资金链发生问题时,会阻碍企业产品生产的规模、产品的推销力度、产品的提档升级以及商品物流的高效运转。企业丧失的不但是扩大市场份额并以此获利的机会,而且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护。而当企业产业链的环节出现问题时,资本收益率随即滑落。资本链上的各类资金竞相出逃,企业有可能会陷入产品滞销、融资困难、负债经营的恶性循环。所以实现企业资本链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共生的前提是涉及企业投资经营生产的各类关联方都需要收获令双方较为满意的利益回报。 三、“三链”有机融合路径之探索
时下,企业在借助三链融合破解企业发展困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第一,部分创新成果存在科研价值却无法得到资本关注和市场的认可,不能有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二,三链有机融合的进程中,受到政府不得当的行政干预。第三,受宏观经济态势相对疲软,企业经营效益整体不佳的影响,在同样的风险概率下很多的民间资本更愿意流入虚拟经济而非实体领域,选择快进快出的方式,博取短期收益。笔者接下来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索,以求找寻三链有机融合的路径。 1加快建设三链利益协调均衡机制。“三链”利益协调均衡机制阐明了在市场运行机制发挥
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实现政府职能,使投入三链各个环链的各种不同属性的资本所承担的不确定风险与获取的收益回报相匹配。当利益关联方所获取的收益回报率显得较为合理均衡时,三链就会处于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一旦收益回报率分配不均三链动态发展失衡,不但每一条链条上的链环会发生断裂,而且三链融合之势也随之土崩瓦解。于是,其科技创新技术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利用,无法实现创新技术产品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销售。当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通渠道被阻塞时,企业的产业链无法实现换挡升级,更不要谈产业集群与资本巨鳄的形成。可以说,围绕产业链嵌入资本链和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所谓的“独岛”现象,完成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现实转化,并通过利益协调均衡机制使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的关联方获取应有的利益回报。真正意义上激发各个链环的活力和三链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三链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对于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推进科技创新并实现其产业化运作,促进产业链升级换代,提高区域内产业聚集度不但具有很强额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三链”融合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如今,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创新技术资源配置的方式较多,而政府主要发挥营造宽松政策环境,引导并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职能。具体来说市场配置创新技术资源大致有四种方式,一是直接投入式、二是并购重组式、三是有进有出式、四是比例混合式。过去政府在涉及三链融合的进程时,并没有让市场机制配置创新技术资源的效能发挥出来,而是通过行政手段人为的为创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设置障碍。其中不乏政府牵头,配来实现企业间捆绑式并购,其没有使三链
实现真正意义上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环节较长,且环链相扣。可以说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涉及创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那么如何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每一个企业家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必须从三个方面加以落实:首先是高度重视创新链中的诸如创新立项、科研团队的成立、创新成果的综合评定与验收等核心链环,积极有效的发挥市场在上述链环中处理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新技术成果,让科研人员通过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主体。最后,通过发挥市场作为纽带连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本的功能,从而实现三链融合的组织形式。
3做好科技金融助推企业产业升级。在探讨企业资本链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关注资本链在三链融合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引领企业产业链通过创新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则重关注企业资本链如何形成体系的问题。而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强强联合,无疑会释放出巨大的创新能量,有利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创建。这样的金融服务体系涵括了多渠道来源与多层次结构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如今,企业原始创新的项目较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为了满足创新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需要政府制定资本驱动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优化投资环境,放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效能。企业则需合理估算创新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规模。在灵活运用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有资金并吸纳盘活社会存量资金创设科技银行,可以有效的弥补银行融资难的困境。
最后,高科技类产业还可以吸引各类社会资本以证券、保险、风险投
资基金、众筹股权的方式多渠道流入企业,完成企业的资本聚集,打造金融航母,促进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