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及主要内容的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学生表达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培养学生通过反思交流、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增强学生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新的思想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新青年》的创办。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前期的主要内容。第二目:新世纪的曙光。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和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本课不仅在本单元而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课文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对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来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之间互动的动态过程。本课教学力图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他们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评价论证能力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析法;启发法;设疑提问法;情境创设法;分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近代中国涌现的许多着名人物中,安徽籍的名人很多,你能数出几位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导入:我今天要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两位人物:陈独秀、胡适。陈独秀,安徽怀宁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胡适,安徽绩溪人,着名的学者和诗人,一生获得30多个博士头衔。他们俩参与、领导了我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今天,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脚步走进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走进新文化运动。

播放幻灯1:第9课 新文化运动

● 研习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教师过渡:新文化是相对于旧文化而言的,是资产阶级文化对封建文化的批判。那么,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什么要发动新文化运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板书: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教师讲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被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所接受;与此同时,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两种思潮同时出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播放幻灯2,3

教师过渡: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应该讲它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可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请看课本“动脑筋”题目,分组讨论回答,谁先想到先回答。

播放幻灯4(“课堂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参与讨论、明确: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它是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而不是几个人凭空编造出来的。

播放幻灯5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过渡:陈独秀等人面对中国当时的现状,认为国民的思想很陈旧,要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就必须改造国民的思想,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样新文化运动兴起。

板书: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过渡:那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动手设计简单表格,找出和填写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旗帜、兴起标志和主要阵地。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准、填得快。

学生看书、填表、回答。

教师巡视,归纳。

播放幻灯6,7,8

教师过渡: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讲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就是德先生、赛先生。那德先生、赛先生又指的是什么呢?

播放幻灯9

学生回答。

教师讲析:(教师用英语读出“民主”和“科学”两个英文单词)当时他们以英语的第一个字母的发音亲切的称呼“民主”和“科学”为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民主制度;赛先生指的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教师过渡:发动这场运动的,除了陈独秀,还有李大钊、胡适、鲁迅。我们来认识一下新文化运动的四位代表人物。

板书: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播放幻灯10

教师讲析: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逐一了解下这四位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作品和主要思想。

播放幻灯11,12,13,14,15

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师过渡:大家从刚才的介绍中看出,陈独秀等认为救治中国的方法是要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这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板书: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播放幻灯16

学生回答(教师请学生齐读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明确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播放幻灯17,18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几组镜头来具体理解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播放幻灯19 (镜头: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对联)

教师讲析。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播放幻灯20 (镜头:鲁迅小说《药》中描述的人血馒头)

教师讲析。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播放幻灯21 (镜头:镜头: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教师讲析。

教师提问: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学生回答。

播放幻灯22 (鲁迅谴责封建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播放幻灯23 (镜头:秀才断句征婚启事)

教师讲析:这种旧文学需要断句,容易给人带来歧义,而新文学简洁、明了。因此要反对陈腐的旧文学,建立一种新文学。胡适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

播放幻灯24 (镜头:胡适提倡白话文)

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师过渡: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次运动,我们要正确评价。想一想,应该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呢?下面请同学们从性质、积极性和局限性方面评价新文化运动。

板书: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播放幻灯25

学生回答。教师讲析。

播放幻灯26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现象的分析,来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理解。

1、性质

播放幻灯27

教师讲析: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进步性

播放幻灯28

教师讲析: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

播放幻灯29

教师讲析: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下面,我们来回忆所学内容,自主思考、合作研讨、探究回答下面问题。

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各发动了哪些运动?分别从什么方面进行探索的?

学生思考、研讨、回答。

播放幻灯30(探究活动),31,32。教师参与探究、明确。

教师提问:一百年前,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抛头颅洒热血。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该如何做呢?

播放幻灯33

学生回答。

播放幻灯34。教师明确(请全体同学齐声朗读今日青少年之誓言)。

●课堂总结

1、本课小结

播放幻灯35。教师总结。

1、 课堂训练

播放幻灯36,37(“牛刀小试”)

学生答题。教师明确。

●布置作业

播放幻灯38

附,板书设计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性质、进步性、局限性)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 伍先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