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庄心理和谐之道分析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32卷第9期 2011年9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b1.32 NO.9 Sep.201 1 老 庄心 理 和谐之道 分析 贺争平 唐天勇 唐摘瑞 (1.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2.四川音乐学院现代器乐,四JlI成都610021) 要:老子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谐之道,主要体现在“归 根曰静”的心理和谐指导原则,“无为”至天下治的心理和谐通达之道,返朴归真的心理和谐价值旨归,心无所待的精神绝 对逍逞境界以及心理和谐理想人格化身一一“至人”。这些宝贵的心理和谐之道对于我们培养心理和谐人格,实现心理和谐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子;庄子:道;心理;和谐;至人 中图分类号:B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 1)09—0073—03 一 “归根日静”:心理和谐的根本指导原则 说:“老子认为本根就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归根日静’)。” [41P32复归至“道”,其实就是回归“道”之虚静的状态,由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老子・四十二章 )。这里 66此天道和谐之实质实现之路线为:物芸芸—一静(虚静)一 一复命(返回和谐之本源)。由此天道和谐之路线向F落实 到人的心理层面,以实现人的心理和谐,也就是说人的心理 和谐路线图为:心纷纭(产生各种痛苦之心念纷纭)—一静 (内心虚静、清静)—一复命(返回心理和谐的本源)。依 99是浑然未分的统一一体,=即天地,…心 三即阴阳之和 气。这句活的意思是说道先产生混沌未开化的统一体,这 个混沌统一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 激荡交冲而形成各种新的和谐事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 气以为和”,即是说万物都离不开阴阳,都是阴阳结合体, 阴阳相互交感激动而产生新的和谐体。这里老子认为“道” 此心理和谐之路线,如果自己的心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那 么人的内心躁动与不和谐,都能够“归根日静”,也就是说 是一切和谐万物产生的本源,人的和谐心理也由此产生,或 能够[口j归于心的清静,从而“静日复命”,即回归_r清静就 者说物质决定精神,道所产生的和谐的物质也就决定与产生 和谐的精神与心理,“道”也是人的心理和谐之源。既然“道” 是万物与人的心理和谐之源,为了达致心理和谐,需要不断 向产生心理和谐的生命源流也即“道”不断的靠近与契合。 所以 老子・十六章>)说: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 是回到了自己的内心的本源——心理和谐。 “静”是内心获得和谐的缘由与关键,所以老子极为重 视“静”并多次论述“静”。老子说“静为躁君”( 老子 ・二:十六章>)),认为清静为躁动不安的主宰。在那种物欲 横流的时代,诸侯们为着各自的私利而相互征伐,下层百姓 又为着一己之私而发挥智巧伪诈,使人的心理一刻也不得安 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 这里的“根”即“道”,[2]P z 这里的“复命”陈鼓应注解 为复归本原。l3JP3。其实是复归和谐的本源。老子认为纷纷纭 纭的万物,都将返回它的“道”之本根,复归于道境就是回 宁,老子为此而疾呼: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 老子・f 五章 ),这里老子反问说准能在污浊之中保持清静而慢慢 的清明呢?正因为“静”是和谐的缘由与关键,保持清静就 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所以老子高举“静”的旗帜主 张:“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_F正!”( 老子・四十 到了虚静的状态,回到虚静状态就是回归到本源(也就是和 谐的本源),.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认识到这种规律就 是明智的,否则,不懂得这个规律而轻举妄动,必将导致危 殆。这里老子给我们描绘了天道和谐的路线图,即:物芸芸 —五章 )认为清静是天rF的正道和真理。老子“归根曰静” 的指导原则,告诉我们内心获得心理和谐,就要时时保持虚 一道—一虚静—一复命(返回和谐之本源)。学者陈鼓应 静以至清静,同时也告诉我们:任何复杂心理纷扰与痛楚等 心理不和谐都可以通过虚静内心而复归心理和谐,这给我们 达成心理和谐指明了原则与方向。 收稿日期:2011--05—23 作者简介:贺争平(1955一),男,湖南祁东人,广西 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为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唐天勇(1982 一二 “无为”天下治:心理和谐的通达之道 “‘道’足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部 是有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141 整个道家哲学也郜 是山“道”向f落实而展开的。“道”对万物足“生而不行,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 老子・五十一 章 )也就是说 73 ),男,湖南零陵人,广西民族大学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研究生,t要研究方r¨J为传统文化与精神义明建设。店 瑞(1980一),男,重庆沙坪坝人,四川音乐学院现代器乐 系秘 f;。 道对万物有生养之功,却并不居功自傲。正因为如此,老f 会让人感官灵性斫伤而导致内心的伤痛。老子主张要“虚其 心”;“弱其志”,也即减少自己的贪欲,不要过分追求欲 又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认为立F功业就应该含藏 收敛,这就是天之道。 由此天之道落实到人为之道就是要“尢为”,老子说: 望的满足,这样心 才会获得轻安。为了将人们的贪欲扼杀 于萌芽之中,老了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_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 “道常无为而无小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 化。”(“老 子・三十七章 )对于“道常无为而尢不为”,胡适有过论 令有所属:见索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老予・ 十九章>))提倡人应该绝弃圣智、伪诈、巧辩的文饰,不断 述:“道的作用,只是万物自己的作fH,故说‘道常无为’。 但万物所以能成万物,又只是一个道,敝说 而无不为’。” 回归少私寡欲的生命的本真,从而摒弃人生的纷扰,消除人 生患累。 H】 这里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法自然”的,王侯如果 能够持守“无为”,天地万物都将会得到自我化育。“无为”, 既足天道之为,同时又是“道”向人生层而落实之“无为”, 老于还认为,贪欲的生起都是由于要满足与照顾自己的 非本真之身而生起, “何渭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持守“无为”,便能够与天道相符合,天下将会大治,老子 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 一以为天下正。 “( 老子・三f一九章 )认为天地凡是得 “道”的,都将会变得大治与安定。 由于“无为”是对“道”的落实,坚持“无为”就是坚 持与持守“道”,所以庄子说:“无为可以定是非。……天 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侍化。” ( 庄子・至乐 )这里,庄子阐述的“无为”对天地的作 用其实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对天地的落实。“无为”而 至天下治,人的心理和谐在天下大治之下得到挺立与实现。 不仅如此,“无为”本身是人的心理和谐的实现之道。庄子 在 齐物论 中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战日莫 若以明。”主张世间有所渭太多的是是非非,纷繁复朵,让 人一tl,理不堪其扰,不如以一种超脱尘世、远离足非的不加任 何评列的“无为”之心米观照它、面对它。所以庄了又说: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庄子・齐 物论>))陈鼓应阐释为:“所以圣人不走这条路子,而观照 于事物的本然,这也是因任自然的道理。” 因任自然, 不刻意去追求,心地超然,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观照之心, 从而时时保持安适与和谐,心理不和谐状态就会消解。 三 “返朴归真”:心理和谐的价值旨归 “名位实足以引起人的争逐,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 图。名位的争逐,财货的贪图,于是巧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就 层出不穷了,这是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l9】Ps9 对此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f・第三章 )老子认 为人要回归淳朴、寡欲,也是医治天下相争与混乱的“药方”: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 不欲。不欲以静,天F将自正。”( 老子・_二十七章>)) 主张当人的贪欲将要萌发时,就 r『j无名的真朴米遏制它,用 无名的真朴来遏制,贪欲就不会再激发,人心就会逐渐归于 清静,这样天下将自会『Jj于安定。 皂了深知上层统治阶级正 为放纵自己的贪欲,追求感 官的刺激,从而使心灵激荡不安,乞f警告说:“ 色令人 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昧令人口炎;驰骋畋猎,令人心发 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足以圣人为腹不为日,故去彼取 此。”( 老子・ 二章 )宅_f认为追求感 fl' 的 受最终 74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三章))) 这里“贵大患若身”之“身”即为无知无欲的本真之身,“为 吾有身”之“身”即是有智有欲的非本真之身,也即世俗之 身,这句话意思是说,为什么我们会有大患,这是因为有此 世俗之身,因此,为了避开祸患,只有弃此身,进而贵无知 无欲的本真之身。【 1P32 。 。 总而言之,在老子看来,由于有着欲望和贪念,所以才 会生发无穷的争斗与痛苦,为了改变与消除这种痛苫,老子 主张要做无知无欲的淳朴之人。不仪如此,老子还主张在去 除欲念的基础上,思维也要回归愚痴淳朴状态,如 老子・ 二十章 说:“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 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锗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 人,而贵食母。”老f认为人要保持“昏昏”、 “闷闷”、 “顽且鄙”的淳朴崽维状态,这样,人的心理由于对事物不 再进行分别妤坏和得失而产生有喜怒哀乐之心理跌宕,心理 就会宁静与平和。 ‘ 四心无所待:精神逍遥之境界 “庄子认为人生之所以受压迫,不自由,7,由于自己不 能支配自己,而须受外力的牵连。受外力的牵连,即会受到 外力的限制甚至是支配。这种牵连在庄子称之为‘待’。” [611 庄子认为要摆脱压迫与外力的牵连、支配,就要 无待。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凡恶乎待战!”“乘天地之正”, 郭象注为: “即是顺万物之性也”。" 冯友兰说: “盖一 切之物,苟顺其性,虽皆可以逍遥,然一切物之活动,皆有 所依赖,即庄子所谓‘待’。”“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 当下即是,不须外求。”f8JP 正因为如此,庄子才会有着 精神之逍遥:“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 天,吾与之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 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吾与之一委蛇 而不与之为事所宜。” ( 庄子・徐无鬼 ) “人所以不能顺 物之性,丰要来自于物我之对立;在 物我对立中,人情总足以自己作衡量万物的标准,因而发生 是非好恶之情,给万物以有形无肜的干扰,自己也会同时感 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挂,滞碍。”I611'-240物我对立取消了, 内心没有了对外物的欲念与贪求,从而町以顺其自然之性, 内心也就无所挂碍,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彼儿恶乎待哉”。 要取消与外物的对立与牵制,达到精神的自由与逍遥,就须 要自己不被物欲所主宰,f1己去决定自己,在庄子的眼里, 就是要“独”,也就是要处于老子所描述的那种“独立而不 改”的道境。I6】脚 庄子・在宥>)说: “物而不物,故能物 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 F百姓而已矣哉!出入 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为至 应而不藏,敬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应帝王 )认为 至人已经虚掉了自己的所有欲望,能够体悟无穷的大道,游 心于寂静之地,对事物只是保持着自己虚静的观照之心,而 不会对他们有任何的执着,能够“胜物而不伤”(超脱物外 而不为外物劳神伤心),由此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最大超脱与 精神自由。至人由于“无己”而获得逍遥,所以也就没有任 何烦恼,即使人生最大的生死问题都不能使他入心,庄子日: “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茫然彷 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 庄子・达生 ) 至人正由于“无己”而忘掉自我以至一切,所以能够“游 心于物之初”( 庄子・田子方 ),这里的“初”就是本 贵。”认为主宰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奴役,做物的主人而不是 做物的奴隶,这样他的精神境界可以自由往返于天地,邀游 于九州,独来独往而不受任何影响与牵制,这种到达“独有” 之境的人,足最可贵的。徐复观认为,这种不被外物所主宰 自己决定自己的“独”,是无对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6] ̄391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一不互相独立,互相牵连,互 相困扰,如何能‘独’?于是庄子又提出‘忘’的观念。” 始,就是“道”,也就是心理和谐之源。“游心于物之初” 忘掉了外物的存在,忘掉了我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 使自己从物欲的各种桎梏中解脱出来而无所待,这样就能见 “独”。 庄子・大宗师>)说: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 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 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认 为忘掉生死以至一切,内心就能够澄净清明,就能够见无所 待之“独”,见“独”,就能超脱至不受拘执的绝对自由境 界。庄子认为忘掉自己,忘掉外物,甚至要将忘掉物我之后 所带来的内心安适也忘掉,即内心要去除安适之待,这样就 能到达绝对的安适。 庄子・达生 说:“忘足,履之适也; 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 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总之,庄子认为只有心无所待,即忘掉自己与外物, 忘掉对安适的执着以去除安适之“待”,使自己不与外物相 对立,就能够得到彻底的自由与心理和谐。 五 “至人”:心理和谐理想人格化身 一般来说,在老庄的眼里,理想的人格大体上有着法天 贵真、少思寡欲、清静无为的内涵,经过这种内涵的修炼与 充实,就能够获得快乐与幸福。老庄的理想人格化身在 庄 子》中论述得最为详尽,庄子理想人格化身有:“真人,神 人,至人,圣人,大人,德人”等。不过,从整个 庄子>) 的全文看,“他们都是‘同出而异名’,他们都是有道之人, 是天人合一的典范。在他们的主观精神世界中,作为自我意 识的主体与作为自然的客体是合二为一的,他们能够超越人 间的是非,不以个人的是非为是非,也不以他人的是非为是 非,而保持性命之真,应物而义“不以物累”,因此,在任 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心灵的和谐与平衡。” 在这 些庄子所描绘的理想人格化身中,最能表现庄子心理和谐理 想人格的则是“至人”。庄子渭“至人”日: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这里的“无 己”,是说去除了有偏执的小我,让自己的灵性从形骸中脱 拔出来,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也即“吾丧我”。由于至人“无 己,便会无功,无名;‘无已’即工夫的顶点,亦即前面所 说的‘忘’的工夫的顶点。实际 ,还是虚静到了极点的心。” 【2】P24o 由于至人“无己”,所以庄子说至人“无为名尸,无为 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 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 受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也就是得道,就是游心于心理和谐之源,因此得道之人就是 最快乐的人,而这种能够得到快乐之“道”的人,就是至人, “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庄 子・田子方 )”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以上老庄心理和谐之道,必须要以 辩汪的眼光去看待,以便进行必要的扬弃。老子看到人与社 会的不和谐与混乱的根源在于人的贪念所致,正囚为人的贪 念,人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脱离“道”,因而老子主张返朴 归真,以与“道”相契合。老子认为人群要返归“道”以获 得和谐,需要返回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形态, 人也要返回到无知无欲的婴儿本初状态,以逐渐回归清静、 和谐的本根状态。庄子更为极端,认为人只有忘掉自己,忘 掉物我的分别与存在,彻底超离社会关系,以求“无所待” 而通达绝对的精神逍遥与自由状态,并创设了得此至乐的至 人的存在。老庄这种无视人与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本质,足注 定有着历史的局限性的,也是难以实现的。但是老庄看到人 的贪欲而导致人与社会的“离经叛道”,并导致社会与人的 心理不和谐,因而提出人要法天贵真、少思寡欲的主张,要 求减损欲望、淡泊名利、减少期待,这无疑对拯救社会时弊 与达致人的心理和谐是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岱.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1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5.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长沙:岳麓书社,2009. 【5】韩林和.虚己以游世—— 庄了 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6. [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 局,1998. f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 【9]詹石窗,谢清果.中国道家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9. (责任编校:王晚霞)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