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效度
2、普查
3、访问调查法
4、简单枚举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整理资料应力求( )、( )、( )、( )和,并尽可能做到,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调查结论。
2、( )是研究阶段的最后一环,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步骤。
3、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把握好( )、( )和( )这三个重要环节。
4、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可分为:( )、( )、( )、( )几个阶段。
5、社会调查,按调查方式可分为( )和( )。
6、实地观察法,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可分为:( )与( )。
7、德尔菲法的主要特点是( )、( )、( )、( )。
8、对于实验效果的检测,要有( ),( )和( )。
三、选择题:
1、为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全国投入产出调查,是属于()。
A. 理论性课题B. 应用性课题C. 描述性课题D. 预测性课题
2、为了解决某一纠纷、弄清某一案情所进行的调查属于()。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个别调查
3、简单枚举是属于()。
A. 现象分类B. 本质分类C. 完全归纳D. 不完全归纳
4、()是社会调查的深化,提高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
A. 准备阶段B. 调查阶段C. 研究阶段D. 总结阶段
5、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或单位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型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是()。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个别调查
6、在对高校教师的学历情况进行调查时,答案的选项有:A. 高中B. 中专C. 大专D. 本科E. 研究生F. 博士研究生等,这是犯了()的错误。
A. 子项不全B. 子项相容C. 子项过多D. 越级分类
7、进行初步探索和提出研究假设属于()阶段的工作内容。
A. 准备阶段B. 调查阶段C. 研究阶段D. 总结阶段
8、根据蔬菜上市的淡季和旺季进行的市场调查是一种()。
A. 阶段性调查B. 周期性调查C. 不定期调查D. 应用性调查
9、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A. 问卷B. 访谈C. 人们的感觉器官D. 搜集文献
10、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A.文献法B.问卷法C.观察法D.实验法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并改正错误。每小题1分,共6分)
1、将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等,属于定距指标。
2、调查资料分类中,各个子项必须互不相容,即分类的各个子项之间都是全异关系,否则就会犯“子项不全”的错误。
3、效度是对调查对象而言的,它主要回答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问题。
4、效度是对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而言的,它主要回答调查结果的正确性问题。
5、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是典型调查。
6、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时,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而不能小于或大子母项。
五、问答题:
1、 社会调查的任务是什么?(10分)
2、 关于提问的方式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12分)
3、 在逻辑证明中,应该遵守的规则是怎样的?(15分)
4、 为什么说抽样调查既不同于普遍调查,又不同于典型调查?(6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效度——是指调查结果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的正确程度。
•普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访问调查法——是访问者向被访问者作的面对面的直接调查,是通过口头交流方式获取社会信息的口头调查。
•简单枚举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又没有发现相反的事例,从而推论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整理资料应力求真实、准确、完整、统一和简明,并尽可能做到新颖,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调查结论。
•思维加工是研究阶段的最后一环,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步骤。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把握好提炼主题、选择材料和使用语言这三个重要环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可分为:准备、调查、研究、总结几个阶段。
•社会调查,按调查方式可分为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
•实地观察法,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可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德尔菲法的主要特点是匿名性、反复性、定量性、集体性。
•对于实验效果的检测,要有科学性,统一性和可重复性。
三、选择题:
1、为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全国投入产出调查,是属于(B)。
A. 理论性课题B. 应用性课题C. 描述性课题D. 预测性课题
2、为了解决某一纠纷、弄清某一案情所进行的调查属于(D)。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个别调查
3、简单枚举是属于(D)。
A. 现象分类B. 本质分类C. 完全归纳D. 不完全归纳
4、(C)是社会调查的深化,提高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
A. 准备阶段B. 调查阶段C. 研究阶段D. 总结阶段
5、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或单位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型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是(A)。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个别调查
6、在对高校教师的学历情况进行调查时,答案的选项有:A. 高中B. 中专C. 大专D. 本科E. 研究生F. 博士研究生等,这是犯了(C)的错误。
A. 子项不全B. 子项相容C. 子项过多D. 越级分类
7、进行初步探索和提出研究假设属于(A)阶段的工作内容。
A. 准备阶段B. 调查阶段C. 研究阶段D. 总结阶段
8、根据蔬菜上市的淡季和旺季进行的市场调查是一种(A)。
A. 阶段性调查B. 周期性调查C. 不定期调查D. 应用性调查
9、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 C )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A. 问卷B. 访谈C. 人们的感觉器官D. 搜集文献
10、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D )。
A.文献法B.问卷法C.观察法D.实验法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并改正错误。每小题1分,共6分)
1、将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等,属于定距指标。
错误。定序指标
2、调查资料分类中,各个子项必须互不相容,即分类的各个子项之间都是全异关系,否则就会犯“子项不全”的错误。
错误。“子项相容”
3、效度是对调查对象而言的,它主要回答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问题。
错误。信度
4、效度是对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而言的,它主要回答调查结果的正确性问题。
正确。
5、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是典型调查。
错误。重点调查
6、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时,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而不能小于或大子母项。
正确。
五、问答题:
1、社会调查的任务是什么?(10分) 答:(1)社会调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迷离混沌、模糊不清和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中,分辨出相对确实,相对明晰,相对稳定的客观事物来。(2)社会调查还要通过人们的思想动机,探索出隐藏在这些动机背后的客观的物质动因来。(3)社会调查要从大量复杂多变的偶然事件中揭示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来。
总之,透过社会现象的主观目的性、偶然性、复杂性、流动性和模糊性去认识社会生活的客观性、必然性、规律性和确定性,去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调查的根本任务。
2、关于提问的方式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12分)
答:究竟采取哪种方式提出问题,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要考虑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一般来说,比较尖锐、复杂、敏感和威胁性较大的问题,应采取谨慎、迂回的方式提出。反之,则可大胆、正面地提出。二要考虑被访问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对思想上顾虑重重,性格孤僻,多疑,或对情况不太熟悉,理解问题能力较差的被访问者,应采取耐心解释,循循善诱、逐步前进和深入的方式提出问题。反之,则可单刀直入地连续提出问题。三要考虑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不熟悉,尚未建立基本信任和初步感情的情况下,应采取耐心、慎重的方式提出问题,反之,则可直率、简捷地提出问题。
3、在逻辑证明中,应该遵守的规则是怎样的?(15分)
答:逻辑证明,不管采用哪种类型,都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逻辑规则,这些规则是:第一,论题必须明确,即论题中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确定,否则就会犯“论题模糊”的错误。第二,论题必须同一,即在证明过程中论题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否则就会犯“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错误。第三,论据必须真实而充分,即作为论据的判断必须真实可靠、无可怀疑,并且理由充足、令人信服,否则就会犯“虚假论据”或“理由不足”的错误;在证明过程中,不仅不能用虚假的事实或理论作论据,而且不能主观杜撰和任意玩弄个别的事例。第四,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靠论题来证明,即不能把论题作为证明论据的论据,否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错误。第五,论证必须符合推理规则,论题与论据之间要有必要联系,否则就会犯“推不出来”的错误。
4、为什么说抽样调查既不同于普遍调查,又不同于典型调查?(6分)
答:首先,它的调查对象,是作为样本的一部分单位,而不是全部单位,也不是个别或少数几个单位。其次,调查的样本,一般都是按照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的,而不是由调查者主观选择或确定的。再次,抽样调查的目的,不是说明样本本身的情况,而是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说明总体。这些特点说明,抽样调查是既不同于普遍调查,又不同于典型调查的又一种调查类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