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史前考古学(上)——旧石器时代考古
课程性质:考古专业必修课。
教学对象:考古专业本科生。
教学目的:在《中国考古学通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史前考古研究方法,了解史前时期早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研究成果与动态,使学生初步基本具备从事史前考古研究的能力。
课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主讲教师:张宏彦
第一章 史前考古学方法论
第一节 史前考古学及研究对象
一、“史前”与史前考古学
二、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一)遗物
1
(二)遗迹
(三)遗址
第二节 史前考古年代学
一、第四纪地层学
(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史前考古的关系
(二)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
(三)第四纪地层堆积
二、生物地层学
(一)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我国常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三)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
三、考古地层学
(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2
(二)文化层形成的原理
(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
第三节 史前考古埋藏学
一、何谓埋藏学
二、影响埋藏的因素
三、埋藏类型及判别
(一)原地埋藏类型
(二)搬运埋藏类型
(三)特殊埋藏类型
四、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
(一)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二)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
第四节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
3
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二、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
(一)文化与文化区
(二)史前文化区系研究历程
(三)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
思考题:
1. 解释 “史前时期”与“史前考古”。
2. 如何依据第四纪地层判别古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
3. 简述生物地层学方法。
4. 特殊埋藏类型是如何形成的?
5. 简述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4
建议阅读论著:
1.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
2. 阅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3. 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4.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5年。
5. 严文明:《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6. 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1),文物出版社,1987年。
7. 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文物》1983年5期。
8. 仇士华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P:575~57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9.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 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1965年。
11.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5
12. 尤玉柱:《史前考古堆藏学概论》,文物出版社,1989年。
第二章 史前环境考古研究
第一节 环境考古学及其理论
一、何谓环境考古学
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理论
第二节 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
一、地质环境考古方法
二、动物环境考古方法
三、植物环境考古方法
第三节 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文化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遗址分析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6
四、文化传播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五、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思考题:
1. 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
2. 如何利用动物化石复原古生态环境?
3. 简述孢粉分析法。
4. 简述史前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 简述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建议阅读论著:
1. 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7
2. 严文明:《环境考古学研究展望》,《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3.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年。
4.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83年。
5. 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 钱林清主编:《黄土高原气候》,气象出版社1991年。
7. 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1期。
8. 周昆叔等:《花粉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1975年1期。
9. 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82年4期。
10. 王增林:《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其在史前农业研究中的应用》,《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
11. 袁靖:《研究动物考古学的目标、理论和方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1期。
1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1期。
13. 石兴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考察》,《史前研究》(辑刊)1990—1991年。
8
14. 安芷生等:《最近2万年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黄土.第四纪.全球变化》(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90年。
15. 张宏彦:《试论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6期
第三章 史前人类研究
第一节 体质人类学基础
一、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二、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三、人体骨骼的几项主要形态观察
四、人类牙齿的特征及死亡年龄的估计
第二节 中国古猿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人起源于古猿类
二、关于腊玛古猿的系统位置问题
第三节 中国直立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9
一、关于中国直立人的来源问题
二、关于古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研究
第四节 中国智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现代人及人种起源的理论
二、中国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研究
第五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研究
一、东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二、西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三、华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四、华中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五、华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思考题:
1. 简述体质人类学与史前考古学的关系。
10
2. 简述学术界对腊玛古猿系统位置的看法。
3. 简述直立人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
4. 简述“单中心论”和“多中心论”。
5. 简述中国晚期智人化石的主要发现。
建议阅读论著:
1.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P:149,人民出版社,1971年。
2.(美)D.匹尔比姆:《人类的兴起 ── 人类进化概论》,科学出版社,1983年。
3. 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1989年。
4. 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
5. 吴汝康:《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
6. 吴汝康等:《禄丰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的关系及其系统地位》,《人类学学报》1986年1期。
7. 吴汝康:《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人类学学报》1994年4期。
11
8. 吴汝康:《对人类进化全过程的思索》,《人类学学报》1995年4期。
9. 朱泓:《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 贾兰坡、黄慰文:《周口店发掘记》,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11. 林圣龙:《上新世以来的中国自然环境和中国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1989年3期。
12. 林圣龙:《早期人类在中国境内扩散和分布的趋势》,《人类学学报》1987年2期。
13. 吴汝康:《中国猿体质发展不平衡性及其对“劳动创造了人类”理论的意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1期。
14. 吴汝康:《现代人的起源问题的新争论》,《人类学学报》1989年2期。
15. 吴新智:《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1990年4期。
16. 吴新智:《山顶洞人的种族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2期。
17. 刘武等:《DNA与人类起源和演化──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学学报》1995年3 期。
18. 张振标等:《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初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2年1期。
19. 韩康信:《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2期。
12
20. 潘其风:《我国青铜时代居民人种类型的分布和演变趋势》,《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第四章 旧石器及旧石器文化研究
第一节 旧石器及其研究方法
一、旧石器的清洗与编号
(一)旧石器的清洗
(二)旧石器的编号方法
二、旧石器的观察与分类
(一)石制器的观察
(二)石制品的分类
四、旧石器的测量与统计
(一)石片与石器的测量
(二)石制品的统计
第二节、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关问题的研究
13
一、关于华北旧石器两大技术传统问题研究
二、“手斧”的研究与莫维斯理论
第三节 中国细石器遗存的研究
一、何谓细石器
二、中国细石器的特征与分布
三、关于石叶细石器的起源与传播问题研究
(一)华北起源说
(二)东西伯利亚起源说
第四节 中国旧石器文化的技术系统研究
一、北方的石片石器——刮削器系统
二、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
思考题:
1. 如何分类与观察旧石器?
14
2. 如何测量与统计旧石器?
3. 华北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 我国有\"手斧\"吗?为什么?
5. 简述中国细石器的特征与分布。
建议阅读论著:
1. 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
2. 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3. 贾兰坡:《三十六年来的中国旧石器考古》,《文物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5. 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P:241 ─ 245,科学出版社,1985年。
6. 李 君:《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石制品初步研究》,《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
7. 贾兰坡等:《西侯度 ─ 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存》,文物出版社,1978年。
8. 贾兰坡等:《 河 ─ 山西南部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科学出版社,1962年。
9. 贾兰坡等:《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8年。
15
10.贾兰坡等:《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6年2期。
11.贾兰坡等:《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年1期。
12.贾兰坡:《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起源传播》,《考古学报》1978年3期。
13.黄慰文:《中国的手斧》,《人类学学报》1987年6卷1期。
14.戴尔俭:《旧大陆手斧与远东文化传统》,《人类学学报》1985年4卷3期。
15.童恩正:《中国西南的旧石器时代》,《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三秦出版社,1987年
16.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袁家荣:《略谈湖南旧石器文化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
18.房迎三:《皖南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初步调查报告》,《文物研究》(安徽)1988年3期。
19.曾祥旺:《广西百色地区新发现的旧石器》,《史前研究》1983年2期。
20.宋文熏:《长滨文化 ─ 台湾首次发现的先陶文化》,《中国民族学通讯》1969年9期。
16
史前考古学(下)——新石器时代考古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教学对象:考古学专业本科生
教学内容与目的:主要讲授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等。在了解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作用的基础上,熟悉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特征及主要成就。
授课课时:36学时(包括半坡博物馆参观实习2学时)
主讲教师:钱耀鹏
第五章 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理论研究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及其研究目标
一、新石器时代基本特征的认知历程
二、新石器时代起始标志的认识分歧
三、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的分析
四、关于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研究目标
17
第二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与分区
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
二、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
三、分期与分区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与史前社会研究
一、考古学文化的涵义与特点
二、人类共同体的涵义与特点
三、聚落·文化与史前社会研究
四、关于民族考古学研究的思考
思考题:
1. 如何认识新石器时代?
2. 打、磨制石器是否是划分旧、新石器时代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3. 略述“龙山时代”成立的条件与意义。
18
4. 简述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建议阅读论著:
1.(英)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2.(美)摩尔根著、杨东莼译:《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1年。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4.(英)柴尔德著、周进楷译:《远古文化史》,群联出版社,1954年。
5. 钱耀鹏:《略论磨制石器的起源及其基本类型》,《考古》2004年12期。
6. 吴耀利:《史前考古学中的时代划分问题》,《史前研究》1985年1期。
7. 焦天龙:《试论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与开始的标志》,《东南文化》1990年3期。
8. 严文明:《关于考古学中的文化理论》,《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9.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
10. 尹达:《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79年第2版。
11. 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19
12. 严文明:《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13. 佟柱臣:《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第六章 史前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探索
一、农业起源原因问题的探索
二、关于农业起源地点与时间
三、农业起源的判断标准问题
第二节 中国史前农业遗存的发现研究
一、中国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
二、关于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
三、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第三节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历程
20
二、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特点
思考题:
1. 为什么史前农业较早期发生在世界一些特定的地区?
2. 学术界对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地的认识如何?哪种观点较为合理?
3. 工具(农具)在研究农业发生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如何?有无局限性?
4.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建议阅读论著:
1. 孔令平:《西亚农耕的起源问题》,《历史研究》1979年6期;《西亚动物家养的起源》,《考古》1980年6期。
2. 黄其煦:《美洲中部原始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1年2期;《裴李岗、耶利哥与特瓦坎》,《农业考古》1983年1期。
3. 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1、2期;《再论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9年2期;《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考古》1997年9期。
4. 童恩正:《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2期。
5. 丁颖:《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农业学报》1957年3期。
21
6. 广东农林学院农学系:《我国野生稻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遗传学报》1975年2期。
7. 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组:《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普查与考察》,《中国农业科学》1984年6期。
8. 陈报章:《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炭化稻米与初步研究》,《农业考古》1995年3期。
9. 钱耀鹏:《略论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农业考古》2000年1期。
第七章 房屋建筑与聚落考古
第一节 聚落与聚落考古研究
一、关于聚落的含义
二、聚落的构成要素
三、聚落遗址的界定
四、聚落考古学及其研究内容
第二节 房屋建筑的分类及意义
一、房屋平面形状分类
二、房屋建造形式分类
22
三、房屋平面结构分类
四、房屋内部设施分类
第三节 聚落形态与聚落相互关系
一、聚落整体布局形式
二、聚落形态的结构类型
三、聚落分布及相互关系
四、聚落群结构及相互关系
第四节 中国史前聚落的发展脉络
一、聚落的萌芽与发生
二、聚落规模的扩大
三、聚落形态的演变
四、聚落分化与聚落群的出现
思考题:
23
1. 什么是聚落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 从姜寨聚落谈聚落形态的研究。
3. 中国史前聚落的发展演变脉络如何?
4. 目前中国史前城址主要发现在哪些地区?意义如何?
建议阅读论著:
1. 张光直:《谈聚落形态考古》,《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2. 巩启明、严文明:《从姜寨早期的村落布局探讨其社会组织结构》,《考古与文物》1981年1期。
3. 严文明:《仰韶房屋和聚落形态研究》,《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文物》1997年6期。
4. 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1期;《中国早期建筑的发展》,《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5. 安志敏:《“干栏”式建筑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报》1963年2期。
6.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
24
7. 钱耀鹏:《窑洞式建筑的发生及其环境考古学意义》,《文物》2004年3期。
第八章 史前墓葬与埋葬制度
第一节 墓葬形式及其分类
一、墓葬形制分类
二、埋葬方式分类
三、史前葬具分类
第二节 埋葬习俗及其起源
一、史前随葬习俗
二、史前饰终习俗
三、史前割体习俗
四、史前墓祭习俗
五、关于葬俗的起源
25
第三节 埋葬制度及其发展演变
一、氏族公共墓地原则
二、墓葬同向原则
三、成人与婴幼儿分葬原则
四、等级分葬原则
五、埋葬制度的演变
思考题:
1. 中国史前墓葬的主要种类及分布区域如何?
2. 埋葬习俗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3. 中国史前埋葬制度及其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如何?
4. 埋葬制度研究的意义如何?
建议阅读论著:
1. 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1989年。
26
2. 夏鼐:《考古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1年。
3. 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4.(苏)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人民出版社,1955年。
5. 乔治·彼得·穆达克著、童恩正译:《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四川民族研究所,1980年。
6.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7. 钱耀鹏等:《略论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多人多次合葬》,《文物》2009年第10期。
第九章 史前社会结构的演进
第一节 社会组织结构的演进
一、人类共同体的演进
二、婚姻形态与家庭结构
三、阶层分化与阶级的形成
四、王权的萌发与诞生
第二节 战争防御与社会形态
27
一、史前武器与战争形式
二、战争与防御
三、环壕的防御特点和意义
四、城垣的防御特点和意义
第三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一、“城”与“国”的关系
二、尧舜禅让故事的历史真实
三、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结构特点
思考题
1. 成年男女合葬揭示出哪些方面的社会变革?
2. 史前武器的主要种类与功能。
3. 环壕设施的防御特点与意义。
4. 中原地区的政治一体化是如何实现的?
28
建议阅读论著:
1.严文明:《“鹳鱼石斧图”跋》,《文物》1981年12期。
2.石兴邦、周星:《试论尧舜禹对苗蛮集团的战争》,《史前研究》辑刊,1988年。
3.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钱耀鹏:《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治权力的更迭》,《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第十章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探索
第一节 “文明”与文明时代
一、“文明”与文明时代
二、文明要素与文明起源
三、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
第二节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一、从信古、疑古到考古
二、关于城市起源问题的探索
29
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讨论
四、关于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 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三次“革命”
一、居住革命及其意义
二、农业革命及其意义
三、城市革命及其意义
第四节 关于原史时代的划分问题
一、关于原史时代的涵义
二、中国原史时代及其基本特征
三、中国原史时代的分期
思考题:
1. 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疑古辨伪运动的主要学术贡献如何?
2. 如何理解文明要素与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
30
3. 新石器时代考古对探讨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作用如何?
4.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生发展道路及各地区在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如何?
建议阅读论著:
1. 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严文明:《中国史前农业与文明起源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
3. 童恩正:《摩尔根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4. 石兴邦:《从考古学文化探讨我国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史前研究》1983年创刊号。
5.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6.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7.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8.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9. 顾颉刚等编著:《古史辨》(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