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看电影的艺术
电影是一件艺术品:当运动的停顿和速度遵循着可感知的节奏时,连续画面的各个方面关乎整体。
——约瑟夫·冯·斯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导演
一 、电影的独特性
制作影片的巨额投资提醒我们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项产业。每部电影都是商人和艺术家们摇摆不定的婚姻的孩子。尽管有在美学和商业考虑之间的不停的争执,电影是一门与绘画、雕塑、文学、音乐、文学和戏剧有同等独特性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纽约时报》的电影评论者斯科特( A .O.Scott) ,曾经很雄辩地指出对我们电影的永不餍足的欲望。
核心的矛盾在于…它既是集体性的同时又是极端个人化的,是凝聚社会去剧院的习俗和阅读小说似的个人主义者白日梦的混合物。电影给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景象,即使它们只是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的一些表面症候而已。如此看来,看电影也许仍然…是值得效仿的现代文化活动。它将个人主义和大众文化扭结在一起——对身份特殊性的固守和标准化持续的(观影)经验,售票处排队的人群和黑暗中单独的做梦状态——像由有着怪异品位和奇特幽默感的女神索编排出新奇的艺术影院连场电影。1[1]
作为一种表达的形式,剧情片(motion picture)类似其他艺术媒介,其他媒介基本的属性都组织在它自己丰富的结构中。电影运用视觉艺术中的构图元素:线条、形式、面
积、体积和材质。如同绘画和摄影,电影发掘出光与影的微妙作用。类似于雕塑,电影控制了三维空间。电影也像哑剧,电影专注于活动画面,如同舞蹈,电影中的运动影像具有节奏感。复杂的电影节奏融合了音乐和诗歌的节奏,而且特别像诗歌,电影通过想象、隐喻和象征实现沟通。类似于戏剧,电影在视觉上,即通过动作和姿势,在语言上即通过对话传达。最后,如小说那样,电影扩展或压缩时间和空间,在它们广阔的时空范围内自如地来回调度。
除去这些相似之处,电影也是独一无二的,其自由和连续运动的画面使它与其他媒介区别开来。画面与音响持续的相互作用,加上运动使得电影超越静态的美术和雕塑的局限——感性吸引的复杂性正如它能同时在不同层面上传达信息的能力一样。电影甚至优于戏剧,在于它独特的揭示丰富视点、描述动作、控制时间和传达无边的空间感受的能力。不像舞台剧,电影能提供连续不中断的(视觉)流,模糊并简化转场而不损害故事的完整性。不像小说和诗歌,电影传达信息很直接,不是通过落在纸面上的抽象的词汇符号,而是通过具体的画面和声音。更重要的是,电影能处理几乎无穷无尽的主题组合:
只要是目光所及,耳朵能听到,在真实中或者想象中的事物,没有什么是电影媒介不能制造和呈现出来的。从极地到赤道,从大峡谷到最微小的一片钢屑,从飞驰的子弹声到花朵的慢慢生长,从在冷漠的面孔中掠过闪烁着的思想火花,到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没有任何空间,任何在人认知范围内的广度和运动的速度是电影不能表现的。2[2]
电影不仅在主题的选择和拍摄对象的方法上是无限的。一部影片的情绪和处理方式可以是民歌式的或者是史诗式的。从某个观点看来,一部电影能够包含从纯粹客观性到强烈主观性的完整的渐变序列。在表现深度上,它能关注浅层的现实和纯粹的感官,或者它能挖掘理性或哲学的问题。一部影片能指涉过去和预言遥远的未来;它能使几秒钟看起来像
几个小时或者把一个世纪压缩为几分钟。电影能够表现所有的感情,从最脆弱、最温柔、最美好的到最残酷、最暴力、最令人不堪的内容。
然而,比电影的题材与处理内容的无限更重要的,是它能强烈地表现出真实感。持续的视觉、听觉流动和运动营造了此时-现场的兴奋感,这能使观众沉浸在观影的经验中。因此,通过电影,梦幻对现实的形态和情感冲击(如图1.1)。电影技术的历史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向更伟大的现实主义、朝着消除艺术和现实的界限的方向持续演进。活动画面经历了从手绘图画到摄影照片,到投影画面,到有声、彩色,再到宽银幕,到3D技术等等的一次次进步。电影人做过很多努力在影院中释放香料增加观影经验中的嗅觉。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中描述了未来的剧院,其中在每个座位下有复杂的电子设备,有可触觉画面来配合视觉画面:
今晚去菲力斯影院(Feelis)吗,亨利?… 我听说这家新影院是阿拉巴马州一流的。那有熊皮毯子,据说很神奇。每根熊毛都能再生。是最神奇的触感。3[3]
虽然赫黎胥的菲力斯剧院还没有变成现实,活动画面却已经成功了——通过电影院、 IMAX、和其他宽银幕,折银幕、大银幕投影或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这些技术在强化我们的感受方面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实际上,通过创造比我们的生活更广阔的银幕画面,电影已经比现实本身更真实。在第一部西格玛电影(《这就是电影》1952年)放映了之后,很快,一本卡通书出版,证明了电影的影响力。书中的图画画了一个人在放映著名的一段过山车画面时摸索座位,当他穿过一排剧院座位时,另一名观众,惊恐地抓住他的胳膊歇斯底里地尖叫:“坐下,你这个傻瓜!你会把我们都害死!”这可笑的大惊小怪和早期默片上映时观众对第一列火车迅速驶进电影院“车站”的紧张反应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未来几十年内,当电影使用了数字生成影像技术(CGI),会有很多超棒的惊喜在等着我
们。
二 电影分析的挑战
那些使电影成为最有表现力也最真实的艺术的特质,同时也给分析电影带来挑战。一部影片在时间空间上持续变化。一旦凝固,电影不再是“活动影像”,独一无二的媒介特性也消失了。因此,电影分析要求我们敏感地感受画面、 声音和银幕上连续、即时的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必要性带来分析影片中最有挑战的部分:我们必须保持近乎完全沉浸在观影经验中,同时又要保持高度的客观性和批评的疏离感。虽然看上去很困难,但这种能力可以培养起来,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它,如果我们获得成为真正的“电影识别能力”(cineliterate)。录像带、镭射影碟播放器和现在的数字视盘播放器(DVD)、刻录机的发明,至少在最开始能帮助我们培养这个能力,仅仅通过复制放映效果(还可以多次观看)让我们分析电影比以前更容易了。
媒介的技术性质同样也带来挑战。如果我们都能有拍摄和剪辑电影的经验倒是非常理想的事。在缺少这样的经验的情况下,我们要熟悉基本的电影制作技术以便能意识到技术并能评价它们的作用。因为一定数量的技术语言或者术语对分析和理性地讨论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自己的词汇量中补充大量重要的技术术语。
我们的任务中最有挑战性的内容已经提出了:我们必须几乎完全沉浸在观影的感受中,同时还保持高度的客观性和批评的疏离感。媒介的复杂性使得很难仅看一次影片时考虑到电影的全部元素。太多的事情在太多的层面上发生得太快,以至于不能作出完整的分析。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能发展分析式观影的正确习惯,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看一部电影至少两遍以上。第一遍观看我们用常态欣赏电影,首先关注情节元素,整体的情感效果,以及中心思想和主题。而后,在第二遍里,因为我们不再被要发生什么的悬念所吸引,就
能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电影制作者怎样和为什么这样拍的艺术技巧上。连续两遍或多次看一部影片技巧的训练使我们有可能逐渐将两次或多次的观影混合为一个整体。
我们还必须记住当电影放完时,电影分析没有结束。从某个意义上讲,这时电影分析实际上才刚刚开始。大部分本书中提出的问题需要读者在看完电影后再回头细想电影,一部影片各个部分头脑中的浮现对完成分析是必要的。
最后,当我们进行到后面章节,作单独影片的分析时,我们必须总要提醒自己如果这个媒介能真的被称为“艺术”,那么它肯定是一个“合作”(collaborative)的艺术。如果没有几百位业内人员参与到一部普通的“影片”(picture)制作中(很多电影制作者们偏爱使用这个“影片”一词),就不会产生作品。当我们分析一部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或诗歌,我们能看出单个人的创造性工作。与此对比的是,我们近距离地考察一部影片时需要意识到其中凝聚了很多不同艺术家们天赋,包括制片人,导演,制作/服装/化装设计师们,而且,当然还包括演员们。通常地,虽然制作仍以文字开始,但编剧——那些历史上在好莱坞的团队中一贯最被忽视的人——在电影艺术中保持着最初的原创(originating)力量。
三、分析影片的价值
在我们转向电影分析的实际过程之前,深入考察一些已提出的普遍意义上关于分析的基本价值问题也许是值得的。也许反对分析最明显的态度是把分析看作对美的破坏,认为分析会扼杀我们对电影的爱。按照这个看法,那么最好就是直觉地、感性地、主观地接受所有的艺术,以使我们感受到充实、温暖和活力,与理性思考划清界线。但是,非黑即白、两极化看待直觉与分析是有问题的。它否认了中间层面的可能性——综合了两个思路上所具有的优点,并且同等地体现出情绪性/直觉性和理性/分析性思考的效力。本书即建立于中间层面。假定诗人的灵魂和科学家的智慧并存在我们所有人身上,这些丰富和提升着
观影经验。分析不会抹杀我们对电影的热爱。我们从直觉和理性上体验着美好、欢乐、神秘。运用分析的工具,我们能发现对一部影片最深刻的理解,那些是只有我们内心的诗意才能欣赏得到的(见图1.2)。通过创造新的意识的通道,分析能使我们对电影的热爱更强烈,更真实和更持久。分析性的思路对看电影的艺术来说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它使我们能发现和理解每部分如何发挥作用,贡献它们的能量,使电影成为律动的、有活力的整体。
普遍而言,分析意味着打破整体来发现本质,以及各部分的构成比例、功能和相互关系。电影分析,预设了艺术整体的存在是完整和结构合理的。因此,本书的使用限于有结构的或叙事性的电影——电影有明确的表现目的并且围绕中心主题发展起来的。我们对结构性影片思考的限制也不必否认非结构性电影的艺术价值。很多电影作者所制作的实验性和地下电影以纯粹主观、直觉的或者感官机制作出有效地表达,并且在某种感受程度上是有意义的。但是,因为这些影片不是结构性的或者说不是统一在核心表现意图和主题中,因此它们不能通过分析而被很好地理解。
如果认为一部结构性的影片因为不加分析而根本没有被欣赏或理解,将是很愚蠢的。如果一部电影有表现效果,我们应该能用直觉去把握影片完整的意义。问题在于这种直觉性的把握通常微弱含混;它限制我们的批评反应,形成模糊的概括和不成形的想法。分析性的思路允许我们把直觉式把握提升到意识的层面,进入精准的分析中,并因此制造对电影意义和价值更有依据和更明确的结论。 然而,这种分析思路不能使电影艺术降低为理性的和容易控制的碎片。分析既不主张也不是试图解释电影的一切。难以捉摸的流动画面总是避开作彻底的分析和彻底的读解。实际上,关于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存在最终答案。一部电影,象任何其他有真正美学价值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完全靠分析来掌握。
但是,没有最终答案的事实不应该阻止我们去探究一些重要的问题。我们希望的是,通过分析,我们能达到理解电影更高的水平,我们能领会电影艺术最有意义的方面,作为
与仅仅是世俗的、实践的、技术分析相反的一方面。电影分析使我们能习惯性地理解一些元素,我们的思想能自由地关注最有意义的问题。
分析帮助我们将观影经历固定在我们头脑中,以便我们能在记忆中体会它。通过分析性地看电影,我们充满智慧,创造性地了解我们自己,并因此使这种分析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更进一步来讲,因为我们的批评性判断进入了这个过程,所以分析使我们的趣味精致化。一部中等质量的影片开始给我们的印象多于它应有的,但是我们也许在分析之后,我们就不那么喜欢它了。一部伟大的影片或相当好的电影在分析中将能站稳脚跟,当我们理解得越深刻,我们也越加推崇它。
电影分析提供了几个明显的益处。它让我们对一部电影的意义和价值分析能得出有根据的结论;它帮助我们掌握头脑中一部电影的观影经验, 它能使我们的批评判断总体上更敏锐。但最终的分析目的和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打开了意识的新通道和理解的新深度。它呈现出逻辑性,假设我们越有理解力,我们越能完全地欣赏艺术。如果我们对艺术形式的热爱基于理性的理解, 这种热爱比起基于仅仅在非理性和完全主观反应的热爱,将更稳固,更持久和具有更大的价值。这不是说分析将创造出电影中不存在的某种对电影的爱。对电影的爱不能从一本书中或者从任何特别的批评方向浮现出来。它仅仅产生在黑暗的屋子里那种在电影和观众之间隐秘的、私人化的结合。如果那种热爱对于观众已经不存在,这本书和它的分析方法所能作的贡献就很小了。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爱电影,我们能发现分析是值得努力的,分析所带来的理解能深化对电影的欣赏。这不意味着取消了看电影的情绪体验,而是说分析能提高和丰富那种体验。当我们越来越睿智和看电影越来越深入,我们会获得新的情绪体验。
四、成为善于接受的观众
在我们开始分析之前,我们需要考虑到一些对客观分析和影响最大程度享受电影的障碍,这些障碍由我们的偏见、误认和我们看电影的特定环境所造成。每个人都会以独特和复杂的反应方式,这些反应超出电影制作者的控制的外在和内在的强力。虽然这些强力仍基于电影本身,但他们对于我们怎样感受一部影片会有效果。意识到这些力量应该能帮助我们克服它们或者至少将它们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最难克服的偏见之一是引导我们忽略某些种类电影的偏见。虽然对别人来说偏爱某些种类的电影很自然,但我们中的大部分应能欣赏和享受任何一部电影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应该牢记不是所有电影都能符合我们预设的观念。比如,不喜欢黑帮电影的人可能会远离《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再比如,不喜欢歌舞片的人也会躲开《芝加哥》(Chicago);再比如,那些不喜欢魔幻电影的人,也许会忽略《指环王:国王归来》(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图1.3)。这些人都会失去难忘的观影经历,因为那三类电影不仅仅只有简单的程式化片段。
另一些人也许会抵触一些有价值的电影,因为他们不愿意超越常规冒险。一些人会远离黑白片,总偏爱彩色片。一些人忽视外语片因为他们不喜欢读字幕,或者因为他们总被声音和嘴巴运动的口型没合成好困扰。
同样的狭隘也存在于那些对电影应该是什么有固执的预设观念的电影爱好者。这类拒绝有两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一类极端是那些只想得到娱乐的影迷们,和感觉被冷酷或令人沮丧的电影冒犯了的观众;另一极端,同样也被他们的视野所局限,期待每部影片都能表达深刻的对人类处境的艺术见解,和那些如果电影不冷酷或不令人沮丧就感到失望的观众。很相似的是那些对于什么是好电影设定他们自己的标准,拒绝那些运行在不同规则下的影片。那种要求到电影结束前要理解全部情节细节的观众,令拒绝如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那样有意地要求观看多样化观看《失忆》(Memento)。那些坚
持一部电影应该紧紧抓住他们的电影爱好者会错过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因为影片各个段落进行得很缓慢。优秀的电影可能因为角色不令人同情或动作不真实而被忽视。我们必须避免这些错误观念,而代之以对电影的目的和意义抱有开放的眼光。
由于对人物元素的过度反应而引起的盲目,不是把影片看成整体,因此拒绝某一类电影同样有害。电影里有那些被观众崇拜或反感的演员,而对电影有致命影响是这类偏见的例子。“我就是爱拉塞尔·克劳(Russell Crowe)的所有电影!”“我不能忍受朱莉亚·罗伯茨(Julia Roberts)的电影!”这样极端的反应一定很普遍地存在于那些拒绝将演员看做影片附属品的观众中。
不太极端盲目的例子还包括对某个电影元素的反应过度。最可能引起这种过度反应的两个元素是性与暴力。确切地说,一些电影制作者探索这些元素并强调它们的某种荒谬之处,但是情况也不总是这样。有时电影要求用裸体或者暴力去忠实呈现他们要讲的故事。因此,一个善于接受的电影观众不会出于直觉,谴责“性”或暴力的使用,而不考虑电影整体、仅仅因为影片是探讨性或暴力而拒绝赞扬它。举例来说,很多人认为《邦妮和克莱德》结尾的暴力场面,就其本身而言,决定了整部影片的性质。象《男孩不哭》(Boys Don’t Cry)和《哈德森夫人敬献》(Mrs. Henderson Presents)通过强调两性的相遇来讲他们的故事。最近,流行电影评论家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在回应一个读者关于保罗·施拉格(Paul Schrader)的电影《 聚焦人生》(Auto Focus)中的性场面时,重申他曾经定义的他最热中和最尖锐的观点:任何真正对电影感兴趣人的重要原则是“不在于电影讲述(微博)内容的或好或坏,而在于电影怎样讲述。即使观众拒绝关于风格或形式至上的建议,他们也应确信,不必坚持主题重要或者‘内容’总是最有意义的”。
另一个影响电影评价的主观因素是对一部影片的期待太多,要么它曾获奖,要么它曾
得到评论界的激赏,要么得到朋友们的好口碑。如果我们特别喜欢的一本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我们对电影的期待也可能会过高了。当我们的期待过高,这部影片可能不会满足这种期待,我们会对本可能会深深喜爱的作品失望。
五、看电影的环境
很多电影爱好者认为我们应该在他们称之为“合适”的环境看电影:舒适和吸引人的影院,最好有现代剧场座位和最高质量的投影和音响设备。 这些拥护者们进一步宣称, 在那里我们可能不仅在艺术状态的荣光中消费电影,而且我们能参与现代生活中最首要的社会仪式:和别人在公共场合看电影。(图1.4)实际上,我们去影院的经历经常没那么完美,观众讨论电影对白时聊天和争吵的噪音,吃爆米花和和剥糖纸的咯咯响声;他们经常不仅任由手机反复地响,而且随后大声讲电话。当然了,在设备良好的影院,声音和画面冲击着你,浸染着你,抚慰着你。你不需要引导你的注意力。在好影院看一部电影好像在不断有浪涛的大浪里潜水(微博);在标准电视屏幕前看电影就象在一加仑的水桶边用海绵洗澡。正如演员理查德·雷德福斯(Richard Dreyfuss)描述的那样:
电影对我们有控制力。当我们坐在黑暗的房间里象征性地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说:“给我这个感受吧”——我们以虔诚之心看电影……我们将被看电影的感受征服。但是看电视时,谁在乎呢?因为电视没冲击力,仅仅是一样挨着盆栽仙人掌或者冰箱的家具。它们没有那种在最初感受的冲击性。4[4]
但仍然,即使电影院里的观众持续增长(虽然可能永远无法再现1940年代后期美国电影的辉煌),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借助神奇的现代技术看电影更为频繁。同样在增长的是,我们有更大和更清晰的电视屏幕——很多是超平面和重量很轻的,LCD和等离子平面电视
也发展起来。最富有的电影观众,当然了,也许能支付得起空间宽大优雅和布置精致的所谓家庭影院。但是即使那些观众也意识到,家庭观影体验仍然在很多方面极大地区别在于影院里看电影——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在家看电影大部分的消极方面集中在传送系统的声音和画面质量。首先要考虑尺寸的因素。一个平均大约20英尺高的电影银幕画面被降低为最大高度2英尺在典型的家庭电视上。我们想在影院里那样感官卷入叙事的动作中,在家庭中收看时是不可能得到的。举例来说,剧场观众,即使他/她没有“运动晕眩”的毛病也可能在看电影《奔腾年代》(Seabiscuit)中的赛马场景或看哈里·波特电影中的魁地奇(Quidditch)5[5]比赛时也会感到眩晕恶心。正如罗伯特·雷德福德所说的那样,当我们通过房间里的电视看这些时,同样的内脏反应就很少会发生。出现在电视上的事件好像是很遥远的,安全地锁在27英寸(即使是65英寸)的屏幕上。尺寸的变化降低了我们感受的强度,并且减少了我们的介入程度。
不仅仅是画面的尺寸改变了,在很多情况下,创作影片的基本格式也改变了。比方说,当一部用宽银幕格式(矩形画面)拍摄的电影(见第四章图4.1和4.2)被挤在正方型的电视屏幕上播放时,就损失了重要的视觉信息。宽银幕格式被转换为标准的电视形状要通过特殊的叫做“平摇和扫描”的剪辑过程。扫描装置判断当每格画面中最有意义的信息在画面中心的偏左边或偏右边,不至于放在更窄的电视画面周边外。电视(同样也适用于录像带和DVD)的制片人然后通过传送或再次录制画面做调试,使这些位于边缘的信息尽可能在中间。当然,摄影师的艺术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吃亏了, 因为当原初画面的大比例被撕去两边时视觉创作被妥协。这个过程经常地引入了并非是影片创作者意图的摄影机运动,因而明显地改变了影片的视觉节奏。这种切断电影性画面的选择——至少照顾到正方形的电视形状(另:更新的高分辨率的电视HDTV16[宽]×9[高]比例)——在屏幕上方
和底部使用了黑条。这个特征惹恼了很多观众,讽刺的是,它使很多人认为他们正被整个素材画面欺骗了。
在这些简短历史中,录像带(现在使用的人在急速下降)很少出品原始格式是宽银幕的影片,即使现在,其中有线电视频道,除了“特纳经典电影频道”(Turner Classic Movies)外,很少使用所谓的“影院放映比例”放映。最开始,DVD格式的到来,给热衷于在家观赏宽银幕电影的观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但实际上,常见的DVD大量的存储空间允许制作人能在同一张碟的正反面提供宽银幕和扫描版来满足每个人。 然而最近,大规模的录像带租售公司如“重磅炸弹” (Blockbuster)公司的报告明确制作人要专门用“标准”“全银幕”版本发行更多电影 ,因为担心他们的顾客会太幼稚而不能理解宽银幕电影的美与真实感。
从电视上看电影,传统上声音的妥协大于画面。一个现代电影院装置了多种音响,能够使观众环绕在声音中,使他们沉浸在一个被听觉包围的环境中。比如在《侏罗纪公园》中,当恐龙在地面活动时,隆隆声来回穿过影院,当声音戏剧性地增加和减弱音量,并且变换声源位置。历史上来讲,大多数普通电视机,即使是最大的,相比电影院而言音响也是不充分的,很多甚至没有音量控制。然而,电子生产者已经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声音质量,所谓的“家庭影音系统”已在过去的几年中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因此,在家看(或听)电影,虽然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仍不是“理想”的,但也会迅速地赢得拥趸。DVD播放器的销售从2001年秋天,这个设备的第一次被广泛使用以来,超额完成销量,甚至超过了镭射唱片。它的潜力对于迅速提高我们的“电影识别
(cineliteracy)”,甚至超越那种所谓的1970年代录象带产生带来的 “视频革命”。DVD现在正开始在艺术形式的可能性方面,再教育电影观众。导演大卫·克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拍摄影片《蜘蛛魔魇》(Spider[2003]),《感官游戏》(eXistenZ),《欲
望号快车》(Crash[1996])《苍蝇》(The Fly[1986]),《暴力史》(History of Violence))曾很好地表达了很多电影人和影迷的感受:
我超爱DVD,当多年前人们还怀疑时我就推动过它。对电影制作者来说,首要的事总是画面质量和声音质量,那些对我来说是真正想要一张DVD的原因。你不得不理解,当我还是个孩子,必须到影院看电影。这是在电视上看电影以前。有一段时间当好莱坞甚至不允许电视播放电影,他们曾如此担心电视。所以你能像是书架上的一本书一样占有一部电影,你能拿出来看最喜欢的场景,这个主意多棒啊。现在你在家就可以拥有地道的电影体验,并且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我必须承认,我在家看的电影超过我在影院看的。……我认为电影制作者不能够怀有对技术的恐惧。……它实际上使我们的身心向世界延伸,而它回过头来将会改变我们。6[6]
独立电影频道出版公司(IFCRant)的编辑们也同意:DVD“使电影迷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把电影带到生活中来的人”,同时“这个格式鼓励了在放映的之外的创作表达,……谁知道人们开始制作电影时做什么疯狂的事情,都以花絮的形式制作到DVD上。”7[7]彼得·M·尼柯斯(Peter M.Nichols)曾用简短的方式,回答上述问题。
DVD观众的扩展了,欣赏了碟片上的拍摄花絮。DVD娱乐集团 (一个行业协会)的消费者研究认为,提高画质和音质是评价DVD最重要的价值的方面。额外的场景、删节画面,甚至是拍坏的画面(通常是影迷的最爱)和幕后花絮得到了很高评分。
即使最花时间的花絮部分、和电影长度相等的导演评论,也证明了足够受欢迎,因而鼓励了相当多的导演评论出现在新片的特别版上和更简单点的老版上。一般观众或许部太
乐意研究这些画面,但研究这些画面,但它仍然值得好好欣赏。8[8]
本书试图鼓励读者去探索包含在DVD中常见丰富的数据元素,除了这些娱乐元素和常规性的音轨评论。在这个版本的《看电影的艺术》中,第三章结尾到第十五章,我们已提供了DVD制作花絮,那是一种为了数字化地增加广泛讨论的按图索骥的形式。
六、准备看电影
我们看一部电影之前对它了解多少呢?这没有简单的答案。我们经常对于我们看电影之前了解多少没什么控制力。有时进影院时没有一丁点关于我们要看的影片的信息是愉悦的(如果放在现在几乎不可能)。随后我们能从其他人的意见里解放出来,纯粹凭它自己的优点判断。但是考虑到电影票涨价了,我们很少能支付得起这种自由。我们发现在看最新影片上,有其他方式衡量我们对影片的兴趣。无论如何,一些普遍的指导原则对于怎样准备看一部影片或许有益。
看电影前,获得一些关于我们要看影片信息的轻松的方式就是去阅读评论,它通常能提供事实性的信息:电影的制作人员,上映时间,美国电影协会(MPAA)9[9]的分级(rating)10[10],情节或主题的简短介绍。大多数评论也会提到这部电影值得关注的,非常突出的元素。他们或许能帮助我们通过和其他导演的类似影片, 或者是同一个导演或制作团队的其他作品的相关性,把电影放在一定背景中。评论也会分析影片,将其打散为各个部分来考察影片的特征,结构、功能和这些部分的相互关系。虽然多数报纸和杂志的评论写作是为了赶进度很快完成的,但它们常常包括某种价值判断,以及一些对电影总体价值的肯定或否定意见。(图1.6)
在我们从众多选择中找到头绪之前,我们征求评论家的意见,在那些情况下 我们应该记住不要太过信任任何警示(notice),除非我们已经熟悉作者的品味和偏见。稍好的情况是,我们或许可选择读几篇评论者的文章,最好从我们所了解的呈现多样化哲学取向的不同出版物中选读。
实际上,当阅读评论时,我们必须记住那些批评——新闻性的、学术性的,或其他方面——是高度主观化的过程。如果在我们看电影之前,我们把某个的观点或甚至一系列评论太当回事了,我们将限制自己独立地判断作品的能力。同样,如果我们依赖过多评论,我们可能会失去对自己判断力的信心,结果挣扎在各种批评意见中。
当然,评论不仅仅是信息和对影片态度的唯一来源。几乎每部电影都产生大量的宣传(既是被制片人和制片厂制造的,也同样频繁地,被制片厂所拥有的他们整合的其他媒体制造出 )能影响我们的评价。无孔不入的电视谈话节目不断地播放采访最近放映的影片演员和导演的节目。大量的重要信息能从“葡萄藤” ——看过影片的朋友们的口口相传—— 中被采摘 。(如图1.7)现在很多电影爱好者都有来源于互联网的庞大电影资源,满足他们的即时要求。两个必看的网站是互联网电影数据库(www.imdb.com)和烂番茄网(www.rottentomatoes.com)。后者特别的名字和前者进入每条可见的日常新闻调侃调子可能首先排斥了一些读者。然而,电影学生们也许可以从《看电影的艺术》开始他们的“电影认知”之旅,通过仔细访问每个网站,熟悉那多样页面的观点和喜欢的内容,包括我们能下载和观看的一切,从电影动态和图片到预告片段。
七、深化我们对电影的反应
作为学习电影的学生,一旦我们已收集了信息,决定要看什么电影,试图去理清我们头脑的思想,然后做什么呢?我们应该开始深化我们的感受。
在看完电影之后,我们自然地开始去想我们对电影的看法。有时,虽然,我们犹豫对别人说出我们的感受。典型的情况是, 我们想要处理我们个人化的看法,或许先默默地回味情绪, 也许在电影结尾出字幕或甚至当我们开车回家的路上才是享受时刻。其他时候,我们需要立即和陪你一起的朋友或家人大声说出感受,一起分享愉悦或忧伤,或不仅讨论作品的情感内容,也包括它敏锐或愚蠢的逻辑。如果这部电影确实激发一些情感反应,我们可能特别愿意去记录下我们的反应,都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影体验。现在,当我们直接转向分析性的思维来看电影,可以考虑写电影日志。记录你看的电影,非常详细地写出你从电影中看到了什么。对你看到的情感层面和理性层面做笔记,就电影的各个方面向你自己提问,让这些问题引导你到其他问题,复杂的要求在于你要坚持读本书。学习过程中,要停下来去思考后面每一章要分析的问题。
分析你对一部电影的反应
1. 你是否有强烈的偏见反感某一特定类型的影片?如果有,这些偏见怎样影响了对电影的看法?这部电影有没有区别于同类型其他电影的特质?
2. 你对下列方面有多少个人化的和过于主观的看法,影响你的个人偏见:电影中的演员,性和暴力场面的处理,你能区分出电影中的性和暴力是美学性的,还是为了增加票房吸引力?
3. 在看电影之前你对影片的期待是什么?这些期待怎样影响了你对影片的看法?
4. 你的情绪、情感态度,或者身体状况在看电影时会不理想吗?如果有,电影怎样影响了你的身体反应?
5. 如果你看电影的物质环境不太理想,这个因素怎样影响你的感受?
6. 如果你在电视屏幕上看电影,在什么场面中你会感觉你完全缺少享受电影所需要的那种紧张的卷入感?在什么场面中,小屏幕画面也同样可以使你得到享受?
7. 如果你在看电影前读了评论或者学术性的文章,什么发现和观点会引起你的兴趣?看完影片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图1.1 使幻想变成现实
电影媒介给与类似的幻想电影,如李安的《卧虎藏龙》质感和情绪上实在的冲击力。
图1.2 学习钻研
看经典电影戏剧如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帮助我们以毫不逃避的深刻理解人类自身。
图1.3 悬置我们的怀疑
要欣赏象《指环王:国王归来》这样的电影,我们要承受挑战我们对原有现实观念的难忘经历——或者,如浪漫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律治指出的:在叙事中可以打破自然的、有逻辑的常规存在方式的规则,即 “悬置我们的怀疑”。
图1.4 在黑暗中和别人分享快乐
图中所示是伍迪·艾伦的最受欢迎的电影《安妮·霍尔》,安妮(戴安·基顿饰)和她的男
友(伍迪·艾伦饰演)在电影院排队的场景。他们正不耐烦地讨论他们的关系,他们和其他奇怪的电影爱好者间的互动,他们为这部电影的“镜式”观众贡献了等量的笑声和起哄声 。
图1.5
减少观众的介入
看类似《金刚》(King Kong)(2005年)这样庞然大物的电影,在小的电视屏幕上可能削弱了我们介入的紧张感,并因此影响我们总体的观影体验。
图1.6
阅读电影评论
当我们在看电影之前参考一部新片的电影评论,我们几乎总是很盲从地接受他们给出的各种价值判断,不管正面还是负面。如对电影《慕尼黑》批评性的意见,影响了很多观众在事实基础上看待影片质量。
图1.7
以口碑成功
有时,对电影的商业成功抱着温和期待的电影制作者,发现大量观众通过“葡萄藤架”看他们的电影:即看过和欣赏过影片的亲友口头推荐。《帝企鹅日记》(March of the Penguins)就属于这种情况,这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成为史上票房最成功的电影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