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嗪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22例疗效观察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急症,一般发作突然,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临床症状。眩晕症发作时患者常感恐惧不安,痛苦难受,要求能迅速缓解症状。用异丙嗪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患者22例,获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眩晕症患者4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1~79岁,平均42岁;对照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23~78岁,平均4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症状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入院后均使用曲克蘆丁36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或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及20%甘露醇125ml静滴,1次/日;治疗组加用异丙嗪25mg肌注1次/日及山莨菪碱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日。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用药1~3天,眩晕症状完全缓解;②有效:用药4~7天,眩晕症状完全缓解或显著减轻;③无效:用药7天后眩晕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理想。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结果
治疗组22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21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7.1%。两组疗效采用两率比较的X2检验,
X2=6.43,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眩晕的病理基础大多为前庭部位的供血障碍、血管痉挛、迷路积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影响前庭部位功能所致。其发生机制系由于支配前庭器官的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或脑供血不足,导致膜迷路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内耳前庭区域缺血缺氧;内耳淋巴生成或吸收障碍,导致膜迷路水肿及内耳淋巴系统压力增高,引起眩晕。异丙嗪具有抗组胺作用,能阻断毛细血管内皮、神经组织上的H1受体,有效的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解除血管痉挛、止吐;同时,异丙嗪能拮抗乙酰胆碱,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从而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循环,减轻内耳淋巴水肿,所以异丙嗪能有效改善症状。山莨菪碱能松弛平滑肌,解除血管(尤其是微血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促进迷路淋巴产生与回流,从而消除水肿,解除眩晕;同时,山莨菪碱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可对抗眩晕发作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根据临床对22例眩晕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异丙嗪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作用迅速,疗效肯定,是治疗眩晕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