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在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对的,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人类在地球上长久地居住呢?我们所居住的环境是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呢?可以说很多地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环保观念,知道去爱护环境。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观念的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学生都有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真正的环境保护应该做一些什么,而现在的课程中也没有环保方面的全面介绍,只是在生物学中有一些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要把这一部分知识利用好,也能培养起同学们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因而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果。

一、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应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形成。

学校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大舞台。同学们在学校期间也是培养一个人是否形成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关键时期。因而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利用好教材,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让学生自学养成环境保护意识。

1.上好第一节课

同学们的第一节课都有很高的兴趣,因而这时的教育效果是非常好的。新教材的第一课中就是介绍生物学的一些常识,其中也有环境污染的内容。当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己说一说他们知道的环境污染的知识,同学们很积极,都说出了很多。我就问了一句,我们身边有没有环境污染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同学们都积极发言、争论,该怎样做等。最后,我提示大家,要让我们身边的环境优美,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教室、学校,让它们清洁、卫生,进而爱护其他的环境。

2.上好典型课,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内容比较多。新教材开始就是有关人与环境的知识,这是进行培养同学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一点,这此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要注意:

第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明确人也是环境中的一员。同时也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在讲“生态系统”时,选几位同学上台,他们代表草、动物(包括兔、虫、蛙、鸟、羊、狼、鹰),要求每位同学用绳将与自己有食物关系的生物连接起来,呈现一个食物网,体现生态平衡的状态。然后一位同学代表“人”上台,抓走了鹰、狼,问问学生有什么变化?再把草拉走,结果又会如何?角色的扮演,同学们必须要做准备,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生物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了生态学的一此知识。明白每一人的生活,都是与其他生物息息相关的。必须爱护他们,让他们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生长,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而就有了爱护之心,环保观念也就具备了。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教师应从大家身边的事例出发,如适当补充介绍重庆当前的环境状况。例如:重庆是生产摩托车的基地,可全市的摩托车及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造成重庆的酸雨是非常严重的。这样以学生身边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教育。明白不进行环保是不行的。

第三,重视数字的作用。在讲“人口与环境”时,列举:当今世界每日增加21.6万人,目前已接近80亿人。我国在1949年时有5.4亿人,建国40多年增加到13亿多,占世界人口的22%。在学习”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时,列举全世界每年灭绝的野生生物达4万余种;现存的我们熟悉的大熊猫不过1000头左右,云南的亚洲象不足50头,野生华南虎不足30只等等。

3、注重在平时的课堂中渗透

此类课涉及环境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例如:结合有关植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动物学的有关知识的教学,介绍青蛙、鸟类的益处,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人的健康知识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

在渗透课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补充时应找准与教材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第二,掌握好渗透的方向和程度,让学生体会深刻又不枯燥。第三,对要进行培养的要点进行重点突破,备课上要有要求,教案上有体现。最后,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说出一此体会。

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采用适合学生特点,让学生参与。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1.环境教育也列入了学校的工作计划。因而经常有环境保护的 “有关主题”活动。如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让同学们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同学们明白环境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人都要有一定的环保知识,并参与其中,乐中其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们自然而然环保意识就得到了升华,各种环保的行为习惯就慢慢地形成了。

2.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在学校和家里亲自栽培一些花、草等。在这此体验中,同学们自然而然感受了美,同时产生了向往大自然的情感,进而就会升华为热爱大自然,应该要增强自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通过同学们的自己的亲自体验,就明白保护环境并不是环保部门的事,而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应该要做的,并且是要深入人心的,随时随地都要做的。这样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就具有了一定的环保行为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