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1-6为单选每题4分,7-10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
1. 在下列情况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将被研究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一列火车从广安开往成都的轨迹 C. 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
B. 研究街舞比赛中某参赛者的动作 D.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2. 一人晨练,按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及位移的方向分别为( ) A. 2πRC. 2.5πRR 向西南 R 向东南
B. 4πR 2R 向东南 D. 3πR R 向西北
3.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但形状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用一根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D.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4. 如图将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A处于静止状态,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木块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
A. B. C. mgk D.
5. 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 ) A. 1:3
B. 1:5
C. 1:8
D. 1:9
6. 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在0~4 s时间内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 B. 甲在0~4 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位移为零
C. 乙在t=2 s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D. 乙在0~4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
7. 物体做匀加速(加速度恒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那么在任意1s内,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物体某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这一秒初的速度大2 m/s C. 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D. 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8. 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它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B. 当速度变小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C. 当V>0,a>0时,速度增大 D. 当V<0,a<0时,速度减小
9.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s内的位移是5m
C. 任意相邻的2s内位移差都是8m
B. 第2s末的速度是9m/s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1m/s
2
10. 以20m/s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制动,若该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刹车开始计时,前三秒内汽车的位移是4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 第3秒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8m/s C. 前6秒汽车的位移为48m
D. 由△s=aT2知,第一个3s内的位移和第二个3s内的位移差为36m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1. (10分)(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 (“交流”或“直流”)电源的______ (“计数”、“计点”、“计时”或“计长度”)仪器,在中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如图中为______ 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 (“220V”或“6V以下”).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B、安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D、接通电源 E、取下纸带F、断开开关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 .
12. (10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画出,测得AB、AC、AD、AE、AF、AG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1.30cm,S2=3.10cm,S3=5.38cm,
S4=8.16cm,S5=11.45cm,S6=15.26 cm
①小车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 /s;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若电源频率高于50Hz,若仍按照50Hz计算,则速度大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13. (12分)一质点从距离地面80m的高度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质点落地时的速度;(2)最后1s内质点走过的位移大小.
14. (14分)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之后,对斜面上运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AB=20cm,CD=30cm,试求: (1)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多大? (2)拍摄时C球的速度多大?
(3)拍摄时A球上面还有几个小球正在滚动?
(14分)在一直线的宽公路上,甲车以2m/s的加速度起动,此时乙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从甲车旁驶过,问
(1)甲车追上乙车前,何时两车距离最远?何时甲车追上乙车?
(2)当甲加速到24m/s时,立即停止加速,同时以6m/s2的加速度刹车,求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指甲车从起动到第二次与乙车相遇的时间).
2
2017-2018学年永年二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A 2. C 3. C 4. D 5. C 6. B 7.
ACD 8. BC 9. BC 10. AB
11. 交流;计时;电火花式;220V;CBDAFE 12. 0.50;0.25;偏小
13. 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2=2gh, 解得v=
(2)采用逆向思维,最后1s内的位移答:(1)质点落地时的速度为40m/s; (2)下落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为20m/s; (3)最后1s内质点走过的位移大小为35m.
14. 解:小球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每相邻的两个小球的时间间隔相等,均为0.1 s,可以认为A、B、C、D是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BC-AB=CD-BC,BC-20=30-BC,解得BC=25cm 相邻相等时间位移差为△x=5cm 由推论△x=aT可知,小球加速度为
2
;
.
a==m/s2=5 m/s2.
(2)由题意知B点对应AC段的中间时刻,可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
vC=═m /s=2.75 m/s.
(3)vc=at t=0.53s A球上面还有两个小球在滚动。 答:(1)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2)拍摄时C球的速度为2.75m/s
15. 解:(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a1t1=v乙得:.
设经过t2时间甲车追上乙车,有:,
解得:.
(2)当甲加速到24m/s时,甲车的位移为:此时乙车的位移为:,
此时甲车在乙车前面,有:△x=144-120m=24m, 甲车从24m/s到停止时的位移为:此时乙车的位移为:,
,
,
知甲车停止时,乙车还未追上甲车,则从甲车开始减速到第二次相遇的时间为:
,
可知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为:
t=.
答:(1)甲车追上乙车前,经过5s两车距离最远,经过10s甲车追上乙车. (2)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为19.2s. 【解析】
1. 解:A、火车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但与广安到成都的距离相比较可忽略不计,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故A正确.
B、研究街舞比赛中某参赛者的动作时,要看参赛者的动作,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子弹的长度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
误.
D、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时,小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对翻倒影响很大,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
误. 故选:A
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
本题是常见的题型,关键抓住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行判断,不是看物体的绝对体积和质量,而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不是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 2. 解: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当他走到D点时,路程为:s=πR+2π位移大小为:x=故选:C
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由此解答即可.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
3. 解:A、重心只有在作用效果上的一个点,该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A错误;
,
.
B、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的球体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物体上,故B错误;
C、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用一根悬线竖直挂起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
体的重心,故C正确;
D、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D错误;
故选:C.
解答本题应掌握: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
本题考查重心的定义、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和不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4. 解:A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故有:F=mg 根据胡克定律,有:F=kx 联立解得:弹簧的伸长量x=故选:D
首先确定出弹簧的弹力,再根据胡克定律求弹簧的伸长量.
本题胡克定律的基本应用问题,关键要记住胡克定律,要明确弹簧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而不是与长度成正比.
;
5. 解: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PQ间的位移x1=;QR间的位移x2==.所
以x1:x2=1:8.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x=分别对两段过程进行分析,联
立可求得位移之比.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公式x=.这个公式的
优越性就是不涉及时间.
6. 解:AB、甲在前2s内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2s内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4s时间内做往返运动;
0~4 s时间内甲通过的总路程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之和,为:S=2××2×3m=6m,
总位移为x=-×2×3m+×2×3m=0,故A错误,B正确;
C、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不变,故C错误; D、乙在4s时间内从-3m运动到+3m位置,故位移为△x=3m-(-3m)=6m,故D错误;
故选:B
v-t图象中,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路程等于各段
位移大小之和.
本题要明确x-t图象与v-t图象的区别,知道两种图象的斜率、与t轴包围的面积的含义,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7. 解: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2m/s,某1 s末比该1 s初多1s,根据△v=a△t得:
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2m/s.故A错误,B正确;
2
C、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和前一秒的末是同一时刻,故速度相等,故C错误;
D、某1 s末比前1 s初多2s,根据v-v0=at,知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4m/s.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D.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8. 解:A、当加速度增大时,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则速度也增大;而两者反向时,则速度减小,故A错误.
B、当速度变小时,加速度方向仍与速度变化方向相同,但与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 C、当V>0,a>0时,说明两者方向相同,则速度一定增大.故C正确. D、当V<0,a<0时,说明两者方向相同,则速度一定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由物体所受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当两者同向时,速度增加;而反向时,速度减小.
本题考查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能力,要从两个量的物理意义、定义等方面进行理解,并加深记忆.
9. 解:A、第1s内的位移x1=5×1+1m=6m,故A错误.
B、根据x=得,质点的初速度v0=5m/s,加速度a=2m/s2,第2s末的
速度v=v0+at=5+2×2m/s=9m/s.故B正确.
C、任意相邻2s内的位移之差△x=aT2=2×4m=8m,故C正确.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加量△v=at=2×1m/s=2m/s,故D错误.
故选:BC.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第2s末的速度,根据△x=at2求出任意相邻的2s内位移之差,根据△v=at求出任意1s内速度的
增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0. 解:前3s内
又因为
即:
得由
得
汽车减速到0的时间
所以汽车在5s末停止,故前6s总位移为
因为汽车仅运动5s,第一个3s内的位移和第二个3s内的位移差无法由
,故CD错误;AB正确;
故选:AB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求前3s内的平均速度,根据
求第3s末的速度,由速度时
间关系式求加速度,求出汽车速度减为0的时间,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前6s内的位移,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考查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是道易错题.
11. 解:(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图示为电火花式计时器,它使用的是交流220V电源;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使固定装置,安装纸带,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再放纸带,实验完后立即关闭电源,然后再取下纸带;故步骤为:CBDAFE. 故答案为:(1)交流;计时;电火花; 220V;( 2)BCDAFE.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
本题应注意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电压上的不同.明确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步骤,知道应先开电源,再放纸带运动.
12. 解: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x=aT2可得:
a===0.50m/s;
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
vD===0.25m/s
②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则其打点周期为0.02s,当电源频率高于50Hz时,实际打点周期将变小,而进行计算时,仍然用0.02s,因此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小. 故答案为:①0.50m/s,0.25m/s;②偏小.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明确频率和周期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测量的加速度与真实的加速度之间关系.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电源频率高于50Hz,若仍按照50Hz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3.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质点落地的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下落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采用逆向思维求出最后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
2
2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灵活,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灵活求解,基础题
14. (1)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拍摄小球C的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5. (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相距最远的时间.根据位移关系求出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甲车速度减为零的位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这段时间内乙车的位移,判断是否追上,若还未追上,结合位移关系求出甲车刹车后追及的时间,结合之前加速的时间求出两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对于第二问,要判断甲车停止时,乙车是否追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