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笔记

目录

第一章 当代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 .................................................... 2 第二章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 7 第三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的形成 .......... 12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主导性 .............................................. 22 第五章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 29 第六章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 .............................................................. 36 第七章 广播文艺类节目 ...................................................................... 40 第八章 电视文艺类节目 ...................................................................... 47 第九章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 55 第十章 电视纪录片 .............................................................................. 60 第十一章 有线电视系统和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 66 第十二章 卫星电视广播 ...................................................................... 70 第十三章 广播电视业的经营管理 ...................................................... 72 第十四章 广电事业的法制化管理(上) ................................................ 76 第十五章 广电事业的法制化管理(下) ................................................ 78 第十六章 广电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 81 第十七章 互联网与传统广播电视 ...................................................... 83

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一章 当代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诞生

广播的诞生:19世纪20世纪初,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实验相继成功,导致了广播的诞生

最早利用无线电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金纳德*奥布利* 费森登和“无线电之父”李* 德福雷斯特

美国正规的每日广播:底特律德福雷斯特的8MK电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最早的一个民间电台)

世界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台:匹兹堡KDKA电台(美第一家正式申请商业执照的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正式广播

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正式开播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写信给无线电实验所称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电视的诞生:电视的关键首先在于:解决光电转换的问题(把光的图像变成电信号传出去,接收时再把电信号复原为光的图像)

电视发明的基础:1817 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硒,1873,英科学家约瑟夫* 梅发现硒的“光电作用“特性;

1884德工程师保罗* 尼普柯发明机械性的无线电图像扫描盘

1906澳 工程师罗伯特*里埃本设计出放大的电子管,对无线电放大技术和电视发展至关重要

1907俄国罗津格研制电子射束管的电视实用模型,显示了简单的电视图像

1925“电视之父”英科学家贝尔德利用机械扫描盘成功完成了传送和接收画面的实验,26年在伦敦公开表演

1929 英开始实验性电视广播,第一次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是工程师弗莱明的电视讲话

世界上最早开始电视试验广播的国家是:美国,1928年第一座实验台

1936年11月 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成英国和世界上第一座正式的电视台,11月2日正式播送电视节目(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 世界上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 : 英国

1941 美国第一家商业电台:全国广播公司WNBT电视台正式播出

1946 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有机械扫描时代进入电子扫描时代 1940 美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开始实验彩色电视,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 当代广播电视概况: 1957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传播手段发展为利用同步卫星转播节目,进入 洲际传播的时期

1962 美国“电星一号”发射成功,世界上最早用来传播电视节目的通讯卫星 有限电视发展起来,前途广阔

国际间的短波广播和卫星电视斗争激烈,1984年11月15日,美新闻署“世界电视网”

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系统正式对外定时播出节目,目的是“要把它办成播发图像的美国之音那样的机构”

欧洲电视机构开始注重抵制美国“媒介殖民主义”电视文化的入侵和商业电视台冒险事业的侵袭

第二节 我国广播电视的诞生

早期广播发展简史 第一个无线电台:1922年底,美国记者奥斯邦和一旅日华侨合作,在上海建立“中国无线电公司”,1923年1月开始播音(音乐和上海《大陆报》的新闻)

中国自己筹办的广播电台:1925年2月,北洋政府在天津,北京等地筹建电台。1927年5月1日天津无线电台COTN开始广播,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COPN开始播音 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 诞生:延安,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中共领导下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43年被迫停止,45年9月5日重新播音。

1949年6月5日 党中央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领导全国广播事业,从此广播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9月27 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广播中华人民开国大典实况,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的实况广播)。 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电视业的产生

1957年5月1日 ,大陆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中央台),试播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采用直播方式到65年)

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建成并开始试播,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播出(我国第二座电视台)

1958年12月20 日,哈尔滨电视台开始试播 1958年生产第一批国产电视机

文革期间,电视事业受到很大冲击,基本停滞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况

什么是广播电视 广播:通过无限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 按传播信号分:只传送声音的,叫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声音和图像的,叫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按传输方式分: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无线广播或开路广播;通过电缆或导线传送的——有线广播或闭路广播;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作为转发站传送的——卫星广播;通过因特网传送的——网上广播

按覆盖范围分: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和国际广播 按技术标准分: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

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媒体在物质技术基础和信息载体方面的不同:

报刊书籍——纸质媒介,物质技术基础是印刷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纸张,通过一定的发行渠道被受众所获得

电影——视听媒介,物质技术基础是感光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胶片,通过发行和放映渠道传递给受众

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电子媒介,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设备,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或导线,不需要发行渠道,在信号发射的同时只要打开接收机,就可立即收到。卫星传送使电视广播覆盖范围遍及世界每个角落,有线电视双向传播的技术可能性拓展了印刷媒介的传播功能,建立起与受众的直接联系。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征 优势:

对象广泛——不受到受众文化程度的限制,不受发行渠道和其他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渗透性强。只要是无线电波可以覆盖的范围内,没有人为的强大干扰,都可收听收看。

时效性强——是其他媒介不具备的,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可以直接被受众接受,更重要的是现场实况直播充分体现出现场事件发生发展、节目播出和受众收听收看的共时同步。

丰富直观——综合了文学电影音乐等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段,传播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视听传播直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接受随意——电视创造了以客厅和家庭成员为主要依托的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家庭接收有随意性、连续性和近距离观赏的特点。 弱点:

顺序接受——广播电视节目视按时间线形展开,必须按照节目播出的时间顺序收听收看。

转瞬即逝——除非使用录像录音设备,否则无线电信号是转瞬即逝、过耳不留的。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无线电频率的使用与分配: 在发射广播电视信号时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分别称作广播波段和电视频道。 由于广播载波和音频信号的不同变化关系,分为调幅广播—长波、中波、短波,频道窄,现长波电台很少见,中短波可容纳较多电台。

调频广播—载波频率在米波段的88—108兆赫的超短波广播,占用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声音保真度高、音质好,尤其适合音乐节目。

电视频道分为:甚高频VHF—低频率范围(频道2到6)高频率范围(7到13 ),之间用于FM掉调频电台广播

超高频UHF—需要更强的发射功率(频道14至69)

彩色电视的制式:NTSC(大多数欧美国家使用) PAL(许多亚洲和西欧国家、中国) SECAM (许多东欧国家)

三种制式并存的格式给广播电视的交流带来困难。 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

第四节 广播电视组织结构与体制

广播电视机构的不同管理机制和各自特点: 1 国家拥有和经营型

特点:所有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非盈利性质事业单位,其运作的全部费用由国家拨款,不播放商业广告,也基本不进行节目买卖。如前苏联的中央电视台和全苏广播电台、美国之音(VOA)、80年代以前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8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播电视逐渐走向“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改革之路。

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97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率先恢复和播出了商业广告。

1983是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把“广开财源,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广播电视改革方针之一。

1985第一次将广播电视使用列为第三产业。1992要求第三产业机构应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8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指出,国家今后对广播电视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逐年减少拨款的三分之一,三年后自收自支,广播电视业要全面推向市场。

目前,经济发达地区,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商业经营性收入,已成为广播电视的经济支柱。 1997年8月,国务院颁布《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肯定中国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事业建设、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殊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体制。由于中国的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国家重要的舆论宣传机关,因此《条例》规定,我国的广播电视台要由党和政府授权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设立,严禁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设立广播电视塔,禁止设立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广播电视台,以确保和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公共机构经营型

特点:广播电视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运作费用来源:收取受众的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执照费(又称视听费),各种民间、私人和企业捐助,以及部分国家财政拨款。一些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不播放商业广告,有一些允许少量的商业广告或赞助商的企业形象,但赞助不得影响节目内容。如日本NHK、英国BBC、美国PBS。

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基于:广播电视频道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通过国家特许和委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保障社会利益。

除卢森堡以外,传统上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将广播电视视为公共服务事业。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欧洲国家都基本遵循国家垄断或国家管理下公营和少量私营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商业化的美国,公共电台和电视系统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广播电视行业发生巨大变化,根本冲击是市场化和商业化。1、有线电视和通讯卫星的发展,打破了公共广播电视赖以存在的基于“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大大拓展了广播电视的服务范围。2、市场竞争激烈,公共广播电视所依赖的视听执照费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很难提升,而节目成本年年增加。

欧洲政府对其做出调整和改变:1、自由化,通过国家干涉,进入新的私有竞争者,打破公共广播电视的一统天下,形成新的竞争格局。2、商业化,广义:在经营中更多的强调市场因素和盈利倾向,狭义:国家减少对广播电视业的公共投入,使其财政收入中的国家拨款和视听费比重下降,广告和其他商业性收入比重增加。3、非规则化,国家放宽对其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众利益而曾经做出的限制。

于是,商业广播电视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

例子:英国BBC,1992年成立,其公共经营理念之余全社会都根深蒂固。1988英政府公布白皮书《90年代的广播电视:竞争、选择、节目质量》。1990英新的广播法案生效,实行商业广播电视开放政策。在1991年开设24小时盈利的国际电视服务WSTV,95年和私营公司合作开办两个欧洲卫星电视频道。通过商业性的国家广播电视服务来维持国内的非商业特色,成为BBC目前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 3

私有商营形

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特点:有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赢利是其重要目的。财政收入来源:商业广告、节目销售和其他经营性收入。国家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例子:美国是最典型的私有商营形广播电视管理系统,大多数广播电视公司都是由财团拥有和运作,联邦通讯委员会FCC通过一定条款对其产业结构、节目播出内容等进行管理。

美国商业广播电视系统得存在和发展所基于的动态作用:1、联播网全国范围内的节目分配和发行。2、各种各样的节目制作公司和辛迪加(节目购销的中介公司)所提供的大量节目。3、商业广告的经济支撑。4、地方附属台和独立台对受众的大面积覆盖。

FCC对财团有各种限制性条款,最著名的就是节目播放的“公正准则”(又称“对等原则”),以确保不同的意见观点都能够在广播电视上发表。

80年代大规模的广播电视“非规则化”,FCC许多规定被取消(包括公正原则),三大商业广播网CBS、NBC、ABC的霸主地位一路滑落。“非规则化”使美国商业广播电视的兼并案不断出现,出现了“巨无霸”型的媒介公司,改变了整个广播电视市场结构。98最大的广播电台CHANCELLOR,顶尖媒介集团:时代—华纳、迪斯尼、索尼。

第五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传递信息、监测环境、使社会文化代代相传。 例子: “火星人入侵地球”——美国一家电台播出一个关于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体现了广播的强大威力。

客厅里的民主——电视和当代政治。电视一方面给政治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活动场景,另一方面也把政治带进家庭和客厅,进而由于其传播的渗透性而确立起自身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形象政治、电视明星总统已成为当代美国政治的重要特点。

电视的一代——电视与青少年社会化。在一定社会因素影响下,儿童接触印刷媒介频道越高、越喜欢媒介纪实性内容,就越有利于儿童道德、现代观念、社会化的发展。即传播有利于儿童的影响条件是:儿童接触印刷媒介的频度 高和儿童喜欢媒介纪实性内容。媒介对青少年产生正面影响的条件是“少看电视多看书”。

6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二章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广播电视业变革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市场推动、技术推动。

广播电视的双重属性:即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又是现代信息产业。

1993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全国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NII的政策,引起反响。是新的技术革命——数字化信息革命。

我国广播改革的第一次浪潮:80年代中期开播的广东珠江经济电台,“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办台方针和主持人直播、大板块节目的“珠江模式”。

1990年,南京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引进听众电话参与方式,引起了广播电视界和新闻界的重视。

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开创了一个城市两家平级的广播电台平行合作、相互竞争的新格局。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和实效观

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信息与实效 1 广播电视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首先,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魅力主要是信息本身的力量。新闻是经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其次,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信息量的多少。新闻信息量指一条新闻的信息含量,即其量与质相统一的有效信息量。加强信息容量是通过提高单位时间的有效新闻量来实现。

2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特点:

时效性强。信息采集、处理约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使信息从其发送到接收的过程,可以同步完成。

传播覆盖面广。我国已成为真正的电视大国。 受众层次分布丰富、面广。 传播接收方便。

传播的“搭车”效果好。广播电视中夹杂的广告,板块节目中一次几分钟的信息,两人难以剔除。

传播的容量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念与时效观念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量信息。要树立信息观念:重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中心地位;重视反馈和受众参与。广播电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

2 广播电视要适应和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信息传播是受众对广播电视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和实效的竞争。 4 从实践来看,新闻节目数量增多、节奏加快、信息量加大、深度加深,的确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主旋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每条新闻长度不断加长,新闻节目播出时间所占比例不断加大。

大信息量和快节奏——广播电视传播信息观与实效观的具体体现

有效发挥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功能,在硬件上要建立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改进信息渠道,减少信息损耗;具体操作上要充分体现大信息量和快节奏的要求。

7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 新闻直播。广播电视的直播是节目“直接播出”的简称,指不经过预先录像或录音将事件现场情况、演播室播讲或表演同步播出的广播电视传播形式。

1997年—中国电视直播年。在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江泽民访美、三峡截流等重大事件成功直播。

这些大型社会事件的电视直播的特点:题材的重大性和多样性;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方式;丰富的背景资料的灵活运用;先进的电视技术手段。

当今广播电视新闻正朝着缩小事件发生和报道的时间差的方向发展,新闻的时效观从TNT变为NNN。

2 滚动播出。指广播电视新闻首播后,以正点位单位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在后续播出时视新闻重要车高浓度增减删改,并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每次播出都增加新信息、淘汰旧内容,非简单的重播。

滚动播出是发挥广播电视传播优势、高密度大信息量播发新闻的重要方式,使增加新闻传播深度和广度的重要途径。并不是所有新闻都需要滚动播出,突发性新闻的后续报道、重大新闻的相关背景和深度补充、独家新闻的必要重复等,使滚动播出的主要内容。

我国在90年代初以后推出新闻直播和滚动播出,在增加信息密度和信息量、提高新闻时效方面取得积极效果。

3 大新闻架构。即以新闻为骨架,包括整点、半点新闻、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及其他服务性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结构形式。

优势:可满足整点半点新闻量多而深度不够的弱点;可满足各群众受众的不同新闻需求;可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链中的骨架作用。

例子:在全国引发一场广播热的上海东发广播电台,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是其特色。 4增强新闻视听性和报道深度。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可听性,以群众关心的话题,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兼顾新闻节目的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实现新闻信息价值。深度报道一方面适应了受众对新闻事件寻根问底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对视听性差宣传性强的新闻,在插入背景资料和相关情况后,变得容易入耳入眼。

例子:《东方时空》、《焦点访谈》。 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与实效观念 1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要坚持质与量的统一。一方面,要扩大信息源,加强实用性信息的及时性、服务性和超前性。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要开拓报道领域,加强评论性栏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2 要防止“信息误导”和“信息污染”。“信息误导”指虚假信息、过时信息、无效信息传入社会造成人们判断失误、决策失误;“信息污染”一种是由于信息过剩,大量无用信息进入传播市场,扰乱了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另一种是大量有损社会风气、毒害人们心灵、破坏国家安定、妨害民族团结的信息进入信息市场,给社会造成危害。

广电媒介要提高受众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技术上消除信息误导和信息污染产生的机会条件,使建立信息占传播通道的注意空间。

3 要把高时效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新闻时效性受新闻的真实性和报道的适时性制约。要消除超前新闻、虚假报道。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分群化及广播电视“窄播化”趋势

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自主性、分群化社会的形成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下,社会结构由“总体性”向“自主性”、“分群化”转变。 在自主性、分群华社会中受众的特点:受众兴趣趋于多元化;受众更关注自身利益;受众权利意识增强。

广播电视应积极满足自足性、分群化社会中的受众的需要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信息传播领域内“非群体化传播时代”的到来。

“非群体化传播”要求传播者不再把受众视作一个无分别的整体,要针对受众的不同群落和不同需求层面,分别实施特定的传播策略。 1 广播电视要提高满足受众需要的自觉性。 满足受众需求的观念包含三层意思:

a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包括实在需求和现在需求,是确定传播内容、选择和取舍材料的主要依据。

b适应受众的接受能力。针对受众层次“两头小,中间大”的情况,做到深入浅出,逐步提高受众的欣赏品味。

c适应受众的接受习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内容,避免过去“你播我看”的做法。

2 满足受众的主要需要内容。

我国受众普遍需要的新闻内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信息;国内外重大事件信息;具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事件、经济发展的报道;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创造等信息;涉及社会难点、疑点和热点的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 3 正确把握受众需要的个性、共性特征。受众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系列台与专业频道——广播电视的窄播化趋势

窄播化的基础:现代社会受众分群化的特点,受众对媒介的需求越来越专门化;卫星、光缆及其他广播电视技术的普遍运用。 1 系列广播电台(频率)

系列台(频率)是指广播电台从所有频率都播出综合性广播节目向不同频率播出不同的专门性节目转化形成的新型广播格局,即一个电台下的不同频率传播节目各有侧重,内容取向上各有分工。

最早出现在80年代中期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86年,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更名为珠江经济广播电台。

我国有明确职能性分工的专业体格局,如新问题、经济台、音乐台、交通台等,大多是有两个以上频率资源的省级广播电台。

系列台的格局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广播电视行业内部,使其朝更贴近受众、实际、生活的方向发展。

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台(频率)的传播内容和功能日趋具体化,通过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来实现对人口的最大限度覆盖。新闻台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将进一步强化,占特殊重要地位。

系列台关键在于统一领导和专业化。统一领导意味着整个系列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宗旨和规划;专业化意味着系列中的各个频率面向各自特定的受众群,提高特点领域的信息。是

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2 专业电视频道

技术性基础: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所提供的丰富的频道资源。

三大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垄断地位动摇,非群体化传播时代到来。

例子:中央电视台今后发展方向:精办一个满足社会各界共同需要的主频道(综合频道),同时办好专业频道,提供特殊的传播服务。

第三节 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拓展——服务与娱乐

广播电视的主功能与多功能 我国广播电视基本属性: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舆论宣传工具。

经济属性: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第三产业的基本性质是服务性。

主功能:广播电视通过信息传播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主功能与多功能的关系: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舆论宣传主功能不能削弱,同时要积极拓展广播电视的服务、娱乐等多功能。要使广播电视立于不败之地,要加强它的服务性;如何满足受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也是大众传媒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受众选择的自主性逐渐增强的情况下,要更好的发挥主功能,就必须更多的依赖于拓展多功能,实现“寓教于服务”、“寓教于乐”。但多功能的发展不能以冲击、损害广播电视的宣传功能为代价。 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 服务型节目

广义:即宏观看广播电视的服务型,凡不宜归入新闻、教育、文化娱乐的节目均可划入服务性节目,如天气预报、正点报时、广告、市场信息。

狭义:特指实用的、能直接帮助受众解决工作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节目,如“消费者之声”等。

服务性节目闭传统大众媒介更具广泛性,服务方式更亲切、生动。受众的广泛性要求触角伸到社会每个角落,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对服务性节目要求新角度、新内容、新观点。

服务性节目一般采用杂志性板块方式,融新闻性、服务性、知识性为一体,在内容衔接上由分割式变为粘连式,增强节目连贯性。 广播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对宣传主功能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发挥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功能。 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

1 教育、引导功能。一是直接的教育、鼓舞、激励作用,如革命歌曲,反映时代主题的电视剧。二是渗透作用,即通过艺术感染的方式,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陶冶作用,通过健康、清新的艺术作品,培养人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的精神情操。

2 审美功能。通过生动的形象,揭示事物的美学特征和本质,为人民审美活动提供广阔天地。

3 休闲功能。缓解压力,提供休闲空间。

4 寄托和移情功能。发挥抒发、安抚、移情、宣泄的功能,由个体的心理平衡进而形

10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成全社会的安乐和谐。

人们从满足于纯欣赏性娱乐转为追求“自娱自乐”的大众型娱乐方式,娱乐节目呈现多样化趋势。

积极拓展广播电视多功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广播电视要由总量扩散向优质高效转轨。1 办台增时热中出现的战线过长、质量不高的问题要交易宏观调控;2要再创新闻优势,精办名牌节目;3转换和完善内部机制,增强在时代挑战面前的应战能力。

加强宣传管理,提高播出质量,精办节目,多出精品,才能有力的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1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三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

广播电视板块化节目的定义及特点 板块式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也称“杂志型节目”。

与传统节目编排方式相比,特点: 1 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传统节目编排结构分散,时间长度随意性大。如《东广早新闻》,6点到9点,包含《东广快讯》等子栏目。

2 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传统结构中节目内容基本互相独立,缺少联系。 3 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传统结构的节目内容界定明确,指向单一。

板块式节目内容的组合模式 1 内容集约模式。指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和普遍有兴趣的内容集中统一编排的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如《东广早新闻》就是典型的内容集约模式。这种节目往往将受众相对集中的需求指向作为其内容相关联的基础。

2 对象集约模式。指按照节目的目标受众群的特殊需要来集中编排节目内容的模式。这种节目的目标受众一般比较明确。并且其目标受众有明确的指向性,其节目内容是为满足特定的受众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广泛需要。如《半边天》、《三五流行音乐》等。

3 混合模式。一般以时段为标志,以多方面的内容来满足多方面的受众的需求,是介于内容集约模式和对象集约模式之间的节目编排的结构模式。其受众群广泛,决定了它内容的宽泛。如浙江卫视的双休日板块。

这三种模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播出过程不断修正,尤其是混合模式,易转向内容集约或对象集约模式。 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方式 1 传统个体式节目编排。即多个节目以简单线性顺序排列,节目个体间缺乏内在联系和联结标志。

优点:简单易操作,个体节目内容清新,制作独立等。

缺点:编排缺乏内在联系,易使受众在节目间产生关机意识,节目系统整体效应难以发挥,不利于受众对节目的方便选择。目前应用面较窄。

2传统及板块混合式编排。即基本保持传统个体节目编排的方式,同时划出部分时段用以开办板块式节目。

保留了传统节目编排结构中节目宗旨明确等长处,又发挥了板块式节目的综合优势。更适合电视台制作费用不高,时间长短不一的特点。目前我国大部分电视台,除少数周末节目或专用频道外,多采用此种方式;仍有一些电台保留这种混合模式,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是这种方式的代表。

3亚板块式节目编排。即把播出时间划分若干比较小的时间单位,再设置针对不同受众及不同内容的节目,节目时间跨度小,一般不超过1小时。

即能充分顾及到受众面,节目内容也容易编排。是当前广播电台使用最多的方式;电视方面,在专业频道有较多使用,如上海有线电视台的体育频道、音乐频道等以此方式编排。

1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4大板块节目编排方式。即将广播电视播出时间按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划分为若干个大的时间段,根据不同受众在不同时段的接受习惯、兴趣,在不同时段安排不同的板块式节目。

节目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一般由主持人直播串联而成。多用于广播专业电台(频率),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全天播音24小时,划分为15个左右板块节目,其中《相伴到黎明》长达6小时;除少量周末电视板块外,这种方式少运用于电视节目编排。

以上方式各有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方式。确定节目编排方式的基本原则:

1提高黄金时段的收听(收视)率与开发非黄金时段收听收视率相结合的原则。板块式可改变非黄金时段安排节目重播的传统做法,开发非黄金时段的传播效果,增加整体效益。

2 满足普遍受众需求与满足特点受众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节目编排的最高宗旨是尽可能满足最广泛的受众需求。内容集约模式、对象集约模式和混合模式的板块节目相互穿插显得十分重要。

3 节目播出分和结合、适度重播的原则。节目稍纵即逝,重要节目有必要重播,但重播全部内容是不必要和不现实的。按分和原则安排重播,将一定需要重播的内容单独在板块里重播,大板块里合,小板块里分;板块节目里合,传统编排节目里分。需完整重播的节目一般仅限于文艺、戏曲、科体育赛事等,新闻、信息类则通过滚动播出,并不断更新。 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的传播优势 1 板块式节目有连贯性强的特点。较符合受众收听收看习惯,易于吸引受众的联系注意力。传统编方式的节目间相互割裂,缺乏联系。

2 板块式节目有较明确的选择性。按受众的接受习惯来编排,受众可在短时间内集中接受到其需要的节目,选择性明确。而传统的节目呈散点式分布,受众寻找其需要的节目的费力程度会妨碍他的收听收视兴趣。

3 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有助于收听收视率的提高。更易形成稳固的受众群体,形成高收视收听率。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板块化 三种代表性的模式:

1 中央台模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节目以录播为主,审察严格,制作精良,强调思考型和艺术性的统一,也穿插一些直播板块节目。

优势:权威性高,分类清新,制作严谨。劣势:风格单一、单向传播、缺少必要的反馈等。

2 珠江经济台模式。以1986年推出的主持人中心制和直播大板块节目为代表。1986.12.15开播。

优势:以直播为主,强调双向交流,风格生活化,节目容量大,操作手法灵活。劣势:节目分类不明确,粗放制作,内容随意性大等。

3 东广模式。1992年10月28,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开播,使广播节目的板块化达到了新的高度,其节目设置是较完整意义上的板块节目,采用主持人直播串联,基本实现24小时全天直播。

东广792全部采用板块式,体现出板块式节目的特点,同时强调节目出精品,既一改传统广播训话式的广播腔,又避免了节目流于粗糙、失控的倾向。

1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节目的板块化应该以“新观念、新内容、新形式、新技术”构筑节目体系的思路: 1 以节目主持人魅力体现节目个性;

2 实行制作人制,下放“人事聘用、经费使用、节目操作”三权; 3 注重新闻类节目,构建以大容量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体系;

4 宽窄结合的梯形节目层次:白天节目大众化,定位宽泛;晚间节目受众针对性强,定位精准;

5 强调精品意识,推行“直播节目录像化,录像节目直播化”的制作方式;

6加强对热线电话的控制,做到“事先有设计,播前有准备,对象有选择,交流有导向” 7 倡导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节目形式; 8 多种广播手段和艺术手法的综合使用等。

1993年5月1日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是电视节目板块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东方时空》作为一个融深度新闻、背景、人物报道为一体的新闻类板块,与《早间新闻》一起组成了早晨新闻节目板块。它的成功,带动了后面一系列的节目改革: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与《新闻联播》一起构成晚间黄金时间的新闻板块;95年4月午间档《新闻30分》开播;96年10点档《晚间新闻》改版,推出以《中国报道》、《世界报道》和《体育新闻》组成的晚间新闻板块。 板块化、杂志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前景展望 1 新闻、信息类节目的比例将继续逐步增大。

新闻类节目播出时间占总播出时间的百分比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地区)传播业的发展水平,人们衡量一个电台、电视台的水准,首先是比较它的新闻采编能力。 2服务类节目比例应继续稳定增长。

服务类节目具有与受众直接关联的密切性,又很大的潜力。

类型:信息服务:包括提供天气、交通路况、市政、购物广告、旅游、生活常识及节目预告等信息;

经济服务:主要为企业及从事经贸、金融、财政等工作的受众群服务。 特殊服务:是针对社会上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服务的节目,帮助特定受众群体克服生活困难、舒缓心理压力等。如上海东方电视台1995。12.29开播的电视手语节目《迎着阳光》,专为残疾人服务。

其他服务节目: 包括反馈受众来信、来电,沟通有关部门等。 3 教育类节目保持稳定的发展。

在我国,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广播电视的遥距教育节目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文娱、体育类节目的专业频率频道机会继续发展,而综合频道频率中的文娱节目稳中有降。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动因 1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

信息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广播电视新闻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形成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群体。 2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规范化、栏目化。

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变得生动、简便、快捷,由此带来的新闻制作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推动其栏目化的形成。

1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传播优势 1 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

增设广播电视节目并赋予栏目规范化的制作、管理模式是增加广播电视新闻信息密度的有效途径。

2 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广播电视新闻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等基本功能,新闻栏目根据新闻传播的性质、任务、传播对象的不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即将社会发展所需求的新闻信息,以栏目规范化形式传播给受众,发挥新闻的认识教育审美作用。

3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者的受众的需要。新闻栏目有规律的传播便于受众收听(收视),有利于培养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使栏目拥有较固定的受众群,也能相对稳定和扩大收听(收视)面。

4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栏目化的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比必须要求具有连续性、可持续性发展特点,由于新闻栏目有特定的内涵界定,对新闻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 1 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为1958——1978年

其间的新闻节目初步开始了新闻栏目的尝试,但基本上仍处于非规范化阶段,尤其是新闻节目基本处于“纪录片”的阶段。

1958年5月,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开始能播出一些新闻片,如:第一部新闻片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片《到农村去》。

1960年元旦起,北京台实行固定的节目表,设立了每周三次的《电视新闻》栏目,但只是简单粗燥的新闻片与纪录片的组合。

文革,10年停滞时间。

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重新开始试办固定的新闻节目; 1978年1月1日开办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简称《新闻联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固定栏目,产生了巨大的效应。

2 从《新闻联播》的创办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办,时间为1978——1987年,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兴盛发展期。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并把《新闻联播》栏目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形象标志,大力加强对《新闻联播》的重点建设,1980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通过国际卫星收录应该维斯新闻社和合众独立电视新闻社国际新闻,并采用新华社稿件变编发国际新闻,从此《新闻联播》成为包括国内、国际新闻,既有图像报道又有口播报道,较为系统的动态性固定电视新闻栏目,此后又开始涉足电视连续报道,强化节目的深度和影响力。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把镜头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处,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深度分析报道,近期观众的思考。1987年,率先设立了新闻栏目的固定主持人,每周黄金时间播出。

1981年,上海电视台《国际纵横》栏目是全国地方台的第一个国际新闻知识栏目,83年的《国际瞭望》更是今人注目,广东电视台的《港澳动态》、《国际纵横》同样成为新闻栏

1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目的佼佼者。

3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和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的创办,时间为1987——1992年。新闻栏目化开始走向成熟,开始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展兴盛期。

1987年7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社会多视角的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新闻透视》,形式上是大板块欠小板块,播音员主持串联。作为杂志型新闻栏目,不仅具有动态新闻容纳不下的内涵,且具有生动的风格和深沉的思辨,栏目系统化、固定化、综合性特点充分融为一体。

1988年元旦,福建电视台推出《新闻半小时》,以敢于揭露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腐败现象、探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实施舆论监督为主要特色。

4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的创办(93年至今)。新闻栏目向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革的产物,是集新闻性、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杂志节目。其题材广泛、包容量大、时代感强、构思精巧,标志着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在总体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它是在黄金时间推出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将镜头投向受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节目定位:实时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它是电视新闻向评论拓展和深化的起点,也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尝试标志。 电视新闻栏目呈现的特色: 1 社会化趋势。从社会发展大背景出发,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覆盖面广而内涵深,真实感强,对受众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专门化地位确立。广播电视评论历来是电视的弱项,《焦点访谈》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东方论坛》等栏目,强化广播电视评论,每天播出,使评论节目规范化、专门化。

3 由记者直接主持栏目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如《东方时空》的白岩松、《焦点访谈》的方宏进、水均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的左安龙。

4 一概国企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目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特技电子手段来实现编导的设计意图,强化栏目对受众的吸引,如《东方时空》的片头片尾设计给观众有“一见钟情”的心理感应。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双向传播与热线电话的介入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参与 受众参与,是广播电视节目以受众参与传播过程为要素或要素之一。今年我国的手掌参与节目呈现由浅及深、由低至高的发展态势。 1 受众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

a 受众点播节目。 是受众参与的传统形式,有数十年的历史。50至70年代,听众来信,点播自己喜欢的节目,编辑按节目编排计划和听众来信来排定节目内容。这时期的点播形式从功能到影响都有限;80年代,向功能多样化发展,吸引的受众面越来越广。形式上除受众来信,增加了现场点播和热线电话点播等,已从满足自我娱乐需要的层次上升到包括社会交流、节目参与的层次。并开始向经济领域延伸,开办付费电报节目。

b 受众电话参与节目。 电话参与手段有传统媒介不具备的特长,一是可你来我往连续

16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交流;二是可在同时态基础上跨空间交流;三是受众都有主动权选择是否参与交流。

c 受众现场参与节目。 指广播电视节目的直播现场,使最能体现广播电视传播优势的受众参与形式。在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对现场受众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的同时,现场受众也会对传播者产生相应的心理影响和工作促进,比一般的受众参与传播更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 受众参与对传播者的要求。

广播电视传播模式应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变灌输型为沟通型,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变指导型为服务型。

要充分发挥双向传播模式的效力,广播电视媒体应注意:

a研究受众心理,把握传播规律。即研究各类受众群特殊的一面,又研究其共同的和变化的一面;既办好综合型节目,又办好对象型节目.

b贴近生活,贴近受众,从受众角度充满感情的传播。

c通过研究群众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和常用语言,是加强传者和受者情感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

3 受众参与的优点:

促进广播电视的多功能趋向,强化广播电视的平民性,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建立较直接的联系方式,融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为一体,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热线电话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热线电话介入直播节目现场的本质是受众同步反馈并参与节目制作。 1 采访报道类。

即利用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作为通信工具,对有关事件进行现场报道,在广播中使用尤为广泛。

优势:实现远距离同步报道、异地采访等功能;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并可将受访者与直播室电话连线,接受受众热线电话直接提问,比记者转述更有吸引力。

例子:1993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记者采访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手提电话直播总理、副总理选举,开地方台“两会报道”之先。

2 公共事务谈话、讨论类节目。

是受众通过电话直接参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或百姓关心的问题的讨论,并可邀请有关专家或政府领导到场或电话连线参与讨论,增加节目的可听性和权威性。既是受众通过媒介实行舆论监督,参与社会时政的有效途径,也是反映民意、引导舆论、沟通政府与公众的良好渠道。

例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1993年请黄菊、夏克强等市领导在直播室与市民对话,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1998年6月30,来访的克林顿与上海市长徐匡迪一起,用热线电户与听众直接交流,是第一次现场直播的外国首脑与中国听众的空中对话。

3 情感倾诉类节目。 既由受众通过电话向主持人倾诉,话题一般涉及事业、家庭、婚恋等个人话题,使受众得到感情上的宣泄和心理慰藉。一般在子夜播出,主持人需具备一定人文科学背景和社会阅历,或直接邀心理学等专业人士担任客座主持,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夜鹰热线》、《相伴到黎明》。

4 综艺、游戏类节目。 在综艺节目中,引入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受众可与主持人、嘉宾交谈,参与竞猜游

17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戏,点播节目,甚至表演节目。是近年来适应现代化受众自娱自乐、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等参与需要而兴起的新型娱乐方式。

5 服务类节目。

指通过电话参与,为受众提供各类服务的节目。一般设在经济类、交通信息类或生活服务类大板块节目之中,有电话路况报道、电话购物、消费者电话投诉、寻物、信息咨询等形式,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东方寻呼》。 热线直播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1 改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统模式。使传者和受传者直接交流、双向互动交流,反馈及时。使广播电视的大众传播属性中兼容了人际传播的特征,是全新的双向的大众传播模式。 2 在多方面延伸了广播电视的时空界限。

a 扩大节目源,实现异地采访。

b 通过电话实现多台节目联播,或者不同媒体之间的节目联合,一般只在广播节目中使用。如上海东广台与美国洛杉矶华语电台联办的《上海——洛杉矶友情双通道》,通过国际电话线路实现两地联播。

c 通过电话实现受众参与节目双向或多向交流。如1991年广东新闻台在中秋节播出的《家庭咏叹调》之特别节目《南极人,您好!》,在节目中实现了北京——广州——南极站的多方通话。

3 增加了广播电视传播的实际效果。丰富了节目内容,增强节目的现场感、时效性,活跃节目气氛。

4 奠定了新的传受关系。 热线直播节目的问题与对策 1 宏观容量的失控,影响到热线直播节目的总体质量。全国上下争先开办热线直播节目。这种宏观失控的状况造成了热线直播节目交叉重复、话题趋同,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总体质量。

2 参与节目的受众面较窄。城市参加多,农村参加少。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 纽曼教授“沉默的螺旋”模式,指出这部分隐性受众存在的必然性。所以,不应忽视传统的延后反馈(受众来信、视听率调查等)手段的作用。

3 内容随意性大,格调不高。由于传播者和受众的素质参差不齐,致使内容随意性大,格调不高。

4 热线节目定位不清,节目水分较多。 对策:

1 培养和提高热线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2 适当选择话题,事前精心准备。

3 精选参与受众,做好把关工作。由于广播电视传播的不可逆性,错误内容一旦传播出去,很难挽回影响。应做好把关工作,即让群众各抒己见,又不让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对特别敏感的话题,要做好技术安全保障,如电话延时装置,以便主持人有缓冲时间来处理突发情况。

第四节 节目定位与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和利用

节目定位与节目意识的形成 1 广播电视节目定位的理念

1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传统的广播电视有“小——大——小”的特点,即频道小,受众数量大和节目数量小;现代广播电视有“大——小——大”的发展趋势,即频道数量大,单个频道受众人数相对较小,节目数量大。

现代电子媒体从“广播”向“窄播”发展。

节目定位,是指节目制作人员对播出节目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制作风格等划定,对节目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所作的事先规划。

节目定位的意义:在广播电视的实践中成为制约和规范节目内容、风格、特色的重要“风标”,定位的成功与否直接体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艺术的水准,也体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节目定位需要事前周密搜集、分析材料,根据其覆盖区域特征、目标受众的新闻敏感度、感知热点和兴趣爱好所在,以及主创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主持人驾驭调控现场节目的能力等诸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将受众的需求、兴趣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定位的重要依据,寻找自己的节目风格,是广播电视现代节目意识和精品意识逐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2 广播电视节目定位的方式

全面定位:要求在大制作的前提下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在节目策划、准备过程中,强调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消除个性因素的影响,突出团队精神及整体化风格,是节目呈现出统一的节目风格,以独有的节目特色来吸引其稳定的受众群。

从节目开播到节目统一风格的形成到吸引稳定的受众群体,其间会有一段时间差,同时维持节目风格的制作成本等都要求节目的资金来源非常充裕。对实力有限的小台或非主档节目而言,往往会因效果慢不能采用。但全面定位的节目风格一旦确立,生命力会相当长久。

受众定位:关键在于事前确定节目的目标受众,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大致了解目标受众的兴趣与需求,根据节目的宣传宗旨等要素,确定节目的整体风格。

可操作性强,为大多数的广播电视节目所采用。由于事前将受众因素考虑在内,播出后会更快地为受众所接受;但由于受众兴趣的转变,这类节目相对全面定位而言,稳定性较低。

两者比较——

相同点:定位方式的本质相同,即以一定的节目内容样式和风格来吸引节目的目标受众群体,节目风格与受众需求是相匹配的。

不同点:出发点不同,全面定位是以风格吸引受众,受众定位是以受众需求来确定风格。 3 节目定位的影响因素

a 政策因素:包括一个时期的宣传任务、舆论重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因素在新闻时政、纪实类节目中尤为重要,在一般文娱节目中也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b 环境因素:节目传播范围和地域因素。包括该地域现阶段和未来的经济模式、功能定位,发展趋向等;该地区民族、文化属性和特征;及地理、历史背景等地域因素。

c 节目的结构因素:以不同结构模式组织编排的节目在定位上必然有不同的要求,在节目定位时必须将节目的结构形式等因素考虑在内。

d 媒介竞争因素:媒体间的竞争会影响节目定位的确定。尤其是同时段播出的节目的类型风格,会对节目定位产生较大的影响。 4 节目定位的调整

对节目播出效果的判断,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播出后,一般是三个月左右,组织领导、

1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专家学者、受众代表等组成评判小组,对节目播出效果作定性的分析与评估。

同时也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量化方法:

绝对收听(收视)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该节目覆盖地域的受众人口总数*100% 相对收听(收视)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节目覆盖地域内该时段接受广播(电视)的人数*100%

节目经济回报率=节目的广告收入+节目版权等其他收入/节目制作及播出成本*100% “节目欣赏指数”也是一个衡量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重要指标。此概念来源于英国,二战期间,英国广播公司就用这个指标来评价广播电视节目的优劣。另外还有,美国“吸引指数”、加拿大“享受指数”、法国“兴趣指数”。

对于一个节目的播出效果的评估,应结合定性、定量方法综合评估,才会得到有效的评估效果。

节目播出后出现下列一些现象,必须作出调整,甚至重新定位:

a 节目发生舆论导向的偏差;

b 无法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和吸引特定的受众群,收听(收视)率下滑; c 节目形式多次改版,收听(收视)率仍无提高; d 广播电视宣传任务或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e 扩大传播区域或节目制作规模扩大; f 自主经费的栏目的经济回报率明显下降。 非黄金时间的开发与利用 广播电视出现两个方向上的增长:横式大量新兴电台、电视台、专业频道纷纷成立;纵是每天的节目播出时间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电视台率先实现了电视节目的24小时全天候播出,如山东卫视、安徽卫视、上海卫视等。

黄金时间(prime time):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中一些特定时段受到较多受众的欢迎,在该时段播出的节目一般能获得较高的收听(收视)率保证,同时也因此得到较高的广告收益。根据长期研究表明,广播节目的黄金时段一般在清晨、中午、傍晚和深夜等时段;而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一般出现在晚间及节假日的白天。

黄金时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制约:

1 该时段内的节目质量。这是形成黄金时段的最主要的一个影响要素,只有其节目质量在一定水准之上,才有可能使该时段成为黄金时段。

2 媒介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广播要求受众的注意率较低,受众可以一边处理别的事,一边收听广播,因此容易在早晨及傍晚时段形成收听率的峰值;由于广播收听的设备简单,所以在中午休息时间及晨昏交通高峰时间容易形成峰值。电视以其丰富视听的优势,在晚间受众较空闲的时间,比广播容易形成收视率的高率。

3 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变的。由于广播电视的“窄播”化发展趋势,受众的分层分类日益明显,不同类型的受众会有不同的收听(收视)习惯,因此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对黄金时段的作用比较分散。

随着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不断延长,节目播出量不断增加,像过去一样形成极端高峰收听(收视)率已经不太可能。同时黄金时间的容量已接近饱和。

20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对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利用的关键在于:1 对节目目标受众的特定兴趣、需求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只有有清楚、精确的节目定位才会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2 节目必须适应特定时段的指向受众群体的兴趣和需求。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利用包含发现适合该时段的目标受众和适应该目标受众的节目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较电视而言,根本有设备简单,普及率高,携带方便等优势,在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利用上进行的更深入。如广东佛山台在1991年8月实行了24小时全天候播音,率先提出了“广播冲入新的空间——下半夜”的口号。在深夜节目中定位最明确、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相伴到黎明》,每晚午夜至次日早晨6点播出,是全国首家通宵设立主持人服务的节目。

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的界限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相互可以转换,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专业化、窄播化、丰富化,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的划分会越来越模糊。有学者提出“任何时间都是黄金时间”的观点。

2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主导性

广播电视新闻的主导性体现在:1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新闻性节目占据主导地位,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广播电视媒介的主功能;2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影响力日渐增加,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广播电视获取新闻信息。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现场性与时效性的高度结合

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就是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波或线缆系统)公开传播的正在变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

概念的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1943年9月);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王中,1981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宁树潘1984年)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1 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

广播的基本特点是以广播电台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同时播送和听众以收音器材同步接收。 广播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无线广播靠发射电波是开放式传播,有线广播有导线连接是封闭式传播。 广播新闻传播的优势:

a突破时空限制。这是广播电视区别于印刷媒介的共同优势所在。广播电视新闻在采集制作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大,传播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小;印刷媒介在新闻采集制作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小,传播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大。

广播是国际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外广播,这也体现了广播的跨空间传播特长。

b抗灾害能力强。体现在战争、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情况下,广播以无线电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体现出特有的渗透力和穿透力。1996年12月30日夜间,31日早晨申城的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大雾,造成极大的困难。报纸无法共时态报道,电视无法在迷雾中表达,而上海广播电台交通信息台做到了同步报道,同步信息服务,《浓雾锁申城 电波寄深情》的报道后来获得了“96上海广播电视奖广播社教类一等奖”。这个事例说明了广播先声夺人的“共时态”报道,覆盖面广、渗透力强、接收方便等独特优势,更是广播抗灾害的典范。

c 普及率高,群众性强。广播是一种对受众要求最低的媒体,体现在:一是收听广播可以“一心多用”,对受众的专注度要求低;二是收听广播的费用较低;三是广播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很低。因此,我国一些文化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对广播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其它媒体。 广播新闻传播的劣势:

a 线形顺序播出,接受选择性差。与报纸作比较。 b 稍纵即逝,难有深层理解。 2 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电视分为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电视新闻特有的传播特点:

a 信息损耗小,真实可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要经历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即媒介把信息符号化,比如转化成文字,然后由受众进行解读。信息的损耗,噪音烦扰就出现在编码和译码过程中。现场同步直播传播的是原生态的信息,从根本上免去了编码和译码过程,所以电视同步直播的噪音含量最小,是最接近事实的信息传播。

2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b 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电视新闻受众的参与主要指一种心理参与。电视给受众构筑一个现实的场景,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另外也有突破时空限制;普及率高,群众性强;抗灾害能力强等优点。 电视新闻传播的弱点:

a 电视图像的浅显性。既是优点又是弱点。从图像角度讲,电视是不可能有深度的,而电视图像也极大抑制了受众的想象和理解。

b 电视图像的多义性。尤其在一些经济报道中,有些生产画面既可以用于这条报道,又可以用于那条报道,这种“万能图像”的出现是广播电视新闻难避免的问题。

另外还有选择性差、稍纵即逝等弱点。

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主导性就是由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型决定的。这些传播的优势,特别是现场性和时效性奠定了广电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广电新闻的现场性和时效性 广电新闻的现场报道分为:一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场报道,即现场同步直播,使广电新闻现场性和时效性完美结合的产物;另一种是不完全意义上的现场报道,就是指在报道中加一段记者同期声,在实际工作中,被称作记者做一段“现场”。这种现场报道播出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不同步的,但仍有强烈的现场感。

记者出现的意义:1 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出现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代替”受众看新闻事件,而且还“带领”受众看新闻事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采摄分开优势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2 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用出境采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电视新闻声画两张皮的现象。3 记者是否出现在新闻现场,对新闻真实感强弱影响很大。 现场与时效的极致结合——现场同步直播

广电新闻最迷人的魅力就是现场同步直播,这种集现场性与时效性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是实现广电新闻节目主导性的有力保证。

新闻的现场同步直播是技术进步的标志,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在为受众提供大量的心理参与空间的同时,也将地雷采播人员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只有在社会的民主程度和文明程度达到一定阶段 ,才能实现新闻现场同步直播。

我国广电的现场直播节目在新中国诞生之初,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做了长达6小时的开国大典直播,全国各地电台转播。

1986年12月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全面采用主持人直播的板块式节目。1996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结束可18年的录播方式,正是开始直播,肯定了直播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广电新闻的现场同步直播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

1 实验期(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初,广电新闻工作者感到受众对“共时态”新闻报道的需求,同步直播的尝试应运而生。198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采用现场直播报道第五届全运会朱建华创造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全过程。1984年1月24日,上海电视台直播结束对美、加访问的国务院总理回到上海的新闻,并将信号同时送到北京,中央电视台中断正常播出,同时向全国转播了这一新闻。这是上海斯电视台首次尝试电视新闻同步报道。

2 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大面积运用。1993年被称为中国“广播直播年”,这一年里,大多

2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数电台都有新闻现场同步直播作品。

1996年“上海广播电视奖”奖最高荣誉颁给两篇现场同步直播报道,是新闻现场直播进入全面发展的明证。广播新闻的特别奖是1996年7月21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通过移动电话进行2分58秒的现场同步报道《乐靖宜勇夺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电视新闻特别奖是1996年4月26日上海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报道——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签订军事信任协定。“外交无小事”,对这一重大外交事件进行直接不加任何剪裁的报道,开创中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重要外交事件的先河。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1997年的新闻直播,内容之多、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操作之复杂、前所未有。《中山舰打捞出水实况》、《海尔—波普彗星与日全食同现天空》、《香港回归特别报道》、《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特别报道》鞥是新闻现场直播的典范。1997年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

1998年7月1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向全国直播法庭审判实况,使直播新闻报道的领域进一步拓展。

1999年1月,南京电视台与南医大附属医院合作,现场直播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2001年6月30日,中央电视台直播了云南玉溪抚仙湖水下勘测的现场实况,第一次运用水下设置设备,并设立了水下主持人。

第二节 “焦点现象”与广电新闻深度报道的崛起

广电新闻向报纸深度报道的借鉴 深度报道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是一种全方位透视、全息组合、富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报道方式。西方传播学者把其特点概括为“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阐述明日之意义”。它要求把报道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性、全程性的系统来考察,对新闻背景的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着眼于“是什么”what的同时,更向“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的深度发展。

深度报道诞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需要和受众需要。科技和受众知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受众不再满足于知道何时何地何事,更需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及这一事件与其它事件的关联,对社会和个人意味着什么。

深度报道的崛起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只有传媒事业蓬勃发展之时,有特色的报道方式的崛起才有可能;另外,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问题日趋复杂,人们迫切需要知道新闻的深层内容。

深度是报纸的特长,不是广电的强项。深度报道最初是在报纸领域引起关注,广电也开始尝试,其深度报道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向报刊借鉴的产物。 “焦点现象”在广电新闻领域的出现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具有深度报道性质的电视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把报道触角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深度分析,初见深度报道的端倪;

1987年7月,上海电视台又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多视角、杂志型的电视新闻栏目《新闻透视》,节目融宏观和微观,深度和广度为一体,准确捕捉社会热点问题报道,反映群众呼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生动的风格和深沉的思辨色彩位观众喜爱;

此后福建电视台的《新闻半小时》、山西电视台《新闻纵横》、北京电视台《看世界》等栏目,都较好把新闻性、社会性、评论性结合起来,采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深度报道形式,

2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得到观众喜爱;

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和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 使电视的深度报道达到新阶段。《焦点访谈》的崛起和这以后电视深度报道在全国各地访台的广泛运用被称为“焦点现象”,深度报道的水平已被视作是电视台新闻实力的重要标志。

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推出《新闻调查》,报道方式上,以公众光注的某一具体事件或话题为主题,进行多侧面的跟踪调查与追究分析,着重将调查的过程展示给受众,使新闻带有人物感情、故事情节和悬念。在制作方式上,引入双机拍摄等现代电视制作手法,将采、编、主持融为一体,受到良好传播效果。

“焦点现象”与新闻主导性有密切关系。深度报道的成功,是广电新闻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力巨大的重要表现。 对广电深度报道的认识 《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解释: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导新闻的方式。 1 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体裁,而是一种报道的综合方式。

首先,它不是新闻体裁,已普遍地被传播/新闻界接受,因为体裁是由区别性的,广电新闻节目的体裁可分为消息类、社教类(电视社教类包括专题片和纪录片)、评论类和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等,这些体裁都可以做深度报道,因此深度报道被视为一种报道方式。

其次,深度报道是一种综合的报道方式,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报道方式的组合与交融。 2 广电传播优势的新发展。

深度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电传播的弱项,使其传播优势有了新发展。要充分发挥广电新闻节目的主导性,就必须在“补短”的同时,继续注重“扬长”,即发挥现场性和时效性,这是广电发展的必然方向。在以“焦点现象”为标志的深度报道“热”中,对其进行理性的“冷”思考,才真正有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

3 深度报道体现于对事件背后本质的揭示和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两国层面:一是需要了解信息本身;二是了解信息与信息之间关系。 深度报道的深在于:对本质的揭示和信息相关性的分析,因此被称为全息组合的报道。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阐述明日之意义”就形象地指明了深度报道关注的是今日信息与昨日信息、明日信息的相关性。

深度报道在广电新闻领域的成功,就是充分用广电传播的优势,实现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和信息关联性的分析的成功。

新闻背景的运用十分重要,新闻的重要性和深度就是在过去信息和现在信息的关联比较中产生的。但有时很难找到作为新闻背景的音像资料,使广电搞深度报道的难度之一。 4 深度报道同样要以时效性和现场性取胜。

一方面,深度报道在广电新闻领域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这说明全息组合的综合报道方式已为受众所接受,受众不仅需要了解信息,还需要了解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深度报道要发展下去,就必须着力发挥广电新闻传播的优势,即以时效性和现场性取胜。

上海电视台《新闻观察》的栏目定位:新闻性、评论性的结合,强调在不违背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原则的基础上,在新闻事件现场应该能够看到记者活跃的身影,以伴随式的拍摄方式强化现场感。

2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三节 广电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广电的主功能 世界上最早的有线声音广播出现于1893年匈牙利,西奥多*普斯卡将布达佩斯市的700多条电话线连接起来进行新闻广播。

无线广播发明与1906年美国,意大利裔科学家lee Deforest和加拿大裔科学家分别取得用无线电传播声音成功。

1920年11月2日成立的匹兹堡KDKA电台,使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台。开播的第一条新闻就播出了当天举行的总统大选结果。

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记者奥斯邦和一旅日华侨1922年底合作建建立“中国无线电公司”办起的。1923年1月23日,这家“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音,播送音乐和《大陆报》的新闻。

中国最早的电视台是1958年5月开播的北京电视台,每周新闻节目之有一至二次。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进入黄金时期,但存在着过度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经过“治滥治散”,在电台电视台的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有所提高。同时新闻节目的比重月来越大。 新闻性节目在广电节目的主导性的体现方式: 1 准点滚动播出体现新闻性节目的权威与主导。

准点播出是指保证节目在正点或半点准时播出。准点播报新闻一方面方便受众在某一固定的时间里获知新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闻性节目的绝对重要性。只要时间一到,新闻片头音乐就会想起,插入新闻报道,即使其他节目没有放完。这种插播新闻的做法运用广电线形播出的传播特点,使新闻的重要性得用体现,也体现了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广电新闻的重要地位。

滚动播出时一种有效增加新闻的播出档次,加强新闻信息时效性的做法。但不是重复播出,更重要的是不断有新的新闻信息加入。 2 不断探索以期达到广电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新闻节目的主导性还体现在新闻业务的不断革新。首先,新闻性节目增多,时间延长,播出时段向更黄金的时间靠拢;另外采用精办名牌新闻,启用知名度高的节目主持人,采用采、编、摄一体的制作手法等方式来增加广电新闻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其次,新闻节目不断尝试新的报道方式,如深度报道、现场报道、现场直播等。 广电新闻社会影响力的三个体现 1 信息传递。广播电视成为现代人们获知新闻的重要渠道。 2 舆论导向。

我国的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党的舆论宣传工作。1996年,江泽民指出: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都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新闻传播手段还不够发达的时代如此,在新闻传播手段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更是如此。

首先,广电新闻在传播上受时空限制小,它虽受众的文化要求低,在社会中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广电新闻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的力度是报纸难达到的,又以现场性与时效性的优势增强新闻舆论宣传的可信度和现实意义;另外,广播电视的普及程度也是它强大舆论威力的原因;广播电视在收听和收看同时伴有近距离的人际传播,例如家庭对新闻

26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内容的讨论,从整个社会角度讲,也是一个极大的舆论力量。

朱镕基在1998年高度称赞了《焦点访谈》的作用,并提出“政府镜鉴,人民喉舌,舆论监督,改革尖兵”的要求。广电对准社会问题的曝光,有效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安全阀”。 3 文化交流。

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曾提出“地球村”概念,即随着电视和卫星技术的普及,地球将“越变越小”,信息可以跨越时空限制,瞬间传导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村民”的信息交流极为方便,人们的视野将跨越国界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村的概念已初步实现,广播电视架起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

80年代初期,出现一批注重文化交流的新闻性节目,特别是上海电视台《国际瞭望》:直接以海外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为报导内容。90年代后,观众对文化交流节目需求增多,不再满足于观光式的了解外部世界,而是要求接受时效性和现场性合一的国际信息传播。电视缩短了地域的距离,也同时磨灭着文化的差异。

第四节 新技术发展与广播电视新闻的主导性

技术进步推动广电新闻的发展 纵观每次广电技术上的进步,都会对广电新闻造成深远影响:

便携式立体声录音机、无线通讯器材的广泛运用使广电新闻报道更逼真、迅捷;ENG电子采访设备代替传统影片摄影机,使摄取新闻更便利,省去洗印时间,时效性增强;SGN卫星新闻采集系统使新闻报道能与新闻事件同步并超远距离传播;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提高了电视报道的质量。

例子:1998年3月伊拉克武器核危机报道中,中央电视台记者创造中国新闻史上三个第一:第一次对不可预知的国际政治事件进行长距离的电视现场报道; 第一次在国际热点全部采用自己的声音和画面;第一次在国外成功运用高技术电视设备进行现场报道。

194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洲为费城西面的马哈诺伊镇煤矿区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公用天线,意义远超于为方便工矿区居民接受被高山阻挡的电视信号的功用。

我国的有线电视发源于1964年北京饭店为举行国际会议而安装的我国第一套闭路电视实验系统;1979年之后发展为一些大型企业的有线电视站;90年代后区域性有线电视的崛起。

有线电视三大优点:图像清晰、频道资源丰富、可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

美国CNN等有线电视新闻网对原有三大无线电公司ABC、CBS、NBC造成巨大冲击。我国有线电视的整体规划仍在起步阶段,实力不足与无线电视新闻抗衡,广电新闻的主导性在有线电视领域未充分体现,但有线电视的无限潜力,尤其是其传输覆盖网络在信息基础结构NII的应用,引起人们密切关注。

60年代,无线电技术与空间技术的结合产生了通讯卫星,提高了传播质量,开拓了远程传输,冲破了单纯依靠微波中继传递的局限,使新闻报道的时空距离缩短到零,卫星技术实现了广电的现场同步直播,造就了广电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我国电视新闻的崛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90年代真正进入大发展时期。 技术进步与观念革新 广电技术的发展基本是直线型的,而广电新闻的传播方式经历了“直播——录播——直播”的螺旋上升的态势。

27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早期电视直播与当今电视直播的区别:

早期 当今

无意识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直播 有意识的追求传播效果的直播 依赖微波传送 运用卫星技术

直播范围小,仅限电视台附近 直播范围大,基本无区域限制 无法重播 可以重播

传播质量差,无法加工 传播质量好,无需加工

技术的进步造成了原始直播向录播的转变,同样是技术的进步造成了录播向现在直播的转变。

原始直播到录播的转变几乎是在一种自发状态下顺利进行的,而录播转向当今直播成了一个冲破观念桎梏的过程。

文革后,电视工作者用相当谨慎的态度看待新技术的引进,特别是现场直播,但中国电视终于还是冲破了传统观念的约束,新闻节目和重大事件的直播已成为重要的节目表达方式。

广播电视媒体新科技的发展前景 传媒技术的革新的特点:信息处理手段数字化,传送方式高速化,覆盖范围全球化,传播形式多媒体化。

传媒技术的最大进步是从信号的模拟化方式快速向数字化过渡,这将是大趋势,带给我们最快速的实效,最清晰、高保真的声音画面。

广电的发展,首先取决于传输能力的发展。在广电发展过程中,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三大网络”的传输能力纵向扩张、横向互补;90年代后,“三大网络”的不平衡发展日益明显,一个主要趋势是卫星电视的发展出现加速现象,其中数字式卫星直播电视DBS是典型代表,DBS以相同的价格和更高的质量提供与有线电视一样的众多频道,已成为有线电视有力的竞争者。中国卫星直播电视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开播卫星直播电视业务。

1995年是世界“因特网年”,1996年是中国“因特网年”。因特网与原有媒体形成融合,各大报纸传办“电子版”,广播媒体的“网播”(在线广播)进入实际应用阶段。1998年9月底,上海七家广播电台都设立了各自的网站。

互联网与广电技术的融合是广电的稍纵即逝、保留性差、选择性差等船弱点得到弥补。网上电台数目大幅上升,形成听众群。广电新闻的主导性延续成了网上广电新闻的主导性。

广电与计算机和通讯业的融合不只是网上广播、电视,“网络交互电视”的新媒体也在崛起之中,可以实现视频点播。1998年出现的网络电视webTV是一种家用电器,是用电视机来浏览互联网,主要用来收发电子邮件,浏览静态画面,下一步可实现收看视频节目片断。

2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五章 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节目类型

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最基本的单元。通常广播电视节目可被视作四大类:新闻节目、娱乐节目、教育节目和广告。 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内容。按播出时段分:早新闻、午间新闻、深夜新闻;按地域分:地方新闻、全国新闻、国际新闻;按内容分: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按体裁和播出方式分:消息、新闻深度报道、新闻专题和特写、以新闻事件为基础的纪录片、重大社会事件的现场直播等;广义:凡是以社会现实变动为表达对象的广电节目,都可被视作“大新闻”。 娱乐节目

包括综艺节目、游戏节目、文艺晚会和各类表演的转播,广播剧和电视剧,音乐,以及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如电台播出的长篇小说连载广播、电影录音剪辑和电视播出的长篇评书、戏曲和曲艺等,也可视为娱乐节目。 教育节目

社会教育(公共教育)类节目:历史、地理、文化、风光、民俗、科普等内容的广电节目。服务性节目,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常识和技巧,人际关系和心理问题的讨论等,也可视为社会教育节目的一部分。

职业/专业教育类节目:通过广电手段进行的专门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和远程职业训练,如广播电视大学的课程、广电视的外语教学节目类则被视为另外一类。 广告

商业广告:广告主为宣传推广其产品、品牌、服务和企业形象而购买电视时段播出的广告。

政治广告:各类政治人物为参选而购买广播电视时段,宣传自己的施政纲领和个人形象的广告。

公益广告:媒体或社会团体提供的非营利性的广告,以倡导社会公共道德和良好社会风尚,或政府为市民提供的如节约水电、防火、防盗等的必要警示。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 广播:20世纪30-40年代,无线电广播处于黄金时期,电台播出的节目基本是新闻和时事报道、综艺和戏曲、音乐、广播连续剧等。电视的出现改变了广播的节目构成,电台变成了低成本的媒体,节目构成的特点是“类型化”,即指播出某一类型的节目吸引特定的受众。美国商业电台的类型几乎可划分为两大类:基于演播室直播和大量听众电话参与的新闻/谈话类电台和基于FM调频立体声技术和DJ的音乐电台。

电视:节目样式不断发展变化中,卫星技术提供了越洋、多向、直播的可能性,MTV、脱口秀、肥皂剧和情景剧等。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还会随着时代而拓展和变化。

第二节 谈话类节目

谈话类节目的含义 “TALK Show” (脱口秀)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受众的电话参与。

2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欧美国家,著名的谈话类节目往往成为广电节目的“重头戏”、“招牌节目”,活跃着一批大牌节目主持人,并多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拥有较高收听(收视)率,社会影响大。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拉里*金时间》就是成功的谈话类节目,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公关顾问的安排下在“脱口秀”节目中演奏萨克斯管,给美国公众留下“亲民总统”的印象。

谈话类节目在中国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传播特性

背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情况不断涌现,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了解社会事件的缘由和他人的见解,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观望社会环境、把握现实世界进而做出决策的重要参照。对热门话题的深入议论已成为现代人一种表达自身生存状态与愿望的重要方式。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和广电事业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应运而生,渐成“新宠”。如上海电视台《今晚八点》、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相伴到黎明》《夜鹰热线》等。

传播特性:把人际传播引入大众传播中,主持人、嘉宾和参与节目的受众在同一时空中亲切交流,在进行了人际传播的同时,也完成了大众传播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播电视媒体中热线电话的介入。)

是对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重大突破。此前,处于“你播我听”“你播我看”单向、被动的传播模式,传播活动以传者为中心,传者与受者缺乏直接的沟通与交流。 谈话类节目的分类 1 新闻时政类

围绕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或者令人关注的新闻事件而引发的社会话题来进行讨论,话题一般为比较严肃的“硬”话题。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舆论有重要作用。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东方电台《今日新话题》、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等。 2 社会生活类

往往涉及家庭、恋爱、婚姻、伦理、道德、法律、人际关系、教育等社会生活内容的方方面面,讨论社会的良性运行、文化的交融沟通、人际的和谐相处,话题一般为受大众关注的“软”话题。如央视《实话实说》、《半边天》中的《谁来做客》、上海电视台《有话大家说》等。现在这类节目所谈话题也有趋硬的迹象,有些话题已与前一类节目没有明显区别了。如《实话实说》“社会如何关注艾滋病”的话题、《半边天》“青少年自我保护”的话题。 3 情感交流类

以主持人与党受众交流的形式为主,有时也出现多人交流的情况,主要内容是以个人的感情抚慰为多。特点及作用:常常是受众通过热线电话向主持人倾述宣泄,寻找感情上的慰藉,求解人生命运的答案。往往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安排夜间播出。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相伴到黎明》中的《情感专线》。 4 专业话题类

围绕某一专业领域内的话题,如文化、影视、经济、股市、体育、科技等,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通常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讨论、点评。一般安排在专业频道(频率)或特定时间播出,吸引特定的受众群体。如央视体育频道《五环夜话》,上海有线电视台体育频道《看球评球》、上海有线电视台影视频道《评头论足》,央视的《读书时间》上海有线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谈“股”论“金”》。

30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谈话类节目的社会意义 1 形成新的传播模式

有助于形成新的传播模式,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信息沟通,舆论引导等社会功能。谈话类节目大量使用热线电话,使得受众直接参与节目,打破单向传播、不重视受众反馈的传统传播模式,建立双向交流、即时反馈的模式;谈话类节目可以形成舆论领袖,并且通过舆论领袖实现二级传播;谈话类节目的内容可以形成社会热点、改变人们的关注点和行为模式,发挥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2 展示时代风貌

谈话类节目客观上透视出当今中国丰富的生活内容,展示时代风貌。热线参与、现场直播的谈话类节目能更直接、更真切的反映社会生活,倾听百姓声音。 3 有利于国家安定、社会稳定

谈话类节目,尤其是新闻时政类的谈话类节目,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效的舆论引导、沟通政府与民众间的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好的谈话类节目能及时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洞察于秋毫”,是民意的“晴雨表”;谈话类节目中亲切的交流对话,使节目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是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的“减震器”,百姓的各种情绪、意见通过这样的渠道表达出来,达到“以小震防大震”的目的。 4 关照社会文化现象

积极关照社会文化现象,提升受众的文化品位。一些专业话题的谈话类节目,通过专业人士直接与受众讨论和解答问题,有利于话题的深入,平等的沟通方式也会消除受众对专业话题的“畏惧感”,传播内容更容易被接受,有利于全社会知识层次、文化品位的提升。如法国电视二台的推介当代最新学术成果,展望文化发展的《读书》节目,有很大影响力。

第三节 广播谈话类节目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特点 优点:

1 话题内容广泛

话题基本没有太多限制,一些比较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或比较敏感的话题,更适合在广播中进行。

2 话题及时,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 紧跟社会热点,针对社会上的问题或流行的思潮及时进行讨论和解答。往往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为话题由头,时效性强有利于引发受众兴趣。

3 制作要求简单,嘉宾、受众参与节目比较方便

一般是主持人和嘉宾在直播室内,听众通过热线电话进行讨论,要求设备、制作条件简单。嘉宾可以上直播室也可以通过电话上节目,方便嘉宾参与节目制作。

4 现场控制,把关容易 广播只有声音元素,导播及编辑能方便的进行实现过滤,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不干扰节目的顺利进行,实现大众传媒对传播内容的“把关人”的作用。

缺点:听众无法看到谈话者的表情动作,在某种程度上吸引力不如同类电视节目;广播只有单一的声音元素,邀请的嘉宾不宜太多,否则听起来就难以分辨;对于一些画面感较强的内容,广播谈话类节目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构成要素 3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 话题:必须能够引起反响并且适合在广播中评论的话题。

2 嘉宾:一般要请与所讨论话题密切相关的专业人士、学者、官员,或者是事件的当事人。

3 受众:一般开放热线电话,让受众参与节目并发表意见。

4 节目主持人:在现场担任起控制谈话气氛,引导话题深入,及时处置突发状况,使节目顺利进行。

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的6年多实践表明,成功的新闻时政类谈话类节目在于上述四大要素的准确定位和合理组合:选题的热点性;嘉宾的权威性和表现力;听众开放的参与和导播有选择的接纳;节目的主持艺术。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话题选择 1 时效性与针对性。选择话题的根本要求是:紧扣时代脉搏,抓住社会热点,契合社会心理。

2 引导性。作为新闻媒体,广播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制作谈话类节目,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政策宣传工作。通过挖掘、升华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潜在的社会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进行评论,引导人们寻求正确的舆论导向。

3 接近性。从心理学的角度,人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总是倍加关注,这种关注是唤起公众参与社会讨论的根本动因。话题的选择必须在公众关心的“热”上作文章,善于发现已热和趋热的社会话题,引发受众的共同兴趣和参与热情,使谈话类节目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如《市民与社会》“如何评价礼券现象”为题的讨论。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嘉宾邀请 1 公正性。嘉宾一般是具有超然立场的专业人士,可以促进话题讨论的深入进行,由于没有利益冲突,谈话内容没有太多限制,容易深刻,切中要害,容易产生信服感 。直接邀请当事人,容易使听众产生兴趣,但注意尽量邀请事件各利益方面的当事人参加,以免偏听偏信,误导公众。

2 专业性。嘉宾应当是与话题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士,由于对话题内容的深刻了解,使话题能够深入进行。

3 权威性。嘉宾应该在所讨论的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特点,如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或某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他们的言论更有说服力。 广播谈话类节目导播的作用 导播起着协调主持人控制节目节奏、选择对节目有价值的电话的作用;电话编辑,负责接转听众的热线电话,对热线电话进行一定筛选和过滤,有时导播和电话编辑合二为一。

导播对电话的遴选至关重要,因为听众素质、水平差别较大,收音机旁的听众总是希望能听到精彩的发言,如果打通电话的听众在广播中词不达意或游离于主题之外,有损节目质量。

导播需要过滤掉的电话的类型:1 有明显政治错误倾向的内容:如热线电话有明显政治错误或政治企图,不能让其进入节目,如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发现,应立即中止电话,避免影响扩大;2 内容与主题无关的电话;3 意见重复的电话:为节省时间,让更多观众各抒己见;4 缺乏表发能力的电话;5 其他会导致节目质量下降的电话:如内容低低俗、胡言乱语等,不应进入直播节目,防止降低节目质量,损害听众利益。

正面例子:《市民与社会》对“该如何惩治上海汇龙化工公司偷排有毒污水的事件”进

3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行讨论,各个阶层听众严厉批评,使环保局受到教育,最终采纳了群众的意见。

反面例子:“下岗女工如何重新自立”的讨论中,由于听众电话内容单一,都是顺利找到工作的电话,效果大打折扣。编辑怕有情绪有困难的电话接进来产生不好的后果所致。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一般衡量主持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关键要看是否被广大受众接受;关键要看对节目的驾驭是否能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以《市民与社会》“96华东省时长热线电话”的主持艺术为例进行阐述:

1深入精心——主持的准备工作 2有胆有识——主持的政策水平 3匠心独运——主持的开场白的构思

4引而不发——主持人的提问艺术 5有张有弛——主持人的节奏控制 6平等公正——主持的原则立场

第四节 电视谈话类节目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西方电视界有30多年的历史,1993年1月开播的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是谈话类节目的最早尝试。1996年央视《实话实说》栏目开播,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谈话类节目。98到99年,上海各家电视台相继推出谈话类栏目。这些节目以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起相对稳定的本地观众。上海电视台98年10月开播的《有话大家说》的收视率甚至远在《实话实说》的本地收视率之上。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特点 1针对性和时效性。紧跟社会热点,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为话题由头,时效性强有利于引发受众兴趣。

2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元化。充分体现了人际传播的完整性,通过观众的参与和即时反馈,形成人际交流的双向互动。

3图文并茂,有助于背景材料的提供。往往穿插一些背景的音像资料,具有生动形象的说服力,同时满足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

4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节目的组织方式上,电视谈话类节目一般是以演播室为中心,以“座谈”讨论形式展开内容,较之广播的“空中谈话”具有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话题选择 一般认为,对电视谈话节目的观众来说,话题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话题样式:1 社会思潮系列讨论;2 新闻事件延伸讨论;3 新闻人物访谈。

大陆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从《东方直播室》到早期的《实话实说》,起步阶段的话题选择大都集中在社会热点上,进入成熟阶段则逐渐分化。 电视谈话节目与广播谈话节目在话题选择上的共同的基本要求:

1时效性与针对性。 2引导性。 3接近性。 独特要求:

1 普及性。电视谈话类节目一般是轻松随意的家庭环境中播放的,因而话题要有一定的普及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受众一起收看。

2 具体、形象、平实。话题应当符合电视表现手法,一般不宜定得太抽象、太高深、玄奥,应该具体、形象、平实一点,这样更容易谈得开,适合电视的表现手法。如果缺少画面元素,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无法发挥,会使节目平淡无趣 。

3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3 提高谈话节目的文化品位。当前的谈话类节目的话题存在着“重社会突发事件,轻文化科技”的倾向,尽管后者比较抽象、操作起来困难,但并不能不进行。电视应发挥影响面广、表现手法多元化的特点,使文化话题深入浅出,以多种传播符号来吸引受众的兴趣,从而提升受众的欣赏品味。如上海有线电视台1998年推出的《评头论足》就是一档文化批评类节目,填补了上海电视无文化批评类节目的空白,同时节目有院式讨论向公众参与性方向转轨。

话题内容确定下来之后,还需设计一个巧妙的题目。如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将《把民主还给孩子》换成《能不能给孩子一个带锁的抽屉》,引人入胜。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氛围营造 “氛围”是指演播室里形成的一种适合谈话交流的心理状态、心理感觉。

一种良好氛围的营造,需要主持人的机智、幽默、从容,也需要谈话者敞开心理真诚述说,甚至争论。无论是主持人、嘉宾或观众都应当讲真话、说实话,哪怕是大白话,而切忌假话、空话、套话。

《实话实说》营造的就是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的谈话氛围,只有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才会有现场观众和嘉宾“掏心窝”的肺腑之言,才会赢得观众的真诚喜爱。

营造氛围的方法和措施:

1 选择适当的话题切入点。

2 正式拍摄前进行“演练”。谈话具有一种情绪上的感染力量,在进入正式谈话之前的随意聊天十分必要。“演练”到谈兴渐起时,就可进入主题了。崔永元说,演播室如没有谈话的氛围,就需“热场”,即用一定的市价同观众沟通,进行一些交流,主持人和观众平等,那么观众就可以以平等的心态与你聊天。

3 穿插游戏的形式。可以增加节目的现场参与气氛,使节目变得更活跃、更有兴味。 4 穿插演播室外访谈或背景资料的录像片或者连线播出场外的访问。一来可以增加可看性,调节节目氛围,同时也可充分运用音像资料来加强观点的说服力,有利于引导大家就共同的形象材料发表意见。

5 背景音乐、间奏乐的运用。音乐有调节人的情绪及心理状态的作用,节目中可用与话题气氛相关的音乐作为背景。《实话实说》节目不时穿插现场乐手打鼓乐、电吉它的间奏乐,对谈话精彩者予以鼓励,或帮助营造谈话内容所需形成的感情氛围,形成良好的深入交谈的环境。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节奏控制 1 节目节奏有张有弛,做到不冷场、不失控。节目冷场时,主持人应引导参与者发言或使话题转化到其他方面;当场面又失控迹象时,应及时做一个小结,理清思路,使谈话的各方面稳定情绪。

2 合理使用背景资料,与现场节目穿插播出;在谈话过程中,照顾各方面的发言要求,使各种意见都能畅所欲言,不能只有嘉宾讲,同时要考虑到现场观众和热线电话参与观众的发言。

3 主持人应随机应变,机智诙谐地应对各种局面,同时要能够有效地调节发言者的讲话节奏。如在节目中出现场面严肃、沉闷,或者嘉宾谈话冗长枯燥而谈话者本人又未意识到这一点时,主持人应巧妙打断他的话,或者调动其他手段来控制节奏,比如带动观众鼓掌,

3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动用间奏乐作为一小结与修整,由此及彼地使谈话进入下面的内容。

4 主持人应在节目中引导嘉宾说一些引起思考的话,或者对谈话内容作一番总结,即使没有结论,也要使观众能就话题进行深入思考,留有回味余地。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除了应具有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外,还有有良好的镜头感。同时要使节目更形象生动,还要求主持人有机智、幽默、大度的气质,要有一种基于丰厚的知识积累上的自如的谈吐。

崔永元认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要把握两个前提:心态在前,技巧在后。谈话类节目需要的是平民心态;谈话类节目的主持技巧,一是真诚,二是放松。崔希望观众把他看成是“邻居大妈的儿子”,让观众感觉到主持人是一个可以平等对话并乐于平等对话的人。 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点:

1 平民化的形象定位。谈话类节目的宗旨和风格,决定了主持人从心态到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平民化,减少观众的距离感和隔膜。

2 从“倾诉者”向“倾听者”的角色转化。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最具转型意义的变化,在于主持人的基本姿态是作为倾听者而不是倾诉者,倾听来自社会的声音。倾听的目的:引导、启发嘉宾和现场观众进入谈话氛围和流程,激发不同的思想观念的交锋,调节谈话的偏差,最终达到“用谈话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逼近人物心灵”,进而折射出整个社会状态。

3

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关键在于语言表达的内涵和技巧,机智

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谈话气氛,消除现场观众与嘉宾的紧张感,控制、调整谈话的节奏;可以缓解激烈的言辞交锋中出现的矛盾和尴尬;能巧妙地概括谈话的主题,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表现出生活的哲理和思辨的睿智,体现谈话节目的文化意识和理性精神。

此外,主持人扎实的理论背景,尤其是人文知识、社会科学方面的积累,有助于在节目中从容发挥;主持人高尚、宽容、正直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形象也是赢得观众的主要因素。

3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六章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

第一节 我国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的回顾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的四种形式: 1 体育动态新闻,可穿插在其他新闻报道中,或独立成为节目;

2 体育深度报道或体育专题节目,多采用板块式结构,主持串联的形式,以大容量和一定深度容纳动态新闻无法容纳的内容;

3 体育赛事节目,可现场直播或录像重播;

4 其他体育类节目,如全面健身节目、运动知识讲座、大赛后的庆功会等其他和体育相关的边缘节目类型。

广播体育类节目的创办与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电台就开办了体育类节目,逐渐发展成固定播出的体育类节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5年4月开办的《体育谈话》节目。广播电台已开始就注重体育新闻报道的实效性,如1961年26届乒乓世锦赛上,胡道本淘汰印尼选手,几分钟后,中央电台就在新闻节目中插播这则消息。

新中国第一次的体育比赛实况转播是1951年2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的来访苏联男子篮球队和上海队的友谊比赛,收到出乎意外的好效果。

中央台第一次广播体育比赛实况时1951年5月,中央电台转播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的实况。

文革期间,广播体育节目受到冲击,很多节目被停播,如中央电台《体育节目》。1972年有所好转,逐渐恢复一些体育节目的播出,如《体育节目》。文革后,广播体育节目走上新的发展之路。1978年11月曼谷亚运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实现了从国外传回比赛实况报道。改革开放后,广播体育事业取得空前发展。 电视体育类节目的创办与发展 中央电视台1958年开办后不久就有体育报道,同年开办了不定期的专栏节目《体育爱好者》;文革期间,体育节目一度停办;1971年后逐步恢复,如央视开播《体育爱好者》和《体育之窗》专栏,78年后,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提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对电视台办好体育节目是推动;改革开放后,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

中国第一次电视体育实况转播:1958年6月,央视转播八一男女篮球队与北京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赛。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的发展动因 改革开放后,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广播电视业也取得发展,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及人民物质文化需求都有很大提高,为体育节目的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出更高的标准。

其次,中国体育水平的提高和飞速发展,即为体育节目的发展提供了素材,也刺激了更多人对体育的兴趣。1981年后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当时实况转播收视率超过70% 。

再次,我国新闻业的发展,为体育类节目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条件。表现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增加,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更新,尤其是卫星转播技术的突破,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对体育类节目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另外从时间上看,体育节目所占的播出时间比例不断增高,报道量逐渐增加。

36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二节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的兴盛和新特点

体育类节目播出时间的增加 海外较早开辟了体育专业频道,如1979年成立的娱乐与体育节目网ESPN,日本GAORA体育频道,香港卫视体育台,台湾纬来体育台等。我国1995年央视5套节目——体育频道开播。

在增加体育类节目时间和数量方面还有突出的一点:加强对大型、备受瞩目的体育赛事进行现场赛况直播和集中系列报道。

近年来,我国形成电视体育赛事直播及体育报道的桑集团军:实力出众的中央电视台、在地方颇具竞争力的各地无线电视台的合作体,后来崛起的劲旅全国有线电视台转播联盟,即竞争又合作。

体育类节目的繁荣和多样化 1 实效性明显增强。较早的尝试有:1987年5月,赵建华在世羽赛中淘汰对手,央视正在播出《红楼梦》,就采用插播字幕的方式及时编发了这则新闻。

2 体育类节目的报道面拓宽,信息量增加。首先体育栏目做到多样化和丰富多彩;并将报道视点延伸到更多的体育项目,包括竞技性项目和近年新兴的休闲、冒险、极限运动。如冲浪、帆板、F1赛车等。

3 加强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并向国际规范化的现场直播接轨。199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我国对大型赛事的直播开始进入发展期;90年亚运会开始,央视的赛场直播开始制作国际版信号向其他国家电视机构传送。向国外传送的信号的要求:保证1/4决赛以内关键比赛的完整实况;提供不含台标、转播国文字、具有特殊政治、商业或明显倾向性的镜头的净化面;提供无解说的现场背景声;尽量提供必要的制式转换服务。

4 各地涌现出一批较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广播电视体育类栏目。如1995年央视推出的《世界体育报道》,特色在于派出体育记者,及时飞赴世界各地采访体育焦点事件和人物;1995年央视推出的《足球之夜》;上海电视台的《环球体育》等等。上海电台《990空中体坛》从早间新闻独立出来,在正午播出半小时。 体育类节目的社会化、立体化、全方位和深刻化 边缘性体育新闻:体育报道突破传统动态体育新闻的局限,围绕报道内容的深度、背景、解释等方面来探索。是指体育与其他一种或多种内容相结合的报道形式,如与经济、科技、文艺等内容的结合。如赛场分析、专家点评等。 边缘性体育新闻的特性: 1 交叉性。注重挖掘体育新闻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内在联系和交换作用,从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中理解体育新闻的现实意义。如八运会期间,上海电视台《外地记者眼中的八运出租车》等。

2 深刻性。体育报道将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等结合起来,可更好的揭示体育事件产生的原因,预测比赛结果,满足受众的获知欲,引起受众更深的思辨。如央视《足球之夜》对“黑哨”“假球”频传的98中国足坛的回顾。

3 综合性和前瞻性。除赛事本身之外,还注重报道有关的背景资料和发展趋势展望。 4 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报道中介绍运动知识、健身方法、新兴的运动项目,使体育知识普及;将令人捧腹的运动镜头展示给观众,使观众得到轻松和乐趣。

37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体育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转换 1解说型到评论型的转变。在解说比赛的同时,向受众提供更多的技战术分析、背景资料、比赛知识、预测比赛的进展情况,使受众对比赛由更深的了解。如央视体育评论员黄健翔,以评论95年美洲足球锦标赛转播成名;上海东方电视台体育主持人唐蒙,成为上海极具影响力的体育主持人,格言:足球就是生活。

2 单一主持人向两名或多名主持人的转变。是比赛评论更有立体感,并拾遗补缺、扬长避短。

3 播音员到专家的转变。邀请一些体育专家、学者、教练等参与主持。 4 受众参与主持。如94年美国世界杯邀请普通受众和体育爱好者参与主持。 体育类节目主持人的服务性和产业性 94年央视用价值60万元的广告时段从中国足协获得中国足球甲A联赛在大陆的电视转播权,为加快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媒介介入体育产业的方式: 1 购买大型综合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权。既给体育比赛提供经济保障,又为媒介创造高额商业利润。

2 直接投资体育产业。直接投资各类体育项目、实体和赛事。如各类体育俱乐部、场馆建设、相关产品等体育实体。如国际体育专业电视频道美国娱乐及体育节目网,自创面向青少年的体育比赛“极限运动”。 中国体育节目的市场化: 1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体育部门积极参与体育赛事,投资组织适合媒体表现的体育比赛。如央视的CCTV杯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围棋快棋赛等。

2 部分有实力的广电媒体开始投资体育机构或实体,如央视参股辽宁足球俱乐部,上海东方电视台组建东方男女篮球俱乐部等。

3 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体育产品、体育设施介绍的栏目。如央视《体育商城》。 国内能独立制作和现场直播大型体育赛事及有实力购买大型比赛转播权的,仅限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媒体,其他只能和上述媒体进行合作。

第三节 体育类节目在广播电视中的地位和作用

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实效观念 新闻媒介的主要特性之一,就是迅速、及时地向受众提供新闻。

体育现场直播的最大特点是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广电媒体的实效性强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增强电视广播直观性强特点,强化生动形象的传播效果

电视与体育的结合是相互促进的结合:电视可以表现体育比赛的热烈场面,体育赛事的转播可以突出电视的直观性、现场性。 电视对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不仅让观众在赛场之外同样欣赏紧张激烈的比赛,而且可以看得更真切、全面。因为:通过多机位的摄像,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关键性场景;电视能够通过画面的特殊处理,对重要的动作、场面慢镜头回放,对精彩瞬间放大、特殊处理,让观众充分领略运动员的表演;运用字幕、图表、双画面特级、资料镜头插播等手法,提供现场解说不能满足的背景资料。 体育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促使广播电视媒体报道扩大报道面和加强深度

体育社会化,社会各界联手办体育,电视对体育进行全面报道,必然要深入到政治、经

3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96年出台的中国职业篮球精英联赛CNBA,就是由香港精英公司出资引进NBA教练,视为体育产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事件。健力宝公司出资赞助的中国健力宝青年队到巴西学习足球,是企业界办体育的典型。 体育类节目调节广播电视的节目组合 1 体育类节目对精彩的体育赛况的报道,使受众得到力与美的享受,因此具有娱乐性的色彩,具有“软性”节目的特点。可以调节经济报道、政治报道、科技报道等“硬”新闻的分配。

2 体育类节目兼有新闻新闻、教育、文化娱乐节目的功能,自身是丰富多彩的节目板块。

3 体育类节目可较好地处理与广告搭配关系。体育类节目收听率较高,其间插播广告可收到较好效果;体育比赛画面交叉性强、内容转换快、富有节奏的特点,便于在比赛间隙插播广告。

体育类节目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相互合作和业务提高 如97年开播的由上海东方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广东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每周一期的《中国体育报道》,强强联合。

体育类节目是最有活力的节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占重要地位,有助于提高收视率,增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节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迅速沟通情况,提供丰富信息

体育类节目主功能之一,向受众提供体育赛事进展情况,体育事件、人物和其他相关信息,便于受众了解体育信息。

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挥实效性;以直观性、现场感和画面性特点,让观众“眼见为实”,增强对信息信任度;

不仅提供体育信息,还提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信息。

增强精神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使一个民族进取精神的象征,蕴藏着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的强大力量。体育类节目是传达这种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

获取知识,转变观念,提高全民素质

体育节目在提供体育知识、促进公众转变观念,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方面有不可替代作用。

满足受众的欣赏要求,发挥娱乐功能

体育节目给人力与美的欣赏享受,有利于提高受众对体育赛事的欣赏水平,提供消遣娱乐功能。

推动体育产业化,为经济建设服务

1体育事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体育类节目对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体育类节目更有效的宣传体育产品或其他相关产品。 3对运动健身产品的介绍。

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全方位交流

通过对外报道和输出节目,起到了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增强中国对海外的吸引力,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3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七章 广播文艺类节目

第一节 广播的视听元素——声音的多种特性

声音的物理性 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波动,即声源的震动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 声波可以用波长、频率、波速三个主要因素描述。波长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同质点间的距离,通常以相邻两个振动密部中央或疏部之间的测量距离为波长;频率(f赫兹)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引起的质点的振动次数;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振动传播的距离,即声波的波长和频率数值得乘积。

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声源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反之振动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

中波 中频MF 300kHz—3MHz 调幅广播 AM 短波 高频 3MHz—30 MHz 短波广播 SW 微波 特高频 30 MHz—300 MHz 调频广播 FM 声音的立体感 声音的三要素:音色、音调、响度,另外还包括方位感和空间感。声音方位感信息是指能判定声音来自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方位的信息;空间感信息是指能通过声音强弱的变化,以及近次反射声、延迟声和混响色声的组合,来判定声音产生空间的纵深程度的信息。立体声广播技术能较好通过具有方位感和空间感的群声源,来尽量还原声音的丰富的临场感与真实感。

立体声广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道的放声系统,在不同的放声系统之间形成一个声场,用以模拟现实环境中不同声源的发声位置,使声音场中的各部分声源发出的声音具有空间分布感,同时使声音源具有一定的几何宽度。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数字式技术在广播领域的使用,立体声广播的空间感、方位感越来越逼真,对现实声音场的还原程度进一步提高。 声音的心理性 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等要素的不同组合,作用于听者待定心理活动,会产生表情达意的作用,集声音具有心理性的特点。

听众听广播的基本心理活动包含感知(感觉与知觉)、想象(联想与想象)、思维(认识与理解)等三个层次,由于听众不同的经历、审美观、价值观、心理敏感程度各不相同,会对声音产生各不相同的心理联想。广播声音包括的语言、音乐、音响效果都具有表情功能,声音在时空中展开的情感意志和人的听觉有着内在的联系。

广播中,通过对写实音响(自然音响)和主观音响(非写实音响)的弱化、强化、异化等不同处理手法,使声音的表达更具有心理性的特征,如通过强化心跳、时钟走针的声音,来渲染等待、紧张、悬念气氛。

第二节 广播文艺类节目的性质与功能

广播文艺类节目的特点 1 同整个干部传播的宗旨、性质相一致。广播文艺类节目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必须服务于整个广播传播的性质和宗旨。文艺类节目通过听众在审美、欣赏、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实现陶冶情操、培养道德风尚等社会功能。

2 文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广播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工具,文艺类节目应

40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起到正确导向作用,强调文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广播对文艺类节目的要求。文艺类节目的思想性、社会性应当充分认识文艺性、娱乐性的基础上,节目在整体上符合广播的宗旨和根本性质。正面塑造先进典型、直接歌颂先进事迹,使文艺类节目实现舆论导向、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

3 具有艺术美感。节目通过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一起听众心理感应和审美认知,这是文艺类节目的基本前提。是由文艺类节目“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的本质决定的。文艺类节目应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来进行舆论引导、政策宣传,即将正确的思想倾向、道德价值观念融于适当的艺术形式,是节目的思想性与艺术表现形式统一。

4 可实现生动的艺术创造。以声音为传播载体,通过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构成的声音系统,诉诸受众的听觉,以典型的声音符号生动形象的再现社会生活,使听众闻其声如临境,产生先声夺人、以声动人的艺术效果。

5 传播迅速、稍纵即逝。以线形形式编排和传播,是一种时间艺术形式。 6 覆盖面广,接受方便。 广播文艺类节目的社会功能 1 舆论导向,道德规范功能。

2 文化及审美功能。增进听众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文艺类节目即要适应听众的文艺审美要求,又要注重引导听众的审美情趣,提高听众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 传播知识及信息,塑造社会行为范式。实现“议程设置”作用。 4 娱乐及消遣功能。 5 心理认同和移情功能。 文艺类节目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1年中央书记处指出:“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这就是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我国广电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文艺类节目的宗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没变,应当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给人们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美的享受,鼓舞人们为建设国家而努力。

第三节 广播文艺类节目的创办和发展

第一个文艺节目1947年9月,陕北新华电台《星期文艺》。

新中国的文艺广播在技术设备上经历了演播室直播——唱片播出——钢丝录音——磁带录音——数字音频工作站,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播出数量、节目种类、质量、社会影响力取得很多发展。 起步、发展时期1949——1965

1949至1953是文艺广播初创时期,确立了文艺节目的地位,促进了文艺广播的发展。 1954支1965时文艺广播的初步发展阶段。58至60年过分强调文艺配合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的作用,导致节目一度粗糙、贫乏,1960年后提倡要有欣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起步、发展阶段取得的成绩: 节目来源逐渐丰富,节目库存量增加;贯彻“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题材逐渐丰富起来;节目结构、布局比较合理,各种类型的中外文艺作品的比例比较恰当;文艺广播工作者逐步掌握了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文艺节目逐渐增多,听觉

4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艺术的优势逐渐得到了发挥;电台的技术力量提高,提升了文艺节目的制作、保存质量,同时中央和各地电台的文艺类节目的制作能力有较大提高。 挫折、停滞时期1966——1976

文革期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没有任何发展,甚至有所倒退。 复苏、振兴时期1977——80年代中期

文革结束,文艺类节目的内容、题材、体裁、制作水平、表现手法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入全面繁荣的发展时期。 全面繁荣时期 80年代中后期至今

取得很多成绩,具有自己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1 播出量空前增加,充分满足受众的文化娱乐需要。

2 题材、内容日益丰富,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在文艺类节目中都有体现。 3 日益重视本身的客观规律,节目文艺性、娱乐性、休闲性增强。

4 结构、布局多样化,产生许多新型的广播文艺类节目。如出现了一些游戏类节目、综艺类节目、听众点播节目等。

5 节目的参与性逐渐增强,形成新型的互动的传播模式。

6 电台的技术力量、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文艺节目表现出高科技、数码化的特色。 7 社会参与制作广播文艺类节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 由于与时代潮流又一定脱节,加上其他文娱活动的冲击,一些传统的广播文艺节目形式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甚至有较大程度的滑坡。

第四节 广播文艺类节目的分类

广播文艺类节目的分类 1 按节目内容不同,分为音乐广播、戏曲广播、曲艺广播、文学广播、综艺类节目、游戏类节目、电影话剧录音剪辑、广播剧、广播小品等;

2 按节目功能、作用不同,分为欣赏性文艺节目、信息型、评价型、知识型、服务型文艺节目等;

3 按节目制作方式不同,分为直播型文艺节目,录音实况型、编排型、剪辑型、合成型、创作型、受众参与型等。 音乐文艺节目 类型:

1 欣赏性节目:完整播出音乐作品供听众欣赏的节目,这类节目所占比例最大,范围最广。目前流行音乐的比重提高非常迅速,成为广播音乐类节目的重要支柱,古典音乐、声乐作品等严肃音乐作品的比例相对缩减;除中文流行音乐,大量的外国音乐节目也是音乐广播的组成部分。

2 报道性节目:关于音乐文艺的有关活动、作品、人物交流等方面的报道节目。 3 音乐知识性节目:向听众普及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和鉴赏水平的节目。 4 配合性音乐专题节目:反映现实生活、配合当前人民关心的国内外大事和重大节日活动的音乐节目。要避免生硬、机械地配合政治任务和图解政策的口号化、简单化的节目,要遵循艺术规律,寓教于乐。

功能: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重要作用。 需加强的方面:

4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 充分反映各地频繁的音乐活动,推广、扶持本地原创音乐; 2 积极组织和参与音乐作品的征集、评选工作,推动、鼓励音乐创作; 3 密切电台和听众,音乐界之间的联系,积极扩大音乐节目广播的社会影响; 4 改进节目设置,扩大节目题材,创造新的节目形式,提高音乐节目质量; 5 提高音乐节目的品味,加强推动古典音乐、严肃音乐的广播节目。 戏曲节目 戏曲史结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以完整的、严格的程式组合起来的综合艺术形式,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艺术样式。戏曲广播是我国独有的文艺广播形式。

近年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多样化,戏曲广播对听众,尤其是年轻听众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如何增加戏曲吸引力:

1 加强对戏曲节目的鉴别和吸收,以增加戏曲广播艺术的吸引力。

2 根据听众的欣赏习惯,合理安排吸取广播的剧种分别。即要有重点的推介流传面广、曲调优美、艺术成就高的剧种,如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等;同时也要注意保存现有的中小剧种,以欣赏式的介绍等方法,引起听众兴趣。

3 注意创造和戏曲艺术特点相适应的广播形式,使之具有现代艺术传播的特质。戏曲广播剧就是结合戏曲艺术和广播传播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河北人民广播电台1981年制作的第一个戏曲广播剧《桃花》。

4开办一些戏曲知识性节目,介绍戏曲欣赏知识,评价剧目、唱腔、流派及演员等。 总之,应积极采集、保存戏曲遗产,播出优秀剧目,普及戏曲知识,介绍有成就的戏曲作家、演员,以推动促进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曲艺节目 曲艺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和发展起来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曲种丰富、门类繁多的特点,全国有超过340种曲艺种类。曲艺的主要手段是说和唱,主要诉诸于人们听觉的艺术,更适合广播播出。

广播曲艺节目的来源包括舞台演出节目和广播曲艺创作曲目。 曲艺广播节目的产生和发展的特色和规律:

1曲艺在反映时代特色、歌颂先进、针砭时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曲艺节目反映生活迅速,但易受政治形势和文艺思潮变化的影响和冲击;

2 广播曲艺节目积极推动了曲艺节目的创作,促进了曲艺节目的革新和发展,应多播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艺术质量上乘的曲艺节目;

3电台曲艺节目的题材丰富多彩,应不断挖掘、整理传统曲艺节目,也应积极促进推陈出新、创作反映现代题材、时事的曲艺节目。 文学广播类节目 广义:包括各种文学作品的朗诵和评介,有关的录音报道,以及广播剧、电影和话剧录音编辑等具有文学性质或以文学作品为创作蓝本的文艺节目的统称。

狭义:专指各类文学作品的朗诵、介绍、评论以及有关文学活动的录音报道节目。 在战争年代,解放区的新华广播电台就播送过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性节目;50年代后,播出量增加,中央电台和地方电台开办了多种文学专题节目,如《诗朗诵》等节目;

4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停顿10年之久;80年代后,中央台和地方台开办了《文学之窗》等综合性文学广播,有计划的介绍作品、作家,评介文学流派,受到欢迎。80 80年代后,各地电台大多办有“小说连播”节目。

近年来,由于娱乐方式多样化,文学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已不如从前,但电台依然播出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受到特定受众的欢迎,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半个月亮》,在午夜前半小时安排文学作品连播,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电影、话剧录音剪辑及广播剧 电影、话剧录音剪辑及广播剧是文艺广播中表现手法最丰富,艺术综合程度最高的节目样式。

广播剧是为电台播出而专门创作、录制的文艺节目,电影、话剧录音剪辑通过对电影、话剧的声音素材部分进行再创作,通过重新剪辑、编排,加入解说词,使之转化为与原来不同的艺术样式。

电影录音剪辑是我国广播工作者的创造,外国电台不制作电影录音剪辑节目。 我国电台播出的第一部电影录音节目是1950年3月8日 播出的电影《白衣战士》的录音。

电影录音剪辑创办之初是为了满足无法及时看电影的观众的要求,后来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电影录音,而是经过加工、再创作、广播化了的听觉艺术品。电影的声音部分包括语言、音乐就音响效果三要素,与广播声音相一致,两者的结合就产生了电影录音剪辑 。

话剧是适合剧场演出需要的节目样式,时空调度上不如电影自由,声音素材也比电影简单,语言(角色对白、独白、旁白)是话剧声音素材的主要内容。再创作相对电影简单,但比较单调。话剧社会影响力有限,很多电台已停办。

第五节 广播剧

广播剧的概念和特点 定义:供广播电台播送的戏剧作品。运用对白、独白、唱词等手法,以及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以加强气氛,并穿插必要的解说词,以帮助听众了解剧中的情景和人物的动作状态。

广播剧是随广播的兴起而出现的新剧种,以前又称“无线电剧”或“空中戏剧”,是以广播为媒介,运用戏曲技巧,将思想、文学与动作转化为听众头脑中赏心的图景。

特点:

1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综合艺术样式,主要运用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的组合,通过听众想象产生各种情境,来表达剧中的内容;

2 生产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廉,具有反映现实生活较快,贴近群众生活的特点; 3 通过广播播出,覆盖面广,接收方式便利,几乎不受任何舞台、场地的限制; 4 对听众多文化程度以及关注程度要求都较低,有利于普及,群众性强。

广播剧史上轰动的事件:1938年10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水星剧场”节目播出量广播剧《星际战争》,造成恐慌。主要原因是广播剧的逼真音效、气氛的渲染以及真实地名、人名的使用,和以“新闻报道形式”来制作。

广播剧有看不见的局限性,但给听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艺术魅力。

广播剧的声音要素

广播剧的三要素: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三者必须相辅相成,互为依存,构成完整的艺术

4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形象。 1 语言

可分为叙述性语言和表现性语言,也可分成解说部分和台词(对白、独白等)部分。 解说是剧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剧本身固有的结构要素,与电影、话剧录音的后期加入解说有明显区别:电影、话剧录音剪辑的解说主要是为了弥补转为听觉艺术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损减、丢失,是补充内容,创作过程受原作的约束多,主要作用是填补视觉形象的想象空间;广播剧的解说是与广播剧的角色语言,甚至音乐、音响效果同步创作、综合考虑的,更多的考虑艺术上的要求,与其他部分配合程度更统一。

广播剧的解说不宜写得过满,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想像力,以启发、诱导、填补等方式,唤起听众的想像力;还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和性格化,并考虑音色、音质的选择,与整个剧情的气氛和谐,达到完整多艺术效果。

广播剧的重点应放在深入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是重要表现手法。

通过独白、幻声和信白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1 独白,直接将角色的内心活动以语言表达出来;2 幻声,通过混响、回音、叠声等特技效果,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幻觉性的心声;3 信白,将书信中的文字,以写信人的声音直接朗读出来,直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2 音乐

包括专门为剧作谱写的主题歌、插曲、伴奏音乐,或从现成的音乐资料中通过比变奏、节选、剪辑、复制等技巧选配对音乐,统称为广播剧的配乐。

广播剧中的音乐可分为写实性音乐和写意性音乐;或描述性音乐、表情性音乐和情节性音乐;

或者按用途分为:1 主题音乐 2 在开场时构成一个广播剧特有气氛的音乐 3 描写情景的音乐 4 表现和辅助感情的音乐 5 表现动作的音乐 6 表现场面变动、时空转换的音乐 7 表现时间经过的音乐 8 营造特别气氛的音乐 9 作为解说背景的音乐 10 剧终音乐 3 音响效果

从功能上分:

a现实的、写实的音响效果:多数用于台词前后、解说间隙,或者直接和台词、解说配在一起,以达到实证的效果。如,以划水声、桨声,来配合“小船在河道中穿行”这句旁白。

b描写环境情景,形成视觉通感的音响

c交待特定的空间环境,营造空间的纵深感、立体感 d以音响效果交代剧情的时间背景 e表达情绪或比喻的音响效果

音响效果的来源:a实录: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b效果录音资料:比较简便、经济、效果逼真的方法,但缺少艺术个性和创造性 c拟音:简单有效的特殊技能,对人员要求有特殊训练。

广播剧的创办与发展 最初产生于英国,1924年1月1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剧《危险》。

1933年1月20日《中国无线电杂志》发表了中国第一部广播剧剧本《恐怖的回忆》,

4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同年4月由上海一家广播电台播出,仅在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晚了9年。

广播剧真正得到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解放初期,中央电台和一些省、市电台开始制作广播剧。50年2月7日,为纪念“二七”大罢工,中央电台播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

54到57年,有较大发展;58至60年,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等政治运动影响,比较萧条;61到文革前市逐步成熟的时期。文革期间,被扼杀。

80年代以后,各地广播电台陆续制作了《渔父和金鱼的故事》等一批立体声广播剧,标志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

1剧目题材更加广泛,反映生活的角度更加丰富,既有大量的现实题材的,也有古代和外国题材的作品;

2 节目风格日益丰富,既有正剧,也有悲剧和喜剧,还有童话剧、神话剧、寓言剧等,创造剧目明显增加;

3 创作上敢于触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敢于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加强了作品的深度;4 在体裁、艺术风格和结构方式上作了新的探索,出现了微型广播剧、大型广播剧、儿童广播剧、戏曲广播剧、立体声广播剧、方言广播剧等;5 广播剧的理论研究有了新的发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 广播剧的现状与趋势 背景:由于新的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媒体的冲击,广播剧已经不是支撑广播文艺类节目的“半壁江山”,社会影响来已不复存在。所占比重日益减少,缺少资金支持,制作质量很难提高;反过来,由于缺少社会影响力,没有优秀的广播剧,收听率进一步下降,导致恶性循环。

经济方面:广播剧目前很难带来直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样影响了电台及其他部门对创作经费的投入。广播剧跌入谷底引起重视,近年来,广播剧被列入国家级政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范围,推动了其发展,如上海市政府已决定将广播剧纳入“上海文艺艺术奖”评选项目,对获奖广播剧加大奖励制度。

自身:广播剧的创作手法鲜有突破,以致在传统模式里打转,在客观上失去了部分听众的支持。

发展: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有自身的艺术特性与独特魅力,能迅速反映社会热点生活,更适合表达人的内心感情,其欣赏形式更为简便、快捷,仍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艺术样式。

46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八章 电视文艺类节目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画面要素和声音要素

传播符号,又称传播元素,定义为“能够为人们感知并体现一定意义的传播表现形式”。 电视传播符号构成包括语言符号(包含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以及非语言符号(包含造型符号和音响符号);或者可分为声音符号(语言、音乐及音响)和视觉符号(图像、色彩、图表、新闻照片、字幕、画面特技符号等)。 广播传播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电视画面的特性 1 电视画面的物理性

电视画面通过电视荧屏接受电子束扫描形成,在彩色电视中,红绿蓝三原色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对每个像点进行轰击时,交叉于荧屏前的阴罩上的40万个小孔,汇聚在荧光屏上。

我国使用的是PAL制式。 2 电视画面的特性

画面是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单位。电视画面的特性:a 连续性 b 再现性 c 选择性 d 多义性

电视和画面的配合关系

声音和画面共同承担电视媒体的传播功能,使相互辅助的配合关系,声音元素在电视传播中,有利于:1 加强传播内容的现实感、真实感;2 声音叙述内容的自由性,打破了画面的时空局限,使电视传播的表现力增强,传播容量扩充;3 声音能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刻画、描写人物心理;4 声音能发挥结构的功能,使画面连接顺畅自然;5声音还能补充画面所不能传播的内容,增加电视画面的表现性。

画面与声音的配合方式有:1 声画合一:即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画中人、物往往就是声音的发声源,或者声音直接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2 声画对位:又称声画队列,指镜头画面与声音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的组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3 声画同步和声画对位的综合运用,使根据世界的需要,对两种组合方式加以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其他屏幕传播符号——台标、字幕 屏幕符号作为电视视觉传播元素的一种,在电视传播中起到说明、提示、解释等补充作用,这种作用越来越明显。屏幕符号主要包括屏幕上的文字内容和叠加在电视图像上的图形、图案等内容。

1 台标(包括频道标记、栏目标志等)在屏幕符号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电视屏幕上的台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频道选择提示和防止非法复制的作用。即能让观众在开机或转换频道时能方便地了解所选择的频道,同时标明节目版权,防止非法盗录,也是宣传电视台形象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台标的形式:1 文字式台标 2 字母组合式台标 3 汉字式台标 4 图案式台标 台标运用中的不周之处:一方面,台标作为选择频道的标志,应以不干预观众收看节目为原则,然而多数国内电视台的台标往往色彩浓艳,有时会与电视画面相冲突,甚至会直接破坏电视节目的整体气氛。另一方面,国内电视台的台标,都采用不透明的色彩,面积又往往较大,会遮挡住一部分电视画面,会妨碍受众对于电视画面的完整了解。

47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2 文字字幕的功能变得日益强大和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交代时空、人物、背景等作用外,还具有渲染气氛、提醒、警示等作用。 形式上,文字字幕也变得多变,字体、字号、文字的特殊效果(阴影、立体、光影、材质效果、加底板)变得越来越丰富,手法也更多样。

第二节 电视文艺类节目的性质与特点

电视文艺类节目的概念与特点 在我国传统提法中,电视文艺类节目一直和新闻类、社教类节目一起,被视为电视荧屏的“三大支柱”。

电视文艺的概念内涵较为宽泛,包括电视上的所有文学艺术的节目样式,如电视文学、电视戏剧、电视艺术片、电视综艺等各类电视文艺类节目;有时也会特指电视综艺节目,如电视晚会,电视音乐节目,电视游戏节目。 特点:

1 文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电视文艺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整个电视传播的根本性质和宗旨。不仅要符合艺术欣赏、审美功能上的要求,在风格、内容、格调、价值观等方面保持与整个广播电视舆论宣传的一致性,不能出现产生负面效应的内容。

2 声画并茂,更为形象化、现场感强。电视文艺类节目声画并茂,具有很强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完整再现生活场景,是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特征。

3 可创造更为完整的艺术效果。除了声音和画面本身的表述功能外,通过声画合一、声画对位的多种组合手段,可创造出更完整的艺术效果。

4 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普及性。电视文艺类节目具有传播速度快、渗透性强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同时因为其声画并茂的特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普及性。 电视文艺类节目的社会功能 与广播的社会功能基本相同,具有审美、娱乐、舆论导向、塑造典型、设定社会范式等社会功能,不同的知识程度上的差别。

1 舆论导向,道德规范功能。通过听众在审美、欣赏、娱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道德风尚等社会功能。

2 文化及审美功能。市电视文艺类节目的艺术性特征决定的,由提高和培养受众的审美能力及艺术情趣的社会功能。

3 传播知识及信息,塑造社会行为范式。通过更形象化的方式,直接将情景模式表现在受众面前,起到增加听众社会经历、开阔眼界的作用。电视文艺的普及程度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有助人际交往的质量。

4 娱乐及消遣功能。是最重要的一项社会功能。可以缓解受众压力,解除疲劳,实现受众娱乐、消遣的目的。

5 心理认同和移情功能。受众通过电视文艺类节目,感受喜怒哀乐,实现心理上的认同和移情作用,实行心理宣泄。 电视文艺类节目的种类 1 电视晚会及综艺节目。是一种综合调动歌唱、舞蹈、小品、曲艺、杂技等多种文艺表演样式,通过一定的编排和串联,营造出整体效果的大型电视文艺节目。特点:综合性高、娱乐面广、可看性强。电视台经常制造的一种文艺样式,如“春节联欢晚会”。

4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2 电视音乐节目。以各类歌唱、音乐为主的电视文艺样式。如中央台《东南西北中》,上海有线电视台的音乐频道。目前电视音乐节目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原创力量薄弱,流行音乐比重过大,表现手法较单一等。

3 电视戏曲及曲艺节目。以戏曲或曲艺表演样式为主导的电视文艺节目。包括各类戏曲剧目或唱段、曲艺节目的播出,及有关戏曲或曲艺艺术的流派、历史、演员等方面知识介绍的专题节目。如《曲苑杂坛》、《戏曲大舞台》等,及戏剧电视频道。今年来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仍拥有相当的爱好者。

4 电视游戏类节目。是电视文艺中的新兴品种,以各类游戏性节目为主线,穿插一些文艺节目或片断合成的电视文艺节目。特点:参与性强,有较强的娱乐性。如《快乐大本营》《非常周末》《欢乐总动员》等。

5 电视剧及电影节目。一直是重要形式。电视剧和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电视剧具有电视传播的特点,又电影不同的样式,如电视小品系列剧、电视连续剧等。近年来出现一种介于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新样式,“电视电影”(小电影),即以电影手法、设备拍摄的,主要供电视节目播放的影片。在制造方式上和电影基本相同,在内容安排、场面调度、长度设计等表现手法上更倾向于电视剧,一般只在电视台播映。

6 其他电视文艺节目。如文艺专题,及边缘性的文艺节目等。电视文艺节目的品种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品种。

第三节 电视文艺类节目的发展

电视文艺类节目的创办与起步 1 中央电视台的早期电视文艺类节目。

从58年5月1日开播以来,就开始播出文艺节目。初创阶段的文艺节目,主要是现场播出演播室里节目演出。开播第一天的文艺节目,有诗朗诵《工厂里来;了三个姑娘》,舞蹈《四个小天鹅》、《春江花月夜》等,都是在演播室直播的。

58年6月15日,中央台试播一个月后,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由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演播。

除演播室的节目外,早期相当一部分电视文艺节目是直接转播剧场里的演出。 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现场转播规模较大的文艺演出:59年国庆十周年,通过电缆传送,现场转播了天安门广场的文艺晚会实况。60年,第一次播出了综合性春节文艺晚会。

我国第一次使用录像技术制造播出文艺节目:64年底,中央电视台用黑白录像机录制了常香玉主演的豫剧《朝阳沟》、京剧《红灯记》,在迎接65年元旦的文艺晚会播出。结束了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因技术限制而全部使用电视直播的局面,使表现手法更丰富。

66至76文革期间,电视文艺类节目十分单调,基本以转播“样板戏”或“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舞台演出为主,加上《地道战》《地雷战》等少数故事片,构成了当时电视文艺节目的全部。 73年后,中央台引进彩色录像设备和转播车,使制作能力有了新的飞跃,文艺节目能制成录像,得以保留和交流。为文革后发展奠定基础。 2 地方电视台的早期电视文艺类节目。

也主要是集中在演播室节目的现场播出和转播剧场里的文艺节目。58年12月31号,上海电视台播出第一部电视综艺晚会—除夕晚会《欢庆新年》,63年《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帝斗争》晚会。

地方台自办的戏曲、曲艺节目,音乐舞蹈节目是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播了电视剧,如上

4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海电视台58年10月成立后,播出了第一部直播电视剧〈红色的火焰〉。

文革期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以“样板戏”等革命文艺为主。文革后大批文艺节目重新上演,节目来源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后电视文艺类节目的发展 复苏、初步发展阶段78——86年,各地电视台纷纷组建,积极参与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尤其是电视剧方面,出现了《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巴桑和她的弟妹们》《红楼梦》《努尔哈赤》等优秀电视剧,使电视剧占重要地位。

蓬勃发展阶段87年至今。开始逐步走向世界,越来越的国家和地区购买中国优秀电视文艺节目的播映权和录像权,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在美、日、欧和东南亚国家播映。

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了一批中国电视文艺的编导演摄录美等专业人才队伍。 新的特点:

1 传统电视文艺类节目的表现手法、制作质量等艺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很多艺术精品;

2 产生一些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型电视文艺节目,如电视游戏类节目、边缘性的电视综艺类节目;

3 电视文艺更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局限于“你播我看”的传统模式,强调受众参与性、互动反馈等;

4 电视文艺品种种类增多,受众兴趣有分众化的趋势,针对不同目标受众群体而改进,以满足受众的兴趣需求。

第四节 电视晚会及综艺节目

“春节联欢晚会”于1983年开始连续举办。 电视综艺节目的类别 1电视综艺晚会。是电视综艺节目中有社会影响力的节目样式,发展雏形是重要的节庆纪念日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不是舞台上文艺晚会的简单电视还原,使利用现代电视传播手段重新进行艺术创作,比舞台上的晚会具有自由的时空表现和灵活的视听展现。

如9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央台的“光明赞”;“3。15消费者之友文艺晚会”;“我们万众一心——大型抗洪赈灾募捐晚会” ;“春晚”等。

2 电视综艺栏目。有固定名称和节目标识、固定播出时间和节目风格定位的综艺性栏目,节目融歌舞、小品、文艺、知识性等小片段与一体,如中央台《综艺大观》、《正大综艺》、《东南西北中》。 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 综艺节目作为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集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表现手段于一身,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传播特点 。

1综合性。一是内容的综合,即多种文化艺术门类的综合,可以把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电影等不同文化艺术门类的表现内容包容在一台综艺节目中,但不是简单叠加,是作为艺术元素通过电视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二是表现手段的综合性,将各种艺术表现手段融为一体,广泛包括各种文艺形式。

2 丰富的表现力。 现代电视丰富的传播手段,为电视综艺节目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提了技术保障,可将各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综合运用。96年春晚的京、峡、沪三地卫星互传

50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直播,就是利用现代电视技术提高节目表现力的成功例子。

3 观赏性。 具有全面的审美效应和较强的观赏性。

4 参与性。 现代综艺节目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观众在现场直播室参与、通过电视转播车在街头参与、或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参与。

5 加强对外联系,借鉴与参考海内外、国外电视机构的综艺节目类型。首先表现在我国电视机构与海外电视机构合作制作电视综艺节目;其次在节目形式上也经常借鉴海外电视节目的节目样式。

6 增强社会性。 在与社会加强沟通、娱乐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带有一些公益的色彩,如中央台“我们万众一心”晚会,上海台“我爱我家*爱心计划”节目等。

第五节 电视游戏类节目

游戏类节目的特征 1 游戏节目的产生。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观众的层次、心理节奏、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消极的当观众,逐渐摆脱了纯消遣的观赏心理,要积极参与、共同娱乐,于是文艺出现一种复归的现象:自娱性的文艺活动又日趋走红,同单纯欣赏性的文艺节目成为文艺节目的两条分支; 对电台、电视台而言,先进的广播电视技术为受众参与节目的制作和演播提高了手段,广播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和演播方式的开敞性,又吸引着受众积极参与到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来,是游戏节目产生的客观依据。

广播电视举办游戏类活动是符合群众文化娱乐需求和心理发展趋势的,游戏类节目以宽广的群众面、较高的收视率奠定了在媒介中的一席之地。

电视游戏类节目视传统艺术和准艺术的合流。传统艺术指以欣赏为主的艺术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准艺术指仅举办少量审美价值但有更多娱乐性的艺术品种,如音乐茶座、艺术体操、时装表演、杂技等。特点是新、奇、巧、险、简单、明快、形式感强,表现形式多样,演出场合随机组合。

2 我国游戏类节目的特征。我国荧屏上出现固定的每周一期游戏类节目是90年后发展起来的,最早代表:93年1月24开播的东方电视台《快乐大转盘》。

特征:

(1) 娱乐性:寓教于乐,所谓乐就是它的娱乐性。娱乐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二是形式。游戏类节目内不是单纯的娱乐节目,从内容上讲,它使人从中受益;在形式上,游戏类节目可以花样百出,把节目办得有趣味 。

2)广泛参与性:即节目有开放式的结构,观众可以参与其间。亚历山大戈德在《传播的含义》一书中说,“参与”是原为一个人或数个人所独有的到位两个或更多的人所共有的过程。麦克卢汉在《传播工具新论》中认为“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应该是那些包含了须由观众完成的进程的状态”

观众参与节目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又分为两种:一是被动性直接参与,如参与某项节目的评议、填写规定项目的选票、答卷等。这种参与,受众的主观意识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种是主动参与,即受众直接参加到节目的制作和演播过程中来,受众的主观意识能充分的发挥。

游戏节目的参与性质:

一是自娱性参与。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出现的受众参与形式。如上海电视台举办的“江浙沪粤剧大赛”、“家庭演唱大赛”等,观众处于自娱心理参与,作为一种被大众开始接受的

5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生活方式参加到节目中来。

二是竞赛性参与,是同人们的竞争欲相联系的参与方式。如“超女”,各种智力竞赛节目。

三是激发性节目。是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在竞技节目中的反映。如演讲比赛、辩论会等这种开放性思想和文化交流节目,对参与者的素质、知识、应变能力、表演才能是一次综合检验 ,参与者以激发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四是荣誉性参与,是受众在参与广播电视节目为荣的意识支配下的行为。如“城市之间”。 (3)激烈的竞争性:游戏类节目必然会有胜负,就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英国文化学者威廉姆斯提到,游戏的核心构造是竞争和模仿。 电视游戏节目的定势和走向 游戏类节目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节目质量不高,极个别节目庸俗,主持人的主持艺术不令人满意,没有品味,一味油滑,多看有重复感觉等。

我国的电视游戏经历了两个过渡:一是时空过渡,由室内(演播厅)——室外拍摄的过程;二是内容过渡,由单一性逗乐的游戏——多义性(知识型、趣味性、艺术性)游戏形式发展的过渡。演播厅的游戏由于舞台、灯光、时空的限制太大,基本已走入绝境。外景却为游戏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1 以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游戏节目的意识规范,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游戏。民族化将使游戏具有鲜明特色。

2 在强调游戏的民族性外,用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使游戏节目有强烈的时代魅力。游戏节目的思想内涵、时代感及总体表现出来的品味,是游戏节目的灵魂。

3 从游戏的参与者来说,水平也有了提高。 (1)游戏者的功利性在淡化,自娱性、自我表现的倾向愈加鲜明。(2)游戏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的跨度在逐渐拓宽。 (3)游戏者自我表现的领域不断增加。

4 电视游戏节目的走向。电视游戏节目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社会意义不够明确,少数节目一味搞笑等现象。

电视游戏很可能向板块结构发展,由几个台联合办一个相对集中主题的大游戏。如按年龄层次分可搞少儿、青年、老年的;按职业分可搞知识分子、工人、农民的;还可搞特殊类型的,母亲、空姐、残疾人等。主题集中就容易构思出新,集各台精英,可连续几期,统一后期创作,各台分期播出,也可采用拉力赛的形式,一台一地驿站式的方式,由当地电视台制作,整个艺术构思保证完整性和谐性,对观众有新鲜感。

内容上,游戏节目除了发掘热点,向民俗生活文化倾斜外,还可搞些诗词专题、书画专题、戏剧专题、音乐专题之类。即普及又顾及品味,雅俗共赏,使游戏类节目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电视游戏节目的社会意义 1 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游戏类节目具有传播知识的优势: (1)传播知识的广泛性。(2)传播知识的系统性。(3)传播知识的包容性。

2 有利于缩短受众的“心理距离”。游戏节目大魄力电视台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和官方味,受众通过参与游戏,与电视台的心理距离缩短了,普通人演、普通人上电视,心理上产生了亲切感,同时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 有利于各类专业、专门人才的选拔。游戏类节目发现人才的特点与企业人才的选择的

5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不同点:(1)被选拔者比较主动;(2)能涌现出一批跨行业的人才。因为报名时对参赛者的职业没有限制。如《挑战支持人》、《满汉全席》等。

4 有利于改造国民心理素质,民族心态。赢得起、输得起,百折不挠的精神素质,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尤为重要;游戏讲规则,对人们自觉守法,养成讲究法制的习惯是有好处的;由于受长期形成的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较西方有些民族来讲,不擅长幽默,有些累节目可起促进作用,使生活增加欢乐和情趣。

第六节 电视剧

电视剧的概念与特点 电视剧发挥了电视及技术的优势,吸收了戏剧的艺术营养,借鉴了电影的镜头语言,是一门年轻富有生命力的艺术。

电视剧的特点是快、活、新、广,即制作周期短,反映现实生活快;篇幅可长可短,表现手法灵活;能充分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融合各种艺术生活,富于创新能力;拥有最广泛的观众。

电视剧的发展简史 电视剧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58年到66年时电视剧的初创阶段;78年后是电视剧的复苏和蓬勃发展阶段。

1 初创。58年6月15日,在中央台试播后的一个月,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诞生了,由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播。60年后中央台新建的600平米的演播室投入使用。文革前各地电视台都播出了一些电视剧,如广东电视台的大型电视剧《像他那样生活》。初期的电视剧受技术条件和直播形式的制约,在时空的表现上不能自如,场景必须先对集中,播出必须一气呵成。

当时电视剧的特点是:内景、近景为主,更多的运用对话或旁白来交代情节、刻画人物。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三四个景、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六十分钟、两百个镜头。

2复苏与再发展。轻便式手提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引进,为制作电视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直播带来的时空的局限被突破;电视剧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把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触角伸延到各个方面。78年是恢复第一年,5月20日中央台播出了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部电视剧《三家亲》,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视剧团联合录制。79年各地电视台都加强了电视剧创作,如上海台在79年制作了我国第一部侦破电视剧《玫瑰香奇案》,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视剧,法国为此拍了一部纪录片在法播放,认为“中国能拍这种题材的电视剧,说明中国真的开放了”。

80年时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央台播出电视剧103部,比79年增长5倍,艺术质量也有提高,涌现一批优秀作品,标志中国电视剧已经复苏,即将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在此之后逐渐走向繁荣。

(1)电视剧数量成倍增长,题材更加广泛,品种日趋丰富,质量不断提高。电视剧中很大一部分一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变革中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的脉搏;先进人物事迹、部队生活、民族团结等方面主题也得到及时反映;理想和道德情操、家庭伦理、社会风尚等问题也有广泛的反映,如《红楼梦》《水浒》《聊斋》《三国演义》《西游记》搬上屏幕。

(2)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剧目。从品种看,有单本剧、多集剧、报道据、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小说,连续剧和系列剧,包括正剧、喜剧、悲剧、历史剧、儿童剧和神化剧等。

连续剧的诞生拓宽了电视剧发展之路。80年中央台和上海台分别拍摄了中国电视最早

5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的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和《海啸》。

电视报道剧、纪实剧,运用新闻一次和艺术手法,是真实、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尖兵。如上海台的电视报道剧《火热的心》,纪实剧《九*一八大案纪实》等。

短小精悍的电视小品系列剧,富于哲理,耐人寻味,使电视艺术的轻骑兵。如《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等。

(3)电视剧创作队伍茁壮成长。

(4)国外、港台电视剧作为新的电视节目来源,已成为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79年起中央台开始从国外购进一些电视剧和电影译制。第一部电视译制片是79年4月译制的菲律宾影片《我们的过去》。以后陆续译制了《巧入敌后》、《居里夫人》《红与黑》等等。地方台也开始了译制,如广东电视台译制了《血凝》(日),北京台译制了《女奴》(巴西),上海台译制了《姿三四郎》、《加里森敢死队》(美)。 电视剧发展存在的问题 集中在制作数量庞大、精品不多;题材雷同,古装、民国戏剧多,优秀现代题材的作品缺少力作。

电视剧制作数量超过了电视台的播放能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质量平平,因此大量电视剧拍摄完之后无法投入播放,造成资金浪费;不少质量不错的电视剧往往因为积压延迟播出,甚至因为失去最佳播放时效受到冷落,尤其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电视剧。

在题材上表现出“厚古薄今”的倾向,反映了电视剧题材的局限性。

当今电视剧市场中出现的过剩现象是一种相对过剩,表现在:一方面大量电视剧积压在仓库,或者需要经过压缩、精编后才能播出;另一方面表现在优秀电视剧的数目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5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九章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第一节 节目主持人的标准与类型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概念 节目主持人译为“Anchorman”或“host”。“Anchorman”原意为“接力赛中的最后一棒的运动员”,引申为“负责安排广播的新闻广播员”,一般仅用于新闻节目的主持人;“host”从“主人”的原意转为“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般可用于其它类型的节目。 节目主持人的类型 1 “四分法”分类。以主持人的工作职责范围及工作形态来分,即独立型、单一型、参与型、主导型。

傅成励《再谈主持人的类型》中认为:a独立型主持人的特点是独立的承担整个节目采编播各个环节的工作,几乎是节目的唯一制作人;b单一型主持人主要是从事话筒前的再创作——播音工作,但同播音员有区别,“表现在由播音员表达编辑的文章变为编辑为主持人写稿”,即主持人非编辑的代言人,编辑是主持人的代笔者;c型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播控各个环节的工作,和编辑是平等合作的关系;d主导型主持人是节目的指导者和领导人,“实际上是个在话筒前、荧屏前露脸的主编”。

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主编的《中国电视应用学》指出“四分法”不尽符合国情的局限性:指出“单一型节目主持人金市主持人过渡时期的产物,不能称之为一种类型”;独立型主持人仅是极为少数的一种类型,“主持人很难独立承担一个节目的全部工作”。

张颂在《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中对四分法持否定态度,认为四种类型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不够科学。 我国节目主持人的现状:

a独立型主持人较少,趋向是在发展增加。如中央台93年开办的《一丹话筒》完全由敬一丹独立承担采编播;近年“东方时空”中水均益、方宏进制作的时事性报道。

b指导性(或主导型)主持人在我国也必然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电台电视台规定除非是部、组负责人,一般不能承担组织领域工作。

c我国节目主持人占比重最大的还是“单一型”和“参与型”。参与型目前比较普遍,而且是我国今后主持人类型发展的趋势,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类型模式。

实践中看,四分法从世界各国主持人发展和现状的宏观视角来看,是可行的;至于我国目前的状况,以“单一型”和“参与型”为主,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独立型”和“主导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2 节目类型分类法。《中国应用电视学》中将主持人分为八大类。依次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综艺、体育、教育、服务、儿童、对象性节目主持人及特别节目主持人。每大类又划分为若干小类。此分法比较细致,但过于繁琐。

陆锡初在《节目主持人概论》中,按节目内容性质分为五种类型:新闻性节目主持人,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专题专栏主持人;专题性节目主持人,包括知识性、教育性、竞技类节目节目主持人;文艺性节目主持人,包括文艺节目主持人、晚会节目主持人、综合文艺节目主持人;服务性节目主持人,包括经济服务节目主持人、生活服务节目主持人、听众观众信息主持人;板块节目主持人,包括小板块、大板块节目主持人。

壮春雨在《节目主持人教程》中认为大致有三类,即说话类节目主持人 、文艺节目节目主持人、竞技和综艺节目主持人。

5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张颂在《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中认为主持人应分为:新闻评论类、知识服务类、教育欣赏类、综艺娱乐类。

愈虹在《节目主持人通论》中认为:新闻评论主持人、教育服务主持人、综艺娱乐主持人、体育竞技主持人,少儿节目主持人。

第二节 广播节目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发展 1928年荷兰对外广播开播了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节目《快乐的电台》。20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的汉斯*冯*卡尔登邦,“成功的开创了广播史上最引人注意的新闻广播评论的新局面,率先树立了广播评论员了不起的权威形象”;40至50年代的爱德华*默罗以出色的“现场广播报道闻名于世”;50至60年代的沃尔特*克朗凯特以“一个杰出的消息综合人和解说题”受到人们推崇。

40年代末电视出现后,广播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79至80年代西方电视节目主持人进入兴盛时期,出现明星主持和知名栏目。

西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是两条不平衡的曲线,前后的兴衰极其明显,先进的新事物的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从一开始就是齐头并进、激烈竞争。

我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创办于1923年初,中共领导下的新华人民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诞生。81年出现了广电史上第一个以正式名义出现的节目主持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中之友》主持人徐曼。之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81年4月开办的李一萍、李东主持的《大众信箱》,李一萍被称为“知心姐姐”。

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是我国广播界实行全面改革的先声,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节目样式:大板块节目;主持人具有采编播控的综合素质;主持人“提纲加资料”的现场直播;观众通过热线电话的同步深度参与等。

“珠江模式”的核心是“主持人中心制”,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广播工作经过摸索学会按广播的特点和规律办广播了;标志着广播电台学会了走自己的路并开始走自己的路了,对全国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有历史意义的影响。

名牌主持人节目:中央电台《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相伴到黎明》,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空中立交桥》等。著名主持人:雅坤、傅成励、弘力、叶沙、陈晓琳等。

我国最初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是采编播合作的形式,主持人一般不外出采访,80年后能把采编播控集于一身的节目主持人增多,90年后综合板块——主持人直播——热线电话三位一体形式的形成,以主持人为节目的中心环节来组织、调控,使广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受众参与节目——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 热线直播分为:热线点播(含竞猜)、热线访谈、热线咨询(含投诉)、热线谈话。 1热线点播,以娱乐功能为主。近年来适应受众自娱自乐、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等需要兴起的节目样式。

2热线采访,以新闻报道功能为主。两种采访方式:一是将被采访者请到直播现场,让受众打电话来提问;另一种是在直播室里通过电话,对不在直播现场的被采访者进行采访。

3热线咨询,以信息服务功能为主。

4热线谈话(讨论),侧重于对人们心理的沟通、导向、服务和教育功能。其传播功能

56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有现场谈话和录音谈话形式没有的两个长处:一是没有谈话场内外的区别和限制,任何有兴趣的受众都可打电话来参与;二是受众打电话来可以不报姓名单位,顾虑较少,讲出真实想法,有利于加深受众参与的层次,实现真正交流的目的。

热线直播节目支持人,要“开放、诚恳、神入、支持、积极”。开放,亦称自我暴露,指向他人展露自我的各种信息的意愿,是交流双方增进亲密关系的主要机制。 诚恳,指交流双方在对待对方态度上的恳挚和真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顺利开展二人交流的重要因素”。 深入,指交流一方对对方所述事件和情况“感同身受”。 支持,意味着主持人须鼓励对方的交流行为和意愿,注意赞许对方正确的意见。 积极,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使交流者充满自信又信任他人。

第三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新发展——新闻节目主持人

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历史 8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中之友》的节目支持人徐曼。

87年6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社会多视角的杂志型电视新闻专栏节目——《新闻透视》,李培红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率先出台亮相。形式上突破了新闻节目的播报模式;内容上按新闻性、知识性和服务性要求,捕捉社会热点新闻、重大新闻和社会问题。

类似节目:《观察与思考》、《今日世界《东方时空》等。

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与节目主持人开始走向成熟的是中央台93年推出的《焦点时刻》与《焦点访谈》。节目宗旨:实时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节目风格:快捷、敏锐、深刻、沉稳;名牌主持人:水均益、白岩松、敬一丹、方宏进等。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由来 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早产生于英国,伴随着杂志型新闻节目的诞生而诞生的。美国杂志型新闻节目的代表CBS创办的《六十分钟》。

西方杂志型电视新闻产生的原因:1 社会的需求。2 较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和一定的政治透明度。 3先进的电子采访设备和发达的通讯传播系统。 4较高的电视普及率。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伴随着杂志型新闻节目而出现的,原有的分割式新闻时间短由播音员播出,而杂志型新闻时间长,要求对报道主题有深入了解,所以就出现了主持人。西方国家新闻杂志节目的主持人大多是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

杂志型新闻节目的产生必须有几个条件,即社会性信息需求提高,宽松的政治环境、先进的电子传播手段,较高的电视普及率。中国现在基本具备这些条件。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传统观念带来巨大改变,社会信息需求量增加;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的进程展开;电子采访设备ENG、卫星采访设备SNG的使用,微波传送网络的完善,使新闻的采制传播更快;城乡电视普及率迅速提高。 我国与西方在新闻节目主持人上的差异 1952年美国34届总统大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认为:应让最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连起来,高度概括一番。Anchorman

西方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是一个记者,然后才是主持人,都具有一定年限的新闻阅历”,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在社会中的作用很大。

我国虽然《东方时空》与《焦点访谈》出现了记者型主持人,但全国范围内还是少数。《新闻联播》仍沿用过去的模式,是播音员形象。《新闻30’》与《晚间新闻》已大体脱离

57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新闻联播模式”,播音员向主持人迈进了一步。安徽电视台88年开办的新闻性栏目《社会之窗》,由新闻记者任清主持,他担任策划、采访、编辑、主持,是较早的以主持人为核心的新闻栏目。

总体来看,我国新闻节目主持人仍处于探索阶段,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并向成熟阶段迈进,还未大范围走上记者—名记者—主持人—名主持人这条路。 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素质构成 1 新闻素质。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是一个新闻记者,然后才是主持人。必须具备新闻素质,尤其是新闻敏感,能及时嗅出、捕捉新闻。

如冯* 卡尔登邦, 爱德华* 默罗, 丹*拉瑟。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

2 综合素质。如丹*拉瑟,是当今美国一致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主持人。爱德华* 默罗,出口成章,具有得天独厚的口才。

(1)要注意自身的仪表形态、气质形象。大众传播学有“价值化身”一说,即一个有影响力的传播者是他(她)的追随者所愿意追随的。主持人的魅力、气质、风度、言谈举止是主持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沃尔特*克朗凯特给人和蔼可亲、稳重可靠的“沃尔特大叔”形象;美ABC著名主持人芭芭拉*沃尔特斯被称赞为“智慧战胜妹妹模特的魅力”。

(2)出色的语言功底。语言功底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最基本的功力。如赵忠祥。要讲纯正的普通话,声音亲切自然,有出色的口才。

(3)要有机敏快捷的现场应变能力。是对主持人整体素质的考验。

第四节 主持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节目主持人的现状 1 来源的多层次性。a播音员; b演员,如倪萍; c 各个专业的本科以上的大学生; d客串型,包括各类专家、学者、作家、名人,如李敖; e 记者、编辑,是近年来节目主持人的主要来源,如傅成励、水均益。

2 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归纳为:政策理论水平欠缺; 思想修养、认识水平、审美情趣还不够水平; 文化根底不厚实; 语言功底不扎实; 驾驭全局的魅力不足。

3 以综艺、少儿、专题节目主持为主。原因:一,与受者有关。大多接收者苏综艺节目情有独钟,使得综艺节目主持人有大量的观众;二,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体制的局限,在新闻传播中形成了一定模式,约束着媒体,虽然实施了一定改革,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还没全面站立起来,抓住观众;三,主持人自身素质所致。一种是工作忙、应酬多,想学而不能,一种是满足现状,得过且过。 未来趋势的发展 1 建立“主持人中心制”或“主持人负责制”。 主持人中心制,即主持人在节目“制作群体”中是中心人物,起主导作用。对提高节目质量、增强传播效果有重要作用; 主持人负责制,即“责、权、利”紧密结合,高度统一。目前我国电台电视台对节目的把关层次较多,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可减少部主任这一层次的把关,上一级把关人对节目提出质疑或询问时,主持人的回答有直接性和确定性,有利于上一级把关人作出正确判断。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有无定稿权。另外,职责范围也有大小之分。前者主要对节目的质量负责,后者是行政负责人和业务负责人的统一。

2 实行激励性的用人制度,拓宽主持人选拔途径。可从现有记者播音员中选拔人才;也

5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可从有关行业挑选人才,或特邀客串主持。能者则上。

3 培养中国特色的“主持人明星”。培养“主持人明星”对节目和电视台和电台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明星主持人的培养应包括内在素质及外部表现两方面进行。

5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十章 电视纪录片

第一节 电视纪录片的特征、题材与创作手法

电视纪录片的含义 电视纪录片,即以及时手法摄制的、表现真是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纪录片,一种派出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电影术语词典》

抓住现实的片断,将其有意义的结合起来。——吉加*维尔托夫(前苏联)

凡是对着真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的电视作品,并有10至15分钟以上长度的片子称电视纪录片。对纪实性而言的电视纪录片,应在被拍摄对象严格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拍摄。——陈汉元(中央电视台) 纪录片应有的特征:

1 应是一种利用没有虚构的方法进行的创作,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知方式,可以有创作者的想象方式,但一定要真实;

2 应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声音、图像原始素材,在获取方法上可以有加工成分,在叙述、语言表达上也可由自己的方法;3 表现内容上应表现出客观现实情况和创作者对客观存在方式的一种认知。——钟大年(北广) 电视纪录片的必备条件:

1 纪录片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真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能表达作者潜在的主观思想的作品;

2 纪录片是作者观察、思考、选择后的产品,有艺术感染力;

3 纪录片在拍摄和布局安排上,各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使观众能按一定的思路来思考、认知和想象。 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1 真实性。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2 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本质属性的一方面,是一种与真实的联系,一种风格,一种表现手法。纪实手法是纪录片创作最基本的手法。 电视纪录片的的纪实手法

1 利用先进的电视传播技术,最大限度的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完整的场环境和心理氛围。

2 利用现代电视特技和摄像技术,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镜头,拓展观众的视野。利用电视特技,加上必要的文字、图表、背景资料,深化事实的内涵,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利用航拍、水下拍摄、显微拍摄等摄影技术,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镜头,使纪实性上升。

3 纪实情节化。将拍摄对象有意识安排在某个事件中,用现在进行时作为表现载体,使作品具有情节性,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故事叙述。

4 仍需有思想性。思想性仍是纪录片的重要要求,但在表现手法上尽量隐蔽。解说词不担任主角,作为从属部分,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处了纪实手法外,如特技的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与纪实手法相互渗透,使纪录片风格日趋多样化。 电视纪录片的题材

1 现实性题材。

60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包括:

a 反映人们不常见到的现实内容,或奇特的自然景观、社会民俗等,如《连体婴儿》《大象印象》《摩梭人》等;

b 选择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社会现象、生活方式等作深度发掘,如《德兴坊》《上海滩最后的三轮车夫》;

c 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歌颂、揭露或阐明现实意义等,如反映缉毒的《中华之剑》《中华之盾》等。

2 历史性题材。 主要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作较全面、完整的回顾,如《长征——生命的歌》《毛泽东》《邓小平》《百年恩来》等。

3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以近及远、由历史至现实,着眼于历史事件、人物与现代生活的内在联系,如《望长城》《孙子兵法》等。

电视纪录片的价值取向 电视纪录片应避免苍白无力的干巴说教,避免一味沉溺于揭短、阴暗、失望等有失社会责任感的非理性行为,应带给人们大量的信息量和希望。 目前电视纪录片发展的两个方向:

1 与时事、政治联系密切的纪录片,如《走向地球北极》;

2 着眼点在于寻找社会各部门、各阶层之间、人与人、各个群体之间的心灵的沟通,把个人的命运放在社会大背景之下来考察、审视,通过一些平凡的人和事表现变化中的方方面面。是近年来我国纪录片领域创作的一个重点。

第二节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模仿时期(58-66年) 从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诞生之日起,到66年文革为止。主要模仿纪录电影的创作手法,较为倚重解说词和蒙太奇剪辑效果。代表:《芦笛岩》《长江行》《周恩来访问亚非14国》等,其中《收租院》是这一时期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高峰。 学习时期(66-78年) 从文革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学习电影创作技巧,将其运用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72年,代表:《放鹿》《下课之后》《太行上下新愚公》《深山养路工》等。这些作品开始尝试细节描写、两极镜头的运用,用音乐和歌曲深化主题,创造水平有所提高。 探索时期(78-89年)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电视台《祖国各地》栏目开播始,到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确定拍摄基调为止。改革开放期间,数量、种类、题材、表现形式有所突破,为以后的发展在观念上和技术上做了准备。题材突破,代表《青岛》《长白山四季》《探索冰山奥秘》等;反映现实社会改革,代表《说凤阳》《包产到户后》;出现大型电视纪录片,代表《丝绸之路》(中日合拍)《话说长江》等;电视台开办了播出纪录片的电视专栏,中央台《祖国各地》等。

成长时期(89至今) 普遍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实现声画合一,注重同期声的使用,记录真实的事件、真实的空间发生的真人真事,点四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得到回归。代表:大型电视纪录片

6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望长城》全方位遵循了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中国电视纪录片恢复纪实本性,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节 中外纪录片比较启示

三位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创作风格 电影的起源:1859年法国人卢米埃尔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工厂的大门》,直录生活实景,使纪录片的雏形,但其内容尚无创作风格而言。20世纪20年代出现三位纪录片大师:

1 加拿大人罗伯特*J* 弗拉哈迪是公认的纪录片创始人。作品多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偏远、蛮荒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代表作《北方的那努克》。弗拉哈迪纪录片的创作风格不是现实生活的精确纪录,使充满诗意的对现实生活场景的再创造。他要求创作时要成为影片内容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可观的局外人,即要“创造性的利用现实”。他对生活场景的创造是基于符合生活的真实再现,使他的信条。

2 前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是新闻纪录片的创始人。他的创作观念是: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义的结合起来。 1917—1920年期间,他将零散的资料影片(战斗、危机、灾难和胜利的片段)有选择的汇集起来,加上字幕,编辑成有意义的纪录片,以后成了新闻影片的式样,为世人仿效。1922年,维尔托夫倡导了“电影眼睛”派的创作方法,主张使用“实况拍摄”,即不为被摄影者察觉的方法拍摄“生活即景”。

3 约翰*格里尔逊是20世纪20至40年代英国著名的纪录导演,创作信条是:“我们首先是宣传员,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艺术是一把锤子,而不是一面镜子”。“格里尔逊派”主张纪录片应有创造性的对真实生活场面做出处理,它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同时又非常注意在再现真实生活场景时进行艺术加工。 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1 格里尔逊式。亦称“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主张纪录片应有创造性的对真实生活场面做出处理,它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同时又非常注意在再现真实生活场景时进行艺术加工,在画面构图、镜头剪辑、音画配合等方面都非常讲究。代表作:《锡兰之歌》1934《住房问题》1935《夜邮》1936。

2 “真实电影”式。又译为“直接电影”,可追溯到1922年前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倡导的“电影眼睛”派。60年代是“真实电影”的兴盛时期。“真实电影”的另一代表人物是法国导演让*鲁什,发现传统纪录片中认为痕迹过重,对早拍好的画面上做解说词的技法很不满意,主张“让主体自己说话”,代表《美洲豹》。“真实电影”模式确实弥补了格里尔逊式纪实性不够强的缺陷,但纯粹的“真实电影”很难向观众提供历史、社会背景,及未来的展望、推测等,有时受传双方都对此感到困惑。

3 访问谈话式。把直接谈话(人物或解说员直接向观众讲解)结合于访问会见中,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直接在摄像机前讲述他们的故事,或是发人深省的揭露,或是事件真相的佐证,形成当代纪录片的标准模式。70年代国外出现了谈话风格式的优秀纪录片。

4 个人追述式。8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纪录片模式。将评论者的议论混杂于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接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或参与者,也是作品社会意义的积极创立者。个人追述式有效的集中了前三种纪录片的优势,常常跟踪拍摄人物活动的细节,包括有感染力的人物谈话,以活生生的现实情节性来吸引观众。

以上四种模式,表现出创作观念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叙事的方式由封闭型越来越向彻底

6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体现的开敞型过渡。 中外纪录片比较的启示 由弗拉哈迪开创的纪录片自然纪录风格。自然纪录风格的突出效果是自然真实、可信度高、富有质朴美的艺术魅力。

基本特点:

1 观点含蓄,回避结论; 2 重过程,淡化结果; 3作者(包括编导、记者和主持人)直接出面,强调即兴采访、捕捉第一感觉;4 声画并重,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5 注重一定章节一直整个节目的情节化、故事化; 6最大限度的压缩解说词和音乐,甚至不要,尽量隐藏自己的观点,保持客观姿态,让人们自己做结论。

我国纪录片80年代以前的30多年里,主要沿袭着主题表现的传统风格。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重要原则是坚持真实性,强调尊重事实忠于生活,强调把握生活主流,强调对人民的鼓舞激励作用。致使我国电视纪实性纪录片,长期由主题表现风格独尊。80以前,中国纪录片创作手法单一,表现在: 主观表现压倒一切; 题材选择偏窄; 画面构图、用光过分讲究,声画分离;编导摆布、组织拍摄盛行。

80年后电视纪录片创作有所突破,代表作《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迎接挑战》《让历史告诉未来》等。但基本创作方法没有太大变化。

我国的纪录片未来起到宣传、鼓舞、激励作用,放弃了声画合一的表现手段,长期使用单独的解说词加画面、声画分离的创作手法。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得本来起步较晚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又滞后一大截。制约我国纪录片发展的是创作观念,80后取得一定成功。

第四节 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变革与进展

91年纪录片《沙与海》获“亚太广播联盟”电视纪录片大奖,是中国纪录片首次获国际大奖。

纪实创作手法日臻完善——以《望长城》为视点 90年代是我国纪录片全面发展时期,尤其是91年播出的四集系列电视纪录片《望长城》采用纪实跟踪手法,运用自然光、长镜头、同期声、主持人现场采访等,体现出全方位的纪实风格,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观念的重大突破。

91年《望长城》在中央台播出,引发了一场纪实革命的浪潮,在理论界推动了“纪实”与“真实”的讨论。《望长城》的纪实风格,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电视屏幕解说词加画面、主观意识过强、说教味浓的局面,促进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创作手法的改变。

其创作基调是: 求真务实、刻意创新。为求真务实,要求做到:所有拍摄素材都必须带有同期声和现场效果生;重视纪录过程。

全新的创作观念和主导思想:在创作上,由主观为主转为注重主客观结合,与观众直接交流;在选材上,由指向性选材转为全方位选材;在结构上,由封闭性的结构转变为开放性的结构;在纪录方式上,由单一纪录结构转为纪录全过程;在声画效果处理上,由着重声画分离到强调声画合一。

在纪实手法上的创新: 1 声画合一; 2 有意识的采用先进电子传播技术,较完整的保持生活片段的自然流程,将纪实推向新高度;3 注重主客观相结合,以“情节”来结构纪录片,从而提高审美品格。4 用节目主持人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5 用航拍、水下拍摄、显微摄像等技术,给观众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视域和视点,拓展和延伸人的视野。

6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创作群体及其风格 1 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创作特点是:a大型电视纪录片风格恢宏、气势磅礴。如《望长城》、《毛泽东》《邓小平》,94年《中华之剑》是我国首次反映社会现实问题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b小型专题类的电视纪录片多以人物为题材,掌握“小切口、大容量”的创作风格,所表现的人和事,选材典型,感人至深。如获全国电视社教节目一等奖的作品《东北虎》《班长刘森林》《军中铁汉胡学智》《女特警雷敏》等。

2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评论部、对外部(国际部)及原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创作群体。特点:a 选题避免一般化,避免灌输式的空洞说教,有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和人文色彩。如中央台98年抗洪救灾事迹纪录片《决胜》;b 价值取向上注重文化和审美情趣的结合;c 创作风格由纪实跟踪,转向多元化。如《龙脊》不是简单的纪实跟踪,利用各种电视语言和纪实手法,发掘更多的信息。

3 地方电视台创作群体。以《地方台30分钟》为舞台的创作群体,大部分分布在各地方台。规律:a强力的思辨意识。如《教育*学生*未来》《人*鬼*人》; b厚重的文化意识。如《天驹》《西藏的诱惑》《回家》《沙与海》等; c深层的审美意识。如《壁画后面的故事》《西藏的诱惑》等。

4 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以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和《纪录上海》栏目为舞台,从事电视纪录片创作。如《摩梭人》《老年婚姻咨询所》等。创作特点: a主要借鉴中外优秀纪录片,博采众长; b在具体创作上将视点对准中国现实社会,真实的表现生活;注重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的活动作为报道主体;片子结构布局讲究情节结构;主题讲求立意新颖,内涵深刻,富有哲理。

《十字街头》《茅岩河船夫》《妈妈不在的冬天》等纪录片先后在国际电视节上获奖,说明这个创作群体已具备参与国际大奖的实力。

第五节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视纪录片精品

如《望长城》《中华之剑》《龙脊》《人*鬼*人》《沙与海》《壁画后面的故事》《决胜》《中华之剑》等等

建立完整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存在着实践超前、理论滞后的问题。 1 从电视语言上讲,电视纪录片理论研究应针对如何更有效的运用电视语言作深入探讨,指导纪录片制作者充分发挥电视传播优势,有效利用电视传播符号,多创作出优质电视纪录片和“大片”。

2 从建立电视纪录片完整的创作体系上讲,在理论上需要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现状、格局、成因及不足之处做系统的整理。

3 从电视纪录片来理论的深入性而言,需深入研究我国电视纪录片指导思想的特殊性、当代性、时代性、科学性、指导性、群众性的各个方面。

4 电话纪录片宣传的目的和社会需求,雅与俗,形式与内容,正面宣传与揭露报道,工作重心与焦点、热点等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设立专门播出电视纪录片的频道 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电视纪录片已被列入电视台三大支柱之一(新闻、纪录片、综艺节目)。开设纪录片专业频道应具备的条件:

6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中的多数人已形成一定的创作风格,对电视传播符号的运用驾轻就熟。

2 观众对电视纪录片的心理认同能力趋于成熟,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他们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主观因素,对纪录片的发展产生推动力。

3 电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应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能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激发人们奋发向上。

4 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需要互相了解和沟通已成为大趋势,电视纪录片是不同民族间增进了解的重要途径。

5 电视纪录片专业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应设立评奖制度,评委应由公正、有专业素质的专家担任。

电视纪录片的成熟与国家的经济实力相联系 1 只有经济水平提高,制作电视纪录片的成本可相应提高,创作的空间和领域也随之加大。

2 好的经济条件可以提供更优越的传送条件,利用电子传播媒介的穿透性,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

3 经济发达本身是一个国家具有实力的象征,其电视文化在世界上也会受到相应的重视,传播起来更便捷、容易接受。

6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十一章 有线电视系统和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第一节 有线电视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有线电视的基本概念 有线电视CATV,也译为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分配系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电视传播方式。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递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

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的唯一区别在于它主要是利用线缆传输信号,目前国际上传输视频信号的通用媒介是同轴电缆和光学电缆。

有线电视最早出现于1948年美国。 有线电视的特点 1高质量的图像接受。

2 传输频道增多,节目内容丰富。增加传送节目套数的措施:扩大传输系统的频带宽度,提高网络的截止频率;采用邻频道传输技术(邻频传输);利用广播电视频段的空余,增设有线电视的增补频道。

3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是一种费用较低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系统。 4 双向传输,多种用途。

第二节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

我国有线电视的类型 1转播型,利用共同天线接收无线电视台信号,通过闭路传输系统,传送到各家各户。在大中城市集体宿舍、小区采用多,主要是改善收视效果,解决高层建筑对无线电视信号的阻挡及图像质量差的矛盾,一般规模较小;

2放像性,除了可以收转无线电视台的节目,还能自放录像节目,宾馆、饭店、轮船采用较多;

3 自办节目型,除转播无线及卫星电视节目外,还播出自办节目,规模较大。90年代以来,各省市有线电视台的自办节目能力提高快。 我国有线电视的创办与发展 1 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共用天线系统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我国有线电视也是从共用天线开始,以改善无线电视收视效果为目的。1964年北京饭店安装了第一套共用天线实验系统。

2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内部的有线电视系统阶段。78和79年,浙江一化学工业公司和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分别开始建设闭路电视系统,与80年初成立有线电视台。这种企业内部的有线电视台是中国最早的有线电视台。88年6月,60家企业有线电视台创立了“中国企业有线电视台协作会”90年3月更名“中国有线电视台协会”。

3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社会媒介的有线电视阶段。开始建设城市型有线电视网络。90年11月,全国有线电视台均有广播电影电视部归口管理,标志我国的有线电视事业进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照章建设的有序发展阶段。90年9月,湖南率先创建了以全省为传播区域的有线电视台。 我国有线电视的特点 中国的有线电视,既是一种独立的电视传输方式,又是整个电视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转播节目和自办节目的双重任务。

有线电视是无线电视的延伸,改善无线电视的收视效果是有线电视的重要任务。办好自

66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办节目,作为无线电视的补充。

有线电视台自办节目要求:立足本地、务实求精。

有线电视丰富的频道资源,是无线电视无法比拟的。有线电视是一个综合的信息传输网,有很强的信息服务功能。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组成部分,其双向传输、多元信息服务的功能,又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 1 一城多网,盲目竞争,整体效益低。2 网络规模小,服务层次低。 3 制作能力严重不足,节目质量差。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专业频道及频道意识

有线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和专业频道系统的形成 频道的专业化意味着电视节目的细分、频道数量的增加。光缆的巨大承载量给有线电视丰富的频道资源,为其自办频道专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形成取决于受众分流的趋势。同时专业频道促进受众的分类,并能形成一个频道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

从媒体自身来看,频道的专业化得追溯到电视节目的栏目化。电视节目栏目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受众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培养起固定的收视群;电视节目栏目的长期性有利于获得反馈,因而不断得到改进。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是电视节目趋向成熟的标志。

一个专业频道就相当于一个放大的“栏目”,有固定的主题,如体育、新闻、影视等,频道内节目都围绕主题展开,形成一个复杂的母系统。频道内各个栏目是子系统。

新闻频道,新闻从体裁来看,包括消息类新闻、专题类新闻(新闻专题片、纪录片)、评论类节目、连续(系列)报道类节目等。

专业频道的个性形象体现为频道意识。对观众识别媒介,从而进行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专业频道的基本构成和特色 1 专业频道的节目编排。

电视传播的线性特点,决定了以节目播出时间为顺序的编排方式是频道结构框架的表现形式。

CNN世界新闻是每逢正点的滚动播出,新闻的滚动播出带来了“正点新闻”的概念。“整数时间”是对精确时间的模糊,十分适合并有利于专业频道的节目板块的固定播出,培养稳定的收视群,有利于频道内部节目的编排和设置。

“电视片断化”问题,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商业广告的存在,使促使电视视听片断化的原因。当广告出现的间歇往往是剧情发展到高潮的时候,久之人们习惯了这种片断化的电视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观众希望有一个间歇可以做些别的事;片断广告的加入还可以充实时段,保证节目准时播出。在这种快速变化的冲击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注意时间越来越短。

如何扎住观众的兴趣,藤竹晓提出“小爆发”理论,指在播出商业广告之前,让观众产生一种悬念,让他们感到广告之后还可看到相同的节目。在CNN世界新闻中可以看到这种“小爆发”:在节目将要告一段落时,主持人会预告广告后的主要节目内容,配以画面,抓住兴奋点,以免观众因对广告不耐烦而放弃收看后面的节目。

专业频道的频道意识最明显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频道系统的节目编排。要优化组合。 2 专业频道的节目设置。

67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节目设置时根据媒介环境、受众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每个节目的定位、目的、内容、时段、长短,明确各个节目的分工与配合,以及节目的具体形式和方法。对专业频道来说,节目设置时从整体上体现频道定位和频道专业化程度,是现实频道个性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CNN节目中有十大内容(略)。CNN节目设置体现它的频道定位—— 最彻底、最及时的向全世界观众现场报道世界新闻。并且它还十分重视节目预告,利用10’的广告时间中介绍节目的播出时间及内容,弥补电视视听选择性差的弱点,利于指导受众收看,提高收视率。

3 频道形象与节目形象。

频道的形象是在节目形象的树立中形成的,同时节目必须服从专业频道整体的形象。频道形象和节目形象树立的目的是培养忠实的观众。专业频道节目的构成过程就是在频道意识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将频道中所有的构成要素(如节目、商业广告、频道形象广告、频道标志)通过结构的整合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形成有机的整体形象,对目标受众群产生深刻影响。

有线电视频道的节目来源 1转播其它电视台的节目:本地无线电视、卫星电视、图文信息、其它。

2自办节目类:一、自制节目:自采自制的节目;委托独立机构制作的节目。二,合作节目:与其它制作机构、媒体联合制作的节目;联合投资制作节目。 三、编播类节目:对其他频道节目的重新编辑、播出。

3节目购买与交换。节目购买包括现场转播权;购入播映权;贴片广告抵价;节目版权买断;联合购买。

交换节目指有线电视系统依据协议或对等原则与其它电视机构交换播出电视节目。包括常规节目交换;特别节目交换。 方式。

4其它节目来源。政府制定播出;版权开放节目;捐赠或提供。 频道意识对有线电视专业频道的作用与影响 频道意识是以频道为中心的节目系统中,围绕节目构成,在节目来源、节目设置、节目编排及频道定位及个性方面,用整体、系统的意识运作。就是强调频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频道意识的作用:优化频道结构,不但整合中提高频道的专业化水平,培养长期稳定的收视群,挖掘潜在的受众群。

频道意识是从宏观的角度对频道系统进行控制,是一种观念和管理的策略,对专业频道的影响是长期深远的。

第四节 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广播电视传播覆盖网的建设与管理 97年10月1日实施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我国目前层次最高的广播电视管理法规。 《条例》规定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规划、组建和管理的主体是广播电视行政部门。 《条例》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指采编、制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

有线台和无线台是相对而言,微波、卫星等“无线”传输方式往往和电缆光缆“有线”传输方式交错使用、互为补充,“无线传输、有线入户”实现广电联网。 一般习惯按最终接

独立广播电视制作公司将成为有线电视台的主要节目来源之一。只能通过购买或交换的

6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入用户终端的方式或节目主要来源称呼“有线台”“无线台”。

广电传输覆盖网的组成:发射台、转播台、卫星、卫星上行站、卫星下行站、卫星收转站、微波站、监测台、有线广电传输覆盖网。

所称电视台也包括传输该节目的网络系统,即“网台合一”。

组建广电传输覆盖网,包括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公共通信等各种网络资源。

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应对全国传输覆盖网统一规划,实行分级建设和开发,县级以上地方广电行政部门组建管理区域内的传输覆盖网。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发展 全国最大的上海有线电视网络,被评为“全球最佳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网的主要功能:在区域内完整传播中央台地方台等广电节目。有线电视网一般隶属于当地有线电视台,归有线台所有和使用。

“网台合一”的问题:1 有线网的建设、维护、更新费用庞大,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统筹安排、规划建设。 2 有线电视系统联网规模扩大,多层次网络技术采用,管理运营难度增加,有线台管理力不从心。 3 有线台自行建设有线网,容易小网林立,标准各异、布局失衡、投资浪费。

措施:《条例》规定,有线网由地方政府广电行政部门设立、管理;同一区域之内设立一个有线网。

通提高我国广电人口覆盖率 全国约有12亿人口可通过广电网接收到广电节目。

我国广播电视网是投入最少、覆盖人口最多、效益最高的网络。各级广电行政部门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当地广电人口覆盖率。

6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十二章 卫星电视广播

第一节 卫星技术在广电中的应用

地球同步卫星 亦称“静止卫星”,只要三颗均匀分布的同步卫星,就可覆盖除南北极外的整个地球,人口覆盖率近100%。 通信卫星与电视广播卫星 使用通信卫星只适合点对点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接受者一般为专业机构。

电视广播卫星的核心是转发站(中继站),接受地面的发射信号,变换为广播频率,将功率放大到地面站所要大小发送给地面接收站。 目前电视卫星多为地区同步卫星,特点:

1在卫星信号覆盖区域,有多条信道同时使用,直接与不同的地面站进行信号传输; 2 卫星与地面站的信号传输不受距离限制。

3 卫星可按需要提供信道线路,连接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两个或以上地面站。 4 信号传输范围广泛,可传送声音、图像、无线电信号、数据。 5 卫星传输信道多、信号质量稳定,性价比高。

6 卫星技术发展日益深化,趋势有:模拟信号发展为数字式压缩信号;传输普通广电信号到传输高清晰广电信号;集体接受向个体接受延伸,卫星直播电视DBS日益普及;信号开放传播到加密传输,接受端需解码技术;节目覆盖功能扩展到用节目交易、双向同步播出、与有线电视联网等多功能。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 节目源、上行发射站、电视广播卫星、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测控站。 卫星电视的波段、频道的划分

1977年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无线电行政会议WARC,做出相应规定,制定一个共同的技术规范。将全世界分为三个区:第一区,非、欧、前苏联的亚洲部分、伊朗边境以西国家;第二区,南美、北美洲;第三区,亚洲大部、大洋洲。对不同区域使用的波段和频道进行了划分。Ku段为直播卫星使用的波段。

第二节 我国卫星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

我国卫星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 1970年4月24发射首颗实验卫星,东方红1号。75年确定了直接发射同步卫星作为卫星通信的方案。84年东方红2号发射,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卫星。86年发射第二颗地球同步卫星,标志我国卫星通信技术成熟,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我国利用卫星传输广电节目的发展

第一阶段,租、购国际卫星转频器,用于电视的传输覆盖。

第二阶段,87年开始,利用自制、发射的通信卫星进行传输,同时租、购国际卫星转频器为补充。

第三阶段,90年开始,主要用自制、发射的大型通信卫星进行传输,使我国通信卫星技术有很大提高。

第三节 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的管理

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的对外输出 途径:中央台通过卫星向全世界播出第四套国际频道的节目; 省级电视台上星传播,

70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覆盖范围溢出国界,亚洲至中东大部都能接收到,如98年福建东南电视台通过亚洲2号卫星覆盖台湾,第一家在台湾播出节目的大陆省级电视台;直接或通过中介与境外广电机构联办卫星电视节目。

对境外卫星电视广播节目的管理 对境外卫星电视广播的控制主要通过对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许可证制度来进行管理。

第四节 全球卫星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1979年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卫星接收电视节目的国家。

全球卫星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特纳广播公司TBS创立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通过卫星向邻近国家播送新闻,以次为标志,全球卫星电视业开始起步。 全球卫星电视是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 覆盖范围广,各国纷纷利用卫星电视传播自己的观点,推行各自的政治、经济政策、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全球卫星电视发展现状简析 目前的接收方式有:备有特定接受装置(碟形天线)可直接接收;由设备齐全的电缆电视网接收,同步创用户;地面电视台接受转播。

发展的特点:1 由国家机构主持,属官方半官方性质;2 新闻与娱乐并重;3 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4市场重心不断转移,向亚转移。 全球卫星电视的影响 1 全球卫星电视与受众。给受众带来丰富的信息,全球卫星电视节目内容广泛,视觉形象直观,更容易影响受众的价值观、世界观。

2 全球卫星电视与对象地区。有助于加深同对象地汲取的了解合作,对保持某一地区的政治、文化同一性带来了挑战。对象地区只有加强自身的发展水平,才能在外来文化影响下保持本民族的特点。

3 全球卫星电视与国家传播秩序。共同规范:全球卫星电视向别国开放应尊重他国主权,只要在他国同意下才能播放;越境卫视播放的节目需遵守公正公平原则,不得鼓励战争,煽动国家、种族、地区监督仇恨和歧视]敌意或暴力; 播放广告及其它信息应符合国际有关条约规定; 建立相应的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对全球卫星电视布局规划控制。

7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十三章 广播电视业的经营管理

第一节 社会框架中的广播电视经营管理

广播电视经营管理 是广播电视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运用广电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人员分配、指导、控制及内部协调,使广电组织的资源发挥最高效能,达成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社会结构中的广播电视事业 媒体组织运行于社会环境中,受到:科技、法律法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伦理道德、其它社会机构的作用和影响。 广播电视的体制模式 1 商业广播电视。在广播诞生之初,到处都是商业台。商业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 。

主要部门:节目制作部、广告部、支持系统。 主要收入来源:广告收入。

代表:美国三大电视网美国广播公司ABC、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日本电视公司NTV、东京广播公司TBS、全国朝日广播公司ANB、富士电视台FujiTV、香港的电视广播公司TVB、亚洲电视公司ATV、东南亚知名的卫星电视StarTV等。

2 公营广播电视。经费来源:最主要是收音机、电视机用户按规定交纳的执照费用,其次是少量国家财政拨款,另外还有少量广告收入。 有些公营台不插任何商业广告,如英BBC、日NHK。公营台比商业台带有一些官方色彩。

3 国营广播电视。直接由政府出资兴办、代表官方里负起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的责任。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依靠部分广告收益。

第二节 广播电视事业的领导模式和管理职能

“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模式 我国在广电事业发展初期,采用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中央为主的体制。现改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

“双重领导”中的“以块为主”模式有利于地方党政机关加强对当地广电的领导,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双重领导”局限性:实际上偏向于地方的管辖权,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领导权受到制约,这种地方分块、松散化的特点,与广电的现代化、全局化、网络化不适应;宣传部门的领导对广电管的过细过死,使广电缺乏活力。 广电系统“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肯定了“宣传工作、事业建设、行业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机构,及时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管理机关,中心工作是宣传。“重宣传、轻管理”“重管理,轻宣传”都是错误的。 对我国广电事业经营管理的认识 我国广播电视具有双重属性:事业性和产业性。对产业性的认识:属于信息和服务行业,受到市场经济规律制约。

要建立起广电的事业型和产业型相结合的双重体制,即走宣传经营之路:一方面强调政

7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治宣传功能,同时发挥其传播服务和经济功能。

电台电视台的主体频率应重点发挥政治宣传作用,称之为“主体台”;利用其它系列台、专业台等,更多的发挥社会功能和服务功能。

要实现广电的产业属性:首先必须实现广电资源的有偿利用、依法管理;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来控制、约束广电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主航道;实现广电产业属性的前提是坚持广电的政治属性。

广电深层体制改革目标:将广电事业型和产业型特点相结合,充分实现政治功能、社会经济功能的新型有中国特色广电体制。

第三节 广电事业的行政管理体系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法定行政职能 《条例》规定广电行政部门的行政职权:1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和审批; 2 广电传输覆盖网的规划、建设、管理; 3节目制作、播放、交流、交易活动的管理; 4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安装使用和进出口管理; 5 广电设施的保护活动。

第四节 我国广电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现存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体制的问题 1 对广电经营活动有所认识,但仍有差距,对广电事业的产业性质和喉舌作用关系的把握仍有欠缺。

2 广电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没有实质性改变,尤其是一些大台、老台的机构设置、经费分配等问题仍保留传统模式,致使电台电视台不能进入市场竞争体制。

3 竞争机制尚未形成。

4片面强调服务性和无偿性,强调发挥政治宣传、舆论导向的作用,而忽视文娱节目的开发,广告收入下降,导致经费紧张,又造成节目制作粗糙、收视率下降,更无法实现喉舌功能,恶性循环;或为实现经济利益,对社会利益考虑不足,产生社会负面影响。 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 1 要认识广电节目的商品属性,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接受市场的考验。 2 从依靠行政命令的保护性垄断经营,转向以节目质量取胜的公平市场竞争。 3 从依靠政府行政拨款,转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模式上。 4 实现广电的专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模式,充分发挥广电行业的各项优势。 5 从社会效益型转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五节 我国广电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

加强新闻节目,强化“喉舌”功能,树立舆论导向 我国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连续党和群众的重要途径,是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维护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新闻类节目是广电政治功能、舆论导向作用、实现“喉舌”功能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

新闻改革的直接结果是新闻节目质量的明显提高,形成一些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也加强了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的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监督的作用。

改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双重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强调广电部门的“双重职能”:及时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管理机关,中心工作是宣传。

广电已作为第三产业进入市场经济,政府要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过程管理变为目

7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标管理,行政管理变为行业管理。

1 推动立法步伐,建立完善的大众传播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如《条例》。 2 建立执照管理制度,加强批台、建台管理。

3 建立年检制度,加强电台电视台常规化、规范化的管理。对效益不佳的电台电视台予以关、停、并、转的处理。

4 建立、健全节目许可证制度,加强节目制作和流通的管理。 5 建立节目评议制,加强宣传管理和舆论导向。

6 建立、健全引进节目的审查制度,加强对进口节目和引进影的管理。

7 强化卫星传输电视节目的管理,利用卫星提高我国广电人口覆盖率,加强对海外卫星节目的接受。

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应沿着“政府部门着重宏观调控,电台电视台自主经营”的思路来实现广电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大量电台电视台的出现,呈现出“多台竞争、共同发展”的情景。 公平竞争促进广电发展,但也出现相互倾轧、降格迎合的恶性竞争。 因此公平竞争应注意:

1 坚持社会主义宣传方向和舆论导向不能变。 2广电竞争应有社会参与和社会调节。 3综合开发、资源共享。 4事业发展、共同繁荣是终极目标。 遵循广电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管理模式

1 加强对广电传播媒体区别于其他大众媒体的特殊性研究。

2 不断改革传统广电管理体制中不适应新发展新情势的部分;理顺政府宏观调控和自主经营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3 坚持自主意识的同时,借鉴各国管理经验。 建立以人才为中心的广播电视管理模式

1 以企业经营方式运作。 2 实现动态管理 3调动人才能动性。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优化组合,采取双向竞争机制;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与教育机构联合培养后备人才。

关键要确立以人才为中心的管理方法:1本质是对人才的管理,运用、协调他人智慧的结果。2是涵盖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全员管理。3 目的是激发工作人员的智慧和才能,搞好工作。

第六节 广播电视的广告经营

广电的经营收入 收益来源:

广告收入;节目本身收入(出售播出权等);有线或加密频道收入(向用户终端收取用户费用);电台电视台其他产业收入。 广电的广告经营 广告的作用:

1 是电台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搞好政治宣传、舆论导向、出精品节目提供了经济保障。 2 为广电经营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3以广告为契机,对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推动作用。4 为广电的其他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7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媒体的多元化,跨行业经营 第七节 电视栏目制片人制:中国电视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新尝试

电视栏目制片人现状 1993年5月1日,中央台《东方时空》首次使用了制片人的概念。

1 制片人的内涵:是符合电视规律的适应新生产关系运作的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电视产业的目标管理机制。

2 我国现有制片人制的现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采用,但发展尚不平衡,还有2/3的部门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制片人最大的特点:制片人脱胎于部处和科组级领导。

3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的职权:新闻制作目标、播出规范、收视调查、节目承担风险、制作经济来源、人员调配权、经济支配权、岗位生产途径。制片人的核心是权力和责任的结合。

4 我国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的几种模式:

模式

特征

人员

经费

制片人权力 栏目效果

人才、选题及经费支配有实权

台内现有人员,很少招聘外

只立体感明显,但不稳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制片人制 设立总制片人和子栏目制片人 核心成员为台内业务骨干,公开招聘记者编辑 承包制,以栏目养栏目

内部竞争、约束机制强,影响大,知名度高 广东电视台“周末版”栏目制片人制 来 台里下拨栏目广告 定

上海电视台栏目制片人制 频道总监负责下的制片人制 少量招聘

全额下拨,切块承包,节约提成

高,实施范围广

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下的制片人制 为强化同步式的一体化制片人制 心,用人自主权小

从广告部接受广告经费

用人权小

有所提高

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的现实矛盾和解决方法 1 制片人制的委托机制不健全。(制片人有职无权) 2制片人的考核、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

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的未来之路 分三步走:

1 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制作经费的自立程度,电视台可用广告时间抵偿节目制作经费,制片人在制作经费和人员、工资、奖金方面逐步自立。

2 制片人有了制作资金的积累,逐步减少对电视台的依附,在人财物方面独立性更强。 3 条件成熟喜爱,制片人可完全独立,与电视台形成买卖关系,电视台队节目按质论价,电视台与制片人的节目买卖与播出,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

制片人为核

制片人由总监聘任,其他人

有一定用人权及节目选题审定 质量提内部承包为主

与工作人员双向选择,无权解聘人员

75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十四章 广电事业的法制化管理(上)

第一节 广电事业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广电事业宏观管理体系 1 我国广电事业管理体制:党委政治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规范协调,单位自我约束。 2广电事业宏观管理体制的特点:宏观性和权威性;规范性和强制性;时代性与稳定性;原则性与灵活性。

第二节 广电管理法规的规范内容

我国广电法规的主要规范内容 1 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 保护合法权利的有关内容。 3著作权保护。 4广告经营管理。 5 对广电传播内容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法规:

a保密法规; b禁载法规(严禁反动、淫秽等内容); c对播出以下特殊事件的新闻报道的相关规定(重点、突发事件新闻的报道;领袖人物、领导人重要活动的新闻报道;疫情、地震等重大灾难的预报和新闻发布;司法报道;军事报道;关于未成年人、残障者等弱势群的报道;关于少数民族及宗教事务的报道;对外或涉外报道;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内参报道;援引境外新闻机构消息的报道;其他) d播出境外制作、发行的广电节目的规定; e使用规范化语言文字、表达符合的规定。

第三节 我国广电管理的主要法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条例》的主要内容 1 确立了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2 有国务院进行宏观调控。设立电台电视台应报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统一审批; 3 各级广电行政部门的职能。各级广电行政部门应对区域内的传输覆盖网进行规划、组建、开发和管理;

4 广电设施的保护条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广电设施;

5 加强节目制作、播放管理。规定了节目必须有依法批准设立的节目制作单位制作;制作电视剧还需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规定了广电节目的审查制度、节目的最低标准。审查主体:电台电视台、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

6 电台电视台应尽的义务。行政管理;维护著作权人以及受众利益;转播义务。 《条例》的特点 1权威性。是目前广电体制中最高层次的行政法规; 2全面性。是覆盖面最广的法规;

3针对性。对当前突出存在的多头批台、擅自设台建网、乱拨乱放等主要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有较强的针对性;

4超前性和预见性。明确了传输覆盖网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广电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5可操作性。规定了各级广电行政部门的职责,规定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

第四节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设立

广播电视事业的主体资格 《条例》规定,电台电视台设立的条件:应符合国家广电事业的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要具备电台电视台设立的必要条件,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广电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必要的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必要的场所等。

76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设立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资格:电台电视台只能由县、不分区的市以及市以上政府广电行政部门设立。教育电视台得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的政府广电行政部门设立。

对设立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资格的限制:低于上述层级的广电行政部门不得设立;上述系统外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设立。 设立电台电视台的审查批准 《条例》授权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为建台审批的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审批各级电台电视台的设立申请,防止擅自设台、多头批台、重复建设。 无线电频率、信道的指配与规划 无线电信的、频率属于国家公共资源,应由国家行政机关负责频道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负责无线电专用频率的规划和指配,广电播出机构持有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核发的专用频率指配证明,向国家或省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办审批,领取无线电执照。

第五节 政府对广电传播的调控

我国广电节目的审查制度及标准 审查制度:

1节目必须由电台电视台和经批准设立的节目制作单位制作,使保证节目质量的基础; 2电视剧制作单位必须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

3用于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境外节目,包括影视剧,必须经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审查批准;

4 电台电视台队其播放的节目要按照《条例》及其他法规的节目标准进行播前审查; 5 禁止制作、播放载有反动、淫秽、迷信或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节目。 新闻自由与媒体内容管制 1政府在媒介管制重点地位。

西方的两种流派:a市场经济论者,认为媒介本质是经济实体,价值取向受市场规律调节,为保护充分的言论自由,政府几乎丧失对媒介的监控职能; b市场价值论者,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众利益,政府应积极对媒介监控和调节。 2 政府对大众媒介的管制模式。

管制基本形态:节目内容和市场结构。前者指对传播内容做禁止、限制或强制刊播的规定;后者指对媒介的市场环境调控,包括资源配置(频谱的分配、执照的核发等)。

管制途径:事前限制(通过许可证制度和事前审查制度);事后惩罚;强制发布。

77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十五章 广电事业的法制化管理(下)

第六节 广电节目的管理与规范

法规规定或政令提倡播出的节目内容 1 舆论引导及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2 必须转播的广电节目。如必须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 3 法规规定必须播出的内容。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特殊情况下,可作出停止播出、更换特定节目或指定转播特定节目的决定。

4 更正性内容。如应播出侵权虚假广告的更正内容。

5对节目使用的语言文字的规定。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 节目内容的限制规定 1 特定节目比例及播出方式。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 ,黄金时间(18至22点)不得超过15%。广告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套节目每天播出量的15%,黄金时间不得超过12% ,播出广告应保持节目的完整性,对中断节目插播广告、叠加字幕广告等作了严格的限制。

2 著作权使用的规定。《条例》规定了依法保护节目著作权,合法有偿使用的原则。 3 广告的限制性规定。广告必须符合有关法规、政令对广告内容的原则性规的。如《广告法》。

4 对特定内容的新闻报道的限制。 涉及保密问题的新闻报道:原则上不应公开,如有必要公开,应过滤会直接或间接泄密的内容。既要防止草率处理,导致新闻泄密;又要防止矫枉过正,妨碍信息流通;

天气预报、重大灾情、震情、疫情的发布:应遵循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统一口径,防止因随意发布导致的不良后果;

外交事务、国际事件报道或对外宣传:应考虑国际影响、内外有别,注意不干涉别国内政;有关国际问题评述应符合国家外交政策;

突发事件报道:应充分考虑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的后果,报道应注意尺寸,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司法报道:应保证公正中立,不妨碍警方的侦查取证工作,在法庭判决前,应推动刑事被告热病无罪,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平等;

弱势群体报道:应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人士的特点风俗、礼仪。

严禁播出的节目内容 1禁止播出的一般原则: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泄露国家秘密的;诽谤、侮辱他人的;宣扬淫秽、迷信或渲染暴力的;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禁止播出的特定广告:烟草广告或烟草企业形象广告;产生药瘾的药品或含毒、放射性等特种药品广告;性病治疗或含色情、性暗示内容的广告;非正式或内部出版物的广告;其他法规政令禁止的广告。

3 禁止播出由资格不合法主体制作、播出的节目:超出广电行政部门节目设置范围的节目;由批准设立的节目制作单位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制作的节目;由未持有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制作的电视剧;乡镇或单位设立的广电站的自办节目;无线台不得播出仅供有线台播出

78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的节目;未取得播放权的节目、影片及录像;未取得《有线电视准播证》的录像制品;未经审查批准的境外节目;无大陆播映权的合拍的电视剧;未经批准传送境外节目;公开播放仅作为资料参考用途的境外节目。

第七节 广电事业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广电法制建设的历史及现状 1 广电法制建设发展阶段:起步阶段(80年代至85年)基本调研、做好准备; 初步发展(86至90)基本完成法制机构的成立和健全,基本完车法规、文件的汇总; 全面发展(91至今)颁布一系列法规,建构广电管理法规体系雏型。

2 广播电影电视法制建设的成就:成立、健全了相应的法制机构;开展了广播电影电视法规的清理工作;起草、制定了一批广播电影电视法规;加强立法工作的系统规划,是法制建设进展顺利,立法工作更规范、科学、有计划性。 广电法规体系的不足与展望 1不足:法规层次不高,缺少总纲性法律,现行法规主要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行政文件构成;

法规体系尚不完备、严谨,法规与法规间缺少协调和统一; 法规、政策界限较为模糊,有的方面还有以政策代替法规的现象。

2加速广电事业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完备的广播电影电视法律体系;加快对现有管理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加速广电管理基本法律的立法工作,加快《广播电视条例》等现有行政法规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尽快形成立法框架体系。

第八节 关于广电事业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新闻法》与《广播电视法》 新闻媒体具有社会性和商品性双重属性 ,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的内在矛盾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闻事业的发展,如何在双重属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是重大课题。对我国媒体到底是政府经营的媒体还是商业媒体的根本属性做出明确界定,是制定《广播电视法》和《新闻法》的必要前提。 关于“新闻自由”的思考 新闻媒体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的言论自由势必能通过大众媒体实现,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上为“新闻自由”找到明确的界定,法律基于现实国情和国家体制对实现自由的方式有所限定,正是对“新闻自由”负责任的态度,法律是使人们得到实际自由的有利保障。 关于科技对广播电视立法的影响 现代科技在广电媒体的应用,使媒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广电法规在新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时明显滞后于现实。往往是立法追赶科技水平的模式,出现了新科技带来的新变化或新问题,才制定或修正有关法规来规范新出现的情况。如何在法规制度过程中,充分考虑科技发展的前景,赋予法规适当的前瞻性,以适应新科技对媒体的影响,是立法中应充分研究大课题。

关于广电行政部门的机构与职能 《条例》规定,广电传输覆盖网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是广电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98年九届人大将广电传输覆盖网的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政府职能划归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统一行使。 思考:

79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 《条例》颁布仅半年后,发生如此重要变革,《条例》面临修改、修订,权威性有损。今后立法中应考虑法规的稳定、连续性和适时变化相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避免“朝令夕改”的现象。

2 98年的广电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调整,将广电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管理分属各职能部门,设备基建管理和节目宣传管理分开,网络与传播分开。 关于对境外法制体系的借鉴 西方的广电管理及新闻传播法规,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全球化的考量,地方性的行动”的观念,是我们向境外广电管理法规体系借鉴的有效途径。既要借鉴,由于走适合自己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的道路。

80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十六章 广电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第一节 广电从业者的社会角色与角色意识

广电从业人员是“职业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现场报道给记者开辟了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形成个性化报道风格的领域,现场直播更是对主持人和记者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挑战。

面对镜头和话筒的广电从业人员,所代表的不仅是“社会人”的个体自身,还作为“职业人”代表所在节目风格和媒介形象。

广电从业人员的“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身份直接存在着冲突:1 为避免新闻客观性和权威性受损,要尽量恪守“广播人”“电视人”的冷静客观态度;2 处于社会责任,某些情形下不得不介入事件;3采摄活动引起新闻事件参与者的关注,影响到事件流传的自然推进时,广电从业者改怎么办? 广电从业人员冷饮旁观、处变不惊的目击采访方式,不应以牺牲道义和良知为代价。

新闻传播的文化功能包括意义代码和文化代码,前者表现为显性,明晰传递出要表达的事件内容,后者表现为隐性,隐藏在事件背后、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关的文化意义,两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广电从业者的意识 导向意识。舆论导向使媒介的重要功能。

精品意识。“精品战略”的实绩:产品形态上,节目制作更精良;节目在传达文化内涵方面表现力更强。

责任意识。是从事媒体工作的主导观念。

第二节 广电从业者的知识与能力素质

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必要性 在调查者中,大部分人认为知识上不适应。 新闻从业者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 人的思维方式:收敛式,如提炼、归纳、总结;发散式,触类旁通,由此及彼。 未来的新闻工作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以综合性为主;调查中,普遍要求延长实践教学时间。 新闻教育尤其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 1 思想上,加强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2 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为核心的政治教育,力求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活跃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保守、僵化,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 4 扩大知识面作为知识教育重要目标。5 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重要内容。

第三节 广电从业者的情感与意志修养

充满激情的对待新闻事业 保持良好的采编心态 善于运用情感诉求

“接近性”原则:指在地理上、利益上、心理上接近读者,这种心理上的接近,有人概括为人情味,即人类在心理上的共同兴趣。

有效的情感诉求可增加节目的视听性,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强调情感诉求,就是强化传播中的“人情味”,以获取受众的关注。

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下动之以情,是新闻从业者的理性境界。在文艺节目中,能否富

8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有情趣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格

首先是艰苦创业精神;其次是求真务实精神;三是自律奉献精神。

82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十七章 互联网与传统广播电视

第一节 因特网的特点与功能

什么是因特网

又称“互联网”,从物质结构看,是一个全球性的庞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从功能服务看,是一个虚拟的庞大的“地球村”。 因特网的特点

1多种传播符号组合,表现形式丰富。 2信息丰富,资源共享。 3网上信息随时更新,时效性强。 4实现信息双向传播,建立传受平等的新型传播模式。 5 信息选取由“推”到“拉”,便于搜索查询。(以往三大传媒是将信息推给受众,而因特网是把信息放在网上,受众自主选择,拉下所需信息) 6 网上信息可以超链接方式发布,信息直接关联性高。 7通信方式迅捷便利。 因特网的具体功能服务

1万维网(WWW)上的信息浏览。万维网,有人称为环球信息网,简写成WWW,3W。韩意识“遍布世界的蜘蛛网”

2 搜索引擎的信息查询功能。 3电子邮件到通信功能。 4文件传输功能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

5 远程登录Telnet。6新闻组Usenet. 7电子公告栏BBS. 8其他服务

第二节 因特网发展简史

因特网的基本原理

按联网计算机间的距离和网络覆盖面的不同,分为局域计算机网LAN和广域计算机网WAN。

网络协议是网络设备间进行互相通信的语言和规范,起着重要作用。TCP/IP协议叫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基本的重要协议。 因特网的历史源流 我国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71个成员加入因特网俱乐部的。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总得看来是起步晚、发展快、后劲足。

1987年9月20 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因特网的序幕。

1999年被定为“政府上网年”,大量的政府公用信息开始向公众开放。

第三节 因特网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因特网上的广播电视——网播Webcasting

1 网上广播已成为现实,但技术上仍有限制。随着“实时广播”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因特网传送音质较好的声音已成为可能。但带宽对网站的收听人数有限制。因特网传送电视节目,只有在宽带普及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因特网对传统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1网播已具雏形,必将对现有广播电视传播模式造成冲击。网播是有生命力的广播形式,将促进广播事业的再次繁荣。

2 因特网并不能完全取代广播电视。网络有选择性强、信息充沛、传播面广、时效性强的优

8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势,但广播电视不会也不应被因特网吞并。

3 因特网与传统广播电视相互渗透成为媒介发展大趋势。 传统广播电视业应对因特网

1 广电工作者应正视因特网日益渗入的现实,积极掌握、应用因特网技术,使之与广电结合,进一步完善、拓展自身的传播功。

2 积极实现技术革新,使用宽带技术和压缩技术,提高网络上传速率,通过实时音频和实时视频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播。

3 防止网络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目前网上传播还缺乏法律规范,可能导致色情暴力等,网上知识产权保护是尚待解决的法律难题。

第四节 因特网与广播电视业务

利用因特网参与广播电视节目 1利用因特网开拓节目反馈渠道。 2利用因特网增添谈话节目色彩。 因特网技术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1 利用因特网获得节目制作线索。 2 利用因特网获得各种节目资料。 3因特网、电脑专题节目的制作。 网上广播电视 网上广播电视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广播电视传播的不足。 1 在空间地域性上,扩大了节目的覆盖面;

2 在时间驻留上,弥补了广播电视播出后转瞬即逝的弱点,可反复收听收看。 利用因特网进行视听调查 网上调查,最简单的方式是一个问题多种选择支的一次性在线调查方式。特点:问题单一、操作简单、统计方便、调查结果透明,能在网上很快能到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易得到网友的响应。 另一种方式是多问题的专题调查。由于问题较多、选项复杂,需精心设计。

网上进行视听调查,比传统的电话调查、问卷调查,要操作简单、容易统计,反馈迅速,收到良好效果。但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是不准确的,只能说明经常上网群体的意见。

第五节 独特的因特网新闻媒体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 1交叉性、选择性。网络媒体在传受信息的方式上是交互式的“菜单”选择方式,受者获取信息多是主动求索的过程,受者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2超文本、多媒体。网络媒体的信息结构是超文本的网状结构,信息存在形式是多媒体的数字化信息。由于点击的顺序和选择点击的链接不同,不同的人看到的信息内容就不一样,使阅读网络媒体呈现出一种即兴式和多样性的特点。 3开放型、参与性。网络媒体具有自由、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广泛的参与性,使网络成为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意见市场”。如论坛。

4个性化、服务化。网络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呈现日益个性化的特点,注重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的结合,使网络在传播信息时给人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的特性探析 1网络媒体新闻的时效性。快是网络新闻的生命。2 网络媒体新闻的全面性。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性是它有很强的关联性。由于超文本的网状信息结构,对于相关信息可以用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对一个新闻报道,其新闻背景资料的全面性是传统媒体无法

84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比拟的。 3 网络媒体新闻的驻留性。这种驻留性使得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像报纸那样有物质载体、有保存价值,不会转瞬即逝。

网络媒体的舆论机制探析(回答时加书外知识) 1网上舆论的特点:爆发性。网络媒体的爆发性与网络传播速度密切相关,由于传播速度极快,一有消息很快就会扩散开。

自发性。舆论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源于群众自发,一种是有目的的引导。网上舆论更多的是一种自发形成的。

透明性。网上的意见是完全公开、直观的。

2 网上舆论的调查。可通过设计交互式的问答题、选择题等问卷方式来开展。题目设计应力图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3 网上舆论的引导。

方式: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根据议题设置理论,有意识设计论坛的话题和主题,来引导舆论; 通过新闻报道引导舆论。在论坛中提供新闻事实引导舆论,在适当时候新闻信息的提供会促使舆论的演变;

发表指导性的言论也可起到引导舆论的效果。如刊发社论。更能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原生的网络新闻媒体在因特网上出现,并形成一定规模。2000年,《北京日报》等首都九家新闻媒体加上女工网络媒体共同组成的“千龙网站”成立,被誉为AOL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中国版”;上海多家新闻媒体和信息公司联合发起的原生的专业新闻网站“东方网”开通;一度兴盛台湾的原生的网络新闻媒体也将触角深入内地,如“第一份网络原生报”——台湾《明日报》。但因经营不善,于2001年倒闭,从侧面暴露网络媒体仍处在发展其,有不稳定性。

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