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第1课时 沏茶问题
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4.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世界上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的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是啊,真聪明。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安排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数学广角里研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1.活动一:烧水和扫地。
师:为了便于我们讨论,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课件出示)。小丽是一位四年级学生,今天放学回到家,妈妈在厨房忙碌着,她让小丽帮着烧壶开水并扫扫地,你会做吗?
师:说说吧,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两件事?
师:怎样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节省时间?
师:这两件事为什么可以同时做?那同时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又是什么?(节省时间。)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合理地安排事情,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活动二:沏茶。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帮小丽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
师:瞧,(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主题图)小明家来了客人,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
他看到妈妈和李阿姨聊天很开心,心里想,我得帮忙烧水、沏茶。那你平时沏茶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师:看一看,小明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分别是多长时间呢?谁能说给大家听。(出示课件,指几名学生说图意。)
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观察情境图中的沏茶顺序,你发现什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扬、鼓励。)
师:怎样做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现在请拿出手中的工序图片摆一摆,并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用多长时间。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指名学生在实物展台上用工序图摆一摆,并说一说设计过程。老师板书最佳方案流程图。)
生:先洗水壶,然后接水,再烧水,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最后沏茶。
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顺序,我们用箭头表示这个过程。
师:为什么要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呢?
生: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约时间。所以我们把这两件事放到烧水的下面,表示做这些事只用了8分钟。
师: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和找茶叶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它们之间相互不影响。
师:那洗水壶、接水这两件事能不能和烧水同时做,或者放在烧水之后做呢?为什么?
生:不能。
小结:通过上面的几种方案,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哪种安排方案,得考虑事情的一般顺序。在烧水之前我们必须先洗水壶、接水。
通过刚才的设计我们知道:在做一些事情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像这样在黑板上摆放的图示,我们起名叫它流程图,它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事情的过程和顺序。
3.活动三:找感冒药。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师:怎样安排这些事情小红才能最快地休息?
生:先找杯子倒开水,然后等开水变温,在等开水变温的同时量体温、找感冒药。(教师板书。)
师:一共花了多长时间?(7分钟。)
师:在等开水变温的同时可以量体温、找感冒药吗? 生:可以。
师:那么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生:合理,因为方案中把能够同时做的事情一起做,节约了时间。 师:回答得真好!这位同学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合理的安排。把能够同时做的事情一起做,
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这样的安排就是合理的安排。
提升对“合理”安排的认识。
对下面同学的“合理”安排,请说出你的看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张小乐一边走路一边认真看书。
(在路上边走边看书,既影响视力又危险,所以这两件事情也不能同时做,这样的安排是不合理的。)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王小亮边吃饭边看电视节目《学英语》。
师小结:通过分析上面的事情,我们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还要考虑人身的健康和安全,更要讲究科学。在生活中需要合理安排的事情还有很多。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讨论,得出最佳的方案。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第1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指派小组代表汇报解决方案。
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就是最优化问题,也就是被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称做“统筹安排”的问题,它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用处。
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践行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借助生活事例,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环节紧凑,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因此课堂教学扎实而高效。
第2课时 烙饼问题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课件、三张圆纸片。
师: 同学们,你们吃过鸡蛋吗?煮熟一个鸡蛋大约要5分钟,煮熟5个鸡蛋大约要多长时间?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主题图)怎样烙能让小丽尽快吃上饼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1.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1)师: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 生:锅里最多只能放两张饼。
(2)师:如果妈妈要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
生:6分钟。
师: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老师让学生把手当“饼”演示。 (3)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要几分钟? 生齐答:6分钟。
师请学生上黑板演示。
师:为什么烙1张饼和烙2张饼都用6分钟? 生:因为它们是同时烙的。
小结:我们烙2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4)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生:3张饼。 师:请你帮小丽的妈妈想一想,她怎样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呢?用你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然后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说完之后,小组同学把你们的方案填到表格中。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
方案A:一张一张地烙,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3张饼一共需要18分钟。
方案B:先烙两张,因为锅里一次最多可以烙两张,然后再烙一张,烙3张饼要12分钟。
方案C:学生想不到的情况下启发引导思考:如果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最佳烙法。)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用的时间才最短。) 师小结:使用这种方法时,锅里每次都有2张饼,这样就不浪费时间,我们把这种烙饼方法叫做最佳烙法。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最佳烙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并小结: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 的正面,3分钟后,饼2
饼1 正 反 饼2 正 反 饼3 正 反 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张饼就用了9分钟。
3.拓展延伸。
(1)师:刚才大家一起找到了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请你想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生:2张2张地烙。
师:这样烙需要几分钟?怎样算的? 生:12分钟,6+6=12。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让锅里面都有2张饼。) (2)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生:拿出3张饼用最优法,后面2张一起。共15分钟。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3)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生1:2次用最优法,3张3张一起,9+9=18。 生2:2张2张地烙,也是18分钟,3×6=18。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4)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把过程逐步形成课件表格。 饼数 2 3 4 5 6 7 8 9 烙饼方法 同时烙两张饼 快速烙饼法 两张两张地烙 先烙两张,后三张用快速烙饼法 两张两张地烙(或三张三张地烙) 最少所需的时间(分) 6 9 12 15 18 21 24 27 10 30
4.探究规律。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地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教师总结: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每面饼所用的时间×饼数=所需最少的时间。)
师:谁能很快地告诉大家如果要烙11张饼用多长时间?烙15张饼呢?
教材第108页第4题。
师: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谁来告诉大家,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才比较合理?你的理由呢?
(2)全班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质疑问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疑问吗?
本节课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第3课时 田忌赛马
1.体会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课件。
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视频。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很久以前,但“田忌赛马”的策略却被广泛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田忌与齐王赛马的对策。
(板书课题:田忌赛马。)
1.探究最优策略。
师:第二次比赛,田忌是怎样赢齐王的?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你能根据故事情节边研究边填写这张表格吗?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齐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 获胜者 学生汇报交流:虽然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不如齐王的,但田忌所采用的策略却让他赢了。
2.验证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师:田忌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1)表格验证,介绍填表。 齐王 第一场 上 第二场 中 第三场 下 获胜者 田忌1 田忌2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师:同学们,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以应对齐王的策略,结果如何?下面我们分小组找一找,把田忌对齐王的所有策略找出来。
师: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搭配知识来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3)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的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师:填了这张表格,你发现齐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赢了几次?田忌只有怎样出马才能赢?
总结:我们经过探究总结出田忌可以有6种赛马策略,但获胜的策略只有一个。
教材第106页“做一做”。 把所有策略填在下表中。
第一次 第二次 对方 小红 获胜方 第三次
从田忌赛马到帮助小红赢得扑克牌的比赛胜利,优化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有效地节省时间,有序地安排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困难,希望同学们把它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课的内容是“策略问题”。它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方法,而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还不具备全面学习这种知识的思维准备,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这类问题还比较常见。为此,在设计本节课的学习教案时,始终让学生通过他们熟悉的、具体的简单事例的故事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教学时,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借助合作、探讨、找规律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