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第13卷第3期 26l ・药物研究・ 浅谈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 代玉清 (加格达奇区长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具体总结药物相互作用临床意义。结论药物相互作用的真实发生率 和最终临床意义很难准确评估,发表的临床报告只占实际情况的一部分。治疗失败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仍有待探索, 不是所有的药物相互作用都能预见到。在治疗病人时,尽量少使用几种药物能使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l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03.195 0引言 对那些常用药和在某些特定病情下经常合并使用的药物 现在临床上用药几乎不存在一次只用一种药物的情况。 来说,其相互作用比那些不经常使用的药物更重要。对那 而所用的药物大多作用较强,选择性各异,作用机制复杂, 些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到的药物或准药物来说,这一 作用呈现多样性。这些特点使它们在合用时或先后使用时, 问题更为严重,例如乙醇、烟草、抗酸剂和非甾体抗炎药 其中一种药物极有可能在质或(和)量上改变另一种药物的 等一些广泛使用的并经常不被使用者当作药物的物质,经 作用,使机体产生的药理或临床效应不同于药物单独使用 常能与其它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时的已知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1概述 药物可以在药剂学、药效学或药动学水平上产生相互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重要原因, 作用。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指用药前多种药物不合理的 但不少医生所知道的有害药物相互作用却很少。非处方药 混合;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指不同的药物作用于相同的 物、中草药、自制药物、联合使用多种药物都增加了药物 受体、相同的作用部位或相同的生理系统;而药动学方面 相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而医生们却很难预测到。更为糟 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影响了另一种药物的吸收、转运、 糕的是即使最博学的医生或药师,也很难掌握这么多的药 分布或消除。 效学、药动学和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知识及诸多影响因素。 有些药物可能同时在不同的机制上产生相互影响,使它 病人对自己使用的某些药物也不了解,不把他们使用的非 们的相互作用很难归类于某一种机制。例如阿司匹林既能 处方药物(0TC)也当作药物治疗的一部分、不对医生提及 干扰其它酸性药物的吸收,又能刺激肾小管分泌其它酸性 他们所使用的非口服药物,如某些透皮吸收的药物或气雾 药物。同样,阿司匹林由于其对出血时间、毛细血管脆性、 吸人制剂,有时他们也记不清自己到底用过哪些药物。另 血小板粘附和内源性凝血因子生成的影响,由于其易导致 胃肠道粘膜的损伤、溃疡和出血,极有可能增加口服抗凝 一不利因素是经常有多个医生为同一病人服务,每个医生 只负责治疗自己专长的那个系统的疾病,医生和病人之间、 血药引起出血的机会。胺碘酮通过抑制地高辛经肾脏排泄、 为同一病人服务的多个医生之间经常缺乏有效的沟通。教 经胆汁分泌,促进其吸收和竞争组织结合位点,能明显增 育病人列出所有自己用过的药物去参加专家咨询,将有助 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于减少失误。 许多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根据其类似物推断而来,当药物 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很难估算。调查表 相互作用涉及药效学机制时,这种推断可能是合理的,但 明,约有4%至5%的住院病人处方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 对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则不能这样推断。即使缺乏在人体上 药物,但这些潜在的相互作用大多数没有发生或者没有被觉 的直接证据,一种药物在药效学基础上产生的药物相互作 用,一般也可以推论到类似其它药物上。例如可以认为其 察到。这主要是因为:①大多数药物治疗用于门急诊病人 它B受体阻滞剂也有类似普萘洛尔对心血管的作用。但在 身上;②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只有约3%的病人住院;③ 用药病人中,每年只有不足1%o的病人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药动学基础上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则不应作类似的推断。 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生理生化和药动学特征。例如西咪 住院。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更容易发生有临床表现的药 替丁在药动学基础上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很少在其它H2 物相互作用,其原因包括比年轻人使用更多种药物和维持 受体阻滞剂上产生。同样,特非那丁或苄苯哌咪唑与酮康 自身内环境稳定的代偿能力降低等;有些研究也发现,在 唑或伊曲康唑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则不能推广到其它无 一些非急诊老年病人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高达88%, 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和氮唑类抗真菌药上。 尽管多数人群药物相互作用的实际发生率远低于这一数字。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需作大量的工作来预测其临床应用中 通常当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 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但在随后的实际应用中,临床 时才有临床意义。对非精神病急诊住院病人的“不良医疗 前的研究结果仅供作参考。必须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联 反应”的研究发现,20%的不良医疗反应与药物有关。抗 合使用可能发生相互作用药物的病人都会出现药物相互作 凝血药、抗肿瘤药和降血糖药物的严重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用,这不仅是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因为有临床意 较为重要…。 义的药物相互作用的产生经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重症病人和老年病人来说,药物相互作用对他们更容 这些因素包括遗传特性、年龄、已经存在的疾病和使用非 易产生严重后果。有些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围狭窄,量效曲 处方药物等。 线陡直,能诱导自身代谢或竞争代谢通路,更应该引起高 根据已知的药物作用可以预见并且可避免许多在药效学 度重视。 (下转第263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第13卷第3期 参考文献 2006.22(11):9. 263 ・ 【1】 吴丽君.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6例.针灸临床杂志, 【2] 刘勇,刘振义,王素芳.腰痛宁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l,6(52):64—65. (上接第261页) 基础上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若合并使用足量强效的扩血 管药如氯甲苯噻嗪和肼屈嗪导致灾难性的低血压反应;对 老年人合并使用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和阿片类镇痛药导 致抑郁、步态不稳和精神紊乱;合并使用多巴胺和麦角胺 导致外周血管收缩甚至引起肢端坏死等。避免出现有害相 互作用的策略包括:尽量不联合使用同类药物,规定长期 药物治疗过程必须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出 现满意疗效为止。 方面的相互作用,还受药物本身特点之外的其它多种因素 的影响 。 3.5 A药与B药合用产生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不 足以断定A药与B药的类似物c药合用也会产生同样的相 互作用,但仍应注意观察这种合用是否会产生类似的相互 作用。 3小结 3.1 两种作用于相同受体或相同生理系统的药物合用, 能产生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换言之,机体为维持内环境稳 定而对药物作用产生的代偿性变化,能影响机体对另一药 物的反应性。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 谢或排泄,则产生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3.2在体外或动物体内观察到的药物相互作用,不一 定会在人体内发生。 3-3 某些已知的药物相互作用不一定会在所有人身上 都发生。 3.4许多临床上重要的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药动学 3.6 由于药物品种数和多药合用的人数增加,药物相 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但在临床实践中许多药物 相互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3.7最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的药效学方面的相互增效作用,这些药物包括苯二氮类、 巴比妥类、抗抑郁药、乙醇、阿片类镇痛药、有镇静作用 的抗组胺药、抗癫痫药和其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李庆南.门诊处方口服药物相互作用审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 药评价与分析,2005(01). 【2】 李修文,曹月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应及时用于临床[J].中国药 师。1999(02). (上接第264页) 的镇静治疗是对ICU患者的治疗措施之一。在以前对ICU患 者进行镇静治疗中常用安定、苯巴比妥、冬眠灵及阿片类 等药物,但由于此类药物半衰期长,镇静程度不好控制, 停药后苏醒时间延长等不利因素,基本已经不再用于ICU患 者的镇静治疗。理想的ICU镇静药物需要是对呼吸及循环系 统影响小;镇静深度容易控制;作用强、起效快;可有多 条代谢途径,对肝、肾功能损害少;药物在体内不蓄积等 优点 。 丙泊酚主要通过激活GABA受体一氯离子复合物,发 挥镇静催眠作用。临床剂量时,丙泊酚增加氯离子传导, 大剂量时使GABA受体脱敏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产生镇静、催眠效应[3】。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以2.5mg/ kg静脉注射时,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O分 钟左右,苏醒迅速。但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血 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心率降低。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 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对于心脏,循环血流量减少 及衰弱的病人,使用丙?白酚注射液应该谨慎,丙泊酚注射 液若与其它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合用时应该考虑静 脉给予抗胆碱能药物;脂肪代谢紊乱或必须谨慎使用脂肪 乳剂的病人使用丙泊酚注射液应谨慎;使用丙泊酚注射液 前应该摇匀。输注过程不得使用串联有终端过滤器的输液 装置。咪唑安定具有明显的镇静、肌松、抗惊厥、抗焦虑 药理作用,是一种麻醉辅助用药,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 半衰期为1.5~2.5小时,体内代谢完全。咪唑安定为强镇 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 状态、年龄和药物情况而定。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丙泊酚与咪唑安定在应用于Icu 患者镇静治疗方面都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镇静深度易 控制,具有安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痛和镇静治 疗指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893—901. [2】安友仲.ICU危重患者的镇痛与镇静.医学新知杂志,2007, 17(5):252—255. . 【3】 何永良.异丙酚、咪唑安定用于ICU机械通气病人的镇静治疗.医 学理论与实践,2007,20(3):305—3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