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所谓通货区(currency area)所指的区域是,区内各成员国货币相互间保持钉住汇率制,对区外各种货币实行联合浮动。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最适度货币区的问题,即本国是适宜单独组成一个货币区,还是与其它某些国家共同组成一个货币区。如果对于某一国家而言,本国单独组成一个货币区,那么就意味着本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或弹性汇率制。问题的关键在于,究竟依据什么准则来确定什么样的国家之间适合共同组成一个货币区。不同的学者所强调的准则存在明显的不同。
罗伯特·蒙代尔最早于1961年提出最适货币区理论,主张生产要素流动性准则,“货币区”内的汇率必须被固定;“最佳”的标志就是有能力稳定区内就业和价格水平。最佳货币区不是按国家边界划定的,而是由地理区域限定的。在他看来,生产要素流动性越高的国家之间,越适宜于组成货币区;而与国外生产要素市场隔绝越大的国家,则越适宜于组成单独的货币区,实行浮动汇率制。
罗纳德.麦金农则强调以一国的经济开放程度作为最适货币区的确定标准。他以贸易品部门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比重作为衡量开放程度的指标,并认为如果一国的开放程度越高,越应实行固定汇率制,反之则实行浮动汇率制。在开放程度高的情况下,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国际收支赤字所造成的本币汇率下浮将会带来较大幅度的物价上升,抵消本币汇率下浮对贸易收支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