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手稿(1857-1858)
主要内容
开始时是第11章《货币章》,接着是第Ill章《资本章》。《资本章》又分为三篇,第一篇《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篇《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篇(资本作为结果实的东西。利息。利润。《生产费用等等》)。手稿的最后是第l章《价值》的开头部分和关于金称量机的摘录。
经济学手稿(1857-1858)》 简述
生产和流通的统一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资本章》第二篇《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马克思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分析截然不同。后者把资本的流通过程同生产过程脱离开来孤立地进行分析,而马克思则把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看作辩证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资本发挥职能的形式表现为一种连续不断的运动,它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价值和剩余价值,然后在流通过程中使这些价值得到实现,再以更大的价值重新回到生产过程,如此周转不已。所以资本的整个运动表现为“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这种统一本身便是运动,便是过程”。
资本周转的速度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流通时,论述了资本周转的理论。他指出,资本的一次周转等于资本的生产时间加上流通时间之和。资本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创造的价值总额的大小,取决于
生产过程重复的次数,而生产过程重复的次数又取决于流通的快慢。因此,“在资本周转的一定周期内,资本所创造的价值总额……同劳动时间成正比,同流通时间成反比”,换句话说,资本“在一定的周期内总价值(从而所创造的新的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劳动时间乘以资本周转的次数”(见本卷第15页)。资本周转越快,周转的次数越多,它的价值总额就越大。例如,一年周转4次的资本,其价值总额4倍于一年只周转一次的同量资本。因此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代替资本的量。资本的趋势是尽量提高效率,加速周转,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使周转放慢的因素。
剩余价值率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周转时,在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范畴作出了科学的规定。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固定资本(劳动资料等的价值)是把自己的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上,而流动资本(原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则是一次把全部价值再现在产品中。马克思证明,这两种资本彼此间的对比关系对于周转时间的快慢,从而对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具有重大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中,资本家为了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利润,不断地改进生产设备并采用新的技术,因而固定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大,而这又严重地影响资本周转的速度。
《经济学手稿(1857-1858)》 - 基本思想
把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看作客观历史过程,这是贯穿《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的基本思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的产物,必然要在历史过程中没落。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所有这些都在以后相继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四卷《资本论》中得到了最详尽地发挥和体现。直到今天《导言》作为打开马克思主义理
论宝库的一把金钥匙,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并没有失去其特殊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独立的科学价值,而且有理由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占据一个卓越的地位。
《经济学手稿(1857-1858)》 - 背景写作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已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西欧各主要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加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日趋尖锐。这时,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革命斗争的实践迫切需要有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指导。马克思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亲自参加革命实践的同时,根据革命的需要,从1843年底在巴黎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他详尽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研究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文献,写了大量的笔记和手稿即专题论文。1851年他打算把多年来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写成一部系统的政治经济学巨著。但后来他又感到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更长时间、更紧张的研究工作。关于这一重要阶段马克思自己说过:“英国博物馆中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的资料,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最后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似乎踏进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用批判的精神来透彻地研究新的材料。”直到1857年7月,马克思的工作首先还是搜集和批判地吸收各种不同的经济理论材料,以及直接研究英国和其它国家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和事实。1857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预示着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已经临近,马克思决定在革命开始前完成自己计划中的经济学巨著。1857年8月底,马克思终于在15年来各方面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写作。对这部巨著马克思打算首先从总的方面作个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