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①,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 :“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子思②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仍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欲立之,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不许,强以请公,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节选自《说苑·立节》)
[注]①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古人立乘,扶轼表示敬意。②子思,即孔级,字子思,是孔子的孙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
B.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
C.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
D.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过的“过”指经过,与《荀子·劝学》中“而行无过”的“过”相同。
1
B.夫子,对男子的尊称,可称呼学者或老师,文中是孔门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C.缊袍,以旧絮或碎麻外罩布面做成的袍子,表示粗恶的衣服,为穷人所服。
D.妻子,文中指妻子的儿子,古代也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婚姻中的女子一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看见很多修理国门的陈国百姓,却没有在车上表达应有的礼节,这令讲究礼仪的弟子子路不解,并出言质问,孔子则借机表达了自己的主张。
B.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耕作,鲁国国君派人送给他采邑以置办衣物,曾子坚决不接受,他认为若接受了采邑,就会惧怕国君,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
C.子思居住在卫国,衣食没有着落,田子方派人赠送他狐白皮衣,子思不接受,并说随便给人物品就是把别人当作沟壑,是不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D.宋襄公做太子时,因父亲喜爱弟弟目夷,就把太子之位让给目夷,目夷逃出宋国,他才接受父命做了太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4分) 译文:
(2)因谓之日:“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 (4分) 译文:
14.做人应该如何立节?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B 11.A 12.D 13.(1)现在陈国这些修城门的人,不能在这里实行其中的一条,我所以不用扶轼向他们表示敬意。
(2)便让人对他说:“我借东西给别人,总是忘了它。我送东西给别人,如同丢弃了它。”
14.①要爱国。孔子鄙视不爱国的人。②不随便接受别人的馈赠。③要有礼让之心。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目夷推辞说:“兄长立为嗣君而弟在下位,这是符合礼义的。如果弟弟立为嗣君而兄在下位,就不符合礼义。不符合礼义的事却要我来做,我将要出
2
逃。”
“下”指“下位”即臣下之位,是“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
“目夷”是人名,是“为之”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D 。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 .“相同”错误。“孔子过”的“过”是“经过”的意思,“而行无过”的“过”是“过失”“过错”的意思,二者意义不同。句意:孔子经过这里。/并且行为没有过失。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目夷逃往卫国,他才听从父命”错误。原文“乃逃之卫,兹父从之”意思是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父随后也跟他到了卫国。这里的代词“之”指代的是“目夷逃到了卫国”这件事,“从”是“跟从”的意思。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行一”,实行其中的一条;“于此”,状语后置,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放在动词“行”之前;“不为轼”,不用扶轼向他们表示敬意,要把“表示敬意”的意思补充出来。
(2)“因”,于是,便;“假”,借;“与”,给,送给。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要爱国。原文孔子“过之,不轼”的原因是“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可见孔子鄙视不爱国的人。
②不随便接受别人的馈赠。原文曾子不接受鲁君的馈赠,认为“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子思也不接受田子方的馈赠,认为“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仍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③要有礼让之心。原文兹父与目夷都推辞不做太子,并为此而出逃,“乃逃之卫,兹父从之”。
【参考译文】
楚人攻伐陈国,陈国西门被烧毁,于是便命陈国的降民修理西门。孔子经过这里,在车上没有手扶横木表示敬意。子路说:“按照礼节,在车上遇见三人经过时就要下车,遇见两人经过时就要扶轼表示敬意。今天陈国修城门的人数众多,先生您为何不扶轼表示敬意?”孔子说:“我听说过,国家灭亡却不知道,这是不智;知道了却不斗争,这是不忠;忠于国家却不殉死,这是不廉。现在陈国这些修城门的人,不能在这里实行其中的一条,我所以不用扶轼向他们表示敬意。”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去送给他采邑,并说:“请以此来置办衣物。”曾子不肯接受,使者返回,再次又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不是先生有求于人,而是别人奉送给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东西的人会惧怕别人,给予别人东西的人会对别人傲慢。即使国君赏赐我,不对我傲慢,但我能不惧怕吗?”曾子终于没有接受。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这些话,能够保全他的气节。”
孔伋居住在卫国,他穿的乱麻絮成的袍子连罩衣也没有,二十天才吃了九顿饭。田子方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人赠送他狐白皮衣,恐怕他不接受,便让人对他说:“我借东西给别人,总是忘了它;我送东西给别人,如同丢弃了它。”孔伋辞
3
谢不接受。田子方说:“我有您没有,为什么不接受呢?”孔伋说:“我听说:随便给人东西,不如把它当成废物丢在山沟溪谷中。我虽然贫穷,但也不愿意把自己当作山沟溪谷,因此不敢承受。”
宋襄公兹父是宋桓公的太子,宋桓公还有个后妻所生的儿子叫公子目夷,桓公很宠爱他。兹父因为父亲宠爱目夷,想要让他立为嗣君,就向宋桓公请求说:“请让目夷立为嗣君,我做他的国相来辅助他。”桓公问:“为什么呢?”兹父回答说:“我的舅家在卫国,很疼爱我,如果最终立我为嗣,就不能前往,不能再去卫国,这是背弃了母亲。况且我知道自己才能也不足以居于目夷之上。”桓公没有准许,他便坚决向桓公请求,桓公便同意了他。桓公将要立公子目夷为嗣君,目夷推辞说:“兄长立为嗣君而弟在下位,这是符合礼义的。如果弟弟立为嗣君而兄在下位,就不符合礼义。不符合礼义的事却要我来做,我将要出逃。”于是他就逃到了卫国,兹父随后也跟他到了卫国。过了三年,桓公生了病,派人召回兹父,说:“如果你不回来,将使我忧愁而死。”兹父这才返回,桓公又立他为嗣,让他做太子,然后目夷也回国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