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 泰安)市(肥城)市/县/区 第037( )--( - )号

工程名称: 安驾庄镇张侯小学 学校 楼 幢号

委托单位:

鉴定单位(盖章):

鉴定人: 鉴定负责人:

年 月 日

山东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1

表1

山东省中小学校校舍抗震安全鉴定基本情况表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结构类型 建筑总高 □砖混(砌体) □框架 □内框或底框□钢结构 □砖石木 □土木 □其他 层 数 产权单位 建筑面积 设计图纸 □有 □无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预制板 □现浇板 □木制 □其他 建筑原设防分类 建筑现设防分类 □浅基础 □深基础 基础形式 平面形式 □其他基础形式□无基础 供暖方式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造时 设防烈度 历史改造 情况 改造资料 □完整 □不全 □无 楼板形式 □集中供热 □采暖锅炉 □地热 □火炉 □热风 □空调 □其他形式 □无采暖 设计单位 图纸审查单位 勘察单位 □6 □7 □8 □9 □无设防 现设防烈度 □6 □7 □8 □9 □无设防 建造时间 改造时间 改造内容 □增层 □结构拆改 □改变功能 □其他 其他情况 说明:鉴定标准:统一按GB50292-1999进行安全评定;按GB50023-2009和GB50011-2001(2008)进行抗震鉴定。

2

表2

砖混(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

工程名称: 厕所(幢号12) 产权单位: 非学校产权 1 一般规定 房屋高度 房屋层数 是否超限 □是 □否 墙体厚度 是否超限 □是 □否 墙体(材料)类别 注:①房屋层数不包括全地下室和出屋顶小房间;层高不宜超过4m。 ②房屋高度系指室外地坪到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③房屋上、下部分墙体类别不同,按上部墙体类别确定。 墙体不空臌、无严重酥碱和明显闪歪 □是 □否 □不详 外观 木楼、屋盖构件无明显变形、腐朽、蚁蛀和严重开裂 □是 □否 □不详 和 内在质量 混凝土梁柱及其节点仅有少量微小开裂或局部剥落,钢筋□是 □否 □不详 无露筋、锈蚀 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和歪扭 2上部主体结构 2. 1 结构体系 房屋实际高宽比不宜大于2.2 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情况 楼层质心和计算刚心位置 □是 □否 □均匀 □不均匀 □基本重合 □不重合 抗震横墙最大间距 立面高度变化层数 同层楼板标最大高差 □是 □否 □不详 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自承重墙及□是 □否 □不详 其交接部位无明显裂缝 2. 2承重墙体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估算(以经验判断为主,仪器设备检测为辅) 材料实际强度等级 砖 砌块 砌筑砂浆 砖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且不低于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中型砌块的强度等级□是 不宜低于MU10,小型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5。 □否 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6度时或7度时三层及以下的砖砌体不应低于M0.4,□是 当7度时超过三层或8、9度时不宜低于M1;砌块墙体不宜低于M2.5。 □否 2.3 整体性连接构造 2.3.1 纵横墙交接处连接 墙体平面内布置应闭合 纵横墙连接处墙体内无烟道、通风道等竖向孔道 □是 □否 □是 □否 3 纵横墙交接处应咬槎较好,拉结钢筋或芯柱配筋应符合标准要求 2.3.2 楼、屋盖的连接 混凝土预制构件应有座浆 预制板上应有水泥砂浆面层 □是 □否 预制板缝应有混凝土填实 □是 □否 楼、屋盖的最小支承长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木屋架不应为无下弦人字屋架,隔开间有竖向支撑或有木望板和木龙骨顶棚 2.4 圈梁与构造柱 2.4.1 构造柱的布置 房屋层数 □6度 □7度 □8度 □9度 四、五 三、四 二、三 六~八 五、六 四 二 构造柱设置部位 □7 、8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 □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 □7~9 度时,楼及电梯间的四角 七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 五、六 三、四 □7 ~9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 □9 度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 □外墙四角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较大洞口两侧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各烈度均适用 2.4.2 圈梁的布置和构造 现浇和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有圈梁 □无圈梁 布置位置 装配式混凝土楼、屋配 筋 量 盖(或木屋盖)砖房 □屋盖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六层 □七层 截面高度 截面高度 □是 □否 mm mm 纵横墙最大圈梁水平间距 每层均应有圈梁 □是 □否 装配式混凝土 楼、屋盖的砌块房屋 内墙上圈梁的水平间距 每层所有内外墙均应有圈梁 砖拱楼、屋盖房屋 圈梁承受砖拱楼、屋盖的推力时,配筋量不应少于4ф12 □是 □否 4

其他 屋盖处的圈梁应现浇 □是 □否 楼盖处可为钢筋砖圈梁 □有 □无 2.5 房屋易局部倒塌部位及连接 2.5.1 现有结构构件的局部尺寸、支承长度和连接 承重的门窗间墙的最小宽度 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支承大于5m大梁的内墙阳角至门窗洞口的最小距离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口的最小距离 楼梯间及门厅跨度不小于6m的大梁在砖墙转角处的支承长度 出屋面的小房间的砌筑砂浆强度(8度/9度) 2.5.2 非结构构件的构造 隔墙与两侧墙体应有拉结 长度大于5.1m或高度大于3m时,隔墙与梁板应有连接 非刚性结构房屋女儿墙和门脸出屋面高度 刚性结构房屋女儿墙和门脸出屋面高度 出屋面小烟囱再出入口或临街处的防倒塌措施 钢筋混凝土挑檐、雨罩等悬挑构件的稳定措施 2.6楼梯间要求 8、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沿墙高每隔500有2ф6通长筋 □是 □否 □不详 □是 □否 □是 □否 □有 □无 □有 □无 9度时各层楼梯间墙体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60厚不少于2ф10配□是 □否 □不详 筋不低于M5砂浆带 8、9度时楼梯间和门庭内墙角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并与□是 □否 □不详 圈梁连接 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到顶,并与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每500有□是 □否 □不详 2ф6拉结筋,且伸入墙内不小于1m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梁可靠连接,不应有踏步墙中悬挑或插入,不应有□是 □否 □不详 无筋栏板 5

3.结论(鉴定单元) □符合设计规范的抗震措施要求,建筑评为满足抗震要求,并给出后续使用年限。 □有单项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可评定为基本满足抗震要求,需对不符合项限期进行处理。 □当多项存在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时,评定为不满足抗震要求,进行第二级鉴定(根据不符合项的具体内容选择简化计算方法,一般选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 1、按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法,计算结果(□≥1,□<1) 2、按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计算结果(□≥1,□<1) 3、按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计算结果(□≥1,□<1) 备注:在符合的选项□内打“√” 3 结论根据鉴定结果提出对应处理对策: □可维修,适用于少数、次要部位局部不符合 □可加固,有加固价值的情况 □可改变用途,降低使用荷载和功能,仍需加固 □可更新,无加固价值,该建筑无抗震加固价值,建议拆除。若需短期或临时使用,需采取应急措施 备注:在符合的选项□内打“√” 鉴定人 鉴定单位 技术负责人 鉴定时间 年 月 日 6

表3

框架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

工程名称: 产权单位: 1. 第一级鉴定(结构布置和构造检查) 基本情况 鉴定项目 总 层 数 建筑类别 烈 度 结构类型 上部主体结构 房 屋 总高度 结构形式 结构体型 的规则性 轴线位置 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框架结构宜为双向框架,装配式框架宜有整浇节点,8、9度时不应为铰接节点。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宜错层。 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梁与柱或柱与抗震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与柱中线之间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钢筋砼抗震墙或抗侧力粘土砖填充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宜符合相关规定。 抗震墙的设置符合规定相关要求。 砌体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且应符合规定要求。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乙类 鉴定标准规定值 不超过10层 房屋高度(mm) 房屋层数 实际值 鉴定结果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 □是 □否 □不详 抗震墙布置 框架-抗震墙 结 构 框架结构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7

抗震墙结构 框 架 梁 截面尺寸 框 架 柱 截面尺寸 抗震墙结构 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规定要求。 梁截面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柱宽的1/2;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柱截面的宽度不宜小于300mm; 柱净高与截面高度(圆柱直径)之比不宜小于4。 一、二级抗震墙各墙肢应设置翼墙、端柱或暗柱等边缘构件,暗柱的截面范围为1.5-2倍的抗震墙厚度,翼墙的截面范围为暗柱及其两侧各不超过2倍翼墙厚度。 两端有翼墙或端柱的抗震墙墙板厚度,一级不应小于160 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二、三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砖女儿墙、门脸等非结构构件和突出屋面的小房间,宜符合规定要求。 梁、柱及节点主要受力部位的混凝土不应有受力钢筋露筋或锈蚀、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剥落等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的裂缝;连接部位不应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和歪扭。 填充墙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 梁、柱及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级框架不宜低于C30,其余不宜低于C20; 实 际 材料强度 粘土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2.5; 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中型砌块不宜低于MU10,小型砌块不宜低于MU5,砌块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结构变更 情 况 遭受灾害 情 况 (1)建筑物变更应由专业设计与施工; (2)变更后的结构应符合上述相关条款的要求,或已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抗震墙结构 □是 □否 □不详 非结构构件 □是 □否 □不详 外观质量 □是 □否 □不详 (1)应由专业单位进行受损鉴定,且经过专业设计与施工; (2)处理后的结构应符合上述相关条款的要求,或已采取□是 □否 □不详 有效的抗震措施。 2.第二级鉴定(不符合第一级鉴定和9度时) 采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进行抗震验算(鉴定规范6.2.11-6.2.14) β=Ψ1Ψ2ξy ξy=Vy/Ve 3.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结果 □≥1满足,□<1不满足 4. 结 论 8

□满足第一级鉴定要求,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并给出后续使用年限。 □不满足第一级鉴定要求或9度时,进行第二级鉴定,即抗震能力指数法进行判断,□β≥1满足,□β<1不满足。 5.根据鉴定结果提出对应处理对策: □可维修,适用于少数、次要部位局部不符合 □可加固,有加固价值的情况 □可改变用途,降低使用荷载和功能,仍需加固 □可更新,无加固价值,该建筑无抗震加固价值,建议拆除。若需短期或临时使用,需采取应急措施 备注:在符合的选项□内打“√” 鉴定人 鉴定单位 技术负责人 鉴定时间 年 月 日 9

表4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表

工程名称: 产权单位: 1. 第一级鉴定 1.1最大高度(m)和层数 实际高度: m 墙体厚度房屋类别 (mm) 底层框架≥240 砖房 180 底层内框≥240 架砖房 180 多排柱内≥240 框架砖房 单排柱内≥240 框架砖房 1.2结构体系 1.2.1横墙最大间距: m 房屋类别 底层框架砖房的底层 底层内框架砖房的底层 多排柱内框架砖房 单排柱内框架砖房 1.2.2底层和第二层的要求 在纵横两个方向应有转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底层框架不应为单跨,柱截面最小尺寸不宜小于400 第二层墙体宜与底层框架梁对齐,砂浆强度高于第三层 1.2.3内框架窗间墙宽度6、7、8、9度时分别不宜低于0.8,1.0,1.2,1.5m;8、9度时厚度240抗震墙应有砖垛 1.3底框的底层和多层内框的砖抗震墙厚度和强度 厚度不应小于240,砖强度不应低于M7.5,砂浆强度6、7度时不应低于M2.5,8、9度时不应低于M5,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 1.4整体性连接构造要求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6度 25 18 30 18 □满足 □不满足 7度 21 18 30 18 8度 19 15 30 15 9度 15 11 20 11 A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m) □满足 □不满足 6度 高度 19 13 13 7 18 16 层数 六 四 四 二 五 四 实际层数: □满足 □不满足 7度 高度 19 13 13 7 17 15 层数 六 四 四 二 五 四 16 10 10 7 15 12 8度 高度 层数 五 三 三 二 四 三 高度 10 7 8 7 9度 层数 三 二 二 二 A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墙最大高度(m)和层数限值 10

底框和底内框砖房底层,8、9度时应为现浇或装配整体式砼楼盖, □满足 □不满足 6、7度时可为装配式楼盖,但应有圈梁 多层内框砖房的圈梁,应符合A类砌体结构圈梁要求外,还应符合:顶层设圈梁、6、7度不超三层时隔层设、超三层和8、9度时层层设□满足 □不满足 圈梁 内框砖房大梁在外墙的支撑长度不应小于240,且与圈梁相连 □满足 □不满足 多层内框砖房外墙四角、梯间四角、大房间与外墙交界处,7、8度超□满足 □不满足 三层和9度时,应设构造柱或每10皮砖设2ф6拉结筋 1.5易倒塌构件、部件及其连接构造 有无异常或不符合规定的连接 梁、柱及节点主要受力部位的混凝土不应有受力钢筋露筋或锈蚀、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剥落等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的裂缝;连接部位不应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和歪扭。 填充墙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 梁、柱及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级框架不宜低于C30,其余不宜低于C20; 实 际 材料强度 粘土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2.5; 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中型砌块不宜低于MU10,小型砌块不宜低于MU5,砌块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1)建筑物变更应由专业设计与施工; (2)变更后的结构应符合上述相关条款的要求,或已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 □是 □否 □是 □否 □满足 □不满足 外观质量 □是 □否 结构变更 情 况 遭受灾害 情 况 2.第二级鉴定 (1)应由专业单位进行受损鉴定,且经过专业设计与施工; □是 □否 (2)处理后的结构应符合上述相关条款的要求,或已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 2.1一般情况下,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 β=Ψ1Ψ2ξy ξy=Vy/Ve 2.2当房屋层数超过上表中的要求时,按设计规范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3.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1

4. 结 论 □当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要求时,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评定为满足抗震要求,给出后续使用年限。 □当不符合第一级鉴定的有关规定时,进行第二级鉴定: □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判定,(□β≥1时评为满足,□β<1时评为不满足)。 □采用设计规范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为(□满足 □不满足)。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直接评定为不符合抗震要求,亦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提出加固或其他相应措施: □1.横墙间距超表中规定,或构件支承长度少于规定的75%,或底框、底内框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不符合规范规定; □2.8、9度时砼强度低于C13; □3.仅有非结构构件的构造不符合鉴定标准规定时。 备注:在符合的选项□内打“√” 5.根据鉴定结果提出对应处理对策: □可维修,适用于少数、次要部位局部不符合 □可加固,有加固价值的情况 □可改变用途,降低使用荷载和功能,仍需加固 □可更新,无加固价值,该建筑无抗震加固价值,建议拆除。若需短期或临时使用,需采取应急措施。 备注:在符合的选项□内打“√ 鉴定人 鉴定单位 技术负责人 鉴定时间 年 月 日

12

表5

木结构房屋抗震鉴定表

工程名称: 产权单位: 1 一般规定 本鉴定表适用于8度及以下地区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架和木柱木梁等房屋。 房屋高度(≤6m) 房屋层数(≤2层) 柱、梁(柁)、屋架、檩、椽、穿枋、龙骨等受力构件无明显的变形、歪扭、腐朽、蚁蚀、影响受力的裂缝和庇病; □是 □否 外观和内在质量 木构件的节点无明显松动或拔榫; 木构架无倾斜或歪闪 墙体无空臌、酥碱、歪闪和明显裂缝。 2整体布置和构造 木结构房屋的平面布置是否有拐角或突出 同一房屋是否采用木柱与砖柱或砖墙等混合承重。 房屋两端是否有屋架支撑 在每一纵向柱列间是否设置了1~2道剪刀撑或斜撑。 围护墙是否与木结构可靠拉结 围护墙是否贴砌在木柱外侧或半包柱 3 房屋易局部倒塌部位及连接 楼房的挑阳台、外走廊、木楼梯的柱和梁等承重构件是否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 抹灰顶棚是否有明显的下垂 抹面层或墙面装饰是否有松动、离臌 屋面瓦尤其是檐口瓦是否有下滑; 3 其它需说明的情况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13

4 结论 □好: 该建筑基本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要求。 □较好: 该建筑基本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要求。 □一般: 该建筑多项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要求,应尽快采取措施 □差: 该建筑无抗震加固价值,建议拆除。 备注:在符合的选项□内打“√” 鉴定人 鉴定单位 技术负责人 鉴定时间 年 月 日

14

表6

砖石结构房屋抗震鉴定表

工程名称: 产权单位: 1 一般规定 本鉴定表适用于8度以下地区未经焙烧的土坯、灰土、夯土墙及毛石、毛料石墙体承重的下列房屋:单层的土墙、毛石墙房屋,不超过二层的灰土墙房屋,不超过三层的毛料石墙房屋。 房屋层高(≤3m) 房屋层数 其它基本情况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墙体无明显裂缝和歪闪; 外观和内在质量 梁(柁)、屋架、檩、椽等天明显的变形、歪扭、腐朽、蚁蚀和严重开裂等 土墙的防潮碱草不腐烂 2整体布置和构造 同一房屋是否有不同材料的承重墙体 墙体布置是否均匀,每开间是否有横墙 房屋立面是否有错层 楼盖的木龙骨间是否有剪刀撑 大梁是否支承在门窗洞口的上方 土墙房屋的外墙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墙体是否被烟道削弱, 砖抱角的土石墙,砖与土坯、石块之间是否有可靠连接 外墙四角,楼梯间四角,及内外墙交接处是否设有构造柱 多层土石墙房屋每层是否设有圈梁 3 其它需说明的情况 4 结论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好: 该建筑基本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要求。 □较好: 该建筑基本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要求。 □一般: 该建筑多项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要求,建议进行抗震鉴定。 □差: 该建筑无抗震加固价值,建议拆除。 备注:在符合的选项□内打“√” 鉴定人 鉴定单位 技术负责人 鉴定时间 年 月 日 15

表7

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鉴定表

工程名称: 产权单位: 一、抗震鉴定 1场地 场地类别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场地影响 □有利 □不利 □危险 □不详 场地对建筑影响的排查(6度/7度) 7、8度区建筑场地是否有不利地段 (注:有不利地段,应对地震稳定性、地基滑移及对建筑可能危害进行评估。) □进行 □不进行 注:建造于危险地段的建筑,应结合当地规划进行更新(迁离);暂时不能更新的,应专门研究并采取应急安全措施。 2地基和基础 地基基础现状 □ 上部结构无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 □ 虽有裂缝、倾斜但不严重且无发展趋势 地基基础现状鉴定 □无严重静载缺陷 □有严重静载缺陷,需审核其静载下的承载力 排查建筑为以下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丁类建筑。 □ 6度时各类建筑。 □ 7度时地基基础无严重静载缺陷的乙、丙类建筑。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土、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的乙、丙类建筑。 否则,因待排查建筑存在(为) ,故需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注:存在软弱土、饱和砂土和饱和粉的地基基础,可根据烈度、场地类别、建筑现状和基础类型,进行液化、震陷及抗震承载力的两级鉴定。符合第一级鉴定规定时,应评为地基符合抗震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静载下已出现严重缺陷的地基基础,应同时审核静载下的承载力。 2.1第一级鉴定 16

2.1.1主要受力层存在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下列情况不进行液化影响判别 □对液化沉陷不敏感的丙类建筑 □符合现行设计规范GB50011液化初步判别要求的建筑 2.1.2基础主要受力层存在软弱土时,下列情况不进行地震作用下沉陷估算 □8度时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大于80KPa。 □8度时,基底下土层厚度不大于5m 2.1.3采用桩基建筑,下列情况不进行抗震验算 □现行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不进行桩基抗震验算的建筑 □位于斜坡但地震时土体稳定的建筑 2.2第二级鉴定: 按鉴定规范4.2.6-4.2.10条规定进行抗震承载力的验算。 3 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二、结论 1抗震鉴定 □该建筑所在场地满足抗震要求; □该建筑处在不利地段,应迁离或采取应急措施。 □该建筑地基基础不存在软弱土饱和沙土和饱和粉土情况,满足抗震要求; □该建筑地基基础存在软弱土饱和沙土和饱和粉土情况,但满足第一级鉴定要求,即满足抗震要求; □该建筑地基基础存在软弱土饱和沙土和饱和粉土情况,不满足第一级鉴定要求,即不满足抗震要求,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后进行处理。 鉴定人 鉴定单位 年 月 日 技术负责人 鉴定时间

17

表8

1. 一般规定 房屋高度 房屋层数 结构类型 设计图纸 山东省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表

□有 □无 墙体厚度 墙体类别(材料) 建造时间 注:①房屋层数不包括全地下室和出屋顶小房间;层高不宜超过4m。 ②房屋高度系指室外地坪到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③房屋上、下部分墙体类别不同,按上部墙体类别确定。 墙体不空臌、无严重酥碱和明显闪歪 □是 □否 □不详 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自承重墙及□是 □否 □不详 其交接部位无明显裂缝 外观和 木楼、屋盖构件无明显变形、腐朽、蚁蛀和严重开裂 内在质量 混凝土梁柱及其节点仅有少量微小开裂或局部剥落, 钢筋无露筋、锈蚀 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和歪扭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是 □否 □不详 外观和 内在质量 梁、柱及节点主要受力部位的混凝土不应有受力钢筋露筋或锈蚀、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剥落等严重缺□是 □否 □不详 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的裂缝;连接部位不应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填充墙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 梁、柱及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是 □否 □不详 实 际 粘土砖的强度等级 材料强度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 2.鉴定单元安全鉴定的判定 2.1地基基础(子单元) 18

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反映在上部结构的沉降裂缝、变形和位移 □有沉降差( )缝宽( ) □无 □有 是否建在斜坡上或毗邻深基坑 (注:有,应进行地基稳定验算) a稳定 b已停止滑动 c可能再滑动 d目前有滑动 □有 □无 是否对地基基础质量有异议要求进行承载力验算 a符合设计规范 b不符合设计规范 □无 近两年是否受到过外因干扰(注:有,应简要描述) 2.2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 2.2.1结构构件安全 □有( ) □无 承载能力评定 任一轴线含量( %) R/γoS(注:结构质□cu,≥0.9(0.85), 该级构件含量总数( %),每楼层含量( %),任一轴线含量量符合设计要求时可( %) 不再进行承载力验算□du,<0.9(0.85), 该级构件含量总数( %),每楼层含量( %), 任一轴线含量直接定为au) ( %) □au,墙柱高厚比符合现设计规范要求,构造无异常 □au,≥1 □bu,≥0.95(0.9),该级构件含量总数( %), 每楼层含量( %), □bu,完好程度比上一级稍差,该级构件含量总数( %),每楼层含量( %),任一轴线含量( %) 构造和连接 □cu,高厚比超过限值10%,有缺陷,已导致构件开裂变形等,该级构件含量总数( %),每楼层含量( %),任一轴线含量( %) □du,问题比上一级更严重,该级构件含量总数( %),每楼层含量( %),任一轴线含量( %) 墙柱是否有位移(倾斜) □□有 cu,存在问题,该级构件含量总数( %),每楼层含量( %),任一轴线含量( %); du,问题明显,该级构件含量总数( %),每楼层含量( %),任一轴线含量( %); □无 过梁中部或支座是否存在裂缝、跨内是否有集中荷载 其他明显的受压受弯受剪裂缝 纵横墙交接处是否有通长竖向裂缝 墙体最大裂缝是否有大于5mm情况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变形和裂缝 结构布置 □合理(Au/Bu) □不合理(Cu/Du) □施工质量无异常能起到封闭作用(Au/Bu) 2.2.2 圈梁构造 □存在相反问题(Cu/Du) 结构整体性安全 结构间联□设计合理,连接正确,无松动变形或残损(Au/Bu) 系 □存在相反问题(Cu/Du) 2.2.3 单层建筑 □顶部无位移(Au/Bu) □顶部有位移(Cu/Du) 19

结构侧向位移 □顶部无位移或层间无位移(Au/Bu) 多层建筑 □顶部有位移或层间有位移(Cu/Du) 是否有变形、裂缝或经过加固 □有 □无 2.3楼梯 3 结论(鉴定单元) □Asu无整体承载影响,房屋安全,允许极少数一般构件采取措施 □Bsu少数构件包括个别主要构件应处理,尚不影响整体承载,房屋基本安全 □Csu整体应采取措施且少数构件应立即采取措施,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尚可处理后继续使用 □Dsu 整体上应立即采取措施,整体承载受到严重影响,不应再继续使用 说明:当建筑安全评定达到C级时,还应进行更深一部的抗震鉴定,抗震鉴定按相关要求对应的建筑类别(A、B、C)单独进行。 鉴定人 鉴定单位 技术负责人 鉴定时间 年 月 日

20

表9

校舍综合防灾鉴定报告

工程名称: 产权单位: 鉴定单位(盖章) 自保措施 抗淹没抗洪鉴定结论 水冲击鉴定 鉴定报告编号 鉴定组成员签字 负责人 鉴定单位(盖章) 鉴定结论 抗风能力验算 鉴定报告编号 鉴定组成员签字 负责人 鉴定名称 鉴定单位(盖章) 鉴定结论 其他鉴定 鉴定报告编号 鉴定组成员签字 负责人 综合防灾评价 综合鉴定结论 □安全 后续使用年限: 年 □不安全 处理意见: □加固改造 □拆除 单位资质 □有 □无 单位资质 单位资质 预警避险措施 鉴定报告日期 □有 □无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鉴定报告日期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鉴定报告日期 21

其他建议: 此表每栋校舍填写一份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