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1:
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还有弟弟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也就是那座小县城,去寻她的坟。
母亲去得突然,四十出头,便倒在她和父亲所在的造纸厂的车间里。那天是4月15日,还有两个来月,我就要参加高考。父亲犹豫再三,还是告诉了我。父亲指着饭桌上一个黑漆漆的骨灰盒,对我和弟弟说,你妈在里头。说完,看也不看我们,扭头出去,一屁股坐在家的门槛上,默默地抽烟,任凭我和弟弟在他身后哭得死来活去。
母亲的坟,说坟也不是坟。我们全家,除了造纸厂分发的两间低矮潮湿的平房,便上无片瓦,下无寸地。母亲葬在哪里,还真是个问题。父亲袖着手在外面寻摸了一天,回来等天黑严实了,重新领着我和弟弟出了门。黑乎乎的山道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父亲扛着铁锹,打着手电筒萤火虫般地在前面引路,我怀里捧着母亲的骨灰盒跟在他身后,再后面是紧紧拽着我衣角的弟弟。我们三人做贼一样,蹑手蹑脚,悄然上了县城西郊的观音山。观音山是一座孤山,树木葳蕤,山虽不高,却能俯视整个县城。从观音山的北面上山,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翻过山顶,到了南面的半山腰,衍生出一个岔路口,往左是回县城,往右是去造纸厂的一条小路。父亲在岔路口站立了一会儿,带领我们往左走了下去。走了两百步,父亲指了指路边,叹了口气,说,就这里吧。
一个小时后,母亲的骨灰盒,被我们安葬在一个小土包下面。父亲生怕别人发现,特意弄了一些草皮盖在新土上,还移栽了两棵小树侍立两旁作为记号。临下山时,我们三人站在母亲的坟前,望着山脚下的一城灯火,神情漠然,彼此不
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父亲指着遥远的南方,说,这样也好,以后你妈每天都可以看见我们了。
如父亲所愿,我总算为他争了口气,被南方一所大学录取了。父亲也因为母亲的早逝而惊忧万分,执意要离开造纸厂这个污染严重的伤心之地,带着弟弟南下去打工。也就是说,我们全家搬离了这座县城,从此故乡变异乡。走的那天,父亲独自去母亲的坟前坐了半晌,返回时,又深情凝望着曾经生他养他的小县城,良久,良久……。我感觉他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望着魂不守舍的父亲,我装着没心没肺的样子,把锁匙交还给单位上来接管的人,对父亲说,走吧,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天下之大,何愁没有家!
母亲的离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是巨大的灾难和难以言说的悲恸。十年间,我们三人聚在一起,从不敢谈起母亲,甚至连她的照片也刻意地藏了起来。就像一个难以愈合的伤疤,夜夜隐隐作痛,却被我们不约而同地捂了个严严实实,谁也不愿意去揭开它。是的,如果不是因为父亲刚刚被医院查出肝癌晚期,没人会主动提出去寻她的坟。
可是,坟没有了。我们回到县城是日暮时分,和上次一样,沿着观音山北面的那条山路上了山,翻过山顶,等来到山南面的那个岔路口时,不由惊呆了。岔路口的右边,依旧是树木葱茏,依旧是那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下,依旧是造纸厂五颜六色的污水在山脚下的小河里肆意流淌。岔路口的左边,别说两百步,就在不到一百步的地方,那条拐下去的小山路硬生生地被一圈围墙砍成了断头路。围墙里面,搅拌机轰鸣,工人们紧张忙碌,一栋栋别墅在一堆堆凌乱的钢筋水泥中张牙舞爪。父亲惊得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最后一只手捂住心口,浑身抽搐,痛苦地蹲了下去。我和弟弟顿时醒悟过来,忙跑过去一把搀住他喊,爸,爸,您怎么啦?
好一会儿,父亲才缓过一口气来,手指着围墙里面,抽泣着说,你妈的坟……
我妈的坟……我脑海里高速运转着,惶然四处张望。突然,我指着岔路口的右边,急中生智地说,我妈的坟不是在那里吗?您,您记错了呢。
我怎么可能记错?父亲抹了抹眼泪,惊讶地问。我朝弟弟使了个眼色,弟弟立马反应过来,忙在一边附和道,您肯定是记糊涂了,我和哥哥明明都记得是在右边。你那晚不是还说,右边好,男左女右,葬在右边,你妈就可以守住我们在造纸厂的那个家了。
是吗,我有这样说过?父亲将信将疑地问。我和弟弟猛点头。父亲犹豫了一下,便朝岔路口的右边望了望。
岔路口的右边,大概是两百步的地方,有一棵大树矗立在路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干笔直粗壮,高耸入云。父亲疾步走了过去,踮起脚尖,一把抱住大树,将脸亲昵地贴在树干上,嘴里喃喃自语,仿佛在倾诉什么。
那一刻,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在忧虑:父亲没几天活头了,他老人家走后,该何处安息? 阅读专项练习题目: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写“我和父亲还有弟弟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也就是那座小县城,去寻她的坟”,是为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坟”的有关回忆做铺垫。
B.“父亲犹豫再三,还是告诉了我”一句,反映出“父亲”的复杂心理:既不想因“母亲”的去世影响到即将高考的“我”,又不得不告诉“我”实情。 C.小说写“黑乎乎的山道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与“山脚下的一城灯火”形成鲜明对照,渲染凄凉气氛,表明“父亲”向往光明。
D.“我们”三人聚在一起,从不敢谈起“母亲”,甚至连她的照片也刻意地藏了起来,是因为不愿意触及“母亲”去世这一巨大的灾难和悲恸。
E.小说写“我”急中生智,用谎言告诉“父亲”说“母亲”的坟是在岔路口的右边,反映出“我”对“父亲”的担心,而事实上“父亲”却早已知道了真相。 2.小说用大量篇幅写到了“母亲的坟”,请简要梳理与“母亲的坟”有关的情节。(6分) 答:
3.小说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 答:
4.小说为什么要以“好大一棵树”为题?请简要探究其用意。(8分) 答:
高考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2:
我伸展着双腿坐在起居室的桌前,随手拿起一封信看起来,这是一封来自玛递尔百货商店的信,信中说我们欠他们一百七十五元钱。我愣住了,这肯定是误会了,因为我和詹妮特从来没有花过这样一笔钱,因为我们俩人已合计好,存钱付买房的首批付款。我又端详了一下账单,走进卧室,看见妻子詹妮特正蜷缩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一份杂志,我对她说:“玛递尔百货商店给我们寄来了一份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肯定是搞错了,会不会是十七点五元呢?”妻子没有回答,她只是慢慢地把杂志放到胸前,平静地说:“这件事我想暂时先不要管它好吗?” 我突然意识到:妻子可能花了这些钱。我两眼紧紧地盯着她,好像现在开始,我才认识她。妻子微笑着对我说:“我到时去支付这些钱不就得了。”“不,我想知道的是:你究竟用这些钱买了什么东西。我并没有看到家中添置什么新东西啊!”妻子垂下眼睑,低声说:“巴克,这是我自己想买的东西,我不想告诉你。”我听到这更加迷惑不安了。这笔钱的花销,意味着我们将要推迟一个月买房了,更糟的是:我能够再信任她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呢?我厉声对她说:“你不要兜圈子了,我想知道你究竟花钱干了些什么,我有权知道。”
妻子轻轻地碰了碰我的胳膊,温和地说:“不要生气,好吗?你最近很辛苦,但是你的情绪似乎太激动了,这样很不好。”听到这些话,我更生气了,但是妻子也开始变得尖锐起来,她对我说:“我同你结婚,并不意味着我失去拥有私人秘密的权利。”忽然,我想起来一件事,肯定是那条该死的貂皮围巾引起的。卡洛尔在两个月前曾买了一条貂皮围巾,妻子看了满眼羡慕之意,就在玛递尔百货商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她那欣赏貂皮围巾的情形又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我对妻子说:“你耍了一个小把戏吧!我知道你买了什么,我真想用诅咒的方式来阻止你的行为。你是一个挥霍者,还以为我是一个大傻瓜呢!”妻子对我说的这番话感到气愤,她立即跳下床,两脚踏在地毯上,“难道你想象中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吗?”她喊着,看到她开始气呼呼的样子,我顿时溢出了一点莫名的满足感。妻子对我的积怨像洪水迸发般一股脑儿地向我涌来:“你知道爱情是什么吗?我想,你还得花很长时间去寻找它吧?我要乘出租车去我母亲那里,你不要用电话来干扰我,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这时,我才发觉,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了,但我没有向她让步,我想她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会对她生这么大的气,我可不是那种可以让人任意摆布的人。
第二天早晨,在办公室里,我埋头工作,没有与人攀谈,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的情绪。当用完午餐返回办公室时,碰见了比尔汉姆瑞,他向我展示了一套新的高尔夫球用品,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也买一套最钟爱的高尔夫球用品,那么不是和妻子的矛盾就扯平了吗?
这天下午,我去了高尔夫球俱乐部,并把用品拿回了家。我在家里地板上挥杆击球,一个球骨碌碌地从起居室滚动到卧室,钻进了妻子半开的壁柜中。这壁柜很大,里面很黑,妻子的很多衣物还挂在这里。我弯腰在里面摸索着找球,手忽然碰到一个硬东西。原来这是一个大盒子,里面竟然放着一套漂亮的高尔夫球用品,比我见的那些都要好,从盒上的标牌上可以看出,这些全部购自玛递尔百货商店。忽然,我记起来一件事,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将在这个星期二,细想起来,
我竟没有能为妻子买点什么礼物,妻子想用她的爱心给我一个惊喜,然而,我却是多么的愚蠢可笑啊!
我想,我有一件事情必须立即去做,那就是:明天立即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悄悄地把它放在我的壁柜里。 阅读专项练习题目: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对玛递尔百货商店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疑惑不解,而詹妮特却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杂志,因为她知道这笔钱的底细。
B.“我”认为一百七十五元钱被詹妮特挥霍掉致使我们要推迟一个月买房,这正是“我”当时觉得不能够再信任她的原因。
C.“我”明白了妻子用一百七十五元钱为“我”买高档高尔夫球用品后,准备为她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这样就不欠她人情。
D.詹妮特说“我同你结婚,并不意味着我失去拥有私人秘密的权利”是由“我”态度恶劣引起的,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E.这篇小说借助人物的对话揭示了矛盾冲突,并且层次清晰地表现了詹妮特对“我”的态度由平和、耐心到不满、怨愤的变化。
6.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安排有多方面的特点,请任选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6分) 答:
7.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8.“我”对妻子的爱心经历了一个由误解到理解的过程,请你就对“误解”或“理解”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阅读专项练习题答案解析:
1.BD[A项“为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坟的有关回忆做铺垫”概括不够准确,还为引出对“母亲”以及造纸厂的严重污染等的回忆做铺垫。C项说“表明父亲向往光明”牵强附会,也于文无据。E项说“事实上父亲却早已知道了真相”错,原文中“父亲将信将疑地问”一句,表明“父亲”并没有“早已知道了真相”。] 2.清明节“我”和“父亲”及“弟弟”回故乡寻找“母亲的坟”——回忆中“父亲”领着“我”和“弟弟”找“母亲的坟”址并为“母亲”做“坟”——在山南岔路口左边,“父亲”猜想或意识到“围墙里面”的建筑施工会毁掉“母亲的坟”。
3.①深爱妻子:安葬妻子的骨灰盒后,生怕被别人发现,特意弄一些草皮盖在新土上,还移栽了两棵小树作为记号;走的那天,独自到妻子的坟前坐了半晌;为妻子的坟会因建筑施工毁掉而痛心。②饱经忧患:因妻子的早逝而惊忧万分,执意要离开造纸厂这个污染严重的伤心之地,带着孩子南下打工,且长期不敢回家乡;身患癌症,担心自己死后没有安息之处。③故土难离:尽管是执意要离开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但走的那天,却好长时间深情凝望着曾经生他养他的故乡——小县城。④渴望环保:他“一把抱住”一棵大树,“将脸亲昵地贴在树干上,嘴里喃喃自语”,渴望大树不要被污染、被毁掉,而应得到保护,永远枝繁叶茂。 4.①“好大一棵树”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憧憬,以“好大一棵树”为题,意在引发读者的审美情趣,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小说的结尾部分写到“好大一棵树”,如“有一棵大树矗立在路边。大树枝繁叶茂”等,以“好大一棵树”为题,意在使小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③“好大一棵树”与“造纸厂五颜六色的污水在山脚下的小河里肆意流淌”“一栋栋别墅在一堆堆凌乱的钢筋
水泥中张牙舞爪”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以“好大一棵树”为题,意在揭示美好的自然环境遭到人为污染、破坏的严酷现实。④“好大一棵树”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生存、生活环境的向往之情,希望美好的自然环境免遭破坏,得到保护,以免将来无安息之地的强烈愿望;以“好大一棵树”为题,意在彰显小说的主题。 5.DE[A项詹妮特“津津有味地看杂志”与“知道这笔钱的底细”没有因果关系,此时她并不知道“我”收到催还欠款的信。B项“这笔钱的花销,意味着……我能够再信任她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笔钱花出去,致使我们要推迟一个月买房;这笔钱花在哪里,妻子有意回避,这是“我”不能够信任妻子的原因。C项“这样就不欠她人情”不是“我”的本意,“我”此时已经理解了妻子,用这种方式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忏悔和对她的回报。]
6.①开篇设置悬念。“我”知道“我”和詹妮特从来没有花过175元这样一笔钱,玛递尔百货公司却给我们寄来了一份这样的账单,吸引读者阅读下去一探究竟。②结尾情节反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解开读者对“我”为什么会收到账单的疑惑,原来妻子花钱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我”,既升华了人物性格,深化了主题,又使故事留下不尽的余味。③以“我”的情感发展为线索,先写“我”对妻子的猜疑、气愤、报复,再写“我”发现妻子的爱心,最后写“我”决定以爱心回报妻子,使小说脉络清晰。④伏笔暗示,前后呼应。前文妻子平静地说:“这件事我想暂时先不要管它好吗?”这么大一笔钱,她竟然无动于衷,为后文她用这笔钱为“我”买东西作了暗示。前文写妻子羡慕、欣赏貂皮围巾,为后文写“我”要为她买貂皮围巾埋下伏笔。有助于全文收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⑤使情节起伏有波澜。使人物的性格在对话中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生动性和可读性。
解析小说故事情节结构常见的特点: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线索、情节一波三折、结尾出人意料等。本题可结合具体内容从以上结构特点分析。例如,小说第一段最后一句,妻子平静地说:“这件事我想暂时先不要管它好吗?”这么大一笔钱,她竟然无动于衷,为后文她用这笔钱为“我”买东西作了暗示。
7.①自以为是:“我”怀疑妻子,毫无根据,“我”对妻子的话的弦外之音不去明察,觉得好像通过这件事终于认清了她,认定她挥霍钱财还耍把戏。②心胸狭窄:“我”一再追问妻子用这些钱干了什么,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那种可以让人随意摆布的人,对妻子寸步不让。③知错即改:“我”知道了妻子用这笔钱为“我”准备了一份礼物后,当即决定第二天立即为她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弥补自己误解妻子的过失。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方面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作者的倾向、其他人物的评价具体分析。例如,“我”怀疑妻子,毫无根据,“我”对妻子的话的弦外之音不去明察,觉得好像通过这件事终于认清了她,认定她挥霍钱财还耍把戏。
8.(观点一)误解常是由不分青红皂白引起的。①“我”怀疑妻子花了欠账单上的175元钱,其实毫无根据;②“我”要搞清楚175元钱买了什么,而妻子为了给“我”惊喜,故意隐瞒回避,不告诉“我”,“我”居然对妻子失去信任,恶言相加;③“我”最后明白真相,意识到自己不分青红皂白误解妻子的莽撞和愚蠢。
(观点二)理解别人需要爱心。①“我”只凭感觉判断妻子挥霍钱财,对她造成了伤害,是因为自己抛开了爱心;②妻子羡慕、欣赏貂皮围巾,“我”当时没有理解她的需要,是因为“我”没有拿出对她的爱心;③“我”发现了妻子为“我”买的高尔夫球用品,理解了妻子的良苦用心。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解答此题,可先任选一个方面,例如,选取“误解”,再从文本中找到引起误解的事情及原因、经过、结果及启示等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然后,通过对误解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何避免以后再误解别人,理解别人需要爱心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