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说课稿 人文学院 孙雪竹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秘书学》是我院高职文秘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秘书基本知识、秘书职业素质和较强的秘书实践能力。课程的内容也是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核心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公文写作与处理》、《档案管理》及专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全面为学生解读什么是秘书和秘书工作,秘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秘书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等,学生通过秘书学理论的学习和一定实践训练,对现代秘书有一个初步的框架性认识,掌握秘书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具备必备的秘书学理论,明确秘书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熟悉秘书工作内容以及熟练掌握一些秘书职业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打下基础并为将来的秘书职业生涯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以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秘书工作。 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秘书岗位要求,处理操作秘书各项日常工作事务,包括接听与拨打电话、办公室环境的维护、日程安排与计划、接待、约会安排、值班工作、邮件处理等;
(2)能够运用所学的文书知识完成文书撰拟与处理工作; (3)能熟悉先进的秘书办公设备基本操作与维护;
(4)能够拟定大型会议预案、能够组织大型会议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大型商务活动、能够做好商务谈判的辅助工作;
(5)能够在调研中准确、规范收集、整理、归类信息;
(6)能运用沟通协调方法和技巧,正确处理日常事务工作中上下关系、同事关系、社会关系。
2、知识目标:
(1)熟悉秘书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秘书职业的工作内容及素质和能力要求;
(3)全面掌握秘书各项日常工作事务包括接听与拨打电话、办公室环境的维护、日程安排与计划、接待、约会安排、值班工作、邮件处理等内容的操作规范及要点;
(4)熟悉文书撰拟与处理规范、要求与程序;
(5)掌握会务与商务活动等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规范; (6)掌握明晰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和传递的知识; (7)沟通和协调的艺术和技巧。 3、素质目标:
(1) 培养良好的交际个性 (2)团结协作的精神 (3)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4)参与决策、组织协调能力
(5)健康的心理素质,特别是秘书人员应具备的辅弼意识、信息意识、创造意识、自我意识等
1
(6)从多种思路、多种角度、多种方法来探求同一种事物的思考方式,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7) 谨言慎行、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
(8)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 (三)理念思路
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模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 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项目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团队建设
本课程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优质“双师型”队伍。课程组 8人,老、中、青结合。高级职称6人,占教师总数的75%。硕士学位3人,占教师总数的37%。省级普通话测试员5名,“双师”教师比例高达75%。
三、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组织
以秘书职业工作流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同时,根据社会对秘书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建立了课程内容遴选机制,特别强调内容要根据行业发展态势和社会实际最新要求不断更新,并充分反映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内容组织,构建了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课程教学模块,形成了模块化课程结构。课程教学模块体系具体如下:
职业认知模块:了解秘书从业环境、秘书素养与可持续性发展(秘书职业生涯规划)。
基本技能模块:日常事务处理、会务工作安排、接待与商务活动安排、信息与调研训练、沟通与协调实践
综合测试模块
本课程严格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每个教学模块都设计了具体的项目任务。如基本技能模块中的会务工作安排,结合院部的活动的筹备进行实训。
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课内实训、课程综合实训、课外校内实习、顶岗实习五大版块构成。通过强化课内实训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校内课程综合实训,一方面,使实践教学的课时达到本课程总课时的50%,另一方面,也使实践教学内容直接针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最后通过课外校内实习和顶岗实习,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课程教材资源
1、课程教材:选用教育部国家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秘书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方晓蓉、方国雄主编,2007年版)及配套教学资源,保证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进入课堂。
2、校本教材:为配合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需要,课程组拟编写《秘书学案例分析》《秘书综合技能实训指导书》、《毕业实习指导书》等校内讲义,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秘书职业认知和基本技能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秘书工作的系统性,注重案例分析和项目任务的设置,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
2
近年来,学院拨专款原有校园网进行升级,建成了带宽 M、拥有 多个节点的校园网;图书馆开通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网络图书资源,开通了“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信息资源;这些资源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秘书学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活动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这种模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教学中,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变成实践的能力。教师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且引导、点拨更多的是把知识加以引伸,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本课程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岗、证、课”沟通,参照国家秘书职业标准和认证内容,构建了以秘书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块,从而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职业认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课程模式设计上,我们还采用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利用学院各职能处室办公室、校外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采用工学交替,通过真实任务和顶岗实习,不但让学生熟悉现场工作流程,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增强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教学方法
《秘书学》作为专业核心主干课,一方面要把基本知识讲透,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去解决秘书工作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严格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改变了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做,并在仿真的业务环境中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我们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行行为引导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情境法、启发讨论法、现场演示法等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中“项目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效果最为突出。
1、项目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 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基础上,我们参考现代教学理论,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应终身学习思想和学生实际的“项目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
这种方法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按照“任务提出、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任务分析、相关知识技能点学习、项目实现、项目评价、项目拓展”7个环节完成教学过程。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归纳、去掌握,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我能”、“我会”、“我要”这样的积极的心理和行为态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离开教师,超越教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根据不同的项目任务,在项目实现环节,我们也会选用或综合运用讨论启发、角色扮演、现场演示、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如接待任务,我们采用角色扮演;会场的选择与布置,我们采用现场演示,这些做法,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案例教学法
受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限制,在教学中,我们大量使用了案例教学法。 案例导入法。以“案例”引导,让学生带着疑问一边听课一边思考,从中寻
3
求能解答疑问的秘书学原理、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分析法。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引申、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以事实为依据、理论为准绳,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巩固加深已学的知识,进而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案例”陈述自己的观点,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抓住“案例”的关键点,如何分析案例。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分析学生的发言,解答学生的提问,并对案例进行总结。
走出去“找案例”与请进来“讲案例”相结合。学生走进企业办公室,见习办公室事务、文书处理、来客接待等秘书实务,加深了对秘书职业和企业工作环境的了解,强化了实践操作能力;公司经理、办公室主任进课堂进行秘书理论与实践的系统讲座,既拓宽了学生对秘书职业的宏观视野,又增进了学生解决实务的能力。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首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如多媒体教学、录像观摩等,打破了师生之间单一的“传授——接受”模式,实现了高度开发的师生互动模式;教学形式实现了图、文、声、像并茂。扩大了课堂信息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次,运用软件虚拟现实的技术,虚拟项目、虚拟情境、虚拟工作过程,通过这些虚拟的仿真环境,架起“学”与“做”的桥梁,实现所学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再有,学院网站开辟了师生论坛,学生可以在论坛上查询信息、追踪行业动态、搜索工作案例;也可以在论坛上与同学或老师讨论专业问题。
五、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部分:整体设计
根据学生认知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7大项目,采取以下教学环节:
引入职业知识----收集整理信息---完成课堂任务---展示与讨论----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布置作业-----完成报告
第二部分:教学单元设计
课题:秘书的日常事务工作――商务旅行安排 能力目标:
1.能熟练收集网络交通旅行信息; 2.会熟练编制旅行计划和旅行日程表;
3. 能熟练完成文稿的合理排版、邮件发送。 知识目标:
1.能熟练掌握旅行工作安排的主要程序;
2.熟悉旅行计划的内容、旅行日程表的格式要求与内容; 3.熟悉乘车、乘船、乘机旅行和预订票务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旅行计划、旅行日程表的制定; 2.商务旅行的注意事项;
3.电子文稿的合理排版和邮件发送。 教学难点:
旅行计划、旅行日程表制定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4
步骤一:新课导入――商务旅行安排(5分钟)
1.提问:秘书日常事务工作繁忙,服务工作是第一性的,想想:秘书服务工作主要有哪些?(大家思考,个别回答,强调“三办”)?
2.引入:企事业单位由于工作的需要,领导会经常出差、旅行。很多旅行任务甚至是临时性决定下来的。但无论是国内出差还是国外出访,短期出差还是长期出差,在每次出差之前,秘书都要为领导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3.提示:同学们可能会想:旅行有很多形式?私人旅行、公务旅行等。列出几项旅行形式,请同学们判断,哪些是属于领导商务(公务)旅行?(讨论分析)
4.商务旅行需要计划,那么什么是旅行计划?有什么要求?我们先可以通过一个训练,进行体会、掌握。
步骤二:实训――商务旅行方案设计(50分钟)
背景材料:以2007年12月,湖州市金洲集团副总经理黄某某前往西安,与西安市第二建筑集团公司谈判管道订购事宜,具体细节材料请看实训指导方案。课外完成实训报告。课堂任务:
1.为黄经理设计西安商务旅行计划,具体日程安排表; 2.收集和整理湖州到西安交通和住宿相关信息(航空信息); 3.将计划、日程表电子文稿发送到教师信箱。
4.归纳:好,我们刚才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我们知道了旅行计划是领导出差是否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前提,一份合理、周全、程序规范的旅行计划,能保证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学习本节内容要达到什么能力目标呢?就是能熟悉旅行安排工作的主要程序,学会从领导商务旅行的食、宿、行、事务等多个方面,编制旅行计划和旅行日程表,做好秘书的服务工作。那么规范的旅行计划和日程表到底有什么要求呢?
步骤三:比较分析规范的旅行计划与日程表的内容和要求(30分钟) (一)展示与讨论(10分钟) 1.展示:
(1)学生训练成果――刚才设计的方案与日程表;
(2)“领导商务旅行相关案例”――规范、典型的商务旅行活动计划、旅行日程表。
2.随机请2位同学分析自己设计的方案与规范的方案差距在哪? 3.教师对学生作业总体评价。
4.归纳:好,我们刚才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我们知道了旅行计划是领导出差是否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前提,一份合理、周全、程序规范的旅行计划,能保证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学习本节内容要达到什么能力目标呢?就是能熟悉旅行安排工作的主要程序,学会从领导商务旅行的食、宿、行、事务等多个方面,编制旅行计划和旅行日程表,做好秘书的服务工作。那么规范的旅行计划和日程表到底有什么要求呢?
(二)教师讲解规范的方案设计要点(20分钟) 1.旅行计划 (10分钟)
旅行计划结构要求简述。对照学生作业比较分析。说明:一份周密详细的旅行计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时间; (2)地点;
5
(3)交通工具; (4)具体事项。 2.旅行日程表(10分钟)
提问:什么是旅行日程表?应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分析其合理性(学生思考2分钟)
教师总结:旅行日程表实际上就是旅行计划的具体细化实施表。教师提供旅行日程表一般参考格式(电子版本),分析讲解(8分钟)
步骤四: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教师总结今天授课的主要内容。
2.布置作业:根据训练、分析,修改实训作业,将电子稿发送教师信箱;完成实训报告。
六、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决定了课程考试模式的多样性,我们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课证通融”的课程考核体系。我们改变了单一的试卷考核模式,采用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现代高职教育考核体系:理论考试借鉴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考试模式,分为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工作实务三大部分,分别占30%、30%、40%;实践操作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质量和创新点,分为工作方案(报告)、完成时间和质量、答辩三大部分,分别占30%、40%、30%,采用校内老师、现场专家、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以上是我对《秘书学》这门课程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