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卫生间渗漏原因与对策
作者:舒芷珩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20期
摘 要: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下,房屋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严重的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这些质量问题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卫生间漏水问题,导致漏水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材料问题、管道问题与施工工艺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住宅楼卫生间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住宅楼卫生间;渗漏原因;对策
在房地产开发工作的进行下,商品房销量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质量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投诉率最高的就是卫生间漏水问题。引起住宅楼卫生间渗漏的问题包括防水材料质量与施工质量问题两个方面,以下就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1 住宅楼卫生间的渗漏原因分析 1.1 由于材料引起的渗漏
目前,在市场中,有多种类型的防水材料,如GS涂膜防水材料、聚氨酯涂膜材料、有机硅刚性防水材料、高分子卷材防水材料等,防水的性能与类型不同,施工要求也存在差异。以常见的聚氨酯涂膜材料为例,此类材料的防水性能理想,但是只有在施工层面干燥、平整的情况下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1.2 管道堵漏引起的渗漏
卫生间厚度往往比其他地方薄,加强目前的住宅楼采用的都是现浇混凝土,在施工时,如果管道孔过小或者预留位置出现偏移,就需要重新凿孔才能满足安装需求。在施工时,部分人员未按照操作进行,使用大锤进行砸凿,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出现积水渗漏问题。且如果管道动口堵塞不到位,也容易引起渗漏问题。 1.3 防水施工工艺的问题
防水施工工艺对于住宅楼卫生间的防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基层的杂质未清理干净,没有设置第一道防水层,或者管道与阴阳角位置未压实,也会影响防水性能。此外,如果防水工艺不科学,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施工,验收不到位,也会影响施工的质量。 2 如何解决住宅楼卫生间的渗漏问题 2.1 把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为施工方,必须要具备品牌意识,如果放任自流,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到现场,必然会影响到后续施工效果。作为采购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端正采购态度,避免被金钱蒙住自己的双眼,所有防水材料,要一次性进场,如无质量问题禁止二次调换。此外,还要注意防水材料质量的检查,及时开展防水材料试验,如果材料具有弹性,说明材料质量符合要求,若弹性较差,那么说明材料可能存在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要求他们了解每一种材料的使用要求与特性,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尽量选用不易发生渗漏的管材。如给水管道选用PVC或PPR。暗装或装在找平层内的管道一般选用热熔接的PPR管道或金属复合管较为适合。
2.2 采用合理的管道堵漏方式
作为施工方,需要按照设计要求来预留好管道位置,固定好预做模板,完成后,由专人进行复核,避免出现移位问题,如果发生移位,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与纠正。而在孔洞形状上,以杯状形为宜,在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要做好压实工作,控制好模板拆除速度,避免对洞口的混凝土产生破坏。在堵洞的选择上,需要采用大于楼板标号的细石混凝土,避免堵塞混凝土块以及砖块。对于混凝土上口位置的设置,需要稍微低于楼板面,避免发生鼓包问题,在堵洞时,要边倾倒混凝土,边进行捣实处理。在堵塞完成后的4~5d即可进行蓄水试验,若出现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处理。 2.3 做好防水施工工作
在卫生间地面的套管和立管施工完成且检验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平层的施工,厚度以20mm为宜,水泥要采用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则使用中砂,石子粒径控制在0.5~1.5cm,在级配方面,稠度控制在35mm,体积比为1:2.5,在施工前,先清理好基层的杂物,对于表面光滑的区域,需要先进行凿毛处理,将基层与找平层连接牢固。再补平区域硬化之后,先使用淋水处理法进行处理,找平层泛水坡度控制在2%为宜,阴阳角管道区域应该做成弧形,略高于周围地面,在凝固之后,即可进行压光处理,保养时间控制在7天以上。防水施工完毕后,要将卫生间的所有地漏、下水口等内侧封堵后,进行蓄水试验,蓄水高度在20cm左右。24h后检查,若蓄水液面若无明显下降,管道接口和下一楼层的卫生间的四周墙面和顶面没有渗漏现象说明防水处理成功。如有渗漏要立即返修,再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直到不渗漏为止。 3 结语
导致住宅楼卫生间渗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施工方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意识,认真控制好每一道程序的施工质量,把好材料质量关,在管道堵漏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确定,只有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防漏效果。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孔令,张津伟,储潇姝,化国栋.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探析[J].中华建设,2016(10).
[2] 赵雅兰,康李,王英超,周晓明.住宅工程有关渗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辽宁建材,2011(11).
[3] 陈宝贵,王惠新,张敏.厕浴间渗漏综合治理技术刍议[J].中国建筑防水,2010(18). [4] 吴文忠,岳佐胜,曾丽华.厕浴间渗漏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