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班班通”工程建立推动着教育信息化进入纵深开展阶段。为推进班班通切实有效地应用,通过对郑州市县及市直公办中小学实地考察,了解和分析教师的详细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平台资源建立、吸引学生参与、加大学校鼓励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提高班班通的有效应用及可持续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班班通 教师能动性 学生参与 学校鼓励
郑州市自20xx年开始实施“班班通”工程,4年来已投入资金4亿元,实现郑州市所有县及市直公办中小学百分之百覆盖。班班通的普及应用给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宏大的变革,先进设备和信息化环境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方式,更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甚至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纳入到这个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课堂。笔者通过对班班通的实际应用状况进展调查与分析,着重反思小学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乏,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本研究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相结合,以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教师如何使用“班班通”,因此,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使用及感受调查,从教师的使用观念、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和创新、教师的培训需求等方面全方位了解教师作为班班通使用主体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
1.教师的详细使用及观念
教师的使用观念存在偏差是教师和教育未来开展的隐患。不少教师都反应使用班班通挺方便的,大量现成的课件和教学材料可以
用,可以使用标准朗读视频,甚至直接使用专家或优质课视频代替自己上课。班班通平台提供的资源和网络环境让教师们尝到了甜头,却养成思维和行动的惰性,课堂教学成为媒体演示的场所,反而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与“班班通”使用的宗旨大相径庭。 2.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和创新
由表2数据可见,教师大多对班班通平台上的资源比拟熟悉,利用网络资源主要是为了搜索教学材料、制作教学课件、方便课堂教学等,极少用于课后与学生交流、课堂延伸之用,更别说远程教研活动、远程教学观摩、合作教学等活动。
在广阔教师眼中,应用班班通平台就是为了备课搜资源――做课件――上课展示。班班通的应用不仅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进展教学,还包括但凡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活动,如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开展、校本研修、集体电子备课、数字化学习型学校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家校互联等[1]。甚至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改革也都可以借助班班通平台得到传播和实现。班班通应该在教师专业化开展、师生、生生、师师、校校之间的零间隔沟通、优质资源互享及创新、教师及学生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它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教师对班班通所提供的资源使用有余而创新缺乏,这不仅仅影响班班通的使用效率,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阻碍班班通的可持续性开展。 3.教师的培训需求
由表3数据可见,当教师碰到问题后更多是向同事、朋友、家人请教学习,这可能反映了学校或校外培训不够及时,或太过宏观,不如直接针对某个问题马上向就近的人请教效果好。而希望提升的技能大多也集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课件制作
等方面,相反教学观念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培训需求不多,这与大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观念还是比拟先进的、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重要联系、小学科研压力并没有那么大等现实状况有关。
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教师在思想认识和详细行动上有反差,如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却还是直接使用现成的课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使用和创新的力度不够,提供的培训并没有通过考核和鼓励来落实,导致培训的效果没有落到实处。 4.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由表4数据可见,教师在应用班班通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只是比例不高。拿目前翻转课堂的实践活动来说,教师必须先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够采用某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因此,注重课堂上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1.生成资源是根底
“班班通”设备所承载的资源是师生顺利开展日常信息化教学的保障,应该重视资源平台建立,建立有效的资源开发和配给机制。教师在方便地获取班班通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时,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将自己的创造性成果、优质教学资源分享到班班通平台上,提高“班班通”的应用效率和效益。
只有建立班班通平台的资源,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个集实际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授课实录、教学反思与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资源包在实际的教学中才具有最正确应用效果。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关键
教师是教育技术的使用者,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践行者,是优质的创造者,能否发挥班班通的最大效能,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和素质。教师只有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加快自身信息素质的提高,全面掌握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摆正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重视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并乐于创新,让教育技术与教师智慧融会贯穿,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信息教育的步伐,正确处理教学和媒体的关系,使之更好地效劳于教学,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带动学生在“班班通”教学环境中发散思维、开拓思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安康开展。 3.学生参与是目的
信息化教学的本质特征是转变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深度参与课堂,在参与中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和训练表达[2]。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班班通平台营造探究的学习气氛,创设合作的情境与时机,让学生参与到资源的收集、处理和评价过程中,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与价值。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站和分享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情境,放入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参考,拓展课外知识,任务驱动,网上学习、网下实践,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开展,还可以自主展示自己的成果,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成就感。 4.学校鼓励是保障
为了更好地应用班班通平台,学校的管理和鼓励也十分关键。学校除了做好班班通设备的常规管理,还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培训管理、评价管理与鼓励管理。培训管理即按需对各层面的教师进展培训,对培训情况记录在案,并注重跟进培训效果。培训应严格遵循按需培训、案例分析、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等原那么,切实提高
培训效果。首先是对学校领导思想上的培训,让他们转变观念,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其次是班班通管理人员的技术和效劳意识培训。再次是对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让他们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注重科研及专业开展,并可以带动身边其他教师的研发热情。最后是学科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地将优质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另外,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的评价标准评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效果,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制度。
中小学“班班通”工程的建立与实施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面对“班班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正视缺乏,直面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学习、研讨、更新理念、提高技能,进而有效地利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班班通系统会随着时代的开展,呈现动态、开放的过程,我们需要随时根据形势变化,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安康、深入开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