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公路管理局对公路养护现状和对策的探讨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浅谈公路管理局对公路养护现状和 对策

的 探讨

摘要:对公路进行规范化管理与维护能够有效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有利于维持经济发展,提高民生满意度。公路管理局作为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主导方和发起方,其动作行为与管理方法将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公路管理局对普通公路的管理角度出发,通过对公路养护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养护问题的对策,为当下公路管理工作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路管理;公路养护;现存问题;对策 0 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的迅速发展,公路网密度也越来越大,在公路使用期间对公路进行管理维护任务重大。公路投入使用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保证公路畅通,使整个运输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的保障。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需求,除在施工环节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之外,还需在交付后的使用阶段进行规范养护。道路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其在使用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会受到自然环境与可变荷载等影响,导致道路工程损耗、老化、质量通病等问题;还会受到外界人为因素的损坏,影响交通行车安全,多种不确定的破坏因素使得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公路养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日常检查、问题处理与修复两大模块,养护形式一般有计划内养护和临时性养护两种形式。计划内养护指的是公路管理部门针对道路自身情况和使用强度,进行养护周期和养护内容的确定,而后按照计划进行执行的过程;临时性养护是指通过特情上报、临时检查等发现质量问题从而进行整改和修复的养护形式。养护工作在发现薄弱点和问题之后,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进而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

1 公路基本需求及问题表现形式

1.

1. 运输及通行需求

道路工程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运输及通行需求。道路作为连接各地的通行设施,其所有功能的实现均依赖于运输和通行的基本需求。为了保障道路具有运输和通行功能,需对道路的宽度、走向、设计速度、坡度等指标确定,从而确保通行需求的实现。该需求在进行道路施工和后期养护阶段中的具体体现是道路的宽度能否满足通行需要;车道数量与规模能否满足交通流量需求;特殊位置宽度、坡度、半径等线型指标是否适合于日常通行。基础线型指标由设计阶段确定,施工阶段进行方案落地,维护阶段主要维持公路保持设计阶段的数据状态,进而实现对运输和通行需求的满足。

影响运输及通行需求的主要问题有:道路破坏、道路障碍物、道路坡度或转弯半径改变等情况。影响通行的问题成因中人为因素较大,例如施工中出现的管控不严或其他人为因素问题,导致出现道路局部或整体破坏、或者出现道路被占用、有障碍物出现等问题,类似问题均有可能对道路的正常通行造成影响。

1.

1.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主要指道路自身的安全性能以及道路在行车过程中车辆的安全。道路自身工程安全主要指道路和桥梁路段是否会发生塌方、倾覆、断崖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道路本身使用,还会因结构破坏产生塌方、掉物等问题形成安全隐患,同时影响通行安全。行车安全指的是车辆在正常通行的过程中,能否保障车辆自身及车辆与环境的安全。为了满足通行需要,道路一般均会设计限行速度,同时根据车辆状态和速度限制对路面的摩擦系数进行确定,进而转变成施工阶段选定材料与施工工艺。车辆的质量距离、转弯时的离心向心力、桥梁工程不平衡荷载的承担能力,都将会影响行车过程中的车辆安全。在施工与维护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是公路工程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以及路面、转弯处等设计指标能否满足行车过程中的行驶安全。

道路的多种问题均会影响安全性,如道路坑洼、道路积水、道路磨损、道路附属设施缺失等。道路的凹凸不平会使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产生不规律颠簸导致车辆失控;道路积水是道路工程在排水设施失效后,无法进行有效排水,出现积水问题影响安全;路面磨损会使摩擦系数发生变化,出现制动距离过长的情况,增加交通事故概率;道路附属设施包括桥梁栏杆、路灯、隔离带等,若发生缺失可能使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

1.

1. 耐久需求

公路的使用年限一般在50年以上,为了实现使用年限需求,对于道路进行科学全面的维护和管理意义重大。道路由于自身特殊性和使用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久消耗与质量问题。当出现质量问题后,轻微质量问题不会对道路的行驶性能、安全性能造成影响,但不进行及时处理则会使问题发展速度加剧,从而形成严重问题,最终出现影响使用的情况。公路耐久性的保障措施包括选用合理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加强质量管理等,在维护阶段大部分工作的进行也是为了维护道路工程质量,提高耐久性能,进而实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大部分质量通病问题均可归类为耐久性影响问题,如开裂、磨损、坑洼问题等,若不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则会影响耐久性。道路发生微小开裂后未进行处理,雨水、砂砾可能侵蚀至裂缝中,随着使用时间和环境温度变化导致裂缝扩张,进而发展为严重质量问题;路面磨损前期仅对驾驶体验有细微影响,但不进行处理可能会加快路面的磨损速度,进而导致路面损坏面积的扩大。道路耐久性问题的发生可以归结于正常问题不及时进行处理,进而发展为大型问题从而影响耐久性。

1.

公路养护的意义

1.

维持基本需求的实现

公路投入使用后需进行养护工作。养护过程中主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和维修,从而使公路项目的基本需求得以保障和完善。在使用阶段的消耗和外界影响下,公路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与通病可能会影响正常通行使用和交通安全,也会对耐久性造成折损。通过公路养护,能够消除问题对于使用性能的影响,从而维持公路工程基本使用需求的实现。

1.

1.

长远经济效益的保障

公路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保障意义,作为基础类保障设施,公路工程一般也不具营利性质,而确保正常功能,提高使用年限,就是对经济效益的保障。通过延长使用时间、维护使用体验的方式,达成公路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养护工作,能够减少质量问题发生,进而使公路工程经济效益得到长久保障。

3 公路管理局对公路养护现存的问题 3.1 制度不明确

公路管理局作为重要的道路管理部门承担着道路养护规划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对公路养护相关制度并不十分明确。常见的问题表现有:对于道路情况不知悉,进而未科学确定养护周期及方式;道路养护工作责任人不够明确,造成踢皮球情况出现;养护周期、效率、技术等没有明确的参考依据;养护工作的进行缺少制度参考等。制度不明确将会导致工作开展过程中缺少引导性纲领文件,进而导致养护工作出现一系列问题。

3.2 执行形式主义

部分道路养护工作趋于形式主义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个别公路管理部门对于道路养护工作并不够重视,一是因为养护资金紧张,无养护经费去按照规定动作进行养护;二是因为养护工程范围广,工程体量大等原因,可能出现道路养护结果疏于审查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养护工作形式主义的问题。如养护管理团队在达到现场之后,仅进行局部的工作检查,然后通过资料造假、摆拍等形式编造工

作报告,进而进行以偏概全的出具结论。这样的养护形式不仅耗时耗力,也会导致出现无效养护的情况。

3.3 技术支持不完善

道路养护工作不仅仅是对问题的监测和排查,更多的是对出现问题后如何进行处理才是关键,最终达成养护的目的。大部分公路管理局属监管部门,工作重心在管理方向,通常忽略技术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技术支持不完善的情况,如在监测到道路工程问题之后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选取了错误的材料及工艺,最终虽进行了全过程养护,但养护工作成效不明显。

3.4 施工工艺及器械落后

在进行问题监测与排查之后,将对问题开展维修和整改工作。道路的维修工作有工程分散的特点,但同时又涉及要点多样,工序复杂,在维修过程中选用的设备与工艺也将影响维修质量和效率。当前公路管理局由于种种原因,所使用的工艺和设备先进程度欠佳,在整个修复工作的施工过程中会因设备和工艺问题,出现施工质量下滑、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

3.5 养护工作“后知后觉”

道路养护工作是一个长久性的工作,对道路进行科学地维护才更有利于达成养护目的。当前部分公路管理局由于缺乏资金或工作缺乏整体规划性,道路养护周期较长,进行的养护次数较少,均以临时性养护的形式维护道路质量。但临时性养护大都是因为在道路出现使用问题后才开展的养护工作,而问题已经形成,对于修复难度、维修成本、维修后质量均将产生影响,也会出现维修不及时致使公路带病工作的情况出现。

3.6 资金分配不合理

道路养护工作涉及资金费用较大,除了正常的人员支出之外,还会产生维护过程中措施费、材料费、施工费等,为了便于资金统筹规划和管理,部分公路管理局采取“一刀切”的平均分配制度,而实际道路工程养护工作中,根据道路的使用形式、自身情况不同,各自的养护需求也不同,进而使用的修复材料、工艺、

措施费等均不一致。而不合理的资金分配制度对于道路修复工作的质量、效率等均会产生影响。

4 公路养护工作对策探讨 4.1 制定科学合理养护制度

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公路管理局作为公路养护工作的领导方与发起方,应制定确实可行的养护制度和实施方案,确保所有工作的开展有据可循。制度的建立应由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主要明确养护周期、养护参与方、养护工作的责任认定、资金来源和采取的技术方法等。对于养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应制定相应处理措施与办法,从而保障整个工作高效率进行及科学化开展,确保养护工作有据可依。

4.2 构建全过程养护工作追踪

养护工作的全过程应包含监测检查、养护方案设计、施工修复、结果验收等几个步骤,在进行养护工作规划和制定的过程中,应明确各个流程工作成果及进行工作成果的验收工作。在公路管理局相关部门,应建立质量监察岗位,严格对对道路监测与养护情况进行跟踪和审核,通过文件审核、流程规范、实地抽查等形式,用来保障公路养护的真实执行,减少形式主义的养护。

4.3 养护工作技术全方位保障

养护工作的科学进行应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公路管理局在进行养护团队组建的过程中,除了具有管理能力和施工实操能力的人员之外,还应有专人对技术提供支持和保障。当前公路工程涉及技术要点多样,要注意除道路本身的专业知识之外,整个过程中还可能涉及混凝土工程、沥青材料使用、排水工程等。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工程相关技术进行明确,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技术团队组建的形式,确保所有的工作过程具有充分的理论支撑,使整个工作开展趋于科学合理。

4.4 工艺及施工器械革新

当前公路行业发展迅速,新型材料、新型工艺、新型设备也层出不穷,从多方面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公路管理局虽不直接参与施工,但应对新材料、新工艺有全面充分的了解,进而在养护工作开展中能够达成高质量、高效率的结果。随着行业的发展与新需求的提出,当前也已经有了应用于道路修复的设备,能够保障施工质量和可靠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4.5 建立预防性养护意识

公路的养护工作应以预防性养护为主,不同于其他工程形式,公路工程在施工完成交付之后对于工程无法使用拆除重做的整改方式。为了维持道路质量,可采取预防性养护的形式,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结合行业经验,对不同形式的道路工程制定不同的周期性养护计划,而后在每个养护计划内进行全方位的检修保养工作,从而达到预防性养护的效果,减少大型问题的形成,对于工程的耐久性、实用性、安全性均能进行长久保障。同时要加强对养护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增强养护意识和责任心,确保养护质量达标。

4.6 多方落实工程成本动态控制

公路养护工作涉及成本较大,除了人员成本的固定支出外,维修阶段所产生的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人工成本均为不可控因素,而对于资金的分配也将直接影响工程维修质量和效率。为保障道路安全、防止问题的严重恶化,可采取备用金的管控模式,在养护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有资金开展养护工作。资金分配上,根据道路实际情况与需求,实行动态化的管理措施,对严重问题不设预算,减少因资金约束带来的养护落实困难。

5 结论与展望

公路工程对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公路管理局通过对公路规范养护,能够保障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当前公路管理工作存在诸如养护周期不合理、养护技术措施不完善、工作落实不透彻等问题,公路管理局可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制度制定、执行监察、技术革新等多种形式,从而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公路养护质量与效率对于公路施工安全和耐久性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行业内技术的发展和意识的提高,也会有更多科学合理的

管控措施被应用到公路养护之中,从而打造高品质公路工程以达成保障基础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伟, 颜英秋. 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决策方法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1999, 12(3):8.

[2] 李纯, 何兆益, 李丽民.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J]. 公路, 2007(6):3.

[3] 李祝龙, 丁小军, 赵述曾. 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及对策[J]. 公路, 2002(8):6.

[4] 高兴发. 浅谈公路管理局对公路养护的现状和对策的探讨[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

[5] 高兴发. 浅谈公路管理局对公路养护的现状和对策的探讨[J]. 企业家天地旬刊, 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