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咖啡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关于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民族村经济现状

调查报告

法学2班 杨臻志

一、 调查慨术

暑期,我到大开河民族村,进行了两天的经济现状实地调查。山坡上,成片的绿色咖啡地,生机盎然,枝头上,咖啡豆已经渐趋饱满,咖农们在除草灭虫,忙碌的身影,村子里幢幢崭新整洁农家小院,一条条宽敞平整的水泥道路相连;一幅自然美丽乡村画卷跃入眼帘。通过两天的走家串户的调查,体会到热区资源的丰富;体会到民风的淳朴; 体会到科技是经济腾飞的支柱;体会到各级政府为百姓谋福利。通过调查使我,不仅获得宝贵的资料,还获得切身地体会。

二、自然状况

大开河村位于普洱市与西双版纳州交界地带,海拔926米。气候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9℃,平均初霜期12月20日,终霜期1月30日,全年无霜期325天。年平均降雨量1535.4毫米,平均降雨150天,相对湿度85%。年平均日照1913小时。雨季一般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地表层多为红壤、赤红壤,土质偏酸缺磷,有机质含量丰富。距思茅城区30公里,思小高速公路和213国道穿境而过,辖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有1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傣、拉祜、哈尼等11个民族,现有农户364户,人口1422人。

三、 历史经济状况

大开河村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移民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从普洱市内各县的高寒山区陆续迁来了大量流民,各民族都有,他们靠毁林开荒,垦荒种地,靠种玉米、水稻生活。由于生产工具和种植方法落后,很多人家要吃救济粮,住芳草房。政府为了解决各民族温饱问题,推广杂交玉米、水稻种植,尽量从提高粮食产量想办法。可是这样

1

大干苦干下来,还是有人要吃救济粮,即便是粮食够吃的人家,也没有剩余的钱来改善住房。1998年以后,第五任党支部书记的华红林说,党支部牵头请专家对大开河咖啡种植进行论证并确定了这一产业后,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党员带头将原来的旱谷地、玉米地改开发成咖啡地。在党支部和工作队的带动下,大开河村民开始逐年试种咖啡。但是那时候各族群众对这种植物没有信心,敢于自己种植的人家很少。1999年,大开河村的咖啡达到了人均两亩的目标。可是,当种植下去的咖啡刚刚叶绿,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霜灾,把大部分咖啡苗给冻死了。这无异于给刚刚激发起来的群众热情当头一盆冷水,群众的种植咖啡的热情大减,怪政府的,埋怨党员干部的都有了。有的群众说:“我们一年的财力物力人力全投到这两亩咖啡地里了,现在也不能马上把粮食种出来,叫我们吃什么啊!”

就这样,大开河村又吃了一年救济粮。2000年,工作队和村干部照样发动群众补苗。这回,工作难做了,有一半以上的群众抵制种植咖啡,他们觉得种那个东西实在不保险,一有小心就会没有饭吃。

群众的不理解村干部就去群众家中给他们„算帐‟”。帐是这么算的:咖啡每亩每年产200公斤咖啡米(成品),1995年,咖啡米的卖价是每公斤36元,1998年咖啡米的卖价是每公斤9元。就拿最低迷的价格来算,每亩咖啡每年可以卖1800元,除去管理费、药肥等成本800元,还有1000元的收入。如果种玉米,亩产150公斤,每公斤玉米七角钱,除去成本,也只有咖啡的10分之一收益,更何况咖啡的价格不可能一直低迷。

这帐一细算,还真算出了希望,也算出了群众的信心。苗补了,人均两亩的咖啡巩固下来。

2003年,咖啡投产了,收购价是每公斤咖啡米14.5元。数着收获的现金,大开河村民笑了。

四、 经济现状

目前,全村364户咖农共种植咖啡5800多亩,仅咖啡一项就创收1000多万元,户均

3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 随着产业的发展,大开河村11个自然村里有2个村修通了水泥路,9个村铺通了砂石路,而且实现了自来水、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家电、摩托、农用车家家有,砖混楼房处处见。今年68岁的大开河村碳房村民小组的哈尼族妇女官云,,咖啡种植让她家每年有近10万多元的收入。家里又靠这些收入,买了一辆中巴车,跑起了大开河村到思茅的运输。随着生活一天天的好转,家里于2011年花了40多万元

2

盖起了一幢四层的新楼。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村民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争当“十星级”文明户的越来越多;学政策,学科技的人越来越多;自觉学法、用法、遵法、守法的人越来越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以生态型、城郊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产业村正在崛起。

五、 经济现状分析

大开河村在二十年间,取得如此的辉煌成就,原因有: 一:依托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小粒咖啡的种植适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栽种,大开河村,距思茅城区30公里,思小高速公路和213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气候、土壤适应小粒咖啡的生长要求。这里生活的各民族同胞勤劳,调整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帮助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二:政府惠民政策

政府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为咖农提供小额贷款购买肥料、种苗、加工机器,以及与雀巢协商让他们以保护价收购咖啡豆等。1989年,雀巢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一个长达14年的协议,在协议中承诺:雀巢按照美国现货市场的价格收购咖啡,作为农民利益的保障,上不封顶,而下设最低收购价格。同时雀巢提供技术人员、种苗甚至免息农具贷款,并承诺不拥有土地,不拥有固定资产。

三:村支部是经济发展的后盾

“支部+协会”的模式已经撑起了当地的咖啡产业,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开河村“村党支部在协会的动作中发挥了“掌舵人”作用,对把握协会的动作方向,维护和提高协会信誉,促进协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村里一位加入了协会的会员说:“有了村党支部做后盾,大家都不必害怕合作中个人利益受损,做起事来觉得特别踏实。”

四、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大开河村每年举办“农民培训班”,针对大开河村的咖啡产业,进行了咖啡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通过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六、 存在的问题

而云南早些年,尽管这里有着,但是却很少种植小粒种咖啡。思茅真正开始产业化种植小粒种咖啡是从16年前开始的,雀巢是云南成为咖啡种植区的开启者。由于雀巢把世界种植咖啡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农民,使得云南咖啡种植产业起点很高。

据雀巢大中华区咖啡及饮品总监大卫·苏丹介绍,1988年雀巢公司在中国成立合资

3

公司时,经调查发现,中国几乎不生产小粒种咖啡豆。秉承“公司在任何国家活动,必须符合当地利益才能发展可持续业务”的企业经营理念,雀巢开始在云南通过政府帮助,推广种植小粒种咖啡。

雀巢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立了占地64公顷的实验示范农场,从世界各地收集了30多种咖啡树进行多年试种,从中选取了6个最适合在云南种植的品种加以推广。10多年来,这个农场培训了数以千计的当地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向他们传授水土流失控制、环保、病虫害防治以及高产优产技术。来自雀巢本部的农艺师长期驻守在云南,每星期两次往返于西双版纳的农场和思茅之间,实地传授农民咖啡种植技术。

最初,因为不了解前景,农民并不愿种咖啡。政府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为咖农提供小额贷款购买肥料、种苗、加工机器,以及与雀巢协商让他们以保护价收购咖啡豆等。1989年,雀巢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一个长达14年的协议,在协议中承诺:雀巢按照美国现货市场的价格收购咖啡,作为农民利益的保障,上不封顶,而下设最低收购价格。同时雀巢提供技术人员、种苗甚至免息农具贷款,并承诺不拥有土地,不拥有固定资产。

二、 “支部+协会”的模式已经撑起了当地的咖啡产业,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华红林说:“村党支部在协会的动作中发挥了„掌舵人‟的作用,对把握协会的动作方向,维护和提高协会信誉,促进协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村里一位加入了协会的会员说:“有了村党支部做后盾,大家都不必害怕合作中个人利益受损,做起事来觉得特别踏实。”据《人民日报》报道,2009年,大开河咖啡协会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为2009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合区农业局在大开河村举办“思茅区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班”。针对大开河村的咖啡产业,进行了咖啡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会上,区、镇领导对培育新型农民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此次培训共有40余人参加,通过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4

地理位置,党员26人,党员平均年龄45岁。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大开河村党总支以争创“六强堡垒”、争当“六型书记”、争做“六带标兵”作为活动载体,以发展壮大咖啡产业为依托,积极创建发展型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初步显现。

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蛮荒之地”。如今,大开河村的阔步发展已让人们看不到过去的贫穷,展现在眼前的是逐步富裕起来的华丽“蜕变”。这次华丽的“蜕变”散发着芳香,更增添了她脱胎后的魅力,这种力量吸引着记者走进大开河村,解读这个新农村闪光的符号。

“先开坡,后支窝”

大开河村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移民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从普洱市内各县的高寒山区陆续迁来了大量流民,他们在大开河一带搭建窝棚,毁林开荒,垦荒种地,生活了下来。为了解决这批移民的生存问题以及有效制止他们毁林开荒,当地政府于1984年在此建立了大开河村,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派出工作队帮助大开河群众定耕定居。

家在曼歇坝的退伍军人刘宗华是大开河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当时他们一共六个党员,都分头白天带领群众开台地,种粮食,晚上开会商量事,或开群众大会,或到群众家中做工作,兼做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通过努力,大开河村完成了建村立制,自然移民群众的户口属地也纳入了当地管理,计划生育政策也得到了有效执行。由于有组织地搞定耕稳产农田地开发,毁林开荒得到有效制止,杜绝了刀耕火种的粗放生产。 对于他来说,那段在大开河村艰苦创业的日子如同开发“北大荒”:窝棚里睡觉,草房里办公,背着吃米带着群众开台地……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先开坡,后支窝”,也就是先要把吃的问题解决掉。

头几年,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在大开河推广杂交玉米、水稻旱育稀植,尽量从提高粮食产量想办法。可是这样大干苦干下来,还是有人要吃救济粮,即便是粮食够吃的人家,也没有剩余的钱来改善住房。窝还是那个窝――芳草房、杈杈房。

“虽然说是家中有粮,心中不慌,那时候我们也心慌,因为大开河还是穷,哪一家进去,看不见几样值钱的家当。”,刘宗华回忆说。

5

于是,大开河村在建设稳产农田地的同时,想办法培植支柱产业。咖啡就是在这个时候引种到大开河村的。当地党委政府为了给群众做示范种植,在大开河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咖啡场。在党支部和工作队的带动下,大开河村民开始逐年试种咖啡。但是那时候群众对这种植物没有信心,敢于自己种植的人家很少。 事实上,大开河村是全市最早种植咖啡的村。尽管把咖啡产业做成一个村的专业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大开河村民的第一个笑脸

大开河把咖啡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是1998年以后。从那时开始接任第五任党支部书记的华红林说,党支部牵头请专家对大开河咖啡种植进行论证并确定了这一产业后,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党员带头将原来的旱谷地、玉米地改开发成咖啡地。

这一年,大开河村还有三七地、大鸭塘、冬瓜岭三个村民小组还未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对这几个小组进行扶贫攻坚,正在推广的旱育稀植陆稻,刚刚栽种到地里,对这项技术刚刚掌握了的群众说什么也不想把地里的庄稼换成一种结了果子填不饱肚子的植物。

据专家考察,大开河的土壤和气候都是不可多得的咖啡种植地,又有雀巢这样的国外大公司做第一收购商。上级党委政府支持把对大开河的扶贫转向到产业扶贫上来,在咖啡初种期间,每人每月补助粮食25公斤。目标是完成人均两亩的咖啡种植。乡里派出工作队,一人一户帮扶,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买咖啡苗,购咖啡肥。群众劳动强度大,25公斤粮食不够吃,乡干部们就把自己的口粮分给群众。 这样大干一年下来,1999年,大开河村的咖啡达到了人均两亩的目标。

可是,当种植下去的咖啡刚刚叶绿,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霜灾,把大部分咖啡苗给冻死了。这无异于给刚刚激发起来的群众热情当头一盆冷水,群众的种植咖啡的热情大减,怪政府的,埋怨党员干部的都有了。有的群众说:“我们一年的财力物力人力全投到这两亩咖啡地里了,现在也不能马上把粮食种出来,叫我们吃什么啊!”

就这样,大开河村又吃了一年救济粮。2000年,工作队和村干部照样发动群众补苗。这回,工作难做了,有一半以上的群众抵制种植咖啡,他们觉得种那个东西实在不保险,一有小心就会没有饭吃。

华红林说:“那个时候,我们除了自己家大量种植咖啡以带动群众外,就是去群众家中给他们„算帐‟”。 帐是这么算的:咖啡每亩每年产200公斤咖啡米(成品),1995年,咖啡米的卖价是每公斤36元,1998年咖啡米的卖价是每公斤9元。就拿最低迷的价格来算,每亩咖啡每年可以卖1800元,除去管理费、药肥等成本800元,还有1000元的收入。如果种玉米,亩产150公斤,每公斤玉米七角钱,除去成本,也只有咖啡的10分之一收益,更何况咖啡的价格不可能一直低迷。

这帐一细算,还真算出了希望,也算出了群众的信心。苗补了,人均两亩的咖啡巩固下来。

6

2003年,咖啡投产了,收购价是每公斤咖啡米14.5元。数着收获的现金,大开河村民笑了。

“这是大开河村民的第一个笑脸,以前大开河村民走到哪里都笑不起来。”华红林笑对记者说,从此后,他们村干部不用去发动,群众自己自发种植开发成风了。到了当下,大开河咖啡种植面积已经达人均5.8亩之多,成了名符其实的咖啡专业村。

支部领头 协会服务

完成了开发任务的大开河村,无论是市场信息和科技管理,都需要得到更多的服务。

2004年9月,针对单家独户的分散种植与市场规模化经营的矛盾及咖啡市场混乱、价格偏低、群众受益小的情况,在区、镇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大开河村“两委”直接领导,发动群众成立了咖啡协会。协会成立后,为壮大和规范发展,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设置了会长、副会长、理事等,出台了《大开河村咖啡协会组织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协会由大开河村咖啡种植、经营、技术开发、科学普及推广的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能手,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依法登记的社会利益性团体,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系农业和农村工作,专业技术能手和科学普及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以普及科学技术、技术示范推广、专业技术服务为目的。几年来,协会边发展边规范,不断完善章程、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加强会员管理,增强会员诚信意识,进一步提高合作经营管理水平,逐步使合作组织与农户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提高了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全村咖啡产业的发展。

“支部+协会”的模式已经撑起了当地的咖啡产业,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华红林说:“村党支部在协会的运作中发挥了„掌舵人‟的作用,对把握协会的动作方向,维护和提高协会信誉,促进协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三七地村民小组的董瑞昌说:“种咖啡的时候,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东西卖不出去,现在有了咖啡协会,又有了村党支部做后盾,每到咖啡收购的季节,协会与收购商会每天都发当天收购价给每户村民,遇到管理上的难题,协会也会请专家来指导,我们一不怕咖啡卖不到好价钱,二不怕管理达不了标,保证不了咖啡品质,心里很踏实。”

2009年,大开河咖啡协会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为2009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近年,居安思危的大开河村党支部又针对该村“产业单一,市场风险难测”的问题,在咖啡协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大开河咖啡专业合作社,以7户种植大户为成员,带领群众探索有机咖啡种植的路子,以高品质生态咖啡打入市场。此外,合作社还通过有机咖啡的认证,提高咖啡原材料收购价格,拓宽销售渠道,让农户获取最大利益。

7

目前,全村209户咖农共种植咖啡5800多亩,仅咖啡一项就创收700多万元,户均3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

党员带头致富 全村奔小康

“村跟村,户看户,村民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透过这句农村群众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我们可以看到领头人在农村致富中的作用。

大开河村就有许多这样的领头人。而他们大多都是党员干部。据统计,在全村26名党员中,年收入5—8万元的党员有18户,8万元以上的有8户,绝大部分党员都是创业致富的佼佼者。就拿村党支部书记华红林来说,他是全村的领头羊,被表彰为“普洱市科技致富带头人”。在大开河村,“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决不是一句空话,村党支部根据培养对象从事的行业情况及特长,与培养对象共同探讨致富办法,帮助培养对象解决在致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困难和问题,倾斜优惠政策和扶持项目,落实发展资金、提供业务培训,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第三产业,让培养对象尽快成为致富能手。一些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农户成为了富裕户。党支部又有意识地组织党员和这些富裕户开展“结对交友、关怀服务、定向培养”活动,在相互交流生产经验、互帮互促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帮助这些种植大户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进其对党的认识和感情,吸引他们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培养,年收入8万元以上的种植养殖大户张松、杨起勇等人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同时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的方式,让培养对象参与村组有关工作,及时熟悉情况,并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检验,严格把关、注重选拔、适才适用。近两年来,村党支部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14人,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10人,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12人。

同时,党员在“好人好事示范、率先致富示范、文明和谐示范”的“三个示范”中成为“标兵”。村妇女主任董润琼带头学科技,用科技,还在村里当上了乡村医生,主动为群众服务。这个去年被表彰为“云南省科技示范家庭”的农家妇女,今年了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跟着组织,我们不但能学到很多东西,也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随着产业的发展,大开河村11个自然村里有2个村修通了水泥路,9个村铺通了砂石路,而且实现了自来水、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家电、摩托、农用车家家有,砖混楼房处处见。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村民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争当“十星级”文明户的越来越多;学政策,学科技的人越来越多;自觉学法、用法、遵法、守法的人越来越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以生态型、城郊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产业村正在崛起。 相关链接:

8

近年来,思茅区南屏镇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开河村以“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发展咖啡产业,从二十七年前思茅区最贫困的村发展成全区脱贫致富最快的村,从刀耕火种粗放经营的群体发展成为引人瞩目的咖啡专业村就是一个典范。

现在,南屏镇党委把创争优活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营造干事创业的好氛围,全镇经济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完成本级地方财政收入3250.9万元,同比增加1167.1万元,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6138.7万元,同比增加1634.7万元,增长36%;乡镇企业总收入2.73亿元,同比增加2000万元,增长7.4%;招商引资3430万元,同比增加850万元,增长32.9%;农村经济总收入1421万元,同比增长34%。(文/梁荔 官励兵 李静 付青青 图/饶绍刚)

“村里自办起了这个协会,我们靠咖啡致富的信心就更足了。”今年68岁的大开河村碳房村民小组的哈尼族妇女官云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咖啡种植让她家每年有近4万多元的收入。家里又靠这些收入,买了一辆中巴车,跑起了大开河村到思茅的运输。随着生活一天天的好转,家里于2007年花了20多万元盖起了一幢三层的新楼。

随着产业的发展,全村11个自然村里,碳房村民小组的29户农户,全部住上了一楼一底的新房,其余自然村的住房条件也得很大的改善;有2个村民小组全修通了水泥路,9个村民小组铺通了砂石路;实现了电话、广播、电视户户通,家电、摩托、农用车家家有,砖混楼房处处见,全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在收入提高的同时,村里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科技活动、创安活动等,提高村民们的素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图书室等文化阵地的作用,带领群众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组织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全村呈现出一派文明祥和的景象。 “支部+协会”的模式已经撑起了当地的咖啡产业,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华红林说:“村党支部在协会的动作中发挥了„掌舵人‟的作用,对把握协会的动作方向,维护和提高协会信誉,促进协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村里一位加入了协会的会员说:“有了村党支部做后盾,大家都不必害怕合作中个人利益受损,做起事来觉得特别踏实。”据《人民日报》报道,2009年,大开河咖啡协会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为2009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如今的大开河已成为了思茅区有名的咖啡种植专业村,全村咖啡种植面积4696亩,年创收700多万元,户均3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群众生活逐步向小康迈进。5月初,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平镇大开河村,皮肤黝黑的57岁拉祜族汉子石有富正在黑色塑料棚下照料着嫩绿的咖啡苗。他是全村215家咖啡种植户之一,咖啡豆能使大开河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数年来,全村的咖啡豆大多数都统一包装统一订单销售给雀巢公司。

星巴克、雀巢等巨头角逐原料产地,当地农民受益颇丰。“大开河村种植咖啡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最早只有几家种植户,从200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现在全村种植咖啡

9

5000多亩。”大开河村村委会主任华红林说,“10年前,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元,现在已超过1万元,今后当然想星巴克收购更多的咖啡豆。”

“特色村”建设思茅区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培植壮大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使广大农村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按照“一寨一风格、一村一特色”的要求,有选择性地打造一批规划到位、档次高、民居风格鲜明、具有产业支撑的“特色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内涵,成为引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排头兵。

目前,思茅是全省乃至全国最主要的咖啡种植区,“思茅小粒种咖啡”被国际咖啡组织认定为一类产品。2008年,全区咖啡种植达5.9万亩,占全市的33%;咖啡豆产量5497吨,占全市的38.4%;咖啡产值6596万元,占全市的26%。在实地调研和听取情况汇报后,张善强要求,在下一步咖啡产业发展中要重点从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抓基地建设上下功夫。要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处理好咖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要在巩固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新基地,尤其是加强现有基地的科学管理,加大有机基地认证和质量检测等工作,着力在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上做文章。二是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全区的咖啡企业还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没有在产业增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效益。各企业要积极引进合作伙伴,借助技术人才、管理方式、市场营销等优势,加大速溶咖啡的产品的开发,把配方、加工、宣传等一步做到位,努力在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在行业整合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发展重点,在合理分配利益的基础上把各咖啡加工厂联合起来,改变加工点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运作不规范等现状,真正把优势集中起来应对市场、壮大发展。四是在创品牌上下功夫。要围绕“思茅小粒种咖啡”独特的品质和已经形成的良好市场,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加大项目支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做好经营,不断扩大“思茅咖啡”这个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五是在发挥协会作用上下功夫。要不断完善咖啡协会章程、规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好资金协调、技术服务、市场开发等作用,努力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让咖农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文/唐新)

全村26名党员中,年收入5—8万元的党员有18户,8万元以上的有8户,绝大部分党员都是本村创业致富的佼佼者。为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大开河村党支部开展“结对交友、关怀服务”活动,实行党员挂钩联系群众工作制度,使广

10

大党员成为带头提高素质、带头服务奉献、带头遵纪守法、带头促进发展、带头构建和谐、带头廉洁自律的“六带”标兵。青壮年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发挥“传、帮、带”作用。一是“传”,党员为结对群众传答政策文件精神,传授咖啡园地的选择、开垦、育苗、定植、采摘等种植技术,交流生产经验。二是“帮”,党员根据结对群众的情况及特长,与结对群众共同探讨致富办法,解决技术、信息问题,帮助结对群众争取扶持项目、落实发展资金,发展特色种养殖和第三产业。三是“带”,党员自身带头致富,发挥示范作用;带领结对群众闯市场,带领群众致富。在完善村组道路等公益事业中带头出资出力,作出表率。

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大开河村已成了有名的咖啡种植专业村,咖啡种植面积达4696亩,人均5亩多,年创收700多万元,户均3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群众生活逐步向小康迈进。

据了解,咖啡的品质决定于所生长的环境,而小粒咖啡对环境的要求更高。适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栽种。而云南思茅地区恰恰最适合种植小粒种咖啡。早些年,尽管这里有着理想的先天条件,但是却很少种植小粒种咖啡。思茅真正开始产业化种植小粒种咖啡是从16年前开始的,雀巢是云南成为咖啡种植区的开启者。由于雀巢把世界种植咖啡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农民,使得云南咖啡种植产业起点很高。

据雀巢大中华区咖啡及饮品总监大卫·苏丹介绍,1988年雀巢公司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时,经调查发现,中国几乎不生产小粒种咖啡豆。秉承“公司在任何国家活动,必须符合当地利益才能发展可持续业务”的企业经营理念,雀巢开始在云南通过政府帮助,推广种植小粒种咖啡。

雀巢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立了占地64公顷的实验示范农场,从世界各地收集了30多种咖啡树进行多年试种,从中选取了6个最适合在云南种植的品种加以推广。10多年来,这个农场培训了数以千计的当地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向他们传授水土流失控制、环保、病虫害防治以及高产优产技术。来自雀巢本部的农艺师长期驻守在云南,每星期两次往返于西双版纳的农场和思茅之间,实地传授农民咖啡种植技术。

最初,因为不了解前景,农民并不愿种咖啡。政府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为咖农提供小额贷款购买肥料、种苗、加工机器,以及与雀巢协商让他们以保护价收购咖啡豆等。1989年,雀巢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一个长达14年的协议,在协议中承诺:雀巢按照美国现货市场的价格收购咖啡,作为农民利益的保障,上不封顶,而下设最低收购价格。同时雀巢提供技术人员、种苗甚至免息农具贷款,并承诺不拥有土地,不拥有固定资产。

啡如今声名远扬,雀巢、星巴克等国际巨头纷纷来考察、投资。说到普洱咖啡,不得不提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这是普洱有名的一个咖啡专业村,也是靠着咖啡全村致富的文明村,大开河村发展咖啡的方式也很独特,他们自己总结叫“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

大开河把咖啡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是1998年以后。据从那时开始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华红林介绍,党支部牵头请专家对大开河咖啡种植进行论证并确定了发展这一产业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党员带头将原来的旱谷地、玉米地改种咖啡。

11

华红林说:“那个时候,我们除了自己家大量种植咖啡以带动群众外,就是去群众家中给他们‘算账’,发动群众种植咖啡。”

在党支部带领下,大开河村的咖啡达到了人均两亩的目标。2003年,咖啡投产了,收购价是每公斤咖啡豆14.5元。数着收获的现金,大开河村民笑了。

华红林笑着对记者说,从此后,他们村干部不用去发动,群众自发种植开发成风了。眼下,大开河咖啡种植面积已经达人均5.8亩,成了名副其实的咖啡专业村。

大开河村的咖啡种植有了规模,然而无论是市场信息和科技管理,咖啡农户都需要得到更多的服务。

2004年,针对单家独户的分散种植与市场规模化经营的矛盾及咖啡市场混乱、价格偏低、群众受益小的情况,大开河村“两委”直接领导,发动群众成立了咖啡协会。协会以普及科学技术、技术示范推广、专业技术服务为目的。几年来,协会边发展边规范,不断完善章程、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加强会员管理,增强会员诚信意识,进一步提高合作经营管理水平,逐步使合作组织与农户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提高了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全村咖啡产业的发展。

华红林说:“村党支部在协会的运作中发挥了‘掌舵人’的作用,对把握协会的运作方向,维护和提高协会信誉,促进协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目前,全村209户咖农共种植咖啡5800多亩,仅咖啡一项就创收700多万元,户均3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

普洱的农民大概是中国第一批关注纽约现货市场行情的农民,他们已经学会根据网上价格波动看走势,分析什么时候卖咖啡更合算。我们坚信一个事实:农民的知识越丰富,他们就越富有。”邬特说。

合区农业局在大开河村举办“思茅区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班”。针对大开河村的咖啡产业,进行了咖啡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会上,区、镇领导对培育新型农民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此次培训共有40余人参加,通过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