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治国理念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司马 《姿治通鉴》由帕治国理意 冯立鳌 (广州业余大学社科部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230) [摘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史评中肯定了以礼为纲纪、包括上下尊卑关系的社会组织结构,并向 君主提出了治理社会的重要环节及关键所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治国理念。这一理念涉及若干思想史命 题和社会生活诸多重要关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在形式上推广了“史鉴”的方法,但在今天看 来,其内容上有不少重大的缺陷。 [关键词】司马光 《资治通鉴》 治国理念个性特征评价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2)08—0050—06 《资治通鉴》是产生于北宋神宗年间,旨在为 及其内在秩序。 帝王提供治国经验的历史巨著。撰写的主持者司马 司马光认为,民众天生就有自然的欲望,欲望 光在客观的历史叙述中,曾上百次以第一人称的身 的扩张会导致社会的争夺和混乱,而民众自己又不 份发表议论、抒发感慨。这些议论和感慨互相结 能自控,所谓“民生有欲,无主则乱”,①于是就需 合、互相补充,折射出了《资治通鉴》主撰人一种 要一种组织体系来节制。社会组织是圣人“顺天 十分明确的治国理念。分析和揭示这一理念,对于 理、察人情”,依据人的自然天性逐步建立完善 学 把握《资治通鉴》所要表达的治国经验的主旨,了 的:圣人“知齐民之莫能相治也,故置师长以正 术 解北宋时代一批政治家所要倡导的治国之道,认识 之;知群臣之莫能相使也,故建诸侯以治之;知列 研 中国古代一种治国思想的特征及其利弊得失,都具 国之莫能相服也,故立天子以统之。”②经过这样合 究 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的逐级衍生,社会最终形成了“天子——三公 ——一、治国理念中的社会结构观 诸侯——卿大夫——士庶人”0这样一种包含多 社会组织体系的构成问题是其治国理念的逻辑 层要素的体现统率关系的组织体系。 起点。这一问题涉及到社会组织的形成、基本要素 社会组织体系中有一种作为统率的“纲纪”, ⑩《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⑤《阵纪・因势》。 ⑩周敦颐:《太极图说》。 ⑩见《孙子兵法・虚实篇》。 ⑩(美)戴维・伊斯顿: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 ⑩《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 夏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责任编辑:罗苹 Abstract:The concept of the change and the order,inclide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ry culture and behaviour, c0rrles from pc0D1e’s observation of nature and society,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practice and the thinking styles with strong understanding and dialectics based on this.The concept of hte change and the order pays at- tenti0n t0 the 0rder’s leadign roles in the structure of cultural hehaviour and the dilaec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order and hte change,regards the 0rder a act rules and thinks the change a way to make the best act effects.Importantly,it tires to e)(pl0re and Dmve the fnuctions and effects of the change SO as to make Chinese culture舢oflife energy. Key words:cultural hehaviour;understanding thinking;balnace structrue;the ouder rule;the change wisdom. ACADEMIC RES已 RCH 2002年第8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这就是“礼”。礼是圣人依据天地间不变的法则而 其四,恒久性。司马光认为以礼为纲纪的社会 设制创立的,所谓“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 结构应该万世长存,明确提出: “君臣之位,犹天 立法。” 礼一经形成,它涵盖了社会组织体系的所 地之不可易也。”@这是他就礼的合理性、当然性方 有层次和要素,规范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导 面说的。另一方面,他也强调这种恒久性的实现要 人们的行为不致发生偏失。礼的实质在于实现事物 依靠志士仁人的主观努力。在他看来, “君臣之 间的中和,使上下关系和谐有序。司马光感叹说: 分,当守节伏死而已。”@在社会结构的恒久性问题 “礼之为物大矣!” 闺门之物、朝廷之事,自祭祀 上,司马光把它与人的主观努力相联系,这种理念 军旅至于饮食起居、天下万事未尝不在礼的适用范 在论证了礼的神圣性的同时,赋予了人们一种重大 围之中。可以说,在司马光的治国理念中,礼是社 的社会责任,同时又增强了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 会组织体系的灵魂,它从形成到发挥作用的各个方 事件做分析说明的灵活性。 面都表现了神圣的特性: 二、社会治理观 其一,等级性。这种社会结构是一种台阶式、 在司马光的理念中,君主处在社会政治结构的 宝塔式的形状,它上下有别、各有其责。上位者对 核心。按照儒家修齐治平、由内向外的逻辑程序, 于下位者具有组织结构内赋的权力支配关系,这是 司马光向君主提出了治理社会的几个重要环节: 等级制的核心.也是其等级性能够保持的根据。司马 第一, “王者以仁义为丽,道德为威。”0这是 光特别推崇《春秋》叙事中“王室虽微,序于诸侯 讲君主的自身修养,构成社会治理的主观条件和基 之上” 的做法,主张为君者应该采取一切措施,保 本前提。 持上对下的一种权力优势,并避免逾越蹿等的现 司马光首先向君主提出了“学而求道”的方 象。 法,作为其自身修养的起点。学习什么内容是非常 其二,尊卑性。等级性反映的是社会结构不同 关键的,它决定了自身修养的性质和效果。司马光 层次的上下差别,尊卑性则反映的是人们价值评判 认为“天下无二道”,0提倡专心致志地攻读儒学。 上的轻重差别,二者并不必然对等。但司马光明确 提醒人们要本着“思无邪”的信念,谨慎地选择要 地把尊卑关系赋予社会结构中的等级关系,认为 攻习的内容。 “白天子诸侯至于卿大夫士庶人,尊卑有分,大小 通过学习和修养,君主应该养成自身一些应有 有伦”,0把各个层次的上下君臣关系都看成是“贵 的品格,如讲求信义、知错能改、克己节用、善于 以临贱、贱以承贵”, 认为礼的作用就在于“辨贵 控制情绪等等。司马光以生动的历史事实为佐证, 贱”。这种社会结构上的尊卑观实际上是要确立为 说明了这些品格对于君主治国活动的有用性和重要 君者、在上者在社会等级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并使 性。他的理想是要让君主修养成具有优秀而完整人 他们的地位获得不可侵犯的神圣性。 格的社会治理者。 其三,和谐性。在司马光的理念中,社会结构 在此方面,司马光特别强调创业之君的垂范作 一一一..一 一各层次间受礼所节制的上下尊卑关系,保持着一种 用,认为: “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以仪刑 学术研究_. 内在的、有机的和谐。他对此作比喻说: “上之使 也。”@他赞扬了东汉光武帝的教化之功,批评了晋 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枝叶;下之事上, 武帝刑罚中避贵施贱的“政本”之失,认为这些举 犹手足之卫心腹,枝叶之庇根本。” 由于以等级性 措都对各自后世的国家治理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 和尊卑性为前提,司马光关于社会结构的和谐性明 而玄武门之变“喋血禁门,推刃同气”,0则为唐朝 显是以上下交往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平等为基础 中明肃代时的宫中残杀提供了口实。司马光关于创 的,包含了对在下位者义务的加强和权利的剥夺。 业之君作垂范的观点,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也 尽管这样,司马光认为这种设定能够达到“上下相 给创业之君提出了更严重的历史责任。 保,而国家治安”0的理想境地,是一种合理的设 第二, “任官以才(贤)”。这是社会治理的 定。 一个要点。君主搞好自身修养,具备了治国的基本 哲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条件,但还要识辨和任用贤能之才,方能推行自己 的上国情结,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他 的治国理想。 认为:“夫蛮夷戎狄,气类虽殊,其就利避害、乐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 生恶死,亦与人同耳。”@根据“气类殊”的认识. 所难也。”@司马光认为,识辨人才的一大难处在于 他反对西汉刘敬倡导的通婚和亲方针,实际上包含 所有考课之法都要由具体的人来操作,最后的结果 着思想深处对双方平等关系的否定。另一方面,他 要由人来判定。这样,考课之人是否有“公明之 也提出: “王者所以服四夷,威、信而已。”国即软 心”就成了正确识辨人才的关键。据此,他批评大 的一手和硬的一手间相使用。具体说来, “服则怀 力提倡考课之法的京房和刘邵等人是“不得其本, 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0他批评了汉唐几位君主 而奔趋其末”。0 在国家交往中见利忘义、失信于邻的行为,明确反 具备了公明之心后如何识辨人才?司马光首先 对对四邻小国的滥杀政策。总之,明义守信、御之 把人们常说的德和才两个方面作了区分,认为现实 以道,是司马光对待外夷思想的核心。 中的人在这两个方面有四种不同的组合,由此构成 司马光不仅为君主提出了社会治理的几个环 四种不同性质的人。他提出: “才德全尽谓之圣 节,而且指出了贯穿于社会治理各个环节的三个要 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 害。 谓之小人。”0他认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 首先是执礼法。司马光在许多地方将“法”与 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表现了 “礼”并用,仅仅是为了强调礼的强制性和神圣 鲜明的重德轻才的倾向。他还对如何识辨人的德 性,实际所指的还是“礼”。礼既然是社会组织体 行、确定其君子小人之分提出了一些考察的设想以 系的纲纪和灵魂,处于社会组织核心地位的君主, 及层级考察的方法。 自然与礼的命运休戚相关。所谓“天子之职,莫大 司马光告诉君主,天下大权,军旅之任,不可 于礼。”0认为牢牢地抓住礼,并把它尽力推行到社 轻易授人。他以汉唐史实为据,反复提醒君主:亲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君主的天然本分和最高的职 学 者“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处理朝中 责。 术 邪恶势力,他提醒君主要避免“恶衣之垢而焚之, 礼是通过各种等级称号和重大仪制,即名器来 研 患木之蠹而伐之”,斩尽杀绝,最后危害社稷的结 体现的,即所谓“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对于君 究 局。认为应当有限制地使用。 主,守住礼,最关键的是要守住这些名器。公元前 第三,怀民以仁。在司马光看来,儒家倡导 403年周威烈王封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为诸 “仁”,其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大济生民”。 侯,司马光将此作为《资治通鉴》的开卷之事大发 “修政事以利百姓”@应是国家治理最后的归宿。 感慨,认为:“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0正 司马光认为,君王的~切活动,包括军事用 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他把保持名分,看作君主执守 兵,最终目标都是“布陈威德、安民而已。”0为 礼法的最后一道防线,认为区区之名分亦不能保 此,在守成之世,应特别反对那些残害百姓、盗匿 守,那礼就已丧失殆尽了。 公财、谎称丰年、横增赋敛等致民疾苦的行为,而 其次是明赏罚。司马光把赏罚看作君主执礼守 提倡利民之举。司马光认为,君主对民众的仁爱应 法、治国为政的必要手段,认为君主通过它劝善惩 从大处着眼,要“废耳目之近用,推聪明于四 恶,对臣下有明确的心理导向作用。他不仅对如何 远”,0不应当见其小而忘其大。他也反对君主对具 有效地行施赏罚也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具体的 体事务越级干涉的不得体行为。 方法,而且反复指出: “政之大体,在于刑赏。”④ 第四,交邻以信。汉唐以后,中原大国与四邻 提出: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尧舜不能为 小国的交往不断增多,处理这些关系已成了君主们 治。”@把赏罚提到“政本”的高度,并且认为它在 推行治平方略不能回避的方面。司马光作为一位大 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可以超过圣贤之君。 国上臣,在认识和对待这~问题上,表现出了浓厚 最后是施教化。司马光认为君主的教化直接影 ACADEMIC RESEARCH 2002年第8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晌着社会的风俗,其在社会治理中“为益之大而收 一统, “虽华夏、仁暴、大小强弱,或时不同,要 功之远”,@需要引起君主的高度重视。 皆与古之列国无异”不能算作正统。根据功业之实 教化主要地是在守成年代。守成年代,君主的 的标准,他认为三国时的蜀汉不能绍汉氏之遗统, 目标是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因而应和创业年代 因而在东汉之后顺次按魏、晋、宋、齐、梁等政 崇尚武力、网罗豪杰的做法有所不同。汉高祖即位 权,排定自己编史的年号。 后封过许多功臣,当年在彭城之战中私纵高祖的项 第二,关于王霸之辨。王道和霸道历来被认为 羽之将丁公来投,却被高祖以不忠之罪杀掉,司马 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治国方式,汉代实行王霸相杂、 光对此大加赞赏。认为在立国之初, “苟不明礼义 “外儒内法”的治国方式,同样是以承认王道与霸 以示之,使为臣者怀贰心以缴大利,则国家其能久 道的不同为前提的。司马光在描述了汉宣帝教训太 安乎?” 在他看来,高祖杀掉不忠故主的恩人,实 子“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的史实后, 际是向天下伸明了大义,使为臣不忠者无地自容, 却提出了一种十分迥异的“王霸同一”论,即认为 其正面的教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王霸无异道”。他说: “昔三代之陵,礼乐征伐 如何行施教化呢?司马光总结和介绍了光武中 自天子出,则谓之王;天子微弱、不能治诸侯,诸 兴的教化方式。东汉一立国,光武帝就“敦尚经 侯有能率其与国,同讨不庭,以尊王室者,则谓之 术,实延儒雅,广开学校,修明礼乐”,@“取忠 霸。”@他认为,王道与霸道都是“本仁祖义、任贤 厚之臣,旌循良之吏,拔于草莱之中,置诸群公之 使能、赏善罚恶、禁暴诛乱”,其差别只是在于 首”, 认为这是明礼仪、施教化的关键措施。经过 “名位有尊卑、德泽有深浅,功业有巨细,政令有 两三代的努力,达到了“教立乎上,俗成乎下”的 广狭耳,非若白黑甘苦之相反也。”国在他看来,王 局面。司马光认为: “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 道与霸道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它们的实质 若东汉之盛也”。东汉后期政治虽浊,而风俗不 是相同的,只不过同样的统治方式在执行程度上有 衰,以至于曹操没身畏名义而不敢废汉自立,全在 所差别而已。 于前期由教化而造成的良好社会风俗的作用。 第三,关于义利之辨。道义和功利是人类生活 在司马光看来。执礼法、明赏罚、施教化贯穿 中的两种价值选择,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有重义轻 于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是实施社会治理的要害, 利、重利轻义、义利兼得等多种不同观点。司马光 君主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 则更多地倾向于以义为利。认为: “利用安身,以 三、治国理念的个性特征 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国这是一种以义为利的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治国理念,其个性特 义利统一观。按照这种义利同一观,他认为信义是 征首先表现在对若于思想史命题的辨证有独到之 君主治国的法宝。那些对民众不讲信义的国君,似 处: 乎会得到一点利益,但在总体上是— ll一一√_ 一一≮一_ “所利不能药其 第一。关于正闰之辨。古人常用“闰”表示非 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从利害关系上是得不 — 稚 一. l l正常的情况。正闰之辨是指在政权不统一的历史阶 偿失的。司马光是要以这种义利同一观告诉那些谋 j . 0 .  一. 一 … 段,如何区分正统与非正统。司马光首先批驳了历 求功利的君主,只有毫不动摇地坚守道义的原则, 史上出现过的三种区分方法,认为,若以有自上授 才能争取和维护自己根本的利益。而放弃道义,必 受为正统。那尧舜和北魏拓跋氏则不能成为正统; 然导致根本利益的丧失。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更加 若以居处中夏为正统,那东晋时的前赵、后赵、前 强了他所倡导的礼义的价值。 后燕、前秦、后秦和夏,都曾居住五帝三王之IEI 第四.关于本末之辨。本与末是古代思想家常 都;若以有道德者为正统,则夏商周三代末期,也 用来说明两个具体事情之关系的对应范畴,体现着 有不贤能的君主。显然,这些标准会导致错误的划 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司马光在多重关系上运用这 分。与此同时,司马光提出了自己“但据其功业之 一范畴,使本末之辨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和辩证的色 实而言之”0的划分标准。认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 彩。 哲 学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学术研究 与许多思想家相同,司马光的本末大多代表事 之,司马光特别看重为君者的责任,这无疑包含着 情的要害与枝节、关键与非关键之关系。如他认为 一些合理的因素。 治国中用人和赏罚为本,制定烦法为末。并认为 (3)人我关系。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人我关系, “执其本”则治国, “逐其末”则国乱。 又如在沦 司马光显示出了一种“先求诸己”的思想。主张自 述人的考察问题时,他认为公明之心为本, “考课 己先以诚信之心待人,然后再期望对方以士君子之 之法”为末,舍本求末则难以识人。但司马光的本 心相回应。西汉功臣韩信被刘邦夫妇以诈谋擒斩, 末有时还代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如在论述礼乐的 司马光认为高祖有负韩信确是事实,但观察韩信先 作用时,认为“中和者,本也;容声者,末也。”曲 前灭齐自王和围楚失约之事,实是显示了他乘时以 即认为那些看得见的外部现象属于末,而隐藏在背 邀利的市井之志。 “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 后的体现礼乐本质的“中和”,才属于本。他认 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国韩信的身死族灭说 为,一方面,本必然通过末来表现、本存在于末之 到底是由他本人的小人之心所招致。 中,所以圣人必须通过礼乐来教民,舍礼乐而无以 (4)内外关系。在这对比较抽象的矛盾关系 教化;另一方面,末绝不等同于本,许多君主大行 中,司马光显示出了重内轻外、以内主外的观念。 礼乐而不能致世之治,就在于“无其本而徒有其 如他认为君主的动静情绪,必然是“发于中而形于 末。”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他得出了“无本不立, 外”, 很可能被奸佞之人窥测和利用,因而提倡君 无文(末)不行” 的结论。 主内在情绪的控制和行为举措的慎重。他分析朝廷 同时,司马光治国理念的个性特征还表现在对 朋党滋生的原因时提出: “夫木腐而蠹生、醯酸而 许多矛盾关系的理解上: 螨集。”@认为造成诸多不良情形的根源在事物的内 (1)道术关系。道与术都是指治国与处事的方 部,提醒君主注重朝廷内部的建设。 法、手段。司马光一方面视道术为正与邪的关系, 四、对治国理念的评价 如他提出: “君子之于正道,不可少顷离也”; 司马光把历史经验和治国之道在事实上结合了 “奇邪之术,君子远之。”啦又如他批评唐宰相牛僧 起来。一方面在治道的意义上理解历史,拓展了历 儒提议文帝对地方兵变实行安抚的行为,认为这是 史的意境;另一方面把历史经验自觉地化为治国之 “姑息偷安之术耳,岂宰相佐天子御天下之道 道,进一步开拓了治道的研究领地。“以史为鉴” 哉!” 司马光另一方面也将道术视为宏观战略与某 是国人本有的思想传统,司马光运用了,并且提高 种特殊技巧的关系。如他评价唐庄宗以弱晋胜强 和推广了“史鉴”的方法,使之成为此后中国人一 梁,得国数年后却内叛外离,认为这是因为庄宗 种稳定的思维理念和治国指导,同时也使传统文化 “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故也。”∞诚然,用 的内涵更丰富、更深邃,并且由此获得了走近现实 兵打仗也有战略问题,但在司马光看来,它和治理 的途径。 天下相比较,属于某一领域的技巧,只能称作 然而,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治国理念也有 “术”。无论对道术作何理解,司马光总之都持尊 一些极其重大的缺陷: 道贬术的立场。 其一,他用儒家的正统思想来看待历史、评述 (2)君臣关系。在君贵臣贱观念的支配下,司 历史,实际是把儒家的观念注入历史,使儒家的思 马光一方面认为君臣关系中君是核心的、主导的方 想深入民族血脉中。但他过分强调礼的等级性,强 面,另一方面也认为在双方关系中君主的责任也更 调社会的上下尊卑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又削弱了儒 重。如他评价西汉巫盅之祸,认为太子生过失,君 家原初的仁学思想、民本思想,使孑L孟的正统儒学 王有责任;他评价唐朝牛李党争认为: “朝廷有朋 思想在此大打折扣。 党,则人主当自咎”,@他认为无节之人一再受任为 其二,他的史学著作及其治国理念是面对君主 贵, “亦t,t君之责也。” 认为朝廷对道德信义之士 叙述的,其中强调君主在治国中的积极性、主动 致而不至,人君就应“内自循省”,0反躬自问。总 性,这无疑是对的,但却忽视了被管理者积极性、 ACADEMIC RESEARCH 2002年第8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主动性的一面,忽视了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积极性的 导人们放弃对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的关注。无论从 调动和发挥。尽管他看重礼的作用,要求人际关系 治国效果上讲,还是从人们治国理念的完整建构上 的和谐,但由于礼的单方面约束性,其管理理念总 讲,都会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 是枯燥的、冰冷的、僵硬的。 其三,就思想方法讲,司马光治国理念中辩证 ①⑦《资治通鉴》卷220,以下引文只注卷数。 法的成分是有的,如对诸多矛盾关系的理解,对许 ②0卷244。 ③⑥⑧⑨⑩①⑥⑩⑦④卷1。 多问题的分析论述等。但由于对礼的恒久性的理解 ④⑥卷291。 和论证,却使所有的辩证思想被注入了凝固化的内 ⑤卷2O。 容。如司马光曾对当朝皇帝说: “道者,万世无 ⑩⑤⑦卷12。 弊”, “后世子孙稍稍变易,遂至失道”, “后世 ⑩卷123。 之所变者,以复禹、汤、文、武之治,求合于道而 ⑥⑩卷191。 ⑥卷73。 止耳。”0这里的“道”,即指以礼为核心的治国之 ⑩卷72。 道。在司马光的理念中,变和动是偶然的、非正常 ①卷15。 的、有限的,而不变的静才是主导的、支配的、最 ①卷66。 终的,是合于目的的。变化的东西最终被不变的东 ⑤④卷138。 西所窒息。这种思想方法的保守性是显而易见的。 ④④卷4JD。 ④卷56。 其四,由于立场上和叙述对象的特殊性,司马 ④卷213。 光虽然在治道上对君主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但却提 ④卷79。 不出对君主的限制性、制约性措施。他明知有暗 ①卷104。 君、昏君存在的可能,并看到了这种情况对国家治 ④④卷68。 理的极其不利性,但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司马光 ④卷11。 ④卷69。 不敢说,只是表示惋惜和叹息。如他曾感慨: “甚 ⑦⑦卷27。 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悟也。”@他也曾发问:“人 0卷3。 君之德不明,则臣下虽欲竭忠,何自而入乎?”曲但 ④卷2。 始终拿不出解决的方法。可以说,孔孟的“民本 ⑩卷57。 说”,西汉的“谴告说”,东汉的谶纬观念,都包 ⑥⑥卷192。 含着对皇权的制约,而司马光对荒谬的君权显得束 @卷155。 0卷294。 手无策,这是他治国理念的一大漏洞。 ◎⑦卷245。 其五,司马光对治国中的经济问题注意不够。 0卷51。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中国古代士人羞于言利 ⑨卷22。 观念的潜在作用,二是儒家政治本位思想的影响。 ⑦《司马光日记校注・吕惠卿讲咸有一德录》。学术研究…  然而,经济缺位的治国之道,注定是一种不完善的 ⑦卷2 ⑦卷29。 理念,它会引导人们忽视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和 责任编辑:罗苹 制约作用,忽视对政治活动的目的性思考,也会引 哲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