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创新
作者:张静
来源:《艺术教育》2014年第01期
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音乐是大自然、社会、历史在我们生命里激起的丰富回响,也是我们心灵不可缺少的美妙载体。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鲜明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训练学生审美心理活动、完善人格和激发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因此,创新音乐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更为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而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除了清晰明了的结构、错落有致的节奏外,教师巧妙的设计与构思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做到“条理分明”
课堂内容与形式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形式去体现,而好的形式又需要有具体内容去充实。想要上好一堂音乐课,没有好的形式,上不出自己的特色,走大众化的路子,是很难先声夺人的。前不久,山东省莱芜市组织了音乐教师优质课的评选活动,活动期间,教师们课堂教学的巧妙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情感的精彩体现、思想教育的细腻渗透,使人耳目一新。但同时也发现有些教师的上课方式不尽如人意,活而无序,给人雾里看花之感。如果他们能进一步深挖教材内容,紧扣课程标准,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引情、设情、解情、动情、抒情,到带领学生畅游于音乐的海洋,环环紧扣,精雕细琢,音乐课的教学可以更精彩、更完美。
创新教学的课堂是一个整体,课堂上要自然和谐,教学内容要条理分明,课程内容要突出重点,教学中要能掀起高潮。创新教学的关键在于其内涵,教师要与学生形成教学上的互动,要让学生能充分地融入进课堂教学之中。因此,一堂课要通盘考虑,要有一条能贯穿教学内容的主线,可以体现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学形式。 二、利用音乐与文学的血脉联系,发挥“磁场效应”
在艺术的王国里,音乐与文学具有天然的血脉联系,宛若并蒂莲和比翼鸟一样。文学最能表达抽象的思想,音乐最能生动地传达心境。它们的碰撞是世间最完美的结合,可谓诗乐璧合,相得益彰。
在课堂中欣赏《春江花月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清新雅句中,感受婉转优美的旋律,徜徉于诗情画意之中;欣赏《高山流水》时,教师可给学生讲述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奏琴遇子期而弦断,弹奏之曲子期领悟很深,遂为知音,后子期“旦则采樵负重,暮则诵读辛勤,心力耗费,染疾而亡”,伯牙痛哭流涕,摔琴铭志:“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难上难”,以此感染学生;再如描述蔡锷与小凤仙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及欣赏由李谷一演唱的《知音》主题歌:“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比单纯地欣赏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巍巍兮高山、滔滔兮江水”的故事更容易让学生感动。教师在让学生欣赏时,有助于引导学生将静谧幽怨的画面转化为流淌跳动的音符,更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引导流行音乐进入音乐殿堂,“雅俗共赏”
现在的中学生处在青春期,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他们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很强。现代的电视网络、报刊是他们获取新鲜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受他们关注的莫过于流行乐坛的动态导向,那里有震撼心扉的音响、火爆激烈的场面、极具诱惑力和冲击力的视觉听觉体验,加上包装精美、令人目不暇接的音像制品,琳琅满目的明星排行榜,这些都使学校的音乐课本显得单一而枯燥。2001年11月11日,《钱江晚报》以关注中学校园音乐为题,表达了广大中学生“我爱音乐,我不爱音乐课”的心声,在音乐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说明了作为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对象的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审美冷淡已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与现代音乐及流行歌曲的关系。
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是符合他们的正常心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太喜欢书本上的知识,盲目追求流行的东西,诸如《老鼠爱大米》《坚持到底》《两只蝴蝶》之类的歌曲。这些歌曲并不适合他们。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利用健康的流行音乐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像《精忠报国》《男儿当自强》等充满浩浩正气的流行歌曲,抓住引导的关键,讲在点子上,释在疑难处,打动学生心灵,感染学生情趣,把学生审美的目光从流行歌曲表面,引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乐殿堂,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以净化、升华。
四、精心设计,周密安排,让音乐课堂步入“华彩乐章”
音乐课程标准渗透着学科整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结合以及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整合。这一点,在音乐的创新教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音乐本身就是情感性、体验性的艺术,所以创新性教学设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与创新的机会。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希望教师能发现、重视自己,在学习中渴望得到成功和赏识。通过让学生参与艺术审美与创新,获得审美体验,进而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因此,在创新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为本,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自我表演的机会,让他们一试身手,尽显自己的风采。
虽然创新教学(作曲、表演、即兴创作、演奏等形式)可以让音乐课学习得到更高的升华,但要慎用。如果这种活动的展示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嫌。笔者参观了很多新课改后的观摩课,发现在学习完歌曲与知识之后的创作,基本上就是教师和学生编排舞蹈、吟诵诗词歌赋,用动感线条和绚烂的七彩之光诠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固然好,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形之中又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每个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步入“华彩乐章”。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张斐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