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社会化的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近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是其人生发展的垫脚石,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儿童社会化是儿童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儿童的社会化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逐步完成的长期的过程。家庭对儿童的抚养方式是对儿童的社会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对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概述国内学者对儿童社会化的相关研究,文章从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素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气氛几方面进行对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重要性,表明研究思路逐渐出现生态化和立体化的趋势,说明了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表现出综合化、现代化和实用化的一些特点。
社会化是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社会化的重要中介变量,它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随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儿童社会化概念的综述
涂尔干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足够的同质性”,在儿童的内心初步确
立为集体生活所必须的“相似性”,即形成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①。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安娜·萨恩森博士认为,“社会化就是指儿童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②。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青少年对社会化所做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时便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共同性。发展心理学家缪森(P. H. Mussen,1990)指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他们的文化或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的过程,包括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
综上所述几位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社会化进行了自己观点的阐述,涂尔干说的“必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是对社会以及价值观的共同认识,而其他两位分别从对社会的贡献和适应和社会方面来阐述,他们各自阐述了儿童社会化的一个方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 \" M \" Symonds )。他采用多种形式研究父母的行为,认为有两个维度可以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特征,即接受 — 拒绝(不是给孩子以爱,就是拒绝孩子的爱)和支配—服从(不是去支配孩子,就是服从孩子的要求)。
之后,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和美国以鲍德温( A \" L \" Baldwin )为代表的费尔斯(Fiels)研究机构也都进行了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本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琳德( Baumrind)采用在特定设计的情景下观察父母与儿童在一起活动方式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①②
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此后,霍夫曼(Hogman)等人还专门研究了惩罚这一普遍性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把惩罚分为强制和“爱的收回”两种。强制是指父母对儿童的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以及威胁等。这种方式会阻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
总之,西方心理学家由于采用实证的观察研究,因而其结果具有可信性及有效性。但他们的实验长期以来只是局限于研究家庭中亲子关系间的单向的影响,即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自70年代以后,儿童才被看成社会生活的积极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个体。并且,他们也很少从社会环境出发来探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因素。
三、国内的相关相关研究
我国心理学家在西方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实证和相关研究,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家庭结构方面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中,家庭按其人口和序列,组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我国学者在家庭教育结构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方面把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主干家庭
这种家庭由三代人组成的家庭,其规模相对比较大一些,在主干家庭中老人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老人既可以协助子女在生活上照顾第三代,又可以协助子女教育第三代,当父母对孩子教育有缺点时,老人可以及时发现和指出。但是我国学者吴凤岗的研
究结果表明,两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发展水平高于三代人家庭的幼儿①。所以主干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是否积极,关键在于第一、二代人能否和睦相处,在对孩子教育方法上能否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干家庭中儿童受到的教育,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是十分关键的。
2、 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主要是指父母双全、有一个或两个小孩的家庭,这是现代最典型的家庭结构形式。这种家庭人口少,家庭关系简单,而且感情亲近,在教育子女上思想上容易一致,矛盾较少。父母往往以孩子作为家庭的中心,对孩子关怀备至,重视对孩子各方而的教育,而父母本身的价值观、文化修养和性格气质等条件,又对孩子发生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具有使儿童身心得到很好发展的有利条件,在这种家庭中父母起到的主要是引导作用②。
3、 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是指子女只与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这种家庭在近几年有增多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父母一方因故去世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子女家庭离婚或分居的现象增多。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和因之而形成的单亲家庭给青春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③。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方面比较多,学者们主要从经济上、父母以及子女的精神状态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展开的《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全国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已经表明: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离异家庭子女与同伴关系、父母关系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控制力较低,在情绪、品德、性格学习等
昊凤岗:《中国家庭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年版。 ②
严孝芝.浅谈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③
张肖敏,赵山明,贺占元.试论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1).
①
方面表现出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①。
4、 留守儿童家庭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 2200 多万,很多农村家庭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由于代养人中大部分文化程度都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照顾往往局限在生活上,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不知如何去理解孩子,代养人和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沟通和行为指导,使得孩子很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孤独、敌意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容易出现偏差行为。
(二)父母文化素养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方面
有些研究也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家庭教养方式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其中社会阶层学者们主要从父母的文化素养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方面来研究。
1、 家庭经济状况方面
麦克洛德的研究指出由较低家庭收入、不稳定的职业、许多债务、失业等造成的家庭经济压力会导致成人对整体生活状况的不满意,低收入成人更为急躁易怒,各种消极事件对他们的伤害也更大,从而使他们无法积极参与儿童的生活,提供足够的情感和支持,而这些就很容易导致儿童的反社会行为问题。之后,康格和同事的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困难,未参与型教养方式与不良儿童发展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从而有力支持了经济压力假设。
2、 父母的文化素养方面
①
马春伟,曹红娟.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1(3).
张溯、陶沙、关颖、鲍德温等人经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其教育方式之间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者在教育子女时,多数人以较为科学的态度对待子女,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比例较高①。而文化水平较低的父母,多采用专制、放任的教育方式。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由于受过良好和正规的学校教育,往往具有较强的教育意识,在教育儿童时,除重视道德品质和行为修养外,还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思想。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高,不仅要求他们长大有个工作,养活自己,而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儿童在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生活、学习,陶冶着自己的理想情趣。
(三)家庭环境方面
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心理环境等②。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但是相当一部分家庭还没有把家庭文化和人际心理环境,尤其是家长自身文化和道德素质的提高给予应有的重视。大量事实表明,家庭文化环境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很大的影响。
(四)家庭教育模式方面
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都肯定和强调了儿童个性发展及特征与父母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关系很大。中国家庭教育一直将成才教育作为终极目标,中国父母处处在为孩子着想,处处为孩子打算。美国的家庭教育一直将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当孩子还在幼年的时候,父母们就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这将注定会出现不同的教育结果。
①②
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0.
陈会昌等:《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刊于《心理发展与教育》199。年第3期
家庭教育融于父母对孩子的一切教育活动中,是引渡儿童进入社会的桥梁。家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日常的社会生活环境,而且也为儿童提供了实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在家庭范围内,父母抚育子女的内容和目的就是唤醒、发展和激发孩子的全部力量和全部素质”“有意识地实现儿童不断的发展”。这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因素,是抚育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十分重要。我们应该采取科学态度,采用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文章从中国文化的宏观背景出发,加强对家庭教育及其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本土化研究。研究者要深入到儿童生活的真实环境中,从家庭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获有效的研究成果,丰富和促进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
总之,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是多方面。传统研究中,研究者只分析来自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现代系统论观点则倾向于将家庭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父母子女之间互相影响.亲子之间相互作用,子女也影响父母的婚姻关系及父母的教养方式。而家庭又处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体系(如邻居、社区和社会)之中,这个社会体系同样会影响家庭成员的相互作用和儿童在家庭中的社会化,在儿童社会化中,庭结构不健全,儿童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家庭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家庭不和睦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李向前.中国家教批判[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5.
[3] 李坚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25.
[4]李坚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4)
[5]孙瑜.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3).
[6]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概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
[7]陈英.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1999,(4).
[8]孙瑜.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3).
[9]郑忠梅:《城市青年家庭新的生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社会学》, 1998年第4期。
[10]林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1年第2期。
[11]张丽华.试论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4).
[12]王勇.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2)
[13]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
[14]聂建华等.家庭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功能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15]周宗奎.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及其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