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非意识形态化理论”
非意识形态化理论,是资产阶级反动思潮。也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
从哲学角度看,它以折中主义,相对主义,多元论为基调,崇拜自发性(自发的技术崇拜或抽象的个性崇拜)和多元论,根本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本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是唯心主义的。
从政治角度看,它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出发,推崇庸俗的进化化和社会改良主义,根本否定共产主义作为社会未来的理想价值和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价值。具有鲜明的反共产主义倾向。它并不是否定任何意识形态,而是打着非意识形态的幌子,而是打着非意识形态的幌子,鼓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化,借口科学技术决定论,反对马克思主义,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从理论来源看,是由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1955年5月召开的“争取文化自由大会”宗旨就是把矛头指向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上。同年阿隆出版的《知识分子的稚气》一书,就提出露骨反共纲领。在他看来,“意识形态的终结”应该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对广大居民阶层,首先对知识分子影响终结,可见,非意识形态化的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贝尔等人看来,并不所有意识形态终结了,而仅是“左”派意识形态终结了,特别是他们所期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终结,对此,费耶尔说得很明确,“我们当代西方反意识形态者主要靶子是马克思主义,预言意识形态的终结,也是他们梦想马克思主义的终结。从实践后果看,它适应了资产阶级官方的意识形态“和平演变”战略的需要,以非党性,和平共处,“趋同”等方式,推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总之,非意识形态化是由资产阶级思想家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自觉编出的精神幻想,是
掩盖现实社会关系精神力量,是对现实的颠倒的、神秘反映。用这种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是危害极大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