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院、检察院招考法律基础知识强化试题及答案一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法院、检察院招考法律基础知识强化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c

A.党中央B.国务院C.广大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b

A.一律B.一般C.可以D.不能

4.法律()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年制定的宪法。 c

d

A.1949B.1950C.1952D.1954

6.()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c

A.民族自治制度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d

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c

A.领导B.指导C.监督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c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a

A.5B.6C.7D.8

11.增值税属于()。 a

A.流转税B.财产税C.所得税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c

A.3月5日B.3月11日C.3月12日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所有。 d

A.刘母B.刘父C.幼儿园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d

A.占有权B.使用权C.用益权D.处分权

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的商标。 a

A.使用在先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D.设计在先

16.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 b

A.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处罚。 b

A.可以免除B.应当减轻C.可以减轻D.应当从轻

19.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批准。 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

2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映了()。 b

A.自然规律B.唯物史观C.英雄史观D.历史传统

22.在价值关系中()。 b

A.人永远是主体B.主体永远是人

C.物可以是主体D.客体永远是物

23.()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深层次的、核心地位。 d

A.人生观B.人生价值观C.历史观D.世界观

24.道德提倡()。 d

A.必须怎样B.可以怎样C.不准怎样D.应当怎样

25.()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a

A.追求真理B.自强不息C.勤劳勇敢D.关心国家

26.()是道德问题的核心。 d

A.政治立场B.社会理想C.发展道路D.为谁服务

27.婚姻的基本要求是()。 a

A.婚姻自主B.情感基础C.相濡以沫D.共同生活

28.()是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 d

A.立志B.学习C.内省D.实践

29.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 c

A.忍让B.软弱C.教养D.妥协

30.思想指人的()。 a

A.理性认识B.科学思维C.自觉意识D.系统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的不同。 abcde

A.制定主体B.实施保障C.表现形式

D.内容具体程度E.稳定性

2.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 abc

A.主体B.客体C.内容

D.责任E.权力

3.我国宪法实施的保障,包括()保障几个方面。

A.政治B.法律C.经济

D.组织E.群众

4.犯罪集团的主要特征有()。

A.主体必须是由3人以上组成的B.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固定性

C.具有共同实施某种犯罪的目的性D.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E.有明显的首要人物

5.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A.内心信念B.政治思想C.社会舆论

D.传统习惯E.法律条款

6.学会合作()。 abc

A.是教育的目的B.才能适应竞争C.是成功的要素

D.目的是受人欢迎E.目的是改善人际关系

7.政治指涉及()关系的各项政策和各种活动。

A.社会B.国家C.人际

D.阶级E.民族

8.道德修养()。

A.是人性向善的过程B.甚至要经历精神的痛苦C.是自我改造的过程

D.甚至要经历肉体的磨难E.主要是接受教育

9.审美是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

A.思考B.认识C.欣赏

D.感动E.评价

10.人的境界是()。

A.人的技术水平B.对人生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的总体水平

C.人生修养的落脚点D.人生价值的体现E.社会地位的反映

三、简答题(第1、4小题每题5分,第2、3、5小题每小题6分,共28分)

1.什么是诉讼证据?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何谓不正当竞争?

3.简述法律的特征。

4.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和作用。

5.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四、论述题(12分)

试论共产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的本质区别,以及我们对两者所应有的态度。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刘甲与刘乙系同村邻居。1998年4月20日,两人为了宅基地的问题发生争执,刘甲首先出手打了刘乙胸部一拳,刘乙随之还击,猛击刘甲的脸部,致刘甲鼻梁骨折、右眼部红肿并伴有少量出血,经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3000余元。刘甲要求刘乙赔偿医疗费及误工损失共计人民币4000元,刘乙以刘甲首先出手打他为由拒绝赔偿。1998年8月20日,经乡司法助理员调解,刘甲与刘乙达成赔偿协议,由刘乙赔偿医疗费及误工损失共计人民币3500元,于同年8月底一次性付清。事后,刘乙未按照协议支付赔偿款,刘甲多次催讨未果,于1999年6月15日再次找乡司法助理员要求解决。在乡司法助理员表示无能为力后,刘甲就决定向法院起诉。可是乡司法助理员说:“你现在才想到去法院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是不会受理的。”请你根据法律规定分析乡司法助理员的话是否正确。

乡司法助理员的活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是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由于刘甲与刘乙于1998年8月20日达成赔偿协议,诉讼时效中断。从同年8月底重新开始起算诉讼时效,因此刘甲于1999年6月15日决定向法院起诉并没有超过1年的诉讼时效。即使超过1年的诉讼时效,法院也应当受理,因为超过诉讼时效使权利人丧失了胜诉权,但并不因此丧失起诉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2.C3.B4.A5.D

6.C7.D8.C9.C10.D

11.A12.C13.D14.D15.A

16.D17.B18.B19.B20.A

21.B22.B23.B24.D25.A

26.D27.A28.D29.C3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DE2.ABC3.ABDE4.ABCD5.ACD

6.ABC7.BDE8.ABCD9.BCDE10.BCD

三、简答题(第1、4小题每小题5分,第2、3、5小题每小题6分,共28分)

1.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客观性,即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二是关联性,即诉讼证据必须与特定的案件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能作为证据;三是合法性,即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数据。

2.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比如,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就属于违反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损害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法律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和针对一般人的反复适用多次的特征,并具有严谨的逻辑构成。其次,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国家意志,必须由代表国家的机关来直接规定。再次,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不仅具体和明确,而且由国家确认和保障。最后,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这种作为法律实施后盾的强制力是由国家施加的。

4.人生目的是关于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观首要和基本的问题,是人的理性的重要标志;它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人生最终奋斗目标,并通过一生的活动、工作来实现;人生目的是否正确是区分先进与落后人生观的重要标志。人生目的对人生具有动力、导向和激励作用

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所熟悉和实行。

四、论述题(12分)

人生信仰按性质可分为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科学信仰以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非科学信仰以对

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错误认识或迷信为基础,经不住实践检验。

共产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和科学预见基础之上,并被共产主义运动实践和近一个半世纪历史发展的事实不断检验,并证明具有不可抗拒的生命力。

宗教信仰是非科学的,它把人们因面对自然和社会中尚不能控制的力量而产生的恐惧、困惑的感受,对挫折、痛苦的体验都说成是不能靠人类的力量克服的,虚构天国的幸福和神灵的力量来麻痹人们。适当举例。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科学的方法看待现实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正确对待困难和曲折,坚定科学信仰、投身到社会实践,为社会进步、人类解放做出积极努力。适当举例

对待宗教信仰等非科学的现象,也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认识其存在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客观基础,了解和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政策。特别要注意把合法的宗教和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直接危害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的邪教区分开来,对邪教认清其反动政治本质,进行坚决的斗争。

五、案例分析(10分)

乡司法助理员的活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是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由于刘甲与刘乙于1998年8月20日达成赔偿协议,诉讼时效中断。从同年8月底重新开始起算诉讼时效,因此刘甲于1999年6月15日决定向法院起诉并没有超过1年的诉讼时效。即使超过1年的诉讼时效,法院也

应当受理,因为超过诉讼时效使权利人丧失了胜诉权,但并不因此丧失起诉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