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区、市)2016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自查评分表
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分值产区非产区4.03.01.53.03.01.0评分标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中的考核办法执行。编制完成本行政区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规划或方案的,产区得1.5分,非产区得1分,否则不得分。除中央财政资金外,每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产区得1.2分,非产区得0.8分,否则不得分;在此基础上,每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有增量的,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2分,无增量的不得分。省级农业行政部门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构的得0.5分;建立完善本行政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的得0.5分;编制发布本行政区域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得0.2分;否则不得分。除中央财政资金外,每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得0.6分;在此基础上,每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有增量的得0.2分;否则不得分。耕地质量等级与上一年持平的,产区得2.7分,非产区得1.8分;等级提高的,产区得3分,非产区得2分;等级降低,每降低0.1个等级,在产区2.7分、非产区1.8分基础上扣分,产区扣0.9分,非产区扣0.6分,扣完为止。产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的得2.5分,每减少2个百分点,扣0.5分,低于85%不得分;非产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的得1.5分,每减少2个百分点,扣0.3分,低于80%不得分。达到当年国家提出的小麦、水稻、玉米三种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发展指标的,产区得2.5分,非产区得1.5分,否则不得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前五年平均水平以上的,产区得3分,非产区得1.8分;低于前五年平均水平,每减少1个百分点(小数点自动进位,下同)产区扣1分,非产区扣0.6分,扣完为止;低于前五年最低水平的不得分(符合国家规划要求的政策性调减除外)。粮食产量稳定在前五年平均水平以上的,产区得2分,非产区得1.2分;低于前五年平均水平,每减少1个百分点,产区扣0.5分,非产区扣0.3分;低于前五年最低水平不得分(符合国家规划要求的政策性调减,以及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的除外)。对同时具有产粮大县和育制种大县的省份。除中央财政资金外,安排省级财政资金分别支持产粮大县等粮食核心产区和育制种大县建设的,产区得5分,非产区得4分;安排省级财政资金仅支持产粮大县等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产区得3分,非产区得2分;安排省级财政资金仅支持育制种大县建设的,产区得2分,非产区得2分;未安排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得分。对仅有产粮大县或仅有育制种大县的省份。除中央财政资金外,安排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产粮大县等粮食核心产区或育制种大县建设的,产区得5分,非产区得4分,否则不得分。对没有产粮大县也没有育制种大县的省份。北京、天津、上海3个省份,既无产粮大县,也无育制种大县,该项目自动得4分。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的,产区得3分,非产区得2.4分;建设任务完成率超过90%不足100%的,产区得2分,非产区得1.4分;建设任务完成率超过80%不足90%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4分;建设任务完成率低于80%的不得分。抽检的各项工程建设质量均达标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8分;任何一项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的不得分。建设管理规范、实行统一上图入库管理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8分;否则不得分。自评打分打分依据减分原因整改措施责任部门1.耕地保有量;(1)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7(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6分)(3)编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规划或方案2.耕地质量保护(4)安排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资金与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网络(5分,4分)(5)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和网络1.51.01.21.2(6)安排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资金0.80.83.耕地质量等级(7)提升耕地质量等级情况(3分,2分)(8)主要粮食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4.粮食生产科技率水平(5分,3分)3.02.02.51.5一、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粮食(9)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不断增强(40(10)粮食种植面积分,30分)5.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5分,3分)(11)粮食总产量2.51.53.01.82.01.26.产粮大县等粮食核心产区和育(12)产粮大县等粮食核心产区和育制种大制种大县建设(5县建设分,4分)5.04.07、高标准农田建设(5分,4分)(13)高标准农田建设5.04.0××省(区、市)2016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自查评分表
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分值产区非产区评分标准自评打分打分依据减分原因整改措施责任部门(14)组织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51.1动员部署农田水利建设得0.4分;省级领导带头参加农田水利建设,产区得0.2分,非产区得0.1分;逐级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2分;明确部门分工,逐级签订责任书,产区得0.2分,非产区得0.1分;落实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创新管护机制,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2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奖惩约束激励机制得0.1分;否则不得分。一、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不断增强(40分,30分)8.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节水重大工程建设(5(15)持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分,4分)1.81.4出台加大省级财政投入政策文件,保持省级财政投入持续增加的得0.6分;及时足额落实地方投入,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2分;加强涉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整合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2分;出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关金融支持或税收优惠,以及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政策等,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1分;足额落实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经费得0.3分;否则不得分。强化项目投资计划执行,保证重大农业节水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当年中央投资计划当年完成90%以上得0.6分,其余按照实际完成率/0.9*0.6得分;如期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各年度项目目标任务,产区得0.7分,非产区得0.6分,否则不得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稳定或提高,产区得0.2分,非产区得0.1分,否则不得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每年考核目标得0.2分,否则不得分。按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发放补贴,没有出现弄虚作假、挤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补贴等违规行为的,产区得1.5分,非产区得0.25分,否则不得分。省级政府或其他部门出台粮食相关补贴发放制度办法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25分,否则不得分。除中央财政支持外,省级财政从省级预算直接安排粮食相关补贴的,产区得1.5分,非产区得0.5分,否则不得分。每年省级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种粮大户及粮食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0.2分,否则不得分。在此基础上,每年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扶持的种粮大户及粮食类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有增量的,分值相应增加,产区增0.5分,非产区增0.2分,无增量的不加分。除中央财政支持外,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0.2分,否则不得分。在此基础上,每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有增量的,分值相应增加,产区增0.5分,非产区增0.2分,无增量的不加分。完成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达到当年发展指标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2分,否则不得分。以多种方式宣传国家和地方粮食收购和质价政策,让农民卖“明白粮”,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4分;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和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8分;督促粮食收储企业严格执行政策,对违反质价政策,扰乱市场秩序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8分;否则不得分。向社会公布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名单的得0.3分;粮食收购网点向重点产粮区倾斜,方便农民售粮,没有出现局部农民“卖粮难”的得1.5分;收购企业对售粮农民提供便民服务的得0.2分;否则不得分。(16)加快推进农业节水重大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1.71.5(17)严格执行国家粮食相关补贴政策,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发放9.落实粮食补贴政策(4分,1分)(18)出台粮食相关补贴发放制度办法(19)省级财政从省级预算直接安排粮食补贴(20)获得财政资金扶持的种粮大户及粮食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数量10.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及社会化服务体(21)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系(3分,1分)资金规模1.50.251.00.251.50.5二、保护种粮积极性,财政对扶持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投入合理增长,提高种粮比较收益,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不出现卖粮难问题(15分,5分)1.00.41.00.4(2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考核(23)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严防出现农民“卖粮难”,维护正常粮食收购秩序,保护种粮农民利益(24)根据粮食生产布局和交通条件,合理设立粮食收购网点,方便农民售粮1.00.23.02.011.执行收购政策;安排收购网点(5分,2分)2.00.0××省(区、市)2016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自查评分表
考核内容二、保护种粮积极性,财政对扶持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投入合理增长,提高种粮比较收益,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不出现卖粮难问题(15分,5分)考核指标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分值产区非产区1.00.4评分标准主动协调农发行安排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满足企业收购需要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0.4分,否则不得分。因政策性收购资金不及时到位出现“打白条”或农民“卖粮难”的不得分;对于出现企业挤占挪用政策性收购资金现象但政府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化解的不得分。在粮食收购旺季,没有及时主动协调辖区内金融机构多方筹措资金支持企业多元化收购,出现区域性农民“卖粮难”的,产区扣1分,非产区扣0.3分;当出现突发问题、特殊情况影响收购工作时,如出现不完善粒超标、霉变粒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市场缺乏收购主体收购时,政府未能及时出台调控政策并安排好收购,解决好区域性“卖粮难”问题的,产区扣1分,非产区扣0.3分;否则不扣分。自评打分打分依据减分原因整改措施责任部门(25)落实政策性粮食收购资金贷款12.组织落实收购资金(3分,1分)(26)加大对符合贷款条件企业自主收购粮食的支持力度。对因特殊情况出现区域性“卖粮难”的,能够及时出台调控政策、组织资金收购,并落实风险补偿措施2.00.613.仓储物流设施建设(3分,4分)(27)加大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满足粮食储运需要。支持粮食核心产区和新型经营主体粮食整理烘干设施建设3.04.0制定与国家规划相衔接的地方建设规划,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0.8分,否则不得分;安排相应投资满足辖区内建设需要的(含有中央补助投资项目,地方落实相应的资金),产区得2分,非产区得2.7分,没有完全到位的,按资金到位比例计算得分;落实项目管理责任,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资金使用规范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14.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升级(3分)(28)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任务3.03.0制定与国家规划相衔接的地方建设规划得0.5分,否则不得分;安排相应投资满足辖区内维修改造需要的(含有中央补助投资项目,地方落实相应的资金)得2分,没有完全到位的,按资金到位比例计算得分;落实项目管理责任,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资金使用规范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三、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粮食仓储能力,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安全(13分,18分)15.落实国有粮(29)宣传贯彻落实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食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制定并实施本地区粮油仓储物保护制度(1分,2流设施保护措施分)1.02.0宣传贯彻落实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有具体举措的,产区得0.4分,非产区得0.5分;出台本地区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具体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的,产区得0.6分,非产区得1.5分;否则不得分。(30)落实地方储备粮规模计划16.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完善轮换管理和库存监(31)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各项制度,做好管机制(4分,5储备粮管理工作分)(32)制定和完善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制度,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17.落实储备费用、利息补贴和(33)制定并落实地方储备粮费用、利息和轮换补贴(2分,4轮换价差补贴制度办法分)1.52.0在规定时限内地方粮食储备库存数量完全达到国家核定规模的,产区得1.5分,非产区得2分;达到90%(含)的按满分的50%计算得分,未达到的不得分。地方政府出台储备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地方储备粮管理、协调、保障机制,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签订责任承诺书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1.5分;每年开展储备粮库存检查,保证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0.5分;否则不得分。制定轮换管理制度的得0.5分;严格按照轮换计划进行轮换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制定地方储备粮保管利息、费用补贴制度或办法,并落实到位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2分,没有完全落实的相应扣分;落实储备粮轮换差价补贴,建立轮换风险准备金制度,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2分,没有落实地方储备粮利息、费用和轮换差价补贴,且影响储备粮收购、保管、轮换的不得分。1.52.01.01.02.04.0××省(区、市)2016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自查评分表
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分值产区非产区评分标准加大粮油供应网络建设投入,合理组织调度粮源,不出现脱销断供,不出现区域性粮食价格波动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3分;完成军粮供应任务的,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1分;地方储备粮等政策性粮食购销轮换采取联网方式公开竞价交易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3分;否则不得分。出台粮食供应应急预案,并组织过培训和演练的,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1分;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的通知》(国粮调[2013]115号)要求建立应急网络的,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2分;出台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过培训和演练的,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1分;否则不得分。36个大中城市和其他价格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当地10-15天市场供应量的,产区得1分,非产区得4分;达到5-9天的,产区得0.5分,非产区得2分;5天以下的不得分。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协调监管机制,产区得0.2分,非产区得0.5分;夏秋季粮食收购期间同步开展收购检查有具体举措的,产区得0.4分,非产区得1分;对媒体披露或群众举报向售粮农民“打白条”、出现“卖粮难”等问题,经查实并予以解决的,产区得0.4分,非产区得1分;否则不得分。地方有关部门建立“出库难”监管机制的,产区得0.2分,非产区得0.5分;媒体披露或群众举报“出库难”问题经查实并得到解决的,产区得0.4分,非产区得0.5分;落实《进一步加强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粮检[2016]12号)有具体举措的,产区得0.4分,非产区得0.5分;否则不得分。制定粮食库存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的具体检查方案,产区得0.4分,非产区得1分;依法依规完成检查方案规定的工作任务,产区得0.8分,非产区得1分;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到位的,产区得0.8分,非产区得1分;否则不得分。自评打分打分依据减分原因整改措施责任部门(34)健全粮油供应网络,推进政策性粮食18、粮油供应网联网交易络建设;政策性粮食联网交易;完善粮食应急预案;粮食应急供(35)制定省级粮食供应和质量安全应急预应、加工网点及案,建设粮食应急供应体系配套系统建设;落实成品粮油储备(5分,15分)(36)落实大中城市成品粮储备要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2.57.01.54.01.04.0(37)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监督检查,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四、完善粮食调控和监管体系,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不出现脱销断档,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确保粮食应急供应(14分,29分)1.02.519.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确保粮(38)加强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监督检查,食市场基本稳定确保政策性粮食有效投放市场(4分,7分)1.01.5(39)加强粮食库存检查,夯实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增强粮食区域调控能力2.03.0(40)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稳定统计人20.落实粮食流员队伍,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确保统计数通统计制度;加据真实可靠强粮食市场监测,及时发布粮食市场信息(2分,4分)(41)建立粮食价格监测点,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分析,发布粮食市场信息1.02.0地方各级特别是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落实粮食统计职能(培训和经费保障等),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6分;指导督促辖区内入统对象建立统计台账,并按要求通过网络直报统计报表,产区得0.2分,非产区得0.4分;按要求设立城乡居民固定调查户,指导调查户建立台账并按时收集调查信息,产区得0.2分,非产区得0.4分;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6分;否则不得分。建立粮食市场价格信息监测直报点的,产区得0.4分,非产区得0.8分;督促指导直报点定期准确报送市场价格信息和价格分析材料的,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6分;通过省级信息平台发布粮食市场信息的,产区得0.3分,非产区得0.6分;否则不得分。1.02.021.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42)建立粮食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展混合所有制粮粮食产业,培育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食经济;培育主的龙头企业食产业化龙头企业(3分)3.03.0对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有部署、有举措的得1分;地方政府对发展粮食产业有政策扶持的得1分;立足区域实际发展特色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粮食产业实力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省(区、市)2016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自查评分表
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年度考核目标任务(43)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4)开展耕地土壤质量监测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45)耕地土壤污染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46)粮食生产禁止区划定(47)落实地方政府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实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48)开展收获粮食的食品安全监测和质量调查,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生产经营(49)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监测机构建设;配备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执法装备,保障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业务经费分值产区非产区1.01.01.01.01.01.01.01.0评分标准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得0.5分;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制订本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的得0.5分;落实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对主要耕地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进行调查监测及风险评估,并形成相应调查监测评估报告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制定粮食生产禁止区划定方案,并开展粮食生产禁止区划定试点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对于没有粮食生产禁止区划定任务的地区,该项目自动得1分。出台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的得0.5分;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违规问题进行处理问责的得1分;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完成收获粮食的食品安全监测样品数量达到国家计划样品数量2倍以上(含)得0.4分;监测经费同比上年增加的得0.2分;开展粮油质量调查工作的得0.1分;加强原粮真菌毒素等污染监控,督促粮库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仓储出入库检验的得0.1分;未发现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的得0.2分;否则不得分。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专业技术机构数量保持稳定或增加的得0.5分;执法装备(包括检验监测仪器设备及取样车、流动检验车等配套设备)满足监管检测要求的得0.5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经费有固定保障,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完成国家下达的库存粮油质量监测和检查任务的得0.5分;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开展粮油质量监测和检查工作的得0.5分;对监测发现的不合格粮食按照国家规定处置,对检查出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自评打分打分依据减分原因整改措施责任部门22.耕地土壤污染防治(2分)23.粮食生产禁止区划定(2分)五、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超标粮食处置能力,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10分)24.严格实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3分)25.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及质量监测机构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装备配备及检验监测业务经费保障;库存粮油质量监管(3分)2.02.01.01.01.51.5(50)开展库存粮油质量监测和检查,执行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妥善解决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粮食1.51.5六、按照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落实农业、粮食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任务,确保责任落实、人员落实(8分)(51)省级财政积极支持保障粮食安全的各26.非主产区及项工作,非主产区及时足额安排粮食风险时足额安排粮食基金风险基金;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管(52)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管理规范理(2分)27.保障粮食安全各环节工作力量;细化农业、粮食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6分)(53)建立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考评细则(54)农业和粮食等行政主管部门职责明确,行政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55)落实地市以下农业、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力量,建立责任追究机制1.01.0产区将原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部分继续用于粮食相关支出的得1分;非产区及时足额安排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建立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机制,明确相关职责分工,印发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的得0.5分;日常监督考核情况及时向国家考核工作组报送信息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各级农业和粮食等行政主管部门职责明确的得2.5分;行政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落实地市以下农业、粮食监督检查执法职责,落实专项资金,配备执法装备,建立健全省级政府对地市政府的责任追究机制的得1.5分,否则不得分。1.01.01.01.03.53.51.51.5 说明:1.省级人民政府自查评分要客观真实,打分依据要充分,杜绝弄虚作假、瞒报虚报。对于减分事项要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措施要有具体举措,明确整改时限。
2.根据《财政部等五部门和单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5]59号)规定,粮食产区省份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 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个省(区),其余省份为粮食非产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