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资助 经济困难学生 精神助困
如何依托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在教育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的重要内容。卓有成效地运用国家制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广大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为加强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坚持加强审核把关、经济和精神全面扶持、建立制约激励机制。
1 多法齐用,严格调查审核
加强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审核工作,增强困难学生认定过程的高效性和认定环节的真实性,需要从根源抓起。一是政府机关配合工作要积极主动。如果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不真实性,会导致需要受到资助的学生得不到帮助,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在配合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时要积极主动,确保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可靠。二是学校审核工作要深入到位。没有亲身进行调查就不能进行资助工作,学校要切身实际的走进村委或社
区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准确无误的拿到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证明材料。三是学校评议要实事求是。高校要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程序,采取包含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个人认定、民主评议、辅导员审批等多项环节的工作程序,辅导员对认定工作程序要认真把关,确保每个环节公平公正。资助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主权,因为同班同学彼此联系密切,相互比较熟悉,民主评议能较好地反映民情民意,这样才能确保每个环节都是公平公正的。同时,对于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没有进行认定的学生,要积极动员其做困难认定,确保每一位困难学生都能得到资助。
2 全面帮扶,经济帮困、精神扶持两 手抓
重视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经济帮助同样重要,要坚持经济帮困与精神扶持两手抓,全面帮扶。一是要着眼特点,加强专题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比单纯解决经济问题更为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高度关注、切实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和困难认定工作要做到位,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除了把好政府部门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关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诚信的优良品德,还要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出现自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应重点突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立志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挫
折教育、激励教育和感恩教育这几个方面来着手。二是要加强沟通,提升能力信心。大多数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都会把上大学看做是改变人生的重大转折,希望今后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但经济困难往往使他们不善言谈,封闭孤立,袒露心迹,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境遇伤及自尊,处事敏感、多疑、小心,自卑感极强。所以,要多给贫困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环境。作为辅导员能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正能量,并且 能够加以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正视环境,立足自我,逐步提高贫困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工作能力。三是要克服心理障碍,坚持勤俭节约。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但贫困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也使其产生了心理问题,很多贫困生深知大学生活来之不易,想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父母、亲人,但离目标远,思想包袱沉重,学习压力大,也易产生心理问题。有一部分贫困生爱慕虚荣,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把有限的生活费花在照顾“面子”上。更有些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面对贫困带来的挫折,内心极为复杂、多疑,产生戒备心理,有时会走向极端。所以,学校辅导员要对学生的思想做到准确了解和掌握,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只有知道了学生的需要,才能有的放失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地做好辅导工作,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中,把工作做到问题发
现前。
3 健全制度,建立制约激励机制
据统计,高校帮扶政策惠及四百多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越来越多,资助范围比较广,这就需要健全完善各类监督激励机制,才能确保国家的帮困政策切实落实到最需要的学生。首先,建立制约监督机制是基础。目前,助学金评定名额分配标准,基本上是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来平均分配给各个班级的,而贫困学生在每个班级的分配是不平均的。这就导致了一个怪现象,不困难的学生得到了助学金,而部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却得不到助学金。所以,高校以整个学校做为一个整体来组织评定监督工作,要把家庭经济困难作为助学金的首要条件,家庭条件不符合条件,不能获得助学金。并且坚持公开公道的原则,建立公示、公评的制度,形成助学金评定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真正把助学金用到最需的地方。其次,激励引导制度是关键。同时,激励引导制度也是贯彻落实帮扶政策的重要手段。在帮困扶贫的同时,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也是抓学风、促作风的有效手段。如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上课出勤情况、公差勤务的表现、学生会活动的活跃程度等方面引入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进步。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现在看来尤为重要,也是帮扶政策全面落实的有效
手段。 参考文献: [1]
金美林,施苏广.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管理沟通途径研究[J].
才智,2010(22).
[2]
张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沟通[J].辽宁教育研
究.2008(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