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高位灌肠对改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研究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638·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年7月第19卷第7期CJITWN,July 2018.Vo1.19.No.7 合征,它以肾脏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病因为虚受外邪、因虚致实,其形成与“虚、瘀、浊、毒”密切相 关,临床常常表现为多种多系统损伤及临床症候 0 ,气虚血瘀 性,是CKD肾纤维化的主要病理表现。因此,益气活血化瘀治 疗非常重要 。 程教育,2011,9(9):132—133. 衡失调为主要表现,预后不良,属中医“关格”、“虚劳”等范畴,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肾衰竭中西 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9):1029— 1033. 是CKD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球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 3.吕佩佳,魏连波,陈香美,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系统 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8):701—703. 4.李涛,王保和,易春梅.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中国中 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4):371—373. 本研究观察发现,采用芪黄活血汤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90%,对照组76%,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 度及血浆粘度明显下降,提示芪黄活血汤治疗可通过清除毒素 和炎症介质,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 善,缓解CKD进展,对改善CKD3~4期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作 之长”,方中为君,辅以黄精、杜仲补气填精,川芎、丹参行气活 血,茯苓、附子、白术温肾利水,共奏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之功, 以治气虚血瘀之本,大黄清热解毒泄浊共解CKD虚瘀浊毒互 结果发现,治疗组中血肌酐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 5.马鸿杰,李康康.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中国中西医 结合。肾病杂志,2014,(4):361—363. Group.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Kidney Int Suppl,2013, 3:1—150. 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其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 6.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Work 用。芪黄活血汤具有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之功效,黄芪为“补气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2.163—167.8.沈烨渠,何立群.活血祛瘀法在肾间 质纤维化中的防治机制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 志,2010,2(11):178—180. 结。全方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协调阴阳,使脏腑气血平和。现 9.陈晶,张博华.黄芪、大黄的抗肾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中医 代医学研究表明 ,黄芪、大黄对CKD3—4期患者具有一定 药学报,2011,39(6):101—104. 李海燕,宫仁豪,等.大黄与黄芪对慢性肾衰竭大鼠 的疗效。而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能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 10.涂秫瑁,聚,具有抗凝、抗血栓和提高。肾血流量作用。 总之,芪黄活血汤通过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从而清除尿毒 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的肾保护作用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中国药房,017,28 2(31):4354—4358. 安茂竹,朱祥兰,等.前列腺素El联合黄芪与川芎 症毒素,对CKD3~4期患者临床中医症状改善具有一定的疗 11.王公道,注射液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 杂志,2005,6(11):664—665. (收稿:2018-01—12修回:2018一O3一O1) 1.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肾衰竭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中药高位灌肠对改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研究 林雪景① 慢性肾衰竭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严重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 虚”等范畴 ,伴随多种中医症候及症状,其防治对于改善患 结肠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①需要血液透析 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慢性肾衰竭属于中医“肾劳、溺毒,肾元衰 或腹膜透析治疗;②合并患有炎症性肠病、多发性肠道息肉、肠 易激综合征、内痔、外痔、肛裂、肠道恶性肿瘤者等患者;③合并 者预后尤为重要。结肠透析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中最为常 有急慢性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手术及创伤等;④拒绝签署 用的手段之一,多项研究表明 l4j,联合中药治疗对于慢性肾衰 知情同意书者。共入选60例。 竭具有一定疗效。本研究拟采用香兰降浊汤结肠透析治疗,观 2分组与治疗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中药结肠透析 察其对慢性肾衰竭临床中医症状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 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综合治疗,中药结肠透析组 定的依据。 系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香兰降浊汤经结肠透析高位保留灌肠 资料与方法 治疗,香兰降浊汤由我院中药房煎制,每剂水煎250 ml。采用 Js一308型结肠透析机进行治疗,结肠透析每周3次,每次2 h, l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O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 疗程为1个月。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 3观察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检查治疗后 就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入选标准:①以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义(P>0.05)。 制定的K/DOQI指南为标准 ,选择CKD3~4期患者;②签署 ①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 (沈阳 120001)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年7月第19卷第7期CJITWN,July 2018,Vd.19,No.7 ·639· 生化指标。 4临床疗效判定 5中医症状积分判定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症状 主要观察患者头晕、倦怠乏力,腰 讨 论 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分级量化和积分比对。 在慢性。肾衰竭阶段,常常表现为湿浊内盛。本虚邪实,临 床症状较多,积极治疗,清除尿毒症毒素,改善患者中医症状, 膝酸软、食少纳呆、口干、水肿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症状 对于延缓慢性肾衰竭及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积分法记录: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重度记3分,症状消失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学者以大黄为君的中药治疗 记0分。 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 量资料用(元± )表示,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卡方检验;采用等级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 方剂,配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肠透析是利用 结肠的生理学特性,用人体自身的肠壁作为透析膜,模仿腹膜 透析的原理而设计,通过弥散和渗透作用达到排除体内蓄积的 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临床肾功能观察 两组治疗前肾功能无明显差 异,经过1月的治疗时间,结果发现,中药结肠透析组中血肌酐 及尿素氮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经过治疗后,中药结肠透析 组临床疗效90%,对照组66.7%,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 善,卡方值=11.87,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例) 3两组患者血肌酐与中医症状积分相关性研究 采用等 级相关研究分别描述血肌酐与中医症状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现,血肌酐与食少纳呆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 0.49,P=0.006;与其他中医症状无相关性。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肌酐与中医症状积分相关性研究 4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观察经过治疗后,中药结肠 透析组头晕、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中医 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中药香兰降浊汤经结肠透析 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 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 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排除体内过剩的水分,慢性肾 衰竭患者症状得以缓解,为肾脏恢复正常功能创造了稳定的内 环境 。目前结肠透析治疗多采用结肠透析机配合中药治疗。 本方法价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尤其对早期、中期伴有消化 道症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更为适宜且疗效肯定,是非腹膜透析 及血液透析治疗CRF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观察发现,采用香兰降浊汤经结肠透析治疗后,与 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中药结肠透析组中血肌酐较对照组明 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结肠透析组临床疗效90%,对照 组76%,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本研究采用等级相关性 研究发现,血肌酐与中医症状中食少纳呆存在相关性,采用中 药结肠透析治疗,通过清除尿毒症毒素,可改善患者l临床中医 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香兰降浊汤经结肠透析高位 保留灌肠治疗通过清除毒素和炎症介质,缓解慢性肾衰竭进 展,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作用。香兰降浊汤系长期临床 经验总结验方,由我院制剂室统一制备,成份主要有大黄、黄芪 等,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J。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肾衰竭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程教育,2011,9(9):132—133.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肾衰竭中西 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9):1029— 1033. 3.陈惠红,龚春水,陈丽云,等.序贯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 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及护理体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5):436—437. 4.严慧,张晓东,方敬爱,等.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蛋 白质能量消耗患者血清IL一6、TLR4水平的影响.中国中西 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5):423—424. 5.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1obal Outcomes(KDIGO)Work Group.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Kidney Int Suppl,201 3, 3:1—150.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2.163—167. 7.梁萌,龚春水,蔡辉.结肠透析(灌洗结肠疗法)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3):189—191. 8.陈晶,张博华.黄芪、大黄的抗肾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中医 药学报,2011,39(6):101—104. (收稿:2017—12—17修回: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