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本不等式 教学设计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基本不等式》是《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 必修第一册》(以下统称为“教

材”)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属于单元教学课.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式与不等式性

质以及重要不等式𝑎2+𝑏2≥2𝑎𝑏的相关内容,对于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研究思路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生而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之上,展开的对一种具体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研究. 从数与运算的角度,

ab是两2个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ab是两个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因此,不等式中涉及的是代数中的“基本量”和最基本的运算.从几何图形的角度,“周长相等的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圆中的弦长不大于直径”等,都是基本不等式的直观理解.所以本节课是对相等与不等关系的进一步探索,又为之后学习函数的最值打下了基础,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本不等式”教学内容主要为:基本不等式的定义、证明方法、几何解释与应用. 将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节课中,就需要抓住本节课的主线,从整体上去研究这节课. 具体体现为借助已有经验,从“研究两个数大小关系”的基本问题出发,构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完整的经历“问题情境—特殊值猜想—一般性证明—实际应用”的过程,学生在整体框架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基本不等式的教学重点为:基本不等式的定义、证明方法、几何解释、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置

1. 理解基本不等式√𝑎𝑏≤

𝑎+𝑏2

(𝑎>0,𝑏>0),发展逻辑推理素养;

2. 结合具体实例,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发展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

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

1. 知道基本不等式的内容,明确基本不等式就是“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2. 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基本不等式,能说明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1

3. 能结合具体实例,明确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即“一正、二定、三相等”;

4.能用基本不等式模型识别和理解实际问题,能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从特殊到一般、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学生学情分析

在知识结构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数与式的大小比较,也具备一定的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本节内容在复习、巩固不等式性质和重要不等式的前提下学习基本不等式,这为学生研究“基本不等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探究方向.

在能力水平上,由于基本不等式放在了必修一的第二章,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们缺少代数式证明的经验,所以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其次,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也是学生不容易想到的,需要数形结合地去理解.此外,在利用基本不等式研究最值问题时,学生容易出现忽视使用条件,不验证等号是否成立,甚至出现没有确认和或积为定值就求最值等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不够严谨的表现.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四、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以上的教学重难点,在本节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以具体情境中的“研究两数大小关系”出发,让学生感受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生成,先大胆猜想二者大小关系,在猜想过程中会出现“特殊值尝试”和“一般性证明”的认知冲突,借助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基本不等式的验证过程,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2. 抓住研究问题的“主线”展开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讨论探究→小

2

心求证→实际应用→归纳总结,沿着研究问题的“主线”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的容量大,随着探究和应用的进行,要不断的加深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结构特点的认识,逐步体会模型的应用价值.

3.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问题

在基本不等式的三种语言的表述上,利用创设情境和GGB动态图像演示,让学生们从特殊到一般,大胆猜想不等关系,探究给出代数证明,数形结合给出几何直观,让学生们探究其几何意义;在基本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的教学中,由例1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条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从特殊到一般,引出例2的一般证明,提炼出两种最值模型的作用;再通过例3中的实际应用,体会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利用基本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在课后思考中,提供学生思维的拓展训练与阅读延伸.

4.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参与机会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以下4种机会:(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2)提供操作、尝试、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利用资源,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3)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愿想愿说;(4)提供成功的机会:赞赏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回顾,奠定基础

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以下两个内容:

(1)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基本事实; (2)重要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识,奠定本节课“比较两数大小关系”的探究基础,对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先行条件.

2.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问题2:我们知道,平均数是刻画数据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化矩为方”的问题,探究两个正数两种平均数的大小关系. 【引例】已知矩形长和宽分别为a,b,求做一个正方形: (1)使其与已知矩形面积相等,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

(2)使其与已知矩形周长相等,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a

矩形 正方形

师生活动:计算引例中(1)(2)的边长分别为: (1)猜想二者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2)合作探究尝试证明你的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比较两数大小关系”的问题切入新课,一方面学生明确两个平均数的背景;另一方面通过特殊值猜想和一般性证明,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形成对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的认识.

b 边长

x=?

3. 数形结合,深入探究

问题3:我们知道,数学中“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那“基本不等式”是否也是某种几何关系的体现呢?

师生活动: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形中几何量的分析,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到

ab 和√ab对2应的几何量,进而找到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应用.

4. 例题剖析,构建模型

问题4:之前通过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又探究了其几何解释,我们分别从“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图形语言”三个角度,全面的认识了基本不等式.

4

那基本不等式又该如何应用呢?

师生活动: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以及“问题串”的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基本不等式使用条件和模型的作用,以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活动1:探究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 师生活动:例1 . 已知x>0,求x1的最小值. x追问1:本题中求最值的代数式有何特点? 追问2:这里的“取等号”条件必须说明吗?

追问3:满足什么条件的代数式,才能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设计意图】从最简单的模型出发,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同时让学生感受基本不等式在应用时,其模型的基本结构特点和条件的要求,也初步体会“最值”的概念,并为学生求解代数式最值问题提供了示范.

活动2:探究基本不等式模型的作用

师生活动:例2. 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P. (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S2. 追问4:通过本题,你能说说基本不等式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体会基本不等式在结构上,是两个正数的“和”与“积”的基本关系,使得二者在具体问题中“知一求一”,即“知一定值,求一最值”,加深对其模型作用的理解,也为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

14活动3:基本不等式实际应用.

师生活动:例3 (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m2的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是多少?

(2)用一段长为36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例是典型的较简单的能够用基本不等式求解的问题,通过本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基本不等式模型理解和识别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

5. 回顾反思,思维拓展

小结:这节课,知识上我们学习了基本不等式的三种语言的表述,方法上我们学习了转化和化归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我们还体会了对于一个新的数学发现,“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索的态度.探索永无止境,希望同学们能将它

5

落实到以后的学习之中. 课后思考:

(1)【引例】已知矩形长和宽分别为a,b,求作一个正方形:

(1)使其与已知矩形面积相等,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使其与已知矩形周长相等,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使其与已知矩形对角线长相等,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思考】计算(3),并思考着三个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

(2)课后延展阅读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研究一个具体不等式的一般过程.课后思考题呼应了课前的引例,也是引导学生延展学习,课后的延伸阅读让学生去更多的了解两种平均数的形式和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板书设计 §2.2 基本不等式 一.基本不等式 例1. 1.代数证明: 2.几何解释: 例2. 3.使用条件: 4.作用: 多媒体演示

6

七、教学反思

不等式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基本不等式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点,形式抽象,应用灵活,并且出现在必修一的预备知识中,这对刚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讲,是有很大挑战的.教材上是由重要不等式换元的方式,得出基本不等式,并且用分析法给以证明,但这一切的过程,对学生来讲都比较“突然”.故在课前创设问题情境中,我查阅了“平均数的起源”,发现正是矩形化为正方形而生成的几何平均数,又查阅了相关的论文,才设计了本节课的课前“引例”——通过“化矩为方”问题比较“两种平均数的大小关系”.在问题中,让学生自行发现“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利用“离散”的特殊值尝试,故此处设计了老师对于“连续变化”的特殊值的直观的动图演示,探究其大小关系,引起学生对“特殊和一般”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从一般证明方法去研究,能更好的接受此不等式的验证过程.

另外,在基本不等式的求最值问题中的“最值”,对于高一刚起步的学生来讲,这一概念还很模糊,对于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也是要学生自己发现才有意义,故对例题设计了“问题串”,学生在问题中去寻找线索,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中,去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最后,在小结部分的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翻看自己的回忆,自行总结自己所得,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以及对“课前引例中加入(3)的继续探索”以及“两种平均数”的课后延伸阅读,既能前后呼应,又能拓展所学,让学生体验逻辑思维的逐步延展,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准备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本节课在授课之后,我也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一方面在“三种语言”的总结过程中,PPT在制作时有一点疏忽,将“半弦长”写成了“弦长”;另一方面,在例3的学生作答时,如果能用学生板书或者投影的方式展示,可能要比学生写读作答的方式效果更好,但时间有限,这里也是一个遗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重视教材的挖掘,更重视“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与引导其激活,无论是在公开课还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把时间和自主探究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获得自主发现的体验,感受“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科学探索的精神,为学生进一步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我会始终保持一腔热忱,努力探索.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