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有报告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而锐器伤后报告者仅占%。现制订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望遵照执行。
1.锐器伤的概念: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后的处理
医务人员被接触过病人血液或体液的锐器造成皮肤损伤
伤口紧急处理
2.1.1 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 2.1.2 用流动水冲洗 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 报告
2.2.1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2.2.2登记医务人员锐器伤上报表和血液或体液暴露上报表,并请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上报院感办
2.2.3院感办对锐器伤医务人员的针刺情况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家后进行处理。锐器伤后应在4h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随访
2.3.1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HIV等),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
2.3.2追踪和随访:院感办负责督促锐器伤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随访时间见流程图。
2.3.3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事故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事故当事人的情况。
2.3.4在锐器伤处理过程中,院感办要为锐器伤当事人提供咨询,必要时请心理医师帮助减轻其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 伤口评估 如果病人情况确定,则分类处理 2.4.1病人为HBsAg (+)
☆ 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 (+)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 ☆ 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 未注射疫苗24小时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刺伤后3个月,6个月, 1年监测GOT,GPT,HBsAG,anti-HBs,anti-HBc 2.4.2病人为HCV抗原 (+)
☆ 受伤者HCV 抗原(-)3个月后取血查HCV anti肝功能 2.4.3病人为梅毒血清学(+)
☆暴露者预防注射长效青霉素,每周一次,连用3周,停药后1个月和3个月抽血监测梅素抗体,并随诊。 2.4.4病人为HIV抗体(+)
☆ 受伤医务人员HIV 抗体(-) 经过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刺伤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查HIV抗体 2.4.4.1首先须进行暴露级别的评估,分为1、2、3级。
暴露源是否是传染性物质,如血液、体液、其它传染性物质或被其污是 其它潜在传染性物血液或液体 否 不需预防性暴 露 的 类 型
粘膜或可能有损伤暴露量 量小 暴露时间短 1 级暴露 量大
只沾染完整的皮不需刺、割伤皮肤 危险度 高危 如:伤口
低危 如:表
2 级暴露 2 级暴3 级暴*PEP: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应包括急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告与保密。 2.4.4.2确定HIV暴露源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
无需PEP* 暴露源的HIV滴度低
HIV暴露源(无症状、CD4计数高) 级别1(轻暴露源的HIV滴度高(有症状、CD4计数低) HIV暴露源级别2(重HIV阴性 暴露源的HIV情况 HIV阳性 暴露源不HIV暴露源级别不明 2.4.5病人无血源性传染病,则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仅密切观察 3.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图
发生锐器伤
伤口紧急处报告部门负报告院感办 针刺伤员工抽血并院感办紧急评估其级别 锐器无污染乙锐器污染或可能抽血,密切观察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