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一、规划背景介绍

白云山是南粤名山,自古有“羊城第一秀”之称。2002年5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5月,广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于2006年2月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审查,2009年10

月获得国务院审批。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现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向社会公布。

规划文本有四大部分内容共19章,第一部分是规划景区发展目标定位、规划分区和结构布局、生态原则;第二部分是核心区保护和各个专项如培育、景观、游览规划;第三部分是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市政设施、消防规划;第四部分是分期发展和外围保护地带控制规划。该规划为法定规划。市民可以上“规划在线”网站www.uop.gov.cn查询规划文本和图则。

二、风景名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规划范围: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即核心保护区)规划面积为533.7公顷。

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包括广州大道以西,白云大道以东,同泰路以南,广深铁路、恒福路以北,用地面积10.1平方公里(不含风景名胜区范围)。

(二)风景区定位: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是广州市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和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风景区发展目标: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健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发展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维育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二是社会作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进一步发挥其在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市民休闲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需要,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游人容量

规划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提出合理的旅游容量控制目标。(一)风景区瞬时容量为3.6万人。(二)风景区日容量为5.3万人。(三)风景区年容量为1949万人。 四、规划功能结构

风景名胜区整体功能结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北环高速公路以南为城市公园区,以北为森林公园区。

南部城市公园以麓湖公园、云台花园、雕塑公园为主体景观,形成麓湖、三台岭、飞鹅岭三个景区。北部森林公园以南亚热带植被、“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主体景观,以南北

贯通的车行道路为主线、以若干登山步道为脉络,形成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五个景区。 五、风景资源保护分区

根据风景资源保护培育特征与管制要求,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核心景区和非核心景区两种类型。其中,核心景区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非核心景区包括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发展控制区。

生态保护区:由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风景林生态保护区组成,规划面积为341.0公顷,包括黄婆洞水库、上下坑水库2个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I髻岭和蒲谷濂泉2个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以及金梳岭、旗山、马鞍山3个风景林生态保护区。 自然景观保护区:在需要严格限制开发行为的特殊天然景源和景观周边划定,规划面积为178.9公顷,包括摩星岭、白云晚望、鸣春谷、黄龙出洞、锦绣南天以及大鸿鹄等6处自然景观保护区。

史迹保护区:在重要文物和有价值的历史遗址周边地区划定,规划面积为13.8公顷,包括姑嫂坟(市级文物)、梁佩兰墓(市级文物)、戴鸿慈墓(市级文物)、卢廉若墓(市级文物)、苏家墓、碑林、能仁寺、郑仙岩、华林寺祖师墓及六榕寺祖师墓等10个史迹保护区。 风景恢复区:针对风景区内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抚育、涵养、保持的对象而划出的一定范围,规划面积为1419.9公顷,保育对象为现状森林、植被、水土。

风景游览区:对风景区范围内的景物、景点、景群、景区等各级风景结构单元和风景游赏对象集中地,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风景游览区,面积为170.1公顷。

发展控制区:将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发展控制区,面积为56.1公顷。

六、核心景区保护措施

核心景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批;手续不全的,不得组织实施。针对核心景区内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三种类型,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要求:

(一)生态保护区: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空气、水质、土壤和噪音等的监测;应进行科学的林分、林相改造;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配置,防止

森林火灾;加强植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管理;在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内树种配置应选择抗旱、耐瘠薄的树种,构建乔、灌、草多层次结构;陡坡应设置等水平线引排水渠设施。

(二)自然景观保护区: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自然景观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对现状已建的购物、饮食、住宿、娱乐等游览设施,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造、迁出;对一些必要的人行及安全防护设施应进行精心设计。

(三)史迹保护区:史迹保护区划分为绝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两个层次。其中,绝对保护范围内所有文物建筑,不得损毁、改建、拆建,不得破坏原有风貌;绝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文物建筑、遗址,其修复、修缮必须在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除作为参观游览场所之外,禁止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其他一切利用;建设控制范围内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应建立保护范围的明确标志。 七、风景游赏规划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麓湖、飞鹅岭、三台岭、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等八个景区。

麓湖:主景为麓湖和大鸿鹄,广州艺术博览中心、白云仙馆、星海园。游览 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纪念、文博展览、健身、体育、会议等。

飞鹅岭:主景为雕塑公园。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登山攀岩、摄影、写生、健身、体育。

三台岭:主景为云台花园,花卉博览园、云萝花园。景区以园景为主,山景为辅,突出植物观赏的主题。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科普、健身、体育。 鸣春谷:主景为我国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鸣春谷”以及山顶公园、蟠崖滴水岩、能仁寺、蒲谷溪流、可憩大草坪、极限运动中心、蒲涧濂泉、五龙谷庙遗址、上景泰寺遗址、下景泰寺遗址、将军坟、郑仙岩、中日青年友谊林等。游赏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科普、森林浴、民俗节庆。

柯子岭:主景为景泰僧归、梁佩兰墓和婉贞抗英纪念亭。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探胜探险、健身、森林浴。

摩星岭:主景为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锦绣南天、卢家墓、苏家墓、广州碑林、虎头岩、松风等为主要景点。游览项目有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考察、探胜探险、科普、采集、观测研究、森林浴、民俗节庆、会议。

明珠楼:主景为明珠楼,松林疗养区、黄婆洞水库、回归林、桃花涧、白云松涛、�I髻岭、南国红茶园、黄龙出洞、英雄洞。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探险探胜、健身、体育、森林浴、会议。

荷依岭:主景为云溪生态公园,岭南荔枝园、上坑水库、下坑水库。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科普、健身、体育。 八、道路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保留原有的南山门、西山门、柯子岭门和濂泉门外,增设东山门、梅花门作为风景区辅助出入口,规划将麓湖路改为风景区内部道路。 (二)内部交通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内部交通包括车行、索道、步行三种方式。应逐步严格限制进入风景名胜区车辆,加强区内公共交通,增设公共交通游览车班次和停靠站点,并逐步推广环保电瓶车的使用。

九、市政设施规划

本次总体规划对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内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防洪排涝、电力工程、电信工程、消防规划等分别制定专项规划。保障未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协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十、外围保护地带控制

严格按照《广东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的有关要求,对部分与风景名胜区不协调的建设用地进行适当调整,将部分闲置用地规划为公共绿地,并在城市主干道、联系风景名胜区出入口道路的两侧规划绿化带。远景规划结合周边土地利用调整,建设环山绿化休闲带。

十一、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共同有效遏制违法建设

白云山是广州的“市肺”,是调节广州市生态环境的“天然大氧吧”,也是广州市著名的旅游观光、市民休闲和科普活动的重要对外服务窗口和场所。为贯彻落实《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有效遏制风景区内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将进一步开展以下工作: (一)全面摸查。分步骤、分期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和控制保护范围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摸查。

(二)严格执法。根据摸查的情况,由白云山管理局、城管、规划、 国土等部门按职能分工,依法严肃处理。对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产生影响的以及临时违法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作出拆除、并处罚款的处罚。

(三)加强监督。由白云山管理局、城管、森林公安等部门加强对风景区的巡查和监督,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有效遏制违法建设。

白云山总体规划是白云山风景区历史上的第一部总体规划,其颁布实施,是我市风景区管理工作中一件大事,也是广州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将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相互相承,为风景区依法保护管理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层面的政策指导,由此,风景区的依法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保护好云山风景区,将造福子孙后代。

白云山是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主峰摩星岭海拔382.4米。绿化面积4.2万亩,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植被种类相当丰富,共有植物1038种,据统计,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称为广州的\"市肺\",是广州市一张生态名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林业和园林局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白云山管理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按照总体规划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建设,白云山的环境更生态化,建设更规范化,管理更精细化,服务更人性化,成功跻身中国知名风景区行列,逐渐成为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内涵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初,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目前,风景区正在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已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第一阶段的测评。2003年至2009年,风景区每年接待市民游客均超过2000万人次,白云山已成为众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广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总规公布实施,白云山管理局在近期贯彻实施总体规划中的主要工作设想是:

一、积极编制详规。按照《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抓紧组织编制各个游览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研究论证制定可操作性的保护和建设项目,使规划和计划更好地衔接起来,使风景区内各项建设任务更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同时,根据核心保护区规划,以及保护培育规划、典型景观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各项专项规划的目标要求,对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实施项目进行

论证,制定实施计划,进一步完善风景名胜区内资源保护、游客安全设施以及环境卫生、污水处理、防灾减灾、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二、合理推进林相改造。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 推进风景区局部地段林份改造,针对林相老化、色彩比较单一、生物多样性不够丰富、有害植物入侵、景区格局尚未拉开和森林的多效益有待发挥等问题,采取局部改造、增加色彩、生态优先和分步实施的原则,选择景观效果较强的树种,如木兰科、金缕梅科等,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近自然式植物群落配置,尽快取得改造效果,提升风景区林相景观质量和生态功能。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白云山\",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移动OA系统的建设,提高办公的效率;不断完善基础网络系统,为各个项目建设及对游客实时在线宣传引导系统做好网络支持;完善视频监控系统,为森林防火监控、治安管理、人员调度等提供支持;积极推进规划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景区资源资产规范管理,为景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白云山的水质、空气、病虫害预警等环境信息。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景区管理数字化,游客服务智能化,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四、加大执法力度。近年来,我局配合相关部门在查处\"两违\"建设上做了很大努力,但风景区保护范围内\"两违\"建设仍时有发生。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占地仍然是当前贯彻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难点。我局将继续与相关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强化对\"两违\"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制止\"两违\"建设的发生,真正贯彻落实好《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五、搞好总规的宣传。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市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新闻媒介、现场咨询宣传活动和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向广大市民游客及周边和驻山单位宣传总体规划,加强人人保护\"市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最后,我们呼吁风景区的周边和驻山单位以及自然人,严格按照《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依法依规办事。同时,也请广大新闻媒体、市民游客以及社会各界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共同对违背总体规划和保护条例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抵制,保护好我们的云山。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996年,广州市规划局开始组织编制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提出,在保护白云山森林风景资源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做到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城市中心保留一片生态良好、充满自然野趣的城市森林,增大环境容量,使白云山成为以山水生态保护培育为主要功能,山瞰城景,城观山景为特色,可供游览休闲的山岳森林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白云山景区划分、旅游环境,交通组织、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以及白云山林相改造、水源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白云山外围保护带建设等专项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划。1999年至2001年广州市整治城市环境“三年一中变”工作期间,规划部门又组织编制了“白云山西侧绿化休闲带规划”、“白云山东南绿化侧休闲带规划”、“白云山南入口地区城市设计”等一批规划方案,随着规划的实施和白云山周边环境整治、违章建筑拆除,白云山风景区容貌焕然一新,各种服务设施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使白云山成为广州市民的休闲后花园。

目前,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已基本完成了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内容,划定了核心保护区,清理整治核心保护区景观环境,改造林份林相以塑造典型植物景观,加强了旅游项目开发和主题策划,陆续推出了多条全新的游赏线路,开发了桃花涧、三特极限运动中心、麓湖文化广场等景点,重点整治了山顶公园等主要景点的环境。另外,白云山名胜区还完善了浏览设施,大力改善了白云山的道路交通状况,新铺机动车道路面,开辟多条登山步道,增加了柯子岭等处山门,增设了山上、山下多处停车场,限制机动车进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增开了电瓶车和公共浏览巴士,改造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市政设施,加强了景区消防管理。使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观。2002年,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以“云山秀色”入选新羊城八景,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