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根据课堂讲解、推荐书籍和个人见解,简单回答了词与诗的一些区别。我国的诗词文化的发展都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历经千年而流行不衰,下面就具体由定义、内容、题材、流行时间四个方面对它们的区别分别展开探讨。
定义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
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百度百科)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百度百科)
内容
1. 语言特色
词作为诗歌的发展,来源于宴饮之时,起初只起到助兴、娱乐的作用。因此词在语言要求上是
和音乐、朗朗上口的。词作为这样的文学,一方面固然没有诗那样教化人心,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更加的生活化、接地气,更流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有呈现社会百态,传递喜怒哀乐,引起人与人之间强烈的共鸣的效果。
而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这一点与词比较类似,另外,
古体诗习惯于用极简的语句描述万千意境。在诗歌风格方面也是相当多元化的,如《诗经》(国风·卫风·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体现普通人民感情生活和《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样返璞归真的诗句。
近体诗在格律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了,《人间词话》中有言:“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在对规则的要求更加严格后,诗人创作的方向比较固化了,不能再创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就在深度上多做文章,比拼在思想感情上谁更高尚、更深远。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样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诗句。
2.思想感情
词在思想感情上以境界为上,王国维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例如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言精美,意境旷远。在语言的华丽精致方面,柳永当属大家,《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用华丽的语言,流畅的笔调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而李煜的赤子之心和才华横溢则无处不在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l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故言: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古体诗语言精练,善于从极简的文字中展现无穷的意境,风格含蓄隽永,《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笔法多变精炼,表现出强烈的忧伤。
近体诗,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还把我国古代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
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题材
发展到宋代,词的类型大概可分为两种:豪放派和婉约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的豪放派将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报国热血融入词中,语言大气,格局广阔,“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组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姜夔、陆游的词相对
好学,而学南宋辛弃疾宏大壮阔的格调却十分不易。故又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参见《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婉约派,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其代表人物是:柳永、秦观、李清照等。这类词语言优美、诗情画意、擅长以景抒情。描写人间烟火,儿女情长,体现人对生活的美的追求和纯真情感的向往,柴米油盐、市井街坊、喜怒哀乐、江南的繁华似锦,情人的心心念念,亲人的牵肠挂肚皆可由经由词流露真情。故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的题材较为繁多,具体地说,可以分成爱情诗、山水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讽喻诗、哲理诗、送别诗等等。既然诗的题材繁多,种类广泛,此处就不详细展开讨论。不过诗的一个共性则是:“思无邪”,诗的目的主要是:“以诗言志”,这里就主要仅论杜甫一例,毕竟“诗史”的称号不是夸夸其谈的。
说到杜甫,有人说:“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知乎),其实杜甫在年轻的时候,同样青春激昂:“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同样志存高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面对冰冷的现实,在终于明白了世间的错综复杂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三吏》《三别》,又有哪个朝代不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权贵们总是“朱门酒肉臭”,似乎全然不知:“路有冻死骨”,简简单单就是生命的蔑视,更无所谓尊严,无所谓自由。战乱流离中的他更是直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丰富的经历使他了解了生活的真相,见证了朝代的更替,他的诗俞发沉郁顿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堪称现实主义的顶峰。前期的山水诗,之后的讽喻诗,晚年的咏史怀古而又暗含哲理,一步一步走过来,他的生活过成了历史。
流行时间
词起源于隋唐,兴盛于宋代,由于苏轼的创新而大大拓展了深度、广度,以北宋最为兴盛。
以华美的语言,通俗的风格,强大的旋律性长盛不衰,至今仍有传唱。
诗源于《诗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于唐代到达顶峰,诞生了诸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一众高水平的诗人,盛极一时,此后趋于衰落。
结语
以上就是本次课题所讨论的全部内容,碍于能力有限,见解浅薄,多有疏落谬误之处,还请见谅。
《诗经》、《古诗十九首》、《春望》、《锦瑟》、《壮游》、《自京赴奉先县参考咏怀五百字》、《登高》;《望海潮》、《定风波》(苏轼),《相见欢》、《浪诗词 淘沙》(李煜),《鹊桥仙》(秦观)、《摸鱼儿》(辛弃疾),《浣溪沙》(晏殊) 参考 资料 涉及 典籍 《人间词话》(王国维)等教学资料、图书馆、百度百科。 《诗经》、《古诗十九首》、《苏轼七集》、《珠玉词》、《稼轩长短句》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