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2010年第2期 山东省团校学报 No.2,2010 (总第76期) 青少年研究 General,No.76 论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 曾玲娟 周友方 [摘要]幸福是个体认识到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 种心理状态,中小学生幸福是一种现在与未来相结合的身心统一的幸福。要促进 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需注重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从归因、目标设置和社 会比较等角度培养他们智慧的认知能力,并给中小学生提供参与“幸福”活动的机 会。 [关键词]中小学生;幸福感;快乐;需要 [作者简介]曾玲娟,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 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师心理、中小学生心理;周友方,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o7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o23) 随着“经济发展”向全面的“社会发展”的演 应紧密相联,国外学者通过研究面部表情,发现人 变,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幸福,成为时代的强音。 类具有快乐、惊讶、害怕、悲伤、愤怒和厌恶等6种 现在大多数孩子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父母亲 基本情绪。…人的基本情绪多为负面情绪,但其中 或其他成人都认为现在的中小学生是幸福的,可孩 快乐是人的机体处于最佳体验时的一种显现,与个 子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对于中小学生,究竟什么是 体的主观幸福感有关。由于情绪具有动力的功能, 幸福呢?怎样才能促进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呢? 因此,快乐就成为人们幸福感生成的原始动力。 第二,幸福是建立在需求、欲望得到满足的基 一、幸福的心理学界定 础上。一个人的需求、欲望是客观存在的,当其需 求、欲望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当需 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主观与客观的 求受阻,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 统一体,就其内在本性来说,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 验多于消极的情绪体验时,就会生成幸福感。在个 志为转移的客观生存状态;就其形式来说,它是个 体的生命早期,只有来自于遗传的生物性需要和欲 体主观的心理体验,即幸福感,完全由行动者个人 望。随着个体生活社会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在成 自己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自 人的教育与影响下,中小学生的精神性需要产生并 身需求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 日益丰富,精神性需要的满足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 评价性的心理状态,是在需要、动机、欲望、兴趣、认 幸福感生成。 知以及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过 第三,幸福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知,在客观存 程中形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体验。 在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问题上,必须要有个体认 第一,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体 知的参与和评判。一个人所有的认知因素构成一 现为开心、快乐、高兴等情绪。大多数学者认为情 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了个体特定的认知模式并 绪是普遍存在且与生俱来,与人体的内脏和肌肉反 内化到其人格系统中,这种人格系统对个体所处环 一32一 境中的奖惩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个 体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影响着幸福的产生。 第四,幸福产生的重要条件是个体的实践活 动。个体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不可分割的, 离开了满足需要的手段,个体的需要只能是一厢情 愿的幻想。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人们才能够把内在 的需要和情绪体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并形成、 中小学生幸福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幸福。人的 身心不是处于相互对峙之中,而是难分彼此地协同 作用。对于早期的儿童来说,幸福就是生理的需要 与欲望获得满足,得到肉体的快乐。肉体的快乐和 痛苦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支配个体行动 的唯一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累积, 中小学生幸福中逐渐增添了精神层面的内容,即便 发展相应的认知模式,对自身需要满足的情况进行 评判。因此,个体对幸福的理解、追求和感受,都是 个体在需要推动下产生和发展,并决定于人的社会 实践活动。 二、中小学生幸福的心理内涵 根据上述对幸福概念的分析可以知道,中小学 生幸福既是中小学生身之所处的客观的幸福生活, 也是儿童的需要和欲望获得满足时产生的积极心 理体验。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其幸福 感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史瑾的研究揭示出儿童对幸福的理解是具体、 朴素而单纯的,主要以生活中经历的开心而具体的 事情为依据来理解幸福,并且儿童常以当下在生活 中实际体验到的开心、快乐、高兴等情绪感受来评 价幸福,他们更满足于当下而非未来的幸福生 活。【2 J‘‘儿童并不遵循效益规律,而是正好相反。 他并没有未来的目的,却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工作 中,并在完成每个细节时运用了他所有的潜 能。”【3 对中小学生儿童来讲,幸福并不是由虚无 缥缈的未来生成,而是生成于当前感官方面满足带 来的快乐中。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 沟通,在追求感官满足的过程中,这种直观的实然 感受对儿童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只有在充分享 受和体验这种实实在在的快乐感的基础上,才有可 能引发中小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憧憬,才 会因此而确立更高目标的幸福观并为之追求。在 中小学生心里,未来的美好必须是与现在的快乐息 息相扣的,所以中小学生幸福是快乐的现在与美好 未来的结合。 如此,精神需要的满足仍然要建立在生理需要满足 的基础上,获得幸福体验的儿童必定是满足了身心 的双重需要,其身心之间是一个互相发现的过程, 永远处于开放状态,它随时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的 互换,汲取有利于自身成长的营养,去发现生活的 意义,使中小学生不仅能享受当下的“即时幸福”, 还能够为寻找到生活的意义而享受“未来幸福”。 三、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 命的意义。如何让儿童感受到幸福?根据以上对 幸福和中小学生幸福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去促进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 (一)注重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按照当代精神分析的分支——客体关系理论 的观点,人际关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尤其 是儿童与其母亲或重要看护者的早期关系,塑造着 个体的内部世界并成为该个体长大以后所有后续 人际关系的模板。对于婴儿来说,最根本的动机不 仅仅是生理本能的满足,更有超越于本能之上的与 他人建立关系,而后者是附着在前者上的。比如 说,在新生儿时期,婴儿的世界是混沌一片,主客体 不分,也无所谓好坏。婴儿饿了,母亲及时哺乳或 是不给予乳汁会使婴儿的心理体验到乳房要么是 好的,要么就是坏的,从而在婴儿心中形成了 “好”、“坏”之分。在O_3岁期间,儿童与“好”或 “坏”的客体发展的互动关系不仅将形成个体相对 稳定的基本人格结构,而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中, 这一关系结构将投射在所有人际关系中,影响着个 体更倾向选择怎样的信息来进行加工。可以推测, 一33— 一个早期失败的亲子关系几乎可以注定这个儿童 具体,外部世界中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对象也相对 单一,由满足直接引发的情绪情感也比较单纯,因 将来会更多地遭遇“不幸”而不是体验到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感的生成主要与一个人 体验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频度有关,特别是经常 的积极情绪体验(无论它是强是弱)既是主观幸福 感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 从婴儿期开 而也就更容易根据第一条信息加工通道来作出结 论:“因为我现在正快乐着,所以我幸福”。这种幸 福感的体验虽然强烈,但却是感性而粗浅的,并不 会持续长久,是一种不成熟的幸福感。而对于中小 学生来说,在社会化进程中,其需要变得日益多样 始,母亲或看护者就应该给予孩子积极妥当的关注 与呼应,通过积极关注与呼应让孩子感受到外部世 界能给他带来快乐情绪的东西,逐步建立起儿童与 外界的积极联系,不断补充与快乐相联系的经验内 容,强化与快乐相联系的“原发性”幸福感受,为儿 童今后的生活铸造出“幸福”基色的模板。 (--)培养智慧的认知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少部分人的生存环境极其 恶劣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拥有幸福生成的条件,但 是拥有幸福条件的人未必能感受到幸福。其中原 因在于个体认知在幸福感的生成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认知是指人脑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储存 的过程。斯瓦茨等人的幸福感的信息加工判断理 论【5 认为个体主观幸福感的生成是通过两条信息 通道加工的:一条是把伴随当前任务发生的即时情 绪状态作为判断幸福与否的信息资源,另一条是主 动寻找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和适当的比较标准, 根据这些信息和标准对任务进行评价和整合。这 种评价和整合是一个认知比较的加工过程。在这 一过程中,给个体印象最深刻的而且又与当前注重 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任务判断相关联的信息 最先被个体回忆起来,如果这些信息直接涉及到个 体当前现实的生活状态,就被同化到当前的任务描 述中,个体根据伴随这种描述的情绪得出判断结 论;如果这些信息与个体当前的生活状态关系不 大,它就会成为一种比较标准储存在个体经验中。 当个体现实条件高于经验中的比较标准时,个体幸 福感提高,反之,幸福感则降低。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到,个体的认知经验是判断 和评估幸福感标准的基础,经验不同,对同一情境 的判断和评估不同,因而引起的情绪情感也不同。 对于年龄小的儿童来说,其幸福生成的需要简单而 一34一 化,中小学生必须从周围环境中主动地去发现或接 收相关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与评价,以确 定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客体对象。这个过程是一个 寻找适于比较的认知标准的过程,也是中小学生幸 福感的发展过程。但中小学生是一个开放的个体, 他会不断地去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这就为中小学 生幸福感的生成提供了教育的契机。而培养中小 学生智慧的认知能力,积极教育和引导儿童全面客 观地评价与认识问题的方式,包括归因、目标设置、 社会比较等,有助于帮助中小学生生成成熟的幸福 感。 1.正确的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是指个人对生活中所遭遇事件(包 括正性和负性的事件)进行原因解释时的常用方 式。归因方式往往会影响着个体的后续情绪情感 和行为。研究表明,客体行为的原因结构包括内外 部、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人们在进行归因时 往往也会涉及到这三个维度。行为的内外原因中, 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当行为被归 因于稳定的内外因素时,意味着人们可通过这些因 素来预测未来行为,如果行为被归因于不稳定因素 时,则对行为的预测前景就不明朗。此外,依据行 为动因的控制点所在位置还可以分为内控者和外 控者。多项研究表明,内控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 现出更高的正相关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的研究,儿童在2岁左右就已经出现了因果性认 识,因此可以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结合具 体生活事件进行归因指导,帮助儿童发展良好的归 因方式。 2.合理设置目标 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 实现,目标又分为内在价值目标与外在价值目标两 大类,前者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后者更大更持 久。一般来说,人的正性情感或幸福感既与目标的 出现有关,也与人对目标的控制能力有关;缺少目 幸福感生成于活动本身而非活动目标的达成, 活动是幸福的媒介,这一点在中小学生身上体现得 尤为突出。让中小学生多参与游戏和活动,既符合 他们好动的天性,又能使中小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身 心统一。中小学生大脑处于急速成长时期,对外界 标或者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失控则会产生负性情感。 个人的目标控制能力越强,其自我满足感就越强, 刺激感受能力明显增强,外界信息的刺激能导致中 小学生大脑中活跃的生化反应,使得较多的多巴胺 乃至于个人的幸福感就越高。因此,合理适当的目 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个体设置的目标过高、任 务过重,甚至超出儿童在有限时间完成的能力,那 么很可能导致任务完成的过程变得艰难,而且任务 持续时间过长最终使他们失去信心和耐心。这会 让中小学生难以承受,更不要说体验到幸福了。设 置合理目标,增强中小学生对目标的控制力,其成 就感和幸福感便会有所增加。 3.积极的社会比较 随着中小学生的不断成长和自我意识水平的 不断提高,其自我评价的需要越来越强。中小学生 通过自我评价来明确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以进 一步为自己的行为定向。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时候 并不存在中小学生可以信任的绝对评价标准,这时 儿童就需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这种将自身 状态与他人状态的行为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 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从比较对象来看,社 会比较有两种:一种是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比较, 叫向上比较;另一种是与比自己更差的人比较,叫 向下比较。关于社会比较的一些研究发现,中小学 生很早就能利用社会比较信息进行能力判断,并在 成功和失败时表现出相应的情绪。我国张利萍研 究发现,社会比较信息不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 评价。 因此,我们应教会中小学生找到适于比较 的参照标准,并尽量避免呈现消极的社会比较信 息,以促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三)给中小学生提供参与“幸福”活动的机会 被分泌,中小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快乐感。在玩乐 活动中,儿童的生命得到了舒展;在快乐中,游戏成 为中小学生完满地实现自我的存在。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幸福是快乐的现在,在生 活与活动中,他们把现在和未来融合在一起,在此 基础上逐步获得了对未来意义的理解,实现快乐与 幸福的联通。 注释: [1]张雷.进化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379. [2]史瑾.儿童幸福之比较研究——透视儿童与家长眼中 的“儿童幸福”[J].当代学前教育,2008,(6):4—9. [3]【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oo5:193. [4]Dawn Freshwater,Chris Robertson.潘成英(译).情绪与 需要[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3. [5]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4. [63肖崇好,谢亚兰.控制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gr7,(6):514—515. [7]张利萍.不同条件T)g童能力判断的发展研究[D].山 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责任编辑:魏晓娟] 一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