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整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第十章《好人品才会懂得吃亏的学问》,“吃亏之于人生,犹如磨石之于锋刃。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人,都是在不断吃亏中成长和成熟起来,并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吃亏是一门学问,品行端正、行为善良的人,往往都是敢于吃亏、善于吃亏、乐于吃亏的人,懂得吃亏往往暗藏着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现今的社会,是快速发展的社会,是攻利的社会,有些人只想着占一些便宜,投机取巧一些,然而占到的并不是便宜,有可能是自己失之交臂的机会。比如,我们护理工作者,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平时工作状态、所有的一言一行都在同事的眼中,换补液时想着我不去反正有人去换的;做口腔护理时,我少用一个棉球,也不会有人知道等等,以为自己是占到了便宜,偷了一些懒,省了一些体力,也完成了工作,但是完成的工作质量却是大大折扣的,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工作方式给别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今也是诚信、和谐的社会,那些投机取巧的工作方式其实也就是不诚信的一种。试想,在一个企业里,有人天天动脑挖公司的墙角,这个人能要吗?在一个机关里,有人天天搞小动作,破坏团结,这人能用吗?在一个集体里,有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人能相信吗?试想,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的人品出了问题,不是能力越大而反作用越大吗?一个单位无论管理制度多么严谨,一旦任用了品德有瑕疵的人,就像组织中的深水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人品好的人,往往会有很高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之高低很大部分决定了他的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的高低。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人的灵魂深处,要想取得事业的进步,必须“人品第一”,人品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
的。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现实社会对“人品”一说看的很重,交朋结友、商业合作、同事相处均以人品为标准,去确定结交的程度,中国几千年来儒家理论的传统思想,教会了人们用仁、义、理、智、信做为衡量人品的准则,换句话说,如果离开了这几个字,那就是“此人不佳“”,或是干脆就一句话“人品不好”。
俗话说的好:做事先做人。因此,不断加强人品修养,人性修炼,人格完善,是人一生永远不能停止的课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