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母
王文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近二十年来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得大多数中国人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享受着比七十年代及以前要高得多的生活水准。但是中国人也为这种富裕付出了很大的 代价,其中,儿童注意力、意志力和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普遍增多、攻击性和消费倾向的日益提高就是代价之一。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讲中国这二十年的失 误在于教育,其实,在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中,其最可能发生失误的领域都必然是教育。因为现实的快速变化、人们观念的激烈冲突都会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 紊乱,使教育者自己无所适从或者对自己教育措施的极度不自信,从而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卤莽、放纵或者缩手缩脚,当然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多误区,从而使得儿童的自理能力、自信心和创造力等方面受到了抑制。
我们知道,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多种,但是父母亲是其中最重要也最有决定性的因素,孩子从跟家长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反思家长(当然也会有其 他的人)的行为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家长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等等,也就是说家长的言传身教,必然对孩子产生深刻 的影响。
在笔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家庭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中,笔者发现,那些充分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的孩子在幼儿园和 学校中受人欢迎,那些在家里
遵规守距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不惹人讨厌,而那些受到家长冷落或者无法无天的孩子在学校、幼儿园则常常不合群,落落寡欢或者攻 击性强,惹人讨厌;其他人的研究也表明,夫妻关系紧张的孩子在学校更缺乏自信,更容易紧张,等等。家庭的生活,父母对孩子的熏陶和教养,对孩子日后的影响 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
综合所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尝试得到这样的结论,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可能包括有如下三点。 第一是家长自己自信、愉快的家庭生活,第二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第三是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管教和限制。第一条是孩子成长的健康的大环境,第二条是孩子成长的 肥沃土壤,第三条保证了孩子对现实的良好适应,由此我们就可能得到世间最美好的礼物:一个聪明、自信、健康、活泼的孩子。
在笔者正在整理自己和 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时,新华出版社的编辑徐光同志送来了一本书英文书“在自我放纵的世界里培养出自理的孩子”(Raising self-reliant children in a self-indulgent world),希望我进行编译以便和其他书构成一套丛书出版。当时我一看这个标题就觉得很有意思,仔细一看书中的内容,在很多地方与自己目前研究及思考的 结果都非常一致,并且本书还提出了进一步的具体的培训指导方法,为家长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方便,因此我非常愉快地答应下来。但是,这本英文原著一看就知道 是美国人写的,因为美国的富裕已经使得普通人都可以“自我放纵”了,但是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目前在物质水平上还没有达到 这一危险的程度,所以我把书名变为《培养自理的孩子——在一个日益富裕的世界里》,当然,内容也做了一些相应的改编。同时,因为我国七千年的华夏文化也保 证了中国人的独特的家庭教育形态,所以我在编译的过程中本着忠实于原著精神的宗旨下,对一些具体的用语、方法和故事上也进行国产化。其实原著的精神也正是 我国五千年前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已讲过的:“玉不涿,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其实都在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需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正如本书的英文原著中引用的埃里克.霍弗的一条格言: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学习者得以生存,而那些学习过(而不再继续学习)的人则会发现,他们掌握的很好的那些东西只适用于一个已经不存在的世界。
让我们用这本书中的具体思想、方法和技术武装自己,同时用这本书的精神其实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精髓的——“自强不息、日新又新”——来共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