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空间公共性的态度——两个国家级博物馆设计实践的反思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8.3 空间公共性的态度*——两个国家级博物馆设计实践的反思Attitude towards Publicity of Space: Reflections on the Design Practice of Two National Museums向姝胤1 向 科2Xiang Shuyin Xiang Ke摘要 文章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提出空间公共性存在“纪念性”与“日常性”的两种不同理解,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设计案例,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两个层面,在建筑选址、布局、界面以及功能空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继而反思了两种不同空间公共性的空间实质以及其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基础。最后提出为真正实现空间公共性,应充分体现主体“人”的价值和主动性,倡导从纪念性转向日常性,从目的导向转向共识导向,回归“以人为本”。关键词 空间公共性;纪念性;日常性;以人为本;态度aBsTracT Beginn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publicity of space, namely that of memorial significance and daily life. Using the designs of two representative museums, comparativ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related to siting, layout, interface, and functional spac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humans. Then, the spatial nature of the two different publicities of space and the different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derived from cultural backgrounds were reflected upon.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value and initiative of the subject \"human\" should be fully reflected to realize the public purpose of space. Moreover, the shifts from memorial significance to daily life, from purpose-driven to consensus-driven, as well as a return to the \"people-oriented\" design concept were advocated.Key Words publicity of space; memorial significance; daily life; people-oriented; attitud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低能耗目标下岭南建筑空间模式及其优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1478187;广东省现代建筑创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课题资助项目:基于“两观三性”建筑论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6AZ01。中图分类号 TU242  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3.122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8)03-0122-06作者简介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省现代建筑创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yingmaotuo@163.com;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1对空间公共性的理解奇(Charles Madge)著述了《私人与公共空间》,探究了  学界对“公共性”概念的界定缘起于西方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领域中的“公共性”问题,并正式提出了“公共空间”社会学等领域,经历了一个内涵逐渐丰富的过程。18世纪,概念。公共性被认为是共同的、集体的、共享的经验,所有康德(Immanuel Kant)率先探究了“公共与私密”的哲学意义,权不属于私人;而实质是,其对每个人的需要都能真切地得成为现代“公共性”研究的哲学基础。1950年,查尔斯·马到反应,并且拥有政治民主的权力和历史建构的社会关系。122 官方网站www.nfjzbjb.com2018.3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Research on Design 设计研究表1空间在不同主客体关系中所体现的特征表2两个国家级博物馆设计实践客体主导主体主导国家海洋博物馆国际竞标方案国家南海博物馆国际竞标方案1以物为本以人为本(2013年)(2015年)2目的性强共识性强3不容质疑适应性强,灵活可变4空间气氛相对严肃空间气氛相对轻松5标识化生活化模型图6“纪念性”“日常性”效果图选址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旅游核心区海南省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建筑面积80000m270870m2随后,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益于空间公共性的实现。如果将人视为主体,将形成空间的详细论述了政治学领域中的“公共性”问题,提出了“公共性”实体要素视为客体,那么,对于空间公共性则存在两种不同的3个要件:(1)开放性;(2)有别于个体基于反思感受的理解。第一种是强调物,即客体占据主导,公共活动表现而产生的体验;(3)“共同体想象”[1]。她卓有成效的研究为一种有明确目的的行为,建筑或空间通常具有标识化的特成果,被社会学、建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所吸收,同时也征,展现了一种单向施加的权力关系,不容质疑,空间气氛影响着我国“公共性”理论的研究。相对严肃,人的体验相对紧张,我们可以称之为突显“纪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现代化转型以及市民公共性”。第二种则是关注人,主体占据主导,强调人在空间的意识的觉醒,人们对空间公共性的诉求不断提升,设计中逐体验,实体本身更多的是促使活动发生的客体,公共活动是渐注重空间的公共活动与公众的公共体验。对于空间公共性通过人的交往互动而发生,空间适应性强,空间体验相对轻的探讨和研究也逐渐展开1)。在分析空间时引入“公共性”松,我们可以称之为突显“日常性”(表1)。“纪念性”这个概念,是在建筑学之外引入一种社会学和政治学维度的强调整体性、确定性、必然性等具有仪式性的空间价值,“日标准,用以判断公共空间对有差异性的社会阶层和个体的开常性”则具有矛盾性、不确定性、多元性等特征。放程度。国内建筑学领域通常都把“公共性”认定为公共空  空间公共性包括“软”(行为活动、心理感受)的部分间的基本属性。“公共性”的来源就在于不同阶层的人群,与“硬”(物质环境特征等)的部分[3],于建筑规划学者而言,不同的城市活动相互混合而产生的交集[2]。可见,空间公共实现空间公共性的重点是如何去营造,即如何将理念投射于性强调的一种集体的经验,是在其中通过沟通交流、体验等空间实践中。不同的观念会产生不同的空间营造结果。在此公共活动体现公民的共同价值与精神共鸣,实现人类社会的选取笔者参与的两个颇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国家级博物馆交流与相互影响。进一步,参照汉娜·阿伦特的研究成果,设计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帮助进一步理解空间公共性空间公共性的实现可以分为3个层次:(1)公开的状态:的不同导向、不同态度。表现为消除空间边界,缩小差距,满足可达性与易达性;(2)差异性的存在:表现为不同行为、不同人群在空间的聚集以2两个国家级博物馆设计实践及要点分析及保持个体的独特性;(3)交流与影响:即空间公共性的实质,  2013年国家海洋博物馆国际竞标与2015年国家南海博表现为差异性的个体在其中产生良性互动的关系,产生文化物馆国际竞标都是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公认同2)。共建筑设计。两个项目无论规模、功能还是建设背景都较为  然而,在日常生活与实践中,人们对于空间公共性的基相近,并且在方案设计构思中都着重体现了对空间公共性的本理解却仍有失偏颇,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目的与要求较为关注和思考,试图营造服务于公众的公共建筑,具有一定的简单化,重视实体本身,而相对忽视人这个主体的需求,无比较意义3)(表2)。www.nfjzbjb.com官方网站 123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8.3图1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选址位图3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交通规划,于天津滨海旅游核心区,距城市中心约基地位于城市次干道一侧50km图4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交通规划,图2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选址位基地位于城市主干道一侧于海南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距琼海市图5国家海洋博物馆建筑意向构思15km,距博鳌约10km图6国家海洋博物馆内敛完型125346  公共性投射到实体空间领域,往往会从消除边界限制、2.2建筑布局及与环境的和谐拉近距离、开放性、适应性、压缩空间层级等方面加以控  两个设计方案均尝试将建筑布局、肌理与环境相契制。如果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考虑,则主要是从建筑与环合,塑造建筑与场地环境的和谐关系。境的关系以及建筑与人的关系两个层面来体现4)。建筑  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采取的总体布局策略是如与环境的关系涉及到公共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通达性、建同一块流线形态的石头被放置于海洋离岛之中,通过内聚、筑与环境的和谐等方面;建筑与人的关系则涉及到功能适起伏等造型手法,强调了整体性和标志性(图5)。建筑用、空间体验等方面。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从选址、建筑主体尺度较大,边界清晰,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对分离,形布局、建筑界面、功能设置、内外部空间设计等方面来进成一种单向度的指向关系,客体强于主体(图6)。相较行两个设计案例的对比分析。而言,国家海洋博物馆最终的中标方案则采取了一种自由2.1选址与公共性轻松的布局,在水边建立5个大厅,这5个大厅都连接  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选址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到港口码头,每个大厅包含不同的展览,降低了建筑高度,滨海旅游核心区(图1),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选强化了建筑与海洋,人与海洋的亲密关系5)(图7)。址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图2)。两个博物馆选  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从择的地点均为待开发的城市扩展区,相较于城市中心区海洋元素及海南本土“船型屋”中获得灵感,营造了既及建成区而言在交通、居住环境等方面尚不成熟,其距有浓郁海洋文化特征,又具有突出现代性的建筑形象,离最近的城市核心区均超过15km,博物馆服务对象的易体现了现代意识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建筑的布局强调一达性受到了显著的影响,然而公共建筑是一种使用率随种有机、自然、均衡的整体性,临海的界面化整为零,距离而衰减的公共社会资源,其服务性、带动性和影响形成一系列伸向海洋的“触角”,这些形体上的半围合力具有一定的辐射范围[4],因此选址制约了其在近期城创造了各种不同的外部空间,试图平衡形体开放与包容市空间系统中发挥应有的公共作用。虽然两个博物馆均的关系(图8)。建筑适度放低姿态,轻轻触碰海洋,散能够在规划远景中不同程度融入周边城市空间,从而提逸的形体消解了建筑巨大的体量,人与建筑的关系更易升其使用率与影响力(图3、4)。这种公共建筑刺激型亲近(图9)。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更为有机,从而成为城的规划策略着眼于全局和未来,但需要以公共建筑的近市大空间系统中的子系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期效益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为代价,值得反思。空间。124 官方网站www.nfjzbjb.com2018.3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Research on Design 设计研究图7国家海洋博物馆澳大利亚COX中标方案模型图8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建筑意向构思图9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的有机形体图10国家南海博物馆边界空间图示789102.3建筑边界与开放性  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靠海一侧底层的局部采取挖空处理,连通内外部空间,产生了良好的视线及空间渗透关系。相对于局部,大部分建筑形体边界还是保持了清晰完整的形态,内与外的区分明显。人在建筑周边接触到的是从地面到屋顶的向外倾斜,最高达30余米的建筑外界面。  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则重点处理了沿海一侧的建筑边界,从室内到海洋,经由展厅—檐廊—亲水遥望台—景观台阶—逐浪广场—水下大堂这一系列性格各异的空间场所,与海岸发生间接或直接的联系。明确无误的边界体现了对行为的限制,而模棱两可的边界则鼓励交往的发生[5],平台、檐廊等灰空间的模糊化处理,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城市功能的需求,还能创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日常活动空间,激发高质量的交往活动。建筑边界的场所化,可以化解非黑即白的线性限制,使得参观者不仅仅在视线上,也在身体上与大海有良好的互动,呼应“海洋触角”的设计概念(图10)。2.4功能配置与适用性  公共建筑的功能配置与人的需求密切相关,除了强化主体功能的公共性之外,还需要配置服务性、扩展性使用功能,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功能空间被不同人使用和容纳不同活动内容,这种多元共存与交融可以很大程度拓展人们的公共体验[6]。在建筑功能组织上,两个博物馆设计方案的内部功能组织均注重公共服务与展示功能的并置或融合;均在建筑首层便利位置以及主导空间序列中设置了能够提供服务的咖啡厅、书店、艺术品商店等,完善了功能配置,满足了使用需求。此外,两个博物馆的核心公共大厅空间均采用了超常尺度,本身即可作为展示空间使用,公共空间和功能空间相互渗透,产生大量有质量的、流动的复合空间,赋予了人们在建筑内部各种不期而遇的空间体验,公共活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2.5空间设计及主体体验  公共空间包括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两个部分。外部空间的层次性和场所感有助于提高公共建筑的亲近感,提高其使用效率。内部空间设计可通过压缩空间层次、塑造视线的开放、流线的自由以及行为的包容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传统博物馆重视展品本身和强调观展体验,但固定的原型或者清晰的身份往往会让公众对固化的状态产生厌倦[7]。因此两个博物馆的设计方案都试图营造一个开放、包容、令人愉悦的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8],甚至让一部分展厅也异化为公共空间,但在具体空间操作上的差异,导致最终的空间体验产生了区别。2.5.1外部空间  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建筑场地为离岛型设计,其外部空间设计延续建筑主体形态,围绕建筑形成一个圈层状外部景观空间6)。这种全开敞式的外部空间,从建筑边界向外扩散一直到海边,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www.nfjzbjb.com官方网站 125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8.3151113121416可以把它认为是一种“消极空间”[9]、7)(图11)。其重要性以及与中国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体现中国特色、海图11国家海洋博物  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外部空间由沿海的休闲景观带洋特色,在设计中采取了一个收敛完型、起伏有致的形体,强馆外部空间模式图12国家南海博物与靠近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带构成,建筑的有机形态使外部空调了自身在城市空间里的存在感和呈现的力度,令人印象深刻,馆外部空间模式间形成了许多带状或是向心性的半围合式的活动空间,这种空空间和人成为配角8)。因而设计成果强调了环境中建筑的主图13国家海洋博物间布局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属于有意的设置、无意体地位,体现了自明性,包含了较强的象征性意味,这种公共馆内部空间模式(公共空间被功能空间包的生长的空间(图12)。性更倾向于“纪念性”(图15)。裹)2.5.2 内部空间  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同样选址于待开发区域,但周边紧图14国家南海博物  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呈现为简洁邻百年渔港和渔村,生活气息浓郁。另一方面由于所处南海特殊馆内部空间模式(公共空间与功能空间平高效的“T”字型。“T”字型公共空间呈现出被“功能包裹”的时代背景,建筑定位于展现历史的力量、和平的力量、人民的行布置)的特性,由于建筑尺度较大,该空间如同峡谷一般介于建筑实力量。因而在设计中平衡了建筑的标志性、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图15国家海洋博物体功能体量之间。这个空间的交通性与公共性并重,内部空间境的和谐关系,体现了整体空间的意味。建筑形体和公共空间呈馆(2013)示意简图图16国家南海博物具有丰富的剖面关系,但“T”型空间的人们处于一种被巨大现有机生长的状态,空间中的社会交往活动充满模糊性、偶然性,馆(2015)示意简图体量包围的“紧张”状态,仅在公共空间的端部具有向外的视空间与行为展现了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因为考虑了日常活动的野,呈现出相对内向的空间特质(图13)。多样性,该方案在基地环境中主动创造条件为公众预留出更多文  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内部空间与形体相适应,内部化体验以及与游客互动的活动空间,又组织了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空间以线性主导为基本格局,展现着较强的纵深感。空间主轴轻松自由的室外空间序列,提升了空间的实效,保证了公共空间通贯南北,作为主要的参观流线,辅以指状伸向海湾的廊道,与真实生活发生互动的可能性(图16)。各向轴线汇集处则布置空间节点。虽说两个博物馆均采用了线  当然,两个设计方案所处不同气候条件会带来设计策略的性内部公共空间设计,但是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公共空差异。但总体而言,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像一个珍藏的“容间和功能空间在布置上沿长边平行,公共空间介于外界海洋与器”,倾向于展现“物”的公共性,而国家南海博物馆(2015)内部展览功能之间,一方面使得内部景观最大化,另一方面能则更像一个分享“舞台”,是一个能与人互动的场所[10]。两个最大限度服务于功能空间。在此空间中同样实现了交通性与公案例充分说明了在不同的空间态度下,设计语言、策略在很大共性合一,且兼顾了向外的景观视角,呈现显著的外向性特质程度上会影响设计的结果,影响人们对于空间公共性的体验。(图14)。建筑流线设计不再强调单一的参观路径,而是趋  两个博物馆方案的比较不由让人想到矶崎新对于丹下健三向于多样化的漫游式游览路线,丰富游览者的空间体验。东京都厅舍方案的争鸣,丹下的方案满足了当时日本的需求,至今也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矶崎新认为市政厅应倡导市民性3空间公共性的态度与反思与公共性,而不是丹下方案所强调的纪念性和威严性。“纪念  两个功能相同、定位相似的公共建筑,同样出于体现空间性”空间的实质是实体站在空间之中,强调的是三维体量的空公共性的目的,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间意义,实体具有较强的统治性地位,倾向于形成具有决定性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是中国第一座的空间场所。“日常性”空间的实质是通过实体围合空间或者国家级海洋博物馆,选址在尚为一张白纸的滨海湾区,考虑到主动参与营造空间,强调的是空间围合和形成场所的动机,倾126 官方网站www.nfjzbjb.com向于形成具有可能性的空间场所。“日常性”空间让实体不再孤立为实体,让主客体能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让建筑融入到生动的生活场景,融合进城市的生活内容之中,从而有效实现公共性的目的[11]。  如果说公共性的本质是历史建构的社会关系,在中国历史传统中一直是缺乏公共社会生活的,既存的公共性多半是建立在与土地和血缘密切相关的圈子内,空间体现出高低尊卑关系。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共性是与等级、权力相关的。受此影响,有部分人在开放意识上,在管理体制上,对空间公共性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并且无论中西方,何种时期,通过强有力的社会公共体系组织分配社会资源时,公共性是一种自上而下,具有较强的“计划”和目的性,这成为了“纪念性”空间的思想基础。与之相对应,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社会文化传统中,公共性则少了诸多限制,更具有多元化特征9)。以此为影响,追求开放性、平等化、多元性、公益性,重视日常生活而非仪式,重视交流交往而非规训的空间是“日常性”空间的思想基础。只要我们确认空间公共性的目的和实质是为了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使人的需求能真切地得到反应,从而产生交流与影响,产生文化认同,那么“日常性”的空间更适宜这种需求。结论  第一,从主客体的关系角度区分两种不同的空间公共性——“纪念性”和“日常性”。“纪念性”空间以客体为主导,具有强烈的目的导向,其空间实质是实体站在空间中,强调的是三维体量的空间控制性。“日常性”空间以主体为主导,具有共识导向,其空间实质是实体围合空间或主动参与营造空间,强调的是空间围合和形成场所的动机。  第二,由于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差异,导致空间公共性存在不同的态度,且作用于空间营造的过程。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两个层面,对实体建构的结果和人们的空间感受产生了实质的影响。  第三,回归到汉娜•阿伦特的研究,公共性是“共同体想象”,意味着不同的个体在空间中能有充分自主的意识。“纪念性”空间压抑着主体的意识,“日常性”空间则要激发这种想象。“纪念性”空间将物置于台前,而“日常性”空间希望将人置于中心。如果我们认同建筑和空间是为人所用的,公共空间是体现平等开放、为人服务的,那么空间公共性应该回归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与感受,从目的导向转向共识导向,从强调标识性向重视生活化转变,最终实现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图、表来源图5、6、8~10、15、16:原始资料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经过作者整理和分析绘制;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2018.3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Research on Design 设计研究注释1)对空间公共性的研究,既可作用于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也可作用于城市的公共空间。2)Aldo Rossi等人在分析意大利城市空间时提到公共性的三个基本概念:①人性化的尺度;②相对不被监管(相对自由);③文化认同。其中不被监管意味着可以容纳差异性,而文化认同则体现了阿伦特所描述的共同体想象,在空间中能产生交流和影响的作用。3)两个设计方案均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笔者有幸参与。2013年国家海洋博物馆国际竞标方案作为唯一一家国内设计单位作品并进入第二轮前三;2015年国家南海博物馆国际竞标中标,后方案经过多轮调整后得以实施,于2017年6月竣工。本文仅从空间公共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不涉及对方案的综合评价。4)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偏向于表达外部性,建筑与人的关系偏向于表达内部性。5)国家海洋博物馆中标方案为澳大利亚COX建筑事务所设计,该方案也获得了2013年世界建筑节“年度未来项目奖”。6)此案最有活力的空间出现在建筑围合的内部庭院以及建筑外边界起伏而形成的巨大灰空间,但对于建筑边界以外空间的作用较小。7)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论述了建筑外部空间分为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由于被框框所包围,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相对地,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因此在外部空间塑造中应当利用围合、半围合式的方式提供一些有领域感的向心的积极空间,让人既可以体会充分的自由度也可以集中精力、不受干扰。8)由于该项目场地周边状况类似于悉尼歌剧院和香港会展中心,团队还曾专项进行了城市空间尺度和体量关系的对比研究。9)公共性本身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是在西方社会生活语境中产生的。参考文献[1]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13,16.[2]许凯,Klaus Semsroth.“公共性”的没落到复兴——与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对照下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13(3):61-69.[3]徐磊青,言语.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评估模型评述[J].新建筑,2016(1):4-9.[4]王明洁.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128.[5]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M].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6]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44-49+53.[7]汪蕾,杨明.“合适的公共性”——世博会博物馆的设计思考[J].建筑技艺,2017(9):20-29.[8]韩默,庄惟敏.建筑的愉悦与空间满意度评价[J].南方建筑,2017(5):10-14.[9]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3.[10]吴中平.珍藏或分享——公共建筑公共性的困境与机遇[J]. 南方建筑,2009(3):25-32.[11]祁斌,三好理,崔海东,等.“公共建筑的‘公共性’之思”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1(12):6-17.www.nfjzbjb.com官方网站 1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