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作者:靳一诺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9年第09期
[摘 ; ; ; ; ; 要] ;产教融合是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建设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所秉持的共同理念,其内涵也经历了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强调的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要求实现教育和生产交叉进行的一种办学模式,从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育出更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保证教育事业的协调稳步发展。为了将产教融合和教育课程改革整合起来,要注意对产教融合内涵进行深刻把握,正确认识落实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改革思路和制定改革方案,以期获得理想的教育改革成果。 [关 ; ;键 ; 词] ;产教融合视角;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124-02 我国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但是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要突破这一难题就要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进行高度整合,课程作为实践项目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密切贴近生产实际,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1]。从这一角度上看,基于产教融合改革教育课程势在必行,同时也需要成为教育事业推进过程中的普遍共识,把产教融合变成教育改革的自觉行动,有效提升人才培育质量。
一、产教融合视角下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抓经济发展就要抓好教育,而抓好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抓经济[2],现如今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指出了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存在彼此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够真正让我国的各项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一方面教育事业发展为产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要体现在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满足职工继续教育需求、开发新产品、进行高难度技术攻关等方面[3],因为这些方面均关乎产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建设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具体包括给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坚实平台,促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双师型”教师(double-position teachers)团队的建设等。同时在人才需求导向的影响下还能够优化教育专业结构体系,使职业教育步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产教融合是革新教育发展模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立足产教融合视角进行专业结构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同时还是助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长远进步的动力所在。产教融合的重要价值以及必要性已经得到了产业界以及学校方面的高度重视,而我们要进行教育课程改革,就要走好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要有清晰而又科学的思路,以便明确教育改革框架,找准课程改革方向。产教融合思想支持下的课程改革需要明确以下几项重要思路:(1)校企合作是践行产教融合的平台。校园是实现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企业则是实现市场化生产的主要环节。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能够利用企业的行业资源检验先进的理论方法,并发现其中的不足,对教育改革方案建设提供必要支持。(2)基于校企合作平台促使企业进入学校,教师进入企业车间,教学走进现场,打造生产与教学彼此交融的格局,是打造现代教育体系大厦的重要路径。要达成这样的教育目标,学校必须全面深入地考虑企业利益和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从而有效抓住校企合作的利益整合点,发挥企业在设备、技术、场地、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企业进行优势互补,进而打造学校育人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双赢局面。(3)基于产教融合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对接这一根基以推动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全面实现。一方面要推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和职业高度对接与统一。另一方面要落实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教学融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接教学和生产过程。 三、产教融合视角下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策略 (一)基于目标构建产教融合课程改革步骤
立足产教融合视角,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课程改革成效,必须利用行业与企业的诸多优势资源改革课程设置和落实模式,打造专业系统的课程体系。构建目标导向的课程工作步骤就是在产教融合思想支持之下提出的,要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科体系转变,并利用构建行动体系的方式把教学过程转化成工作课程的创新型课程模式[4]。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应基于实践化和职业化的根本目標,把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实现密切对接,让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步伐逐步加快。为了保证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对学校所在地产业进行全面调研,特别是要加强对支柱产业企业的把控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深化对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的了解,确认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提高课程体系建设针对性。(2)联合企业人员实施对职业岗位的实地调研与考察,收集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任务。所选取的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综合性特征,使工作过程更加完整系统,具备职业代表性。(3)企业与学校要定期组织研讨会议,在会议中着重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和要发展的职业能力,归纳专业行动领域,并逐步与国际职业教育对接。(4)基于调查研究和讨论结果转换学习领域,也就是根据工作过程与职业任务设计课程模式与主题单元,同时参考行业与职业资格标准优化课程单元推导。每个课程单元都必须拥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同时密切契合学生的认知与成长规律,保证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完整性。
(二)基于实际落实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选取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为实际教学的开展提供根本保障。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应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将课程理论和操作实践进行高度整合。首先,要注意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将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同时基于工作课程完善教学内容。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为学生选取和设计具备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侧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优化教学一体化训练。在这一环节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学校专业特色教材,保证情境设计的丰富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另外,学校在落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时,需要让学生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的岗位学习,以保证教学质量,落实产教融合目标。第一阶段是要求学生在模拟工作场景之中自主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则扮演指导者角色,使学生可以获得专业知识与基础技能。第二个阶段则要求学生在学校内的实训基地接受综合训练,着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第三个阶段则是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锻炼,完善学生的职业素质。考虑到教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教育课程改革效果,所以学校还要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加大力度,让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共建双师教学队伍,邀请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担当学校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担当教育教学职责,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产教融合教材编制和教学资源建设中,促进产教融合目标的达成。 (三)基于成果改革产教融合课程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基于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与结果实施的价值判断[5]。教学评价除了可以把学生学习和工作中所获得的成果与经验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分享沟通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反馈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还可以检验教学成效,给教师制定教学决策和完善教学方案提供必要根据。过去的教学评价模式非常单一,不能够形成对学生综合学习情况的把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理论和实践素质的发展。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育课程改革,除了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各项方法的创新优化之外,还需要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估,提高对教学评价改革工作的重视。根据产教融合要求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形成对课程教育的全面反馈。教学评价形式多样,可以利用成果展示、表格反馈、网络测试、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产教融合教学反馈打下基础。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学评价内容要力求全面,注意把学生的专业成绩和综合能力评定整合起来,评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发展现况,同时反馈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否达到了理想水平;要将结果和过程评价整合起来,关注学生工作成果的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而在评价主体的设置上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與企业专家评价整合起来,在学生评价实施中要特别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点评,促使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产教融合是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将其落实到课程教育中,不单单能够让学生拥有大量的实战机会,还在学生内心埋下了创新创业的火种,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协调稳定发展。我们要竭尽所能助推产教融合,并以此为指导落实教育课程改革,坚定走好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解军.基于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实践“厂中校”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4):96-97.
[2]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65.
[3]谢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的方位、方向与方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4):1-5 [4]王元生.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12-13.
[5]陈婧,杨海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导下的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时代教育,2019(7):196-197. 编辑 冯永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