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总第269期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3.10.066 课程教材改革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俞明 摘要:基于‘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理论为依据,明确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建设面向教学各环节 的立体化教材、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材内容、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为目标设计工作任务和工作任务设计涵盖课程知识点,注重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等课程建设内容。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材;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俞明(1977一),女,辽宁大连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辽宁营口11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专项(项目编号:GZZC0905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31—02 教材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 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改革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施“做中学、学中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必须更新教材建设理念,改变传统教材 能力构成,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 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学 生的各种智力因素,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 式,施之以“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 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在计算机课程教 结构、模式和开发方法,积极探索高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和新 方法。 一、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 材建设中,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材、校本教 材以及校企合作教材的开发,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增强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 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 的理论核心,其三大主张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与提高。在理解陶行知先生三大主张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 和计算机课程特点,用发展的观点将“做中学、学中做”理念融 人到教材的开发中。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 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 二、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教育理论依据 更要熟悉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尽.陕适应 工作岗位的需求。计算机课程教材开发要联系社会发展实际, 不仅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应注重将社会、生 产和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融入教材,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知识的 高职计算机教材开发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按照人类 的认知规律,科学构建教材体系,为“做中学、学中学”人才培养 模式实施提供支撑。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做中学、学中做”模式下教材开发提 供了框架 学习,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有利于提高学 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教材建设应注重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的含义”和“学习 的方法”两个方面。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 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办公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计算机知识已成为当代人类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部分,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已成为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 素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进行 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应结合专业和实际工作,加强对 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材内容, 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 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职教育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高职教 材建设中,一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要有利于情境创 设计教学项目,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训练,使 课程教学目标与计算机应用实现零距离对接。 3.教材建设应注重内容的选择和重构 在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 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主要解决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做”和 131 新,三是要便于协作与交流。l 12多元智能理论为“做中学、学中做”模式下教材开发提出 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 呷l习吨力毅角 “怎么做好”的问题,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企业实际应用 的经验和策略为主,即过程性知识,而原理和陈述性知识为辅, 即理论性知识。计算机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新”。印度软件人才培养中的课程选择经验值得学习,要 舍弃过时的、陈旧的知识,把最新的、特别是流行的知识和技术 传授给学生。正如一位计算机行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所提到的, “在计算机行业谁掌握了最新的知识,谁在就业方面就占据了 领先的优势”。二是“实用”。要针对就业、学生个体需求和教学 实际整合教材内容。三是“可发展性”。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 关注过程性知识,在过程中培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会”到‘‘厶学”。l2 4.教材建设应注重调研,努力实现主体的多元化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材选题、构思、框架建构、 写作体例确定,到项目设计、教材编写以及教材投入使用,无一 不依赖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水平、学生学习水平、教学 条件和生产管理需要。因此,在教材建设中,一是要广泛开展调 研,既要对使用对象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充分的认识,又要对 岗位职业能力对计算机应用要求有充分的认识;二是充分发挥 各方面积极因素,既要发挥教师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要 调动企业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计算 机应用的实际需求选择理论教学内容,设计项目,保证做到学以 致用。 四、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内容 1.教材建设要面向教学的每个环节,建设立体化教材 “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二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中 做”。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建立立体化教材除理论教 材和实践指导教材外,还应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平 台、课程案例平台、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和考试系统等。 (1)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系统的 知识和丰富的案例,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实训学习。 (2)多媒体教学课件。面向教师,提供直观、形象的课件, 服务于课堂教学。 (3)网络课程平台。面向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指导,服务于 学生自主学习和检测,实现“学中做”的人才培养。 (4)课程案例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案例,实施“做 中学”人才培养目标。 (5)学生作品展示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学生展示 自我的平台。 (6)考试系统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用于课程考核 验收。 2 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材内容 在教材设计中,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将计算机知识和软件操 作技能划分为具体的任务,将每项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组合,达到知识前后融会贯通 132 2013年第1O期 的教学目标。 教材设计以章为单位,首先提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使教 师和学生明确教学和学习目的;其次以节为基本单元介绍知识 点,设计贯穿全章知识的完整任务,通过任务实现过程的讲解, 使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掌握操作技能;最后辅以小结,强化对重 点知识的理解,课后除设计强化知识的理论题外,更多的是设 计多个任务,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3.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为目标设计工作任务 兴趣是学好计算机的最好老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材 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任务 的设计和安排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任 务的完成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和提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实训教材的设计中,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按章节 设计工作任务,通过技能训练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 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在各个工作任务中提出实训的目的与要 求,根据任务的完成过程讲解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操作技 巧,最后的设计由学生自主完成同类任务2~3个,强化学生的 操作技能。p 4.工作任务设计涵盖课程知识点,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培养 学校的教育不同于短期培训,工作任务的设计不能仅仅是 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简单陈述操作步骤,任务不仅要体现技 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材编写过程 中,除了介绍常规的实现方法外,还要明确提出对应的知识点, 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此 外,在介绍任务实现过程时,要提出多种实现方法,开阔学生思 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实际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习的迁移。 五、结束语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材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相互 促进。通过开展“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 革,有利于教材开发主体对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梳理,形成脉络 清晰的教材建设思路;同时,教材建设又可将行业企业的新知 识、新技术以及工作流程、案例等融入教材,有利于在教学中 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 接。 参考文献: [1】邵晶波,丁金凤,黄玉妍.基于建构理论的计算机教材建设研究 [J】.计算机教育,2012,(12). [2】王文槿.印度的IT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 【3】王美琴.“做中学”教育理论在高职教材建设中的渗透[J].文教 资料,2008,(6). (责任编辑:宋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