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反应堆布雷顿循环热力学优化分析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51卷第7期 原子能科 学技术 Vo1.51,No.7 2017年7月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1.2017 空间反应堆布雷顿循环热力学优化分析 李 智,杨小勇,王 捷 ,张作义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摘要:闭式布雷顿循环具有高效率与高能量密度,适用于空间核反应堆的能量转换系统。出于经济性的 考虑,地面大型高温气冷堆的布雷顿循环能量转换系统均采用效率最高的运行模式;而在空间反应堆能 源中,系统受到体积、质量与特殊运行环境的限制,故提出另一种优化模式——循环比功最高优化。本 文就空间反应堆闭式布雷顿循环进行优化分析,利用Fortran语言对两种优化模式进行热力学分析对 比,为空间反应堆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和基础。结果表明:新提出的循环比功优化在降低空间布雷顿循 环方面较有优势,但会造成叶轮机械设计难度的增加。最终设计方案的选取可根据工程要求在两种优 化模式中进行折中选择。 关键词:布雷顿循环系统;热力学优化;效率;比功 中图分类号:TL41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931(2017)07—1173—08 doi:10.7538/yzk.2017.51.07.1173 Thermodynamic Optimization and Analysis Of Brayt0n—cycIe System for Space Power Reactor LI Zhi,YANG Xiao-yong,WANG Jie ,ZHANG Zuo—yi (Institute of Nuclear and New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C1osed—Brayton~cycle system is a feasible choice for future space power reactor as the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ower density.In order to ensure the economic benefit。most of the land-use Brayton—cycle systems for 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take the efficiency optimization.However,there is a volume/mass limit for the space use.So another optimization method,specific power optimization was presented.In this paper,a detailed comparison was made by Fortran language to research which optimization method could be the more possible choice for future space use.This paper will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and design the small space power reactor.The results show that specific power optimization has advantages in decreasing system’S weight and volume,but would increase design difficulty.The final design description may probably be proposed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roject’S demand. 收稿日期:2016—10—10;修回日期:2016—12—21 基金项目:863计划资助项目(2005AA51101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ZXo6901) 作者简介:李智(1989一),男,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空间反应堆布雷顿循环特性研究 *通信作者:王捷,E-mail:wjinet@mail.tsinghua.edu.an 1174 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51卷 Key words:Brayton—cycle system;thermodynamic optimization;efficiency;specific power 随着航空科技的发展,空间能源的需求逐 渐提升。深空探测和行星登陆等任务中,太阳 能能源已不能满足要求口]。空间反应堆以其高 能量密度、长寿命以及高功率,逐渐受到航天大 国的青睐[2]。石墨气冷堆以其固有安全性、高 出口温度、系统结构精简等优点 ],在空间能源 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空间反应堆与地面运行情况不同,其运行 模式为孤岛运行,其热功率随着外部供能需求 的变化有较大的浮动。本文重点讨论与空间反 应堆相匹配的能量转换系统(热电转换系统), 故对空间反应堆采取模糊化处理。 为适应空间运行环境的要求,能量转换系统 必须满足下列条件l_4]:1)质量小、结构紧凑; 2)较大的输出功、效率和比功,在有负载的情况 下提供足够的加速度与时间脱离引力;3)可靠 性高,具备一定的可维护性;4)适应恶劣的工作 环境(辐射、低温、电磁)。目前,技术相对成熟的 闭式布雷顿循环能量转换系统是最优选择。 为保证经济性,地面高温气冷堆闭式布雷 顿循环均采用循环效率最高的运行优化模 式_5]。由于航天器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其对能 量转换系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考虑 从另一角度对布雷顿循环热力学参数进行优 化,对比其与传统优化模式相对于空间运行环 境的适应性。 比功是能量转换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参数,表 征单位摩尔流量工质输出净功。在空间反应堆 中,这一参数决定了循环的做功能力。因此,本 文通过对布雷顿循环进行比功优化分析,对比其 与传统优化模式在空间反应堆应用中的优劣。 1布雷顿循环数学描述 空间布雷顿循环与地面循环的不同之处如 下:1)空间布雷顿循环拟采用氦氙混合气体作 为运行工质。由于工质改变,空间布雷顿循环减 少了压气机数量,由地面多次压气改进为单次压 气,减少了压气机与换热器的数量,以满足空间 能量转换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质量小的要求。 2)空间布雷顿循环带有一个自冷却分流系统, 自循环中抽出部分工质冷却轴承和叶轮机械,再 进入混合箱与堆芯出口工质混合,此分流循环可 免去额外的冷却系统加入。 带有分流的小型闭式布雷顿循环示意图如 图1所示,图中数字代表节点序号,其意义列于 表1。 图1布雷顿循环示意图 Fig.1 Structure of Brayton-cycIe system 表1节点数字定义 Table 1 Definition Of subscript number 节点数字 节点数字定义 压气机人口 压气机出口 回热器高压侧出口 涡轮人口 涡轮出口 回热器低压侧出口 反应堆出口 工质在压气机中加压后,将分流一定比例(记 为 工质对轴承进行冷却,其余工质进入回热器 预热(过程2—3)后进入堆芯加热至温度T7(过程 3—7),而后在混合箱中与冷却轴承后的工质混合, 混合后工质温度为 (过程7—4),进入涡轮膨胀 做功(过程4-5)后进入回热器释放余热(过程 5—6),再进入冷却器冷却至温度T1(过程6—1),最 后进入压气机加压(过程1-2),完成闭式循环。 冷却器中废热由辐射散热器排放至环境中。 工质在布雷顿循环中的温一熵(T_S)图示于 图2。 考虑到实际气体的比热和绝热系数的变 化,本文对有分流的布雷顿循环进行解析推导。 第7期 李智等:空间反应堆布雷顿循环热力学优化分析 1175 图2布雷顿循环T-S图 Fig.2 Tephigram of Brayton-cycle system 由于空间反应堆的特殊性,小型反应堆闭 式布雷顿循环应用氦氙混合气体作为工质 。 考虑到工质的工作环境,计算温度范围为300 1 400 K,压力范围为0.1~10 MPa。本文重点 分析小型闭式布雷顿循环的热力学优化模式, 为保证系统的相似性,在计算中假设循环工质 摩尔流量一定,反应堆出口温度与压气机入口 温度一定,同时固定系统各部件和管道的体积 与形状。 布雷顿循环输出净功Q (kW)为涡轮输 出功和压气机消耗功之差[7 ]: Q t—GT4 rlTc 一5(1一丌一乳一5)一 T1 一2( l_2—1) (1) 其中:G为循环质量流量,kg/s;T4为涡轮进口 温度,K;T1为压气机进口温度,K;C _5、C 2 分别为过程4-5、过程1—2的平均比定压热容, kJ/(kg・K);rp、r/c为涡轮和压气机效率;7/"、 ),为膨胀比和压比; 为过程4-5、过程1—2 的平均绝热系数。 布雷顿循环的总吸热量Qi (kW)为工质在 堆芯吸收的热量: Qi 一G(1一 ) 一4(T7一Ts) (2) 其中: 为分流率;T7为堆芯出口温度;Ts为堆 芯进口温度。 则带分流的布雷顿循环总效率叩为: 一 一( (卜脚等(卜 _5)一 r-1( ( 2—1)一A )+f1)/ ((1一 (1一d(1~ (1一 (1一 一s))一 r ((1一a+A2)(1+ ( —z一1)))一f2)) (3) 其中,r一丁 /T 为循环温比。 因分流原因产生的流量偏差A可表示为: A 一 1+ ( 一z一1)]・ P,3—4 0口,4 (1一 一s) (4) A2一 cp,8[1一rtr(1一 吼一s)] (5) Cp,4 因循环分流工质吸收了轴承与发电机热耗 散而产生的热量偏差厂可表示为: 厂 一 等 c 一 s ㈣ 一aEl—r/T(1一 5)]等 (7) 其中:Qf—Wf/G为轴承摩擦比热,kJ/kg; w 为轴承摩擦热,kw。 则: 一r/(P,r,y, ,a, ,tlTc) (8) 其中:a为回热度; 一( , , , ) 为压损 系数向量,该向量表征循环中各处的压力损失; t,.rc===( ,r/c) 为叶轮机械效率向量。 定义比功训为每摩尔工质所做输出功,可 由下式表示: 一MET4搬fp,4—5(1一 - 一5)一 T1r/c c¨.2( 一z一1)] (9) 其中,M为工质摩尔质量,kg/mol。 2计算结果及分析 为了对优化模式进行分析,本文分别对效 率最高和比功最高的两种模式进行热力学分析 和优化。地面高温气冷堆均采用氦气作为工 质_9],但由于空间反应堆体积、质量的限制,采 用氦氙混合气体作为工质以降低系统中叶轮机 械级数和压气机数量I1 u]。由于混合气体的热 力学性质与纯氦气有较大的差距,作为工质应 用于闭式布雷顿循环必然会导致循环热力学过 程变化_1。 。根据混合工质物性分析,加入氙 气会导致工质偏离理想气体,其绝热系数、传热 系数和压损会发生变化。其中,绝热系数和压 损率均随氙气摩尔分数的增加呈单调递减函 数,即工质加入氙气越多,其对绝热系数和压损 率的影响导致循环热力学性能下降越多,而传 热系数随氙气的加入会达到一个极大值后下 降,这也使循环的回热度出现极大值,在回热度 上看,加入一定氙气会令循环热力学性能有提 1176 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51卷 高的趋势。故根据回热度变化来对工质成分特 征点进行划分。循环回热度变化示于图3。 蕞匝 O O O O O O O O O O 运行曲线(实线);作为参考,同时画出了氦气摩 尔分数为80 、7O 、60%时的运行曲线(虚线)。 表2工质特征点 Table 2 Characteristic point of working fluid " :30 由图4可知,循环最佳效率随着氦气摩尔 分数的减少而降低,氦气摩尔分数在100 ~ 图3混合工质回热度变化 Fig.3 Change of recuperating ratio 60 范围变化时,最大效率由36.49 降低至 15.5 9/6,相应的循环压比有增大的趋势;最大比 功由2.97 kW/mol降低至1.O7 kw/mol,相应 因此,根据回热度的变化将工质成分设定 3个特征点,其特性列于表2。 2.1循环节点参数优化 的循环压比有减小的趋势。比功优化方式的循 环压比均大于效率优化方式的循环压比,而随 着氦气摩尔分数的降低,两种优化模式的循环 压比逐渐靠拢。 在一定的工质摩尔流量和温比下,循环运行 参数在效率优化模式和比功优化模式下的结果 示于图4。图4显示了3个工质特征点时系统的 表3、4列出了效率优化模式和比功优化模 式下各节点的热力学参数。 0.40 0.35 0 3O O_25 f 詈 纂o.20 O.15 苎 O.1O 0.05 0.OQ 图4循环效率及循环比功分析 Fig.4 Analysis of cycle’S efficiency and specific power 表3效率优化模式节点参数 Table 3 Node parameter in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K sJ(kj・otol-1.K~ 1 S/(kJ・otol一1.K一 、 l3K 、……, s/oot・ool K 一1.一】、 图5效率/比功优化模式下的 s图 。. phigram inemcieney andsp pti ion。 1)堆芯热比功与循环输出净比功 比功优化 至:、f 距 宝 .,看到,气机压在堆芯热比功和循环输 缩比功有较大 。两种优化模式下的涡轮 盖 S 一 效率优化 至 ——堆芯热比功 ……. 输出净比功 上。具体对比示于图6 … 比功优化 曲。竺 !鍪妻 化 见,比功优化所需的堆芯热比功 =.-.1……… …一 …=:: 摹 。而正因为如此,即 出净比功也略大于效率优三 效率较大,化模式。比功优化 。“ 图6堆芯热比功和输出净比功对比 Fi 6 c。mparis。n。f therInal specj c p。wer and 。“tput specific power 原子能科学技术 1178 第51卷 2)系统循环压比与叶轮机械级数 两种模式下系统循环压比的变化与其造成 的工质在压气机内的焓升比功的变化示于 图7。。 大,从而使比功优化模式下工质在压气机内 升高于效率优化模式。工质在压气机内的 正比于压气机所需比功,并直接影响压气 的级数;在同一工质下,压气机的比功越大,压 由图7可知,比功优化模式下系统压比更 . O O 氦气摩尔分数 氦气摩尔分数 图7循环压比及压气机比功比较 7 Comparis。n。f c。mpressi。n rati。and c。mpres 。 specific p。w 对应两种优化模式,选取工质特征点2对 到改善,在氦氙混合工质的闭式布雷顿循环中, 压比的增大并不会显著增加叶轮机械的设计难 压气机级数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示于图。 度,但对于航天发动机的级数要求控制在较低 的水平,目前的工程工艺使得航天压气机的级 数需要控制在7级以内 ,故在本文分析情况 下,比功优化模式中的循环压比过大。 3)效率/比功损失比较 定义效率优化模式下对应比功与可达到最 大比功的相对偏差为比功损失,损失的数值越 小,表征循环在达到最佳效率的同时也能得到 更大的比功。同样,定义比功优化下对应效率 与可达到最大效率的相对偏差为效率损失。比 图8压气机级数比较 Fig.8 Comparison 0f stage numb 功损失和效率损失计算结果列于表5。 由表5可见,随着氦气摩尔分数的降低, 两种优化模式的损失率也降低;对于I司一种 可见,比功优化模式的循环压比高于效率 优化模式。对于纯氦工质,压比的增加会大幅 增加压气机、涡轮的设计困难,增加叶轮机械的 工质,比功优化模式的损失率低于效率优化 模式,因此选取比功优化可同时保证得到更 高的效率。 级数 ]。但加入氙气后,工质的气动性能会得 表5 两种模式下的比功损失和效率损失 第7期 李智等:空间反应堆布雷顿循环热力学优化分析 1179 4)节点温度比较 由图1O可见,回热器换热量随氙气摩尔分 数的增加而增大。比功优化模式下回热器换热 量低于效率优化模式,纯氦时比功优化的换热 量仅为效率优化的0.53倍。随着氙气的加入, 两种模式下的换热量差距逐渐减小。 两种模式下节点3(反应堆入口温度)和节 点5(涡轮出口温度)有较大差距,其对比示于 图9。 同样,以纯氦工质时效率最大优化模式下 的回热器换热面积为基准,两种优化模式的回 图9节点温度比较 Fig.9 Comparison of node temperatures 从图9.可见,比功优化模式下涡轮出口温 度和堆芯进口温度均低于效率优化模式,且氦 气摩尔分数越高,温度差距越明显。这两个节 点温度的降低使这两个重要节点的材料要求降 低,利于系统的长时间可靠运行。 5)回热器比较 由图5可知,比功优化模式下回热器中热 力学过程曲线(过程2-3、5-6)相对于效率优化 模式较短,其物理意义表现为回热器中换热量 的降低。对回热器中换热量的影响包括两方 面:(1)回热度随工质物性和工质成分变化造 成;(2)循环优化后热力学参数变化造成。将 纯氦工质时效率优化模式下的回热器换热量作 为比较基准,则两种优化模式回热器换热量比 例变化示于图10。 图1O 回热器换热量变化 Fig.10 Change of heat exchange in recuperator 热器面积比示于图11。 氦气摩尔分数 图1l 回热器换热面积变化 Fig.1 1 Change of heat exchange surface area in recuperator 由于比功优化下回热器冷热端温差降低, 导致其换热面积仅略小于效率优化模式。纯氦 时,比功优化模式下回热器换热面积为效率优 化模式下的0.99倍。随着氙气的加人,两种模 式下回热器面积有增加趋势,且面积差逐渐 降低。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比效率优化模式和比功优化模 式的循环总体参数和节点参数,得到如下结论。 1)比功优化模式的循环压比高于效率优 化模式。对于特征点2,比功优化模式下的循 环压比过大,使压气机级数超过1O级,需调整 工质成分或进一步增大额定转速以降低级数。 2)比功优化模式的工质摩尔流量略低于 效率优化模式,可减小管道与换热器的流通 面积。 3)比功优化模式的效率损失低于效率优 化模式的比功损失,因此可保证循环达到最大 比功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循环效率。 4)比功优化模式的堆芯入口温度和涡轮 118O 出口温度较低,同时各节点压力降低,可降低对 管道和各部件材料强度要求,达到降低系统质 量的目的。 5)比功优化模式的回热器换热量较低,但 回热器两端平均温差较小,故回热器换热面积 仅略小于效率优化模式。在纯氦工质下,两种 模式换热面积之差最大,但差值仅为1 。 综合各项参数考虑,在空间布雷顿循环的 设计中,比功优化模式在减小系统体积、质量方 面较有优势,但具体设计参数取值仍需结合工 程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强文义,赵广播.关于我国发展空间核电源的建 议[c]∥2004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 京:中国核学会,2004:121—125. [2] 杨启法,卢浩琳.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研究和应用 [J].航天器工程,1997,12(4):ll一14. YANG Qifa,LU Haolin.Research of the space nuclear power source[J].Spacecraft Engineer— ing,1997,12(4):11-14(in Chinese). [3]符晓铭,王捷.高温气冷堆在我国的发展综述 [J].现代电力,2006,10(5):70—75. FU Xiaoming,WANG Jie.Review of the devel— opment of high teni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in China[J].Modern Electric Power,2006,10(5): 7O一75(in Chinese). [4]李文峰,张天平.深空探测核电推进技术发展 [c]∥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学 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 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宇航学 会,1998:446—450. [52王捷.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循环热工特性的初 步研究EJ].高技术通讯,2002,12(9):91—95. WANG Jie.Preliminary study on thermal fea— tures for high 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gas turbine cycle[J].High Technology Letters, 2002,12(9):91-95(in Chinese). [6] MOHAMED S E G,TOURNIER J M.Selection of noble gas binary mixtures for Brayton space nuclear power systems[C]f 4 International En— 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51卷 ergy Conversio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nd Ex— hibit(IECEC).San Diego,US:AIAA,2006. E7]XU Yuanhui.ZUO Kaifen.Overview of the 1 O MW High 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test module project[J].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02,218(1-3):13—23. [8]顾义华.高温气冷堆气体透平循环及透平压气 机基本特性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3. -19]任放森,杨小勇.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循环工质 的热物性[J].汽轮机技术,2006,48(2):93—94. REN Qisen,YANG Xiaoyong.Thermophysical property of working fluid of 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helium gas turbine cycle[J]. Turbine Technology,2006,48(2):93 94(in Chinese). [1O]M0HAMED S E G,T0uRNIER J M.Noble gas,binary mixtures for commercial gas—cooled reactor power plants[J].Genk,2008,238(6): 1 353—1 372. [11]COHEN H,ROGERS G F c,SARAVANA— MUTTOO H I H.Gas turbine theory[M].3rd ed.New York:Longman Scientific&Technical, 1987. [12]MOHAMED S E G,TOURNIER J M.Noble— gas binary mixtures for closed Brayton cycle space reactor power systems[J].Journal of Pro pulsion and Power,2007,8:863—873. [13]M0HAMED S E G,TOURNIER J M.Best es— timates of binary gas mixtures properties for closed Brayton cycle space applications[c]∥4 International Energy Conversio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nd Exhibit.San Diego,California: AIAA,2006:1-14. [14]龙艳丽.高负荷氦气压气机气动设计及性能研 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15]尹红顺,营志鹏.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设计技术发 展探讨[J].环球飞行,2013,9(12):68 71. YIN Hongshun,YING Zhipeng.Exploration of aeroengine compressor design technology devel opment[J2.World Flight,2013,9(12):68—71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