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作者:程如平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第01期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现行的“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高校治校体制,具有鲜明的现代管理特征和公立高校特点。在民办高校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如何建立适合国情、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适应的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对于理顺民办高校内部权力关系,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民办高校应成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决策机构。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基本上实现了“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管理体制不同于公立高校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那么,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内部治理结构,体现怎样的权力特征?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并结合仰恩大学的办学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高校的管理规律和育人规律出发,我们提出了“董事会—校长—校党委—教职工代表大会”四位一体的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董事会主要负责决策,落实办学经费,构架组织领导体制,选拔校长并保障校长依法独立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不断加强和健全董事会组织建设,确保合理的人数和结构,制定完善的章程、议事规则和回避制度。校长参与董事会的决策,主要负责董事会决策的执行,不断深化学校改革,保证学校内部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党委通过交叉任职等形式进入学校的决策层,校党委书记参与董事会决策,通过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监督学校发展的政治方向,依法维护相关者的利益,为学校稳定和发展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和谐。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必须体现党的领导,依法规范学校政治权力、行政管理权力、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支持、合理配置和相互协调。
仰恩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既创造了辉煌,也经历了风雨。2012年5月,学校董事会林惠董事长授权朱秀文校长管理学校。自此,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朱秀文校长得到林惠董事长的授权后,重视加强校长团队建设,并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重视发挥学校工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对工会的建设和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学校实际,确立实施“两个转变三个调整”战略转型,“两个转变”即管理体制上要转变到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轨道上来,在发展方式上要转变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来;“三个调整”即要进行组织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仰恩大学初步办成一所“开放型、国际化”现代大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仰恩大学实施“两个转变三个调整”一年多来,已完成组织结构的调整,理顺了机构职责和运行机制;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与台湾地区及国外高校的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效;在教育教学方面,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科研制度上,设立科研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并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出版个人专著或编写教科书等;在人事制度方面,制定《仰恩大学教师进修管理办法》《仰恩大学出国进修管理暂行办法》《仰恩大学教职工续订劳动合同(劳务协议)管理办法》等文件,改革了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并广泛征求工会和广大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同时学校正在着手建立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在民主办学方面,学校制定了校领导联系院系制度、听课制度等,完善了校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工会、团委等团体的作用,积极拓宽民主渠道,全心全力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这些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学校开展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校能否真正实现发展目标,关键在体制改革。如果学校不能真正建立起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建设“开放型、国际化”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就无从谈起。 建立民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内外部关系。我们期待在政府的宏观领导下,民办高校能够依法建立并真正落实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民办高校现代大学的建设进程。
(本刊根据作者发言稿整理) 编辑 李广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