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质疑激疑解疑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质疑激疑解疑

本文从“转变变观念,创设学习氛围;正确运用好评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标签:创设氛围;学会质疑;引导思考

古人云:“学者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这个质疑、解疑的过程,就是提高、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质疑,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现有的学习能力,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来说,提出的问题也各有层次。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做学习主人的乐趣。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一、转变变观念,创设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师生一问一答、教师满堂灌的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影响了他们成人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想让学生质疑,就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 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使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另外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真正的学习、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真正地想透、学透,这样才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例如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这样一题:“某工厂把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加工,先把总数的 1/5 多60个分给甲,再把剩下的 1/5 多90个分给乙,最后剩下的全部给了丙,结果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问这批零件有几个?”

学生见这题中有两个不同单位“1”的 分率,往往会将这两个分率转化成相同的单位“1”才进行求解,这样显然是极为麻烦。有的学生提出:“能否不转化成相

同的单位“1”进而求解?”我反问学生:“你说呢?”并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以前常用的解题方法,转换角度大胆思考,有的学生提出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进行求解?我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并表扬他“你能抓住题目的关键来思考,真是会动脑筋”。这时学生的质疑就如饥似渴,而教师的释疑则如降甘露。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则很快的掌握:因为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可知甲、乙、丙三人均加工这批零件的 1/5 多60个。甲、乙、丙三个人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1/5 ×3)且多(60×3)个。因此可知道,这批零件的个数为:60×3÷(1- 1/5 ×3)= 450(个)。这样通过生疑、让学生质疑,使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

二、正确运用好评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上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是各不相同的,提出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问题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有的问题缺乏科学性,而有的问题是能切中要害,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是学生有了问必有疑,疑必求解。并且正是这些疑问成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无论问题的价值如何,教师都要肯定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勇气,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发问,该提怎样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学习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两车上遇后各自仍沿原方向行驶,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行到刚才两车相遇地点时,自行车在前面10千米处,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这一道题目学生求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的学生提出:“这道题未曾告诉自行车和汽车行的时间,无法求解。”他们都用急切想知道答案的目光转向了我,我则点拨学生:“你能从题目中告诉的汽车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这个条件进行思考吗。”这时候学生进行了思考,有的学生提出:“我想不用相遇问题的一般思路,而用其它的思路进行求解。”我用眼神的默许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表扬这些学生能跳出习惯的解题圈子思考,并鼓励他们用这种思路进行分析与解答。

三、引导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

疑问只是思考的开始,有了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表示出自己的意见,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有苹果和梨各若干克,现将苹果和梨进行分堆。如每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如果每堆3个苹果和5个梨,苹果分完时,还剩下5个梨,分苹果和梨各有几个?”

这题较为复杂,有的学生认为这题无法进行求解。我则提示了一句:“因为

每堆分1个苹果和2个梨,如果说苹果和梨同时分完,说明苹果和梨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如果说苹果和梨同时分完,说明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我再问学生:“现在每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又说明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说明梨是苹果的2倍少12个。”我再问学生,“假设苹果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而梨如果增加12个,那么苹果和梨的个数又会怎么样呢?这时能不能求解呢?”经过我的启发和点拨,有的学生马上心领神会,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与解答过程:因为每堆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可知梨的个数比苹果个数的2倍少12(6×2)个。假设苹果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梨增加12个,这样可得苹果的个数和梨的个数相等。苹果的数量扩大了2倍,如果每堆苹果的个数也扩大2倍,即每堆分6(3×2)个苹果,那么堆数不变,这时题目可转化成为:每堆分6个苹果,正好无剩余;每堆分5个苹果,则余下17(12+5)个。因此可知,分的堆数是:(5+6×2)÷(3×2-5)=17(堆)。因此,可求得苹果的数量是:3×17=51(个),梨的数量是:5×17+5=90(个),或51×2-12=90(个)。

由此可见,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只要老师启而得法,学生的智力、能力等是可以得到充分发发展的。

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学会是前题,会学才是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师应注意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还要注意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运用不同的形式去启发学生解疑,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