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姓氏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宏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

战国时代,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氏族、家族两级形态向单级的个体家庭形态转化,姓氏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姓与氏合流。原有的姓、氏都无区别地成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无论单称“姓”、“氏”,还是合称“姓氏”,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其次,姓氏在应用规则上不再有男女之分,无论男女,其个人称谓都以姓加名的形

第1页 共14页

式出现,人们所熟知的秦王“赢政”,刺杀赢政的“荆轲”为荆轲击筑送行的“高渐离”,都是如此。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着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数是由从前的氏转化而来,因而变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比如春秋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有孔氏,鲁国的孔氏姓子,属殷商遗族;郑国的孔氏姓姬,为周厉王之后;陈国的孔氏姓妫,据称出自虞舜。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魏晋南北朝时期,姓氏曾经是认定一个人社会等级的最重要因素,但自宋代以后,姓氏却只作为一种血缘标志符号而存在。迄于今日,姓氏作为血缘标志符号的意义也在淡化,正变为纯个人的符号。

(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

1.下列对中国人姓与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的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都从

“女”字旁,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B.中国人的姓最初是一个氏族用来区别于其他氏族的专用名称,在一个氏族内部,其

全体成员的姓是相同的。

C.先秦时期,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是高一级的结构;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

是次一级的结构。

D.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氏族内部一些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变淡,甚至相互失去了血

缘关系,用以相互识别的“氏”便产生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今人错误地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应该是误认为

“姬”是他们的氏。

B.春秋时期的盂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从氏的方面追溯,他们的始祖不同;从姓的

方面追溯,他们又是同一始祖。

C.先秦时期,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追溯;与此不 同,氏

所代表的家族组织的始祖大多可确切知晓。

D.战国时代,由于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姓氏制度也发生巨大变化,其

中首要的变化是姓与氏合流,融二为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姓与氏在先秦时期虽然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却都是同一血缘关系的成员用以相

互识别的符号。

B.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因为姓最初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而氏则产

生于母系社会之后。

C.战国时代,姓与氏合流,不论单称还是合称,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两

第2页 共14页

者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了。

D.宋代以后姓氏的重要性应该比不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在,姓氏作为血缘标志符号

的意义也在淡化,正变为纯个人的符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 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 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 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选自《陈书·韩子高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B.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C.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D.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第3页 共14页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

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

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

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

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旅夜怀远客 许 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8.“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9.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第二段中,通过描写听众的反应来突出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 , 。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在由衷赞美赤壁美景时,联想到当年在此鏖战的众多英雄豪杰,于是感叹道“ , ”。

(3)《永遇乐·京口北卡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乙 选考题

考生在给出的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作答前请在答卷上表明题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第4页 共14页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梦里有你

罗威刚要出门,接到一个电话:“罗威啊,我是李台阳。好,我马上就过来。” 罗威想:和李台阳这么多年没联系了,自己刚升职,莫不是……

门铃响了,门开处,伸进一个乱蓬蓬的脑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嗵”地放在地板上。 罗威说:“是台阳啊,快请进。”

坐在沙发上,罗威递烟给李台阳。李台阳抽出一支,凑在鼻子上闻闻,说:“罗威,你混得不错啊。”

“听说你要来,特地去超市买的。”罗威用打火机给他点烟。

李台阳嘻嘻一笑,放下烟,说:“那么破费干吗?我早戒了,那东西耗钱。” 罗威说:“那就吃些水果吧。”

李台阳也不客气,抓了个苹果,边吃边环顾房子,说:“你这房子够气派啊。” 罗威说:“我是‘负翁’一个,现在每月还在还房贷呢。”

李台阳说:“你们夫妻俩都是白领阶层,这钱来得容易,债也还得快。哪像我们,能吃饱饭,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学,就上上大吉了。”

罗威想,这像是要借钱的开场白吧。他说:“是啊,现在,谁都活得不容易。” 李台阳说:“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打小就知道,你将来肯定比我活得有出息。” 罗威说:“哪里哪里,也是混口饭吃吧。”

李台阳正色道:“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人要知足,对吧?”然后,又开起玩笑:“你可不要犯错误啊。”

两人聊起童年时的事儿,说到小时候的邻居谁离婚了,谁出国了,谁还是那么一副臭脾气,一聊聊到快中午,李台阳还是没说他来的目的。

罗威说:“台阳,咱们去外面馆子吃吧,边吃边聊。”

李台阳说:“今天肯定不吃了,我答应老婆回家吃饭的。”仍然继续刚才的话题。 罗威见他一直不提正事,又没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还有个会,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便有些七上八下起来,心想可能李台阳不好意思自己提出来,便说:“台阳,你还在摆地摊吗?不如找个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强啊。”

李台阳说:“我不喜欢做保安,我倒是想过自己租个门面,这样总比被城管赶来赶去强。” 罗威说:“城管大队的人我倒是认识,你今后有什么麻烦的话,我可以帮忙。” 李台阳拍了一下罗威的肩膀,说:“兄弟,有你这句话,说明我没有白惦记你。十多年了啊,你还是这般热心肠。好,我高兴,真是高兴啊。”边说边站了起来。

罗威说:“吃了饭再走。”

“老婆还在家等着我呢。好,我走了啊。”

听着李台阳“嗵嗵”的脚步声一路下去,罗威低头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打开来一看,

第5页 共14页

原来是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鱼籽干。

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

楼梯口又传来“嗵嗵”的脚步声,好像是李台阳的。罗威想:可能刚才他没勇气说出口,就冲这一袋子鱼籽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办法。

打开门,果然是李台阳,尴尬的脸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们这个小区像个迷宫,我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大门。”

罗威说:“瞧我这粗心,应该陪你下楼去的。”说着,便和李台阳下了楼。走到楼下,李台阳去开自行车锁,那辆车和李台阳一般灰不溜秋、尘头垢面。

罗威问:“你是骑车来的?”他知道李台阳住在西城,从那骑车到他这儿,起码要一个小时。

李台阳说:“是啊,骑惯了。”

罗威说:“台阳,你有啥困难只管开口,我能帮的一定帮你。” 李台阳说:“没啥事,就想来看看你。”

罗威说:“多年咱都没联系了,你今天上门一定有事。你只管说,别开不了口。” 李台阳看看罗威,似下了决心说:“我说出来你可别生气。”

见罗威点头,李台阳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围着你哭。这一醒来,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连地摊都不想摆了。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搅你了。可这梦搅得我难受,连我老婆都催我来看看你,看你气色这么好,我就放心了。唉,梦呗,我这人还真迷信。”

罗威的眼睛红了,他一把抱住李台阳,说:“兄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罗威一直猜李台阳来访是有求于自己,因为他刚升了职,而且自己的生活水平比李

台阳高,他有些嫌弃李台阳,想赶快打发他走,而李台阳却浑然不知。

B.李台阳和罗威是童年时的好朋友,李台阳给罗威带来他“小时候最爱吃的鱼籽干”,

可以看出李台阳虽然与罗威多年没有联系,可是一直没有忘记他。

C.罗威想知道李台阳来访的原因,可是李台阳只是和他叙旧事闲谈,于是罗威就故意

说如果有困难,可以帮忙,目的就是弄清真相。

D.罗威喜欢用功利的心理和别人交往,文章中关于罗威的心理描写无一不生动地表现

出他多疑世故、优柔寡断的一面,细腻地刻画出罗威微妙复杂的心理。

E.小说以“梦里有你”为题,既在情节上照应李台阳梦见罗威这件事,也在主题上暗

示人们对纯真的人性、情谊的怀念与渴盼,可谓言浅意深。

(2)“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3)小说中的李台阳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第6页 共14页

(4)小说的语言、结局很有特色,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加尔各答的天使

1997年9月10日,印度的加尔各答。一场隆重的葬礼正在举行,逝者的遗体被12个印度人高高地抬起来,所有在场的人全部下跪,包括印度总理。当逝者的遗体抬过大街时,两边大楼上的人全部下楼来,没有人觉得有资格比她站得更高。

这是印度各界人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吊唁者为被称为“加尔各答的天使”的特蕾莎修女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哀伤的眼泪。

1910年,特蕾莎修女出生在南斯拉夫联邦的马其顿共和国。12岁时,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并加入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她后来回忆说:“我那时就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15岁时,与姐姐一起来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18岁时,她来到了被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

从1929年到1946年,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的一所女子学校任教,事业虽然神圣,但学校里的女孩几乎都是出生于印度的上层社会。这个优越的环境与更加广大、更加真实的印度无关。1948年,她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1950年,她创办了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教规,凡教会成员都要定下“贫困、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必须是穷人。”1952年,她在加尔各答的一座寺庙旁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让那些垂死的贫民在弥留之际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这一举动惹恼了寺庙的和尚,他们扬言要杀死这些垂死者。特蕾莎修女用身体挡住大门,大声地说:“你们要杀就杀死我吧。让这些垂死的人平静而尊严地去死吧。”说着,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她无所畏惧的气概震慑了闹事者,和尚们没趣地走了。到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而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度过最后的日子。当有人问“挽救这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时,她很吃惊,因为这样的提问与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

特蕾莎修女到处奔走呼号,并将教皇保罗六世访问印度期间赠给她的一部高级轿车卖掉,成立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防治中心,开始大量收留麻风病人。在贝鲁特的战区,在埃塞俄比亚的饥民区、在非洲爱滋病蔓延区都留下了她衰弱而坚定的身影。她甚至只身到科索沃交战区解救被围的妇女儿童,交战双方听说特蕾莎修女进入战区,立即停火,待她带走妇女儿童,双方又马上开火。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听到消息后说:连我也做不到的,她做到了。

她创建的组织所有的钱物都是人们捐赠的,并无偿提供给贫病无力的人。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愿意把钱捐给她,到她逝世前,她的组织有四亿多美元的资产,有7000多名正式

第7页 共14页

工作人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115个国家,管理着543个收容站、孤儿院和爱滋病防治中心。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换洗。

1979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她在颁奖仪式上的即兴讲话中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我只是一个群体的代表,我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没有所谓集体的人,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个人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她是那时那刻世上唯一的人……”

在颁奖仪式上,特蕾莎修女还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她对主持者发出了真诚的呼吁:客人们能否不享用例行的盛宴,把盛宴的费用捐给她的组织。因为这100多人享用的盛宴,可以让1500名加尔各答的穷人吃一天饱饭,结果出席颁奖仪式的人一致同意取消宴会,把节省出的1700美元赠给了特蕾莎修女,她所获得的奖金也全部做了慈善基金。

特蕾莎修女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屡次当选。2009年10月,特蕾莎修女被诺贝尔基金会评为“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最受崇敬的获奖者”(共3位,另外两位是马丁•路德•金和爱因斯坦)。

大地上远处有个修女, 她穿梭于又臭又脏的废墟, 与那四季踏遍天涯海角, 含泪说着爱要爱到心痛。

香港歌手郑秀文的名曲《加尔各答的天使》,将特蕾莎修女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了道德的天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特蕾莎修女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从小就对慈善事业着迷,并加入天主教的儿童慈善

会。12岁时她就说过:“我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

B.特蕾莎修女之所以建立“垂死贫民收容所”,是因为在她的价值观里,每一个人即

使是在他弥留之际也应该拥有人的尊严。

C.特蕾莎修女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

并且是诺贝尔基金会评出的“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最受崇敬的获奖者”。

D.爱德修女会成员都要定下“贫困、贞洁和服从”的誓约。拒绝出身富有的人加入,

因为“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必须是穷人。”

E.爱要爱到心痛,这表明特蕾莎修女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情怀,而不仅

仅是出于觉悟和理念。

(2)特蕾莎修女为什么被称为“天使”?请根据文本从她的行为、思想以及影响两方面分

析说明。(6分)

第8页 共14页

(3)特蕾莎修女身上有哪些优秀品格?请根据文本概括分析。(6分)

(4)没有所谓集体的人,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个人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

基督,她是那时那刻世上唯一的人。对特蕾莎修女的这一观点你怎样理解?有怎样的看法?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阐述说明。(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

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

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C.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

非常好。

D.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

仇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

战线的根本任务。

B.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

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C.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经过老班主任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1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_______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织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了几道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了整个树林。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闻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 ① 。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

第9页 共14页

要由气象因素造成, ② :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 ③ ,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 17.下面是某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教学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

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高考前夕,某省级重点中学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小徐患上严重疾病,而他的家庭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甩。消息传出,他的病情牵动了全校师生的心。后经各种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校内外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踊跃捐款,以期帮助他早日战胜病魔。后来因为需配合治疗,小徐未能如愿参加2015年的高考。

作为年龄相近的学生,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捐助者、小徐或他的父母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微尘”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3.B(“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原文无据。)

第10页 共14页

5.A(“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6.B(“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是文帝曾经做

的梦,并不是事实。)

7.(1) 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

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关键词“稍”“习”“胆决”“愿”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

(2) 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

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关键词“益”“论进”“任使”和定语后置句“将士依附之者”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侯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 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 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 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 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 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 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 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

文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子高)为文招县子,封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 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天嘉二年,升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等到征讨留异时,子高随侯安都驻扎在 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的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子高)任假节、贞毅 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人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们在建安会师,在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之乱被平定后,凭借功绩升任通直散骑常 侍,晋爵为伯,增加的邑户连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户。六年,被征为右

第11页 共14页

卫将军,回到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子高晋升为 散骑常侍,仍任右卫将军,移营驻扎在新安寺。

8.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2分)(“竟晓”一词遥

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1分)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2分)

9.“情”包括: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独难眠,乡

梦难成。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③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暮春时节花自飘零,“过”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④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6分;答出一点给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11.(1)BE

A项,“自己的生活水平比李台阳高,他有些嫌弃李台阳,想赶快打发他走”表述不确切。

C项,“罗威就故意说如果有困难,可以帮忙,目的就是弄清真相”表述有误,由原文可知,罗威是在李台阳委婉地拒绝当保安,说出自己想租个门面的想法之后说“今后有什么麻烦的话,我可以帮忙”的,其目的只是想帮助李台阳一下。D项中罗威“优柔寡断”的判断,文中无依据。

(2)① 内容上,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李台阳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这不仅出乎罗威的意料,

而且令他很惭愧。②结构上,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蓄势(说承上启下也可)。作者这里令罗威反思自己对李台阳的庸俗猜想,然后在李台阳揭晓来意时,罗威的感动就更加顺理成章。(每点3分)

(3)①重情义。例如因为梦到朋友得了重病,就不顾路途遥远前往看望。②真诚淳朴,例

如对朋友能过上好日子献上由衷的祝福。③踏实淳朴,对生活从不奢求,例如明知朋友可以帮助自己改善生活处境,却绝不提要求。

(4)语言特色:①句式上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②风格质朴,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

③描写手段上以对话为主,切合人物身份以及思想性格。(结合文本能答出两点即可) 结局特色:①出人意料,不落俗套。从情节发展看,作者故布疑阵,借罗威的心理活动,不

断暗示李台阳登门拜访一定有所求,并以此构成情节发展的脉络。结局点明来意完全出乎罗威以及读者的心理预期。②深化主题,温暖人心。结局通过李台阳天真而动人的来访理由,批判了庸俗的人际关系,同时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③结局同时也是情节发展的高潮,引人回味,令人深思,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结合文本能答出两点即可) 12.(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

第12页 共14页

A原文是说特蕾莎修女在回忆12岁时的想法时说“意识到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

而非12岁时说。B从她创办“垂死贫民收容所”的行动及获诺奖后的讲话中可看出此项正确。C是“三个之一”故得1分。D与出身无关,只要加入时没有多余的个人财富,加入后不追求个人财富即可,故不正确。E从文中对她的天性的描述到歌词里出现的她的理念可看出此项符合文意。

(2)从特蕾莎修女的行动上看,她创办各种救助机构,四处奔波筹集善款。自己得到的一

切财物都捐给别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无数的人获得了生命的尊严。

从特蕾莎修女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有扶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的崇高理念。有一颗天使般的心。 从影响上看,他唤醒了许多人的爱心,无数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鼓

舞了那些弱势的人。

(3)①有爱心,有悲悯情怀,有奉献精神;②谦虚博大的情怀,不求个人荣誉;③坚韧顽

强的精神;④英勇无畏的精神;⑤生活简洁朴素,不追求个人享受。(任三项即可,其它概括,只要文中有表述亦可。每项2分)

(4)理解:这句话是强调:对于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人来说,他就是全部世界,每时每刻都

应有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它与种族、国家、阶层、组织隶属无关。(2分)并非是说社会不需要团队精神,集体观念。(2分)

看法:赞成这一观点(1分)每个人享有尊严,人类才有尊严,只要社会中存在被漠视被遗

忘的人,人类社会就不是理想的社会(2分)今天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正是关注个体的重要性,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以整体的名义侵害个体的利益,整体就难以和谐(2分)(本题有难度,意思对即可。如出现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不太同意特蕾莎修女的观点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而且不绝对,不极端,可酌情给分) 13.选A

B项“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C项“两小无猜”谓男孩女孩天真无

邪,一起玩耍,没有嫌猜。D项“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或盟约。 14.D【试题分析】A.前面说“能不能培养出”,后边说“也是根本任务”,那么不能培养

出也成了根本任务了,犯了一面词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B.“无时无刻不”代表双重否定,等于“时时刻刻都”,后面加一个『忘』就成了时时刻刻忘,句意不对。C项犯了照应不周的错误,应为理论上说明,政策上规定。 15.B

16.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②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③一旦这种自我修

复能力被破坏(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

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从上文的“相比之下”和下文的“干旱”说明,可知,①处应从“干旱容易受到忽视”的角度作答;由下文的

第13页 共14页

“温室气体排放”等举例说明可知,②应从人类的影响角度组织答案;由上句的“自我修复”和下句的“后果”可知,③应从自我修复被破坏的角度组织答案。

17.教师将教学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至校园网。学生在家观看教师上传的视频,进行自主

学习,独立完成训练题,提出看法,做好笔记。课前教师查阅学生的作业、笔记。课堂上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探讨释疑。(5分)

18.可从以下角度立意:“鼓励小徐早日战胜病魔”“赞扬捐助者无私奉献扶危济困”“鼓励

小徐父母战胜困难”等,作文时,可选一个角度,也可综合多个角度。

第14页 共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