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盐说明文阅读答案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盐说明文阅读答案

【篇一:说明文阅读答案】

【答题思路】“不假思索”是在第4自然段结尾提出,所说明的理由要在后文去找,细读第6——9自然段,可知肌肉记忆“不假思索”之因。

【标准答案】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1

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1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辨识。

【答题思路】本文是篇事理说明文,本文由生活现象引出所要说明的事理,然后重点说明了“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的原理,最后说明这种记忆的特点。这是逻辑顺序。

【标准答案】逻辑顺序(1分) 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1分)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1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联系的理解。 【答题思路】题目所引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相关,若置于原文开头,则能引出说明对象,又由于材料生动有趣,所以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若置于结尾,会让读者感动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魅力无穷。

【标准答案】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1分)(共2分)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联系实际理解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理。 【答题思路】只要结合选文所说明的“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原理鼓励小明大胆游泳即可。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并用鼓励的语气。 【标准答案】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2分;用鼓励的语气,1分。共3分)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就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说明:本题4分。)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体会没有“尽量”的句子的句意,可知“少放盐”的“少”的程度没有用上“尽量”明显。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说明:本题4分。)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作用的理解。

【答题思路】第②段中“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来回答。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说明:本题4分。)

14.【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对中心句的概括的能力。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是突破口。“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也是提示主要内容的句子,可供参考。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说明:本题4分。)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阅读对象的辨识能力。

【答题思路】根据文中所说明的注意事项及文章的语言特点,可知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可从内容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谈判断写给谁看的理由。

【标准答案】小朋友(孩子)或小学生理由:①内容比较简单,语言比较浅显,适合孩子阅读;②用了较多的语气词如“好可怕呀”“糟了”等,营造情境;③有些表达含有提醒孩子的语气,如“要记住哟”。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题思路】从“在室内”的第②条和“在室外”的第①条可知:在室内”和“在室外”的防护措施,共同强调的一个要点是:保护头部。 【标准答案】保护头部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个性探究的能力。

【答题思路】题目要求根据“在室内”部分的内容,对室内布置提出一些建议。答题的时候,先看下文中相关内容,然后根据地震时的救急措施提出对应的室内布置的建议。如,可根据“利用垫子或枕头保护头部”的措施,在室内各个房间适当放置垫子或枕头等。

【标准答案】①准备急救包,放到方便拿到的地方;②在各个房间适当放置垫子或枕头;③走廊、门口不要堆放杂物,保持通畅,在家具摆放上考虑规划家中逃生路线;④挂放的东西要加以固定,过重的东西不要放在高的地上;⑤对笨重的家具要进行固定。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综合概括几则材料的内容。第一组材料“【环保资料】”里重点谈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第二组材料“【媒体信息】”突出说明了大气污染的危害。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上述文本的主要内容。

【标准答案】(3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具体内容的了解。

【答题思路】材料中说:“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可见,a项的说法有误;材料中只是说“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并未说是重度污染,因此b项说法不正确;材料中只是说“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而并非已经如此,所以d项说法有误。

【标准答案】(3分)c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

【答题思路】画线句是将伦敦人的环保意识与我国部分人的自我环保意识作对比,要分析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标准答案】(3分)运用对比(比较),鲜明地突出了我国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薄弱,希望大家共同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个性理解。

【答题思路】这是道开放性试题,只要是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标准答案】(2分)示例:(1)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2)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9.【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给名词下定义的能力。 【答题思路】可结合《“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的第一段相关句子(第一、二句)的内容来给“电视疲劳综合症”下定义。

【标准答案】电脑视疲劳综合症是指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过度疲劳所引发的(视力及身心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答题思路】根据“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中的“之一”可知:c项“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的说法有误。 【标准答案】c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把握。

【答题思路】根据【调查统计】表格中20——29岁的年轻人中网民最多及“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的说明,可知“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

【标准答案】(1)在中国网民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很高,人数很多。(2)许多年轻人长期面对电脑,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联系实际对选文内容的个性理解。

【答题思路】所提的建议,一是可以根据“【病例回放】”中医生对病例的分析来提出该采取的对应的措施;二是可参看选文中专家对“电脑视疲劳”的解说来提出该采取的对应的措施。

【标准答案】(1)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2)不要躺着玩电脑、手机。(3)夜间不要关着灯玩电脑等。(4)玩电脑一段时间后要远眺一会儿。(5)有高度近视的同学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

发现问题。(6)电脑屏幕要干净。(7)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必须梳理主题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填写。如第③④两个自然段是从“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第⑤⑥自然段是从“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第⑦自然段是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

【标准答案】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先理解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第(1)句中的“千里眼”,其中“千里”指距离很远,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其中的“眼”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意思是像人眼那样能探测和识别目标。第(2)句中的“至关重要的”强调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所起的作用之大,因此不能删除。

【标准答案】10.(1)因为“千里”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而“眼”能突出遥感技术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特点。(2)“至关重要的”突出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了利用遥感技术检测判断和评估灾情的重要性。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材料作用的分析。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分析第⑦段所举事例与中心句的关系。第⑦段中列举美国、希腊、中国等国专家应用遥感技术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本段的中心句(首句)的。

【标准答案】生动而具体地说明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作用也不容小觑。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运用选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细读第⑦段“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等内容,然后运用这段话中的相关知识解决材料中提出的难题。

【标准答案】(1)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

(2)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15.【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根据内容提问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必须注意两点:一、所提问题必须以第①段文字内容为载体,不能甩开原文随意提问;二、所提问题必须有思考价值,即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兴趣,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不能人云亦云。

【标准答案】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示例二:“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16.【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方法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了解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列数字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等等。

【标准答案】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17.【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读原文,明确作者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重点说明了“拼音文字”和“汉字”对生理机能的不同反应,由此可得出答案。

【标准答案】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18.【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测字解说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解答这题,先要将汉字拆开,然后指出其形旁和声旁,最后联合起来进行解说。解说时,不能脱离汉字的字义,要言之成理。

【标准答案】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诽”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 10.【命题立意】本题是简要概括材料内容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通读【垃圾食品】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如“高热量”“营养素不足”“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注意不能漏掉主要信息。

【标准答案】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但营养素不足或者是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11.【命题立意】本题是对从材料中获取准确信息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读表,包括表中的项目、数据等,要有清晰的了解,然后总结归纳,找出关键点,对照选项陈述内容做判断。从表中的数据反映,小学生在购买食品和选择饮料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故c项的表述有误。 【标准答案】c。

12.【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材料探究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将所有的材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清晰可见,人们喜欢吃垃圾食品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如只注重口感和外观,相信媒体宣传等外在因素;还有如人类进化、身体基因等内在原因。

【标准答案】①口味和包装。②人类进化。③基因。④广告。 13.【命题立意】本题是对个性感悟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原材料,又要联系社会实际谈看法,只要围绕存在的问题而谈,看法合理,语言通畅流利即可。

【标准答案】食品公司一方面花巨资邀请明星代言垃圾食品,另一方面又积极探讨因食品而导致的肥胖问题。【看法示例】作为食品公司,他们要获取利益无可厚非,但他们也要

为自己的食品所带来的问题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且应积极回应社会舆论的监督,不能唯利是图。

12.【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是“镉大米”,为了把这个对象的特征说清楚,作者从“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标准答案】本文主要从 “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13.【命题立意】本题是对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能力考查。

【标准答案】“镉大米”就是指用受到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灌溉而污染的水稻加工的,且镉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线的有毒大米。 14.【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语言鉴赏能力的考查。

【标准答案】“主要”一词不能去掉。因为“痛痛病”除了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一重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去掉后就成了

“痛痛病”完全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不符合实际。“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熟读全文,弄懂作者为了说清事物的特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哪些方面来说明等问题,然后,将选项陈述的内容与文章对照,筛选出正确的选项。 【标准答案】c。 15. 【答案】c

【解析】这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信息提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宜整体把握原文内容,同时要紧扣原文相关句子进行比较、甄别。此题b项中“我国人均耕地为1.5亩”,在原文里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改变了原意,此项不正确。

16.【答案】总分结构。第一段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总体特征,后三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17.【答案】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的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主要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判定说明方法,还要找到说明方法指向的说明对象,以及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本题列举我国内陆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数据,又与世界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二者共同说明本段第一句话,目的是说明我国土地现状的一个特点。即准确突出的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

18. 【答案】国土面积辽阔。土地类型多样,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提取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只要按照问题中“最突出的优势”的要求,关照原文的有关句子就能发现有关信息。优势即优点,原文有两处讲到我国土地资源最突出的优势:一、国土面积辽阔。二、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各种地貌类型兼具,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抄录或简要概括就可以。

【篇二:说明文答案】

,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富含油脂。(4分)

2.作比较,列数字。作比较使微藻的优点更突出,列数字使说明更准确,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4分)

3. ① 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② 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提高产油的效率,降低成本;③ 综合利用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3分)

4. ① 微藻的生长周期短,油脂产率高,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② 培养微藻可以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还可以净化废水和污水。 (4分)

1.(4分)①结构很特殊②有固定的熔点,但导电导热能力很差,易破碎(每要点2分;摘录原文语句“而准晶体的结构??破裂”的可得4分)

2.(3分)作比较(1分)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2分)

3.(3分)不能删(1分)“很可能”表示推测,删后就变成了肯定,语意表达就不够准确了(2分)

4.(3分)c(文中写到“这依然是个谜”)

13.(3分) a.特点(特性、特征)b.分布 c.逻

14.(3分)举例子(1分),举荧光材料和led光源的例子(0.5分),具体真切地(0.5分)说明发光照明也是稀土很重要的应用领域(1分)。 15.(2分)d

16.(2分)示例:(1)限制出口 (2)加强元器件、零部件的开发应用 (3)注意平衡利用(4)降低开发时的环境污染程度 (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来,让我们“读懂”稀土》阅读答案 1.1).什么是“食用薄膜”;2)食用薄膜引人注意的原因;3)米纸在全球逐渐消失的原因;4)新的食用薄膜的原料;5)淀粉薄膜的特点和功用。

2.1)因为这儿的“薄膜”不是常用的薄膜,用的是它的特殊含义,故用引号。

2)用括号说明,以便读者理解。

3.“食用薄膜”是用淀粉作原料,以塑料工业通用的造膜设备吹制或拉伸而成,厚度可薄到几个微米,食用安全性能媲美于糯米纸和肠衣的薄膜。

4.通过比较,具体形象地说明米纸的的弱点以及逐渐销声匿迹的原因,从而突出食用薄膜的优越性。

5.“几乎”表示范围,是大部分的意思,并不能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几乎”,成了淀粉薄膜几种塑料的全部优点,与事实不符,与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科学的要求相违背。

1.(3分)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的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的污染”。(2分)

2.(3分)不能(1分),“大多”指比例较多,说明不是所有的塑料的原料都是从石油中提取的,去掉后变成全部,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3分)d

4.(4分)能运用本文知识答对以下两点给3分:

①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可能危害健康的重金属元素锑;②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

物质;③瓶装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语言委婉,易被人接受l分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所说明的事理的探究。

【答题思路】“不假思索”是在第4自然段结尾提出,所说明的理由要在后文去找,细读第6——9自然段,可知肌肉记忆“不假思索”之因。

【标准答案】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1

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1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辨识。

【答题思路】本文是篇事理说明文,本文由生活现象引出所要说明的事理,然后重点说明了“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的原理,最后说明这种记忆的特点。这是逻辑顺序。

【标准答案】逻辑顺序(1分)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1分)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1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联系的理解。 【答题思路】题目所引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相关,若置于原文开头,则能引出说明对象,又由于材料生动有趣,所以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若置于结尾,会让读者感动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魅力无穷。

【标准答案】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1分)(共2分)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联系实际理解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理。 【答题思路】只要结合选文所说明的“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原理鼓励小明大胆游泳即可。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并用鼓励的语气。 【标准答案】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2分;用鼓励的语气,1分。共3分)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就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说明:本题4分。)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体会没有“尽量”的句子的句意,可知“少放盐”的“少”的程度没有用上“尽量”明显。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说明:本题4分。)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作用的理解。

【答题思路】第②段中“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来回答。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说明:本题4分。)

14.【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对中心句的概括的能力。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是突破口。“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也是提示主要内容的句子,可供参考。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说明:本题4分。)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必须梳理主题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填写。如第③④两个自然段是从“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第⑤⑥自然段是从“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第⑦自然段是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

【标准答案】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先理解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第(1)句中的“千里眼”,其中“千里”指距离很远,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其中的“眼”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意思是像人眼那样能探测和识别目标。第(2)句中的“至关重要的”强调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所起的作用之大,因此不能删除。

【标准答案】10.(1)因为“千里”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而“眼”能突出遥感技术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特点。(2)“至关重要的”突出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了利用遥感技术检测判断和评估灾情的重要性。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材料作用的分析。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分析第⑦段所举事例与中心句的关系。第⑦段中列举美国、希腊、中国等国专家应用遥感技术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本段的中心句(首句)的。

【标准答案】生动而具体地说明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作用也不容小觑。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运用选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细读第⑦段“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如温度、风力、

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等内容,然后运用这段话中的相关知识解决材料中提出的难题。

【标准答案】(1)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2)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根据内容提问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必须注意两点:一、所提问题必须以第①段文字内容为载体,不能甩开原文随意提问;二、所提问题必须有思考价值,即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兴趣,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 发明’?”不能人云亦云。

【标准答案】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示例二:“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方法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了解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列数字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等等。

【标准答案】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读原文,明确作者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重点说明了“拼音文字”和“汉字”对生理机能的不同反应,由此可得出答案。

【标准答案】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测字解说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解答这题,先要将汉字拆开,然后指出其形旁和声旁,最后联合起来进行解说。解说时,不能脱离汉字的字义,要言之成理。

【标准答案】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诽”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 12.【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是“镉大米”,为了把这个对象的特征说清楚,作者从“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标准答案】本文主要从 “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13.【命题立意】本题是对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能力考查。

【标准答案】“镉大米”就是指用受到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灌溉而污染的水稻加工的,且镉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线的有毒大米。 14.【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语言鉴赏能力的考查。

【标准答案】“主要”一词不能去掉。因为“痛痛病”除了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一重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去掉后就成了“痛痛病”完全是由镉

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不符合实际。“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熟读全文,弄懂作者为了说清事物的特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哪些方面来说明等问题,然后,将选项陈述的内容与文章对照,筛选出正确的选项。 【标准答案】c。

5.【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文内容概括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概括说明文内容,要通读全文,了解说明的主要对象,看看作者为了说清对象的特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等。就本文而言,作者主要运用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狮子雕塑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标准答案】d。

6.【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正确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文章为了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狮子雕塑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宋代石狮比起唐代的狮子,更具有写实性,大小更接近狮子原型。狮子的头和、四肢和狮身轮廓虽也用了夸张手法,但狮子的整体形象却不如唐代石狮那么威武有力了。 【标准答案】b。

7.【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通读文本,熟悉文本内容,将选项所陈述的意思与文本对照,比较出同异点,作出正确的选择。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小鹏的说法与其不相符。 【标准答案】b。 【答案】c

【解析】这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信息提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宜整体把握原文内容,同时要紧扣原文相关句子进行比较、甄别。此题b项中“我国人均耕地为1.5亩”,在原文里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改变了原意,此项不正确。

【答案】总分结构。第一段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总体特征,后三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解析】这道题分析短文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结构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结构方式,再对所选材料作分析。分析时,应逐段了解大意,发现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理解结构特点。本文第一段总说我国土地现状特征。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土地类型多样,优质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三方面具体说明,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文章总分的结构特点了。

【答案】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的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主要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判定说明方法,还要找到说明方法指向的说明对象,以及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本题列举我国内陆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数据,又与世界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二者共同说明本段第一句话,目的是说明我国土地现状的一个特点。即准确突出的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

【篇三:盐与健康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013 山东省聊城市)(含答案) 热★★★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

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第②段中“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是突破口。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

摘要:以下是少吃盐才是健康之道阅读及答案,这一篇阅读理解练习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于概括文章内容、语言准确性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要综合理解文段内容。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 水化 。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 racl 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 12克减少到5 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

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 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 尽量 ,再读句子 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

【标准答案】 尽量 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第②段中 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 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 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 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 是突破口。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 篇三:盐与健康阅读答案 (一)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篇四:盐与健康阅读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