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现行的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明确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等。新课程要求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地方,在学科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学务之急。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认为历史学科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中学历史教育是极具德育功能的,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深厚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促进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呢?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国古代,人们追求青史留名,《左
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为历代所推崇。人们在汲取之时认识到,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奋发进取,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是古代人的人生观。尽管这种人生价值观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相比,在境界上有一定差距,但这种思想境界已是十分高尚的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下得益于历史的启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