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导游词范文
——远古时期的农耕开发
张家港地处太湖流域、长江下游,是我国较早发展农耕经济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张家港先民,顺应自然,开垦种植,兴修水利,发展农耕,在建设锦绣江南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 原始社会的稻作文化
据志书记载,早在六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大江南北从事耕种,饲养牲畜,并在耕作上进入耜耕阶段(见《江苏省志·农业志》第517页)。这一结论,是从有关文物考古成果中得出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浙江河姆渡遗址和吴县草鞋山遗址等处先后发现大量的炭化稻谷。考古学家经过考察分析,认为早在六七千年前江南先民就已经从原始狩猎、采摘野果转入种植水稻、简易农耕阶段,并由此产生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稻作文化学说(见中华书局《吴地文化一万年》第26页)。 1989年,东山村遗址在风景秀丽的香山东麓发现。从遗址出土的红烧土里发掘出明显的稻谷、稻草的遗迹遗存,在出土器物中发现了原始农耕工具石耜。南京大学的考古专家在孢粉中又化验出水稻蛋白石成分。由于东山村遗址已确认为距今约八千年,是目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古文化遗址,据此,专家推断,张家港的先民
2016
1 / 4
★精品文档★
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张家港地区是江南地区较早从事简易农耕经济生产的地区之一。 在张家港境内,发现稻谷、稻草遗存的并不仅仅是市域西部的东山村遗址,还有位于市域东部的徐家湾遗址。徐家湾遗址在今塘桥镇鹿苑境内,距今约五千五百年。从遗址中发现的稻谷遗存经考古专家化验,证实有粳稻和籼稻两个品种,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考古发现。考古学界对于水稻的起源和进化曾进行过深入探讨,大多数人持“野生稻-籼稻-粳稻”的观点。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徐家湾遗址稻谷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的农耕生产水平比起二三千年前的东山村时期又有了显著进步。
尽管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后人对于远古时期稻作文化的具体情况难窥其详,但是从东山村遗址和徐家湾遗址的考古成果可以进一步证实,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稻作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的江南开发
公元前1100多年,张家港境内已经属于奴隶社会的商代末期。周国先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仲雍为避国让贤,从中原地区千里迢迢来到江南。当时的江南含张家港地区,虽然已有简易的农耕经济,但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原地区,用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话说是属于“断发文身”的“荆
2016
2 / 4
★精品文档★
蛮之族”。
太伯、仲雍来到这里后,放下贵族子弟的架子,入乡随俗,争取民心,发展经济,生根立足,为开发江南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首先,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古代江南的沿江地区,由于靠江近海,沼泽遍布,老百姓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打鱼,因此常年辛苦劳作在江河湖海,江南民间于是就有了“断发文身、裸以为饰”的传统习俗。显然,断发文身同中原地区束发戴冠、举止文明的习俗相比,是原始的落后的。但是,太伯、仲雍非但没有看不起或者嘲笑断发文身的习俗,反而毫不犹豫地也同他们一样断发文身,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按当地习俗进行装束打扮,表明扎根江南的决心,从而取得了土著居民的好感和信任。
其次,教民稼穑,发展生产。太伯、仲雍毫无保留地把中原地区发展农耕的劳动方式和生产经验传授给江南百姓,所谓“教民稼穑”(见《江苏省志·农业志》第517页)。同时结合江南的气候、土壤、光照等环境特点,发展农耕,种植水稻,栽培桑树,饲养家蚕,努力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还引导百姓饲养家畜、家禽,改善人们生活。在无锡梅里附近,至今还有两个分别称作鸭城和麋城的地方,据说就是当年太伯建造的规模很大的养鸭场和麋鹿场。此外,太伯弟兄还传授制作陶器的工艺,发展江南制陶手工业。这
2016
3 / 4
★精品文档★
样一来,老百姓的生活很快富裕了起来。
第三,修筑围城,安定人心。由于太伯、仲雍尊重江南习俗,发展地方经济,所以很得民心,不出几年就有千余家土著居民前来归附。
太伯考虑到中原地区战火频繁,可能会殃及到江南,于是在梅村(今属无锡)附近修筑了一座围城,城的周长有3里20步,外延部分却有300里之广,老百姓就住在围城里面。与此同时,弟兄俩还把中原地区比较文明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教育当地百姓,把“半生为食”的饮食习惯改为“全熟而食”,把“窝棚而居”的住宿习惯改为“建房立巷而居”,以此逐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气。在此基础上,太伯就顺理成章地在江南建立起国家,称作“勾吴”,也写作“句吴”。
由于江南地区呈现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太伯、仲雍两位先哲由此被百姓尊奉为“田神”、“种田老祖”。(见无锡太伯庙导游词)。晋代诗人陆机在《吴趋行》诗中赞美吴地民风清嘉、百姓富庶时,有“太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之句,高度概括了两位先贤的卓著功绩。
2016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